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教育與社會結構
劉邦向來看不起儒生。
一度喜歡向儒生的帽子中撒尿,並以此為樂趣。
後來,做了皇帝,卻重用儒生。
陸生時時前稱說《詩》、《書》,高帝罵之曰:「乃公居馬上而得之,安事《詩》、《書》!」陸生曰:「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且湯、武逆取而以順守之,文武並用,長久之術也。昔者吳王夫差、智伯極武而亡。秦任刑法不變,卒滅趙氏。鄉使秦已並天下,行仁義,法先聖,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不懌而有慚色。
叔孫通儒服,漢王憎之;乃變其服,服短衣,楚制。叔孫通之降漢,從儒生弟子百餘人,然通無所言進,專言諸故群盜壯士進之。弟子皆竊罵曰:「事先生數歲,幸得從降漢,今不能進臣等,專言大猾,何也?」叔孫通聞之,乃謂曰:「漢王方蒙矢石爭天下,諸生寧能斗乎?故先言斬將搴旗之士。諸生且待我,我不忘矣。」漢王拜叔孫通為博士,號稷嗣君。
叔孫通因進曰:「諸弟子儒生隨臣久矣,與臣共為儀,原陛下官之。」高帝悉以為郎。叔孫通出,皆以五百斤金賜諸生。諸生乃皆喜曰:「叔孫生誠聖人也,知當世之要務。」知 十二漢九年,高帝徙叔孫通為太子太傅。
儒家,宣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百無一用,卻有利於統治。
漢武帝時期,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獨尊六經:《詩》《書》《禮》《易》《樂》《春秋》)」。
經過大浪淘沙,儒家思想成為中國統治階級御用的統治工具,是封建帝王年代教育的主流內容。
從那時開始,推廣儒家教育就是各個封建王朝的政治正確。歷史上的明君,大多推行教化。誰是推行教化最大的受益者,毫無疑問是儒生。歷史的解釋權在儒生手中,推行對儒生有利的政策的人,自然是明君。
封建帝王,推行教育的目的至少有幾個:第一,傳播有利於封建王朝統治的思想。第二,培養一批統治階級的基層觸角。第三,選拔個別出身貧寒的優秀人才進入統治集團。第四,培養一個有利於鞏固統治的利益集團——沒錯,就是儒生集團。
今天,剔除了儒家,推廣教育仍然是政治正確。許多人的觀念之中,推廣教育,社會矛盾(尤其是階級矛盾)就自然而然的解決了——知識改變命運,所有人都有了知識,所有人的命運就都改變了。
教育,包括教和育,教是為了育,育是為了培養統治階級需要的人。
任何一個階級社會的統治集團,都不會對新一代社會成員的培育過程放任不管。統治階級決定教育的內容、方式、範圍,以及受教育者的出路——這包括職位、社會地位和社會認同。
只要教師需要資金支持,需要服從法律,就要服從於統治階級的意志。哪怕遠在天邊,對來自統治集團的控制,無論這種控制來自校董會,還是國民政府的教育部,也是誠惶誠恐。
教育只是一個行為,還要包括教育的內容。
統治集團交給普通人的教育內容,自然有利於其統治。
但是,這些內容真的有利於受教育者身心健康,獲得良好發展嗎?
某不可明言之宗教,有免費教育,小孩從小學念經,牢記某某胡阿克巴,長大成為人肉炸彈。
中國傳統教育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還有今天復活的女德教育,也未必比這種不可明言之宗教傳授的內容,高尚到哪裡去。
當然,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也會宣傳自己高人一等,比如經天緯地,知書達禮。好像自己既有能力的優勢,又是道德楷模。
不過,其他人往往對他們是另一種看法,比如「百無一用是書生」,比如「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總是讀書人」,比如「文人無行」。
幾位老師在當時算得上高級知識分子,他們的生活質量,完全取決於特派員,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為了彌補經費不足,不得不吃空餉。特派員給他們增加經費絕不是因為他們才學過人、工作努力、吃苦耐勞,而是為了騙美國人的捐助。知識分子依附於統治階級,並不是有了知識就能提高社會地位、改變生活質量,而要看統治者打算怎麼安排知識分子。
工業化社會,普及教育。
普及教育,不是工業化的原因,而是工業化的結果。工業化以後,各國之間日益需要義務兵和具有初級知識的勞動者。於是,開始普及教育。
顯然,統治者推動普及教育的目的,絕不是為了給更多人更多的社會產品份額,削弱自己的權利。
所以,對多數人來說,即使接受了教育,他們命運依然悲慘,該是炮灰還是炮灰,該是工蟻還是工蟻。他們的命運仍然受統治階級的控制。
他們之中,多數人生活條件的改善,絕不是因為教育普及的結果,而是生產力發展加全民皆兵的結果——生產力發展為統治階級改善被統治者的生活提供了物質條件,全民皆兵讓統治者不敢對被統治階級階級做出太出格的事情。
將來出現AI武士以後,平民不再掌握武裝,結果會如何?可想而知。
解放前,有那麼一些人理解不到這一點,認為推廣了教育就能改變多數人悲慘的命運。他們的努力,結果如何?電影雖然誇張,但也陳述了基本事實。
校長的小女兒,最終放棄了鄉村教育,去了延安。
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_百度百科
鄉村建設運動_百度百科
改變多數人命運的,繞不過顛覆原有統治階級的統治。
改變多數中國人命運的,不是推廣農村教育,而是解放戰爭。
記住,教育平等或不平等,不是社會階層差距和貧富差距的原因,而是結果。
統治階級根據其需要決定教育的範圍和教育的內容,決定教育是否要平等,以及受教育者的待遇和社會地位。
統治者絕不會主動放棄統治地位,被統治階級也絕不會因為獲得了教育就與統治階級平起平坐。個人的命運也許可以因為接受教育而改變,成工人貴族、監工甚至統治階級,但是群體的命運卻無法改變。否則,統治階級去統治誰呢?
在某些時代,甚至連個體的命運都難以通過接受教育而改變。
原先覺得吃虧是因為沒讀過書,現在好了,大學擴招了,庸人都能上大學了,社會平等了嗎?
什麼叫學好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
85後江蘇首富嚴昊:總結我人生只有三個字 生得好
天津:研究生當送貨員_高清圖集_新浪網
覺得受教育就能改變命運?照樣玩死你。
有些人連這都沒領悟到,這就是教育的功勞。
改變歷史的,是鐵與血,而絕不是議會的選票和票箱,當然,也不會是教育。
當然,有些愚人永遠也不會接受現實的。
推薦閱讀:
※95後的戀愛觀是否已經改變?
※驚呆了!有史以來關於教育最大的謊言竟然是…(家長必看)
※中國有哪些地方,是地震的頻發區?
※還搶微課和學位房?遜斃了!要搶就搶可汗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