標籤:

一旦你做到了真實的自己,你也不會是個屌絲了

□ 2017-12-11

其實,過去幾年裡,我很少去跟人討論應該不應該的問題,我一直關注的其實是「事物是什麼樣子,以及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的」。我基本不關心 「什麼樣子才最合適,什麼樣子對不對」。前者其實是個求證題,是相對封閉,且有相對標準答案的。而後者是個論述題,是開放性命題,很難有標準答案。換句話說,就是前者看的明白、說的清楚;而後者是無法看明白的,因為涉及到了社會人群的分化和對立的問題,就會發現永遠不會有合適且對的事情。不同的群體看同一個問題必然是不同結論的,這種爭論對我來說,毫無意義。

我寫那麼多文字,只是想告訴大家,我們所討論的問題本身是什麼,把問題先看明白,然後才能有好惡等判斷。事情都不看明白,就瞎咋唬評論,最終只能是越看越亂。另外,我們一定要明白理論和實踐是有區別的,兩者並非是一回事,不能放在一起比較。許多東西理論是對的,實踐往往是錯的,反之亦然。關鍵看我們到底是學術討論還是實證討論,這是兩個事情。

另外,確定是在同一個層面討論問題了,那麼就必須有幾個點是要確定:

第一,基本的討論所需要的基礎知識是需要具備的。尤其金融業,在學術討論範疇,你們會發現,很多我們普遍的理解都是錯誤的。例如銀行業是暴利,這種觀點,在專業學者的眼裡就是不存在的。無論實踐中,還是理論中,銀行業都不是暴利行業,中國銀行業也是一樣的。但是這個觀點在非專業人士眼裡,包括郭廣昌都是這麼認為的。沒辦法,他是學哲學的,不懂金融。

所以,我們在專業領域討論問題,一般只能跟專業人士談,那真是因為需要具備基本的專業知識才能在同一層面討論問題。過去幾年互聯網金融很熱鬧,是因為互聯網拉低了整個社會的專業門檻,讓很多人都能通過互聯網來討論各自對金融的理解,這個是對還是錯,很難說。但是我想說的從專業嚴謹的學術討論來看,一定不是好事情,因為雜音多了,讓人不知道到底聽誰的。但是從社會發展來看,允許更多的人討論問題,本身也是合理訴求。但是結果就是,我們聽到一大幫非金融人士討論互聯網金融的時候,恰恰多的是對互聯網的理解,而非對金融的理解,對的是一種對金融業固有規律的漠視,導致的結果就是金融的核心一再的被丟到一邊。這個核心是什麼呢,是對風險的經營和把握。這個核心被掉到一邊之後,過於片面的強調了效率的提升,強調了規模的提升,卻忽視了,在做大規模,提高效率的背後,一旦離開了風險,所釀成的風險,會使得本身小的風險,演變成大面積的外延,最終的結果是成本更高而效率更低。

第二,要有基本的推演邏輯的能力。討論問題,推演的基本邏輯是可以確定的。例如:一加一一定是等於二的,雖然很多條件下,一加一可能是等於三,等於四,但是,那些都不是普遍性邏輯,都是屬於無法按照固有邏輯判斷的小概率事件,屬於不可測的變數,我們往往只能在推演的過程中予以剔除,否則毫無意義,沒有任何可以討論的基礎。我們現在碰到的問題,很多人其實就是喜歡把個別的事件普遍化,把小概率事件認為是社會普遍性的事件,我一直說反駁一個命題的時候,一個反例就夠了。但是論證一個問題成立,那就是需要窮盡才行,個案是無法推導普遍性案例的,遇到這種情況就使得壓根無法有效對話。

第三,要就事論事。我們討論一個問題就是一個問題,不能把一些事情動輒跟事情以外的事情混合起來。例如談學術問題,有時候就不得不把道德和情感給排斥掉,否則夾雜了情感,許多問題會異化,為什麼呢?因為道德和情感是因人而異,也是帶有極大的不確定性的,不同的人不同的判斷標準,就很難把一個事情給固化下來,我們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因為自身喜好,而改變談論事物的基礎,這種觀點很可怕的,我們應該先發現事物本身如何,然後再加道德和情感判斷,而不是先有道德判斷在去尋求事物本質。

其實我還是想跟大家說一聲,不要妄自菲薄。不能因為自己是屌絲,就讓自己甘於做一個屌絲,然後就拉到了做,自我放逐,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其實,這幾年我到真覺得這也挺好,只要你真心能接受這種生活的,至少很自由,也沒有別人期望的壓力)。但是總有很多事情,多學習、多積累、多思考、做個獨立的人格,總歸是不錯的。即使是屌絲,也是個高大上的屌絲,也勝過人云亦云的屌絲好過千萬倍。其實,一旦你做到了真實的自己,你也不會是個屌絲了。因為屌絲真不在於物資是否富足,而在於思想是否自由,也在於內心是否光明坦蕩。


推薦閱讀:

傳統的輿論控制方式被互聯網時代擊敗
人生很大程度是命運的隨機概率事件
棋局人生,落子無悔

TAG:人生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