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此心安處是吾鄉」?
有女人的地方才是家。
一種比較有逼格的對買不起房的自我安慰。
http://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140421664/
實名反駁。 @士心
不覺得這是一種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
此心安處是吾鄉,有些像一個浪子歷盡千帆後對人生的感觸。心安的地方才是我棲息之處,並沒有看出半點「隨遇而安」。反而我覺得有點執著。一時之間找不到合適的形容詞,姑且就用執著吧。文人墨客 尤其是子瞻這樣經過大風大浪的人 當然想覓一處心安之地。其實白居易有幾首詩也表達出類似意思。
四十五
行年四十五,兩鬢半蒼蒼。
清瘦詩成癖,粗豪酒放狂。
老來尤委命,安處即為鄉。
或擬廬山下,來春結草堂。
初出城留別
朝從紫禁歸,暮出青門去。
勿言城東陌,便是江南路。
揚鞭簇車馬,揮手辭親故。
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
建議看央視紀錄片《蘇東坡》
第四季《成竹在胸》這句詩並非我們一般理解為的「大抵心安處是家」——《種桃杏》,「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初出城留別》這一類,並非是字表之意心安之處是我的故鄉。
我去查了一下子瞻寫這首《定風波》的背景,元豐六年,因子瞻烏台詩案受牽連的好友王定國北歸,兩人在黃州相見,王鞏出其妾柔奴,即寓娘為蘇軾勸酒,蘇軾問及廣南風土,柔奴答以「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子瞻描寫的是歌姬之語,道的確實他本人之意,黃州並非他故鄉,雖然後人稱其為東坡的第二故鄉,但這裡子瞻想表達的是一種豁達,把一個陌生之地想像為自己的故鄉,從而儘快融入其中的一種所謂「削足適履」的情懷,來增加其歸屬感,適應性。
高二學生,才疏學淺,人微言輕,自我理解之意,必有疏漏,敬請斧正。表示一種隨遇而安 平和淡然的生活態度 有可能也會是堪破後的釋然
小輩涇川,出生於甘肅天水,甘谷縣醫院,後隨爺爺奶奶,居於天水洛門鎮。時至今日,我依舊可以說一口流利的天水洛門方言,那是我的第一母語。我是喝著洛門的南河水長大的,看著雲霧山的白雲長大的,聽著爺爺輩的秦腔、扭著秧歌長大的。家是個大院子,坐在堂屋的門檻上,能看到屋後的白楊。每周爺爺都會騎鳳凰牌自行車,去鎮子上趕集。偶爾會帶我去,鎮子上有大火車站,有大卡車,摩托車,在那個年代,對於一個山裡的男娃兒,一切是多麼的新鮮。那是的我以為,那就是我家,就是我生活的地方。我天生就屬於這裡。我在這裡的每一天都無比開心,有很多的小夥伴,很多的好長輩,每天可以在山坡上看日出,一起在河邊看日落,看金光閃閃的河水倒影。直到有一天,我的父親轉業南京,母親隨軍調離。直到送他們的越野車,一直開到洛門鎮的家門口,眾人把在地上打滾的我拖走,一切都結束了。我還記得,當時的火車是386次列車,老綠皮,窗戶還可以打開。近四十個小時後抵達浦口站,也就是南京北站。在九十年代末,南京北站恢復短暫的營業,恢復了發往西北方向的列車。下車輪渡,公交,大巴,摩的。就在我六歲那年,我第一次有了異鄉的感覺。因為,在這個新的陌生的環境,我甚至沒有好朋友,甚至不敢和他們說話,我完全不適應南京的氣候,全身起滿了痱子,甚至略有浮腫。我想家。想天水,想洛門。想我熟悉的環境。可是,我回不去了,雖然二十多年後,父母認為此事於我大有裨益,而我覺得,這是對一個小朋友,最大的殘酷。後來赴泰州求學,寒冬,真的見到了大雪深數尺。我耳朵,臉,手都凍得皸裂,提著兩個熱水壺,在雪地里跑著打水。留下一長串深深地腳丫。每夜窗口總是漏風,當時我和好哥們旭,一起點著燈,點著我們的青春。那年元旦,我們一起爬到宿舍屋頂,眺望繁星滿天。那夜月亮特別圓,懸在兩座居民樓之間。我們笑著說,回家呢,回家呢。想家嗎?想。
深有感觸。此心安處是吾鄉。
從大學後才發現,原來自己帶節奏的生活那樣從容不迫。上班獨居更是令人開心。小時候覺得,戀家即是留戀住有父母的那個家,當我真正的離開他們,才發現 靈魂自由的地方才是我的家。而以前享受的所謂自由,都只是出於他們對你能力的不信任的庇護罷了。
自由使我心安。不需要擔心做事會被打擾,不需要擔心你不餓的時候有人叫你吃飯,不需要回答突如其來沒有營養的無厘頭問題。心情不好在屋裡喪一天也不會有人小題大做。
我喜歡陌生的城市,無論我怎麼脆弱,都不會有人發現,這樣我就可以修復,然後若無其事的繼續生活,就像那些孤獨從來都不存在。
因孤獨是短暫的,而自由帶來的心安是持久的。出自蘇軾的定風波,原是讚美一個女人的樂觀豁達。
來說說我對這句話的曲解
不同年齡不同境遇對這話的理解應該不同我的個人設定是迷茫的大學生(這看起來一點都不蠢,我知道這個群體還是有不少人的)
這絕對是個該浪的年紀,王小波在黃金時代開頭寫的二十歲自己有好多好多的慾望。
大家都是正常人,我也有好多好多慾望的。
可能把這些慾望浪完了你就不迷茫了,知道自己該干點什麼了。
你這時候再去乾的就是此心安處是吾鄉,因為你已經浪得太久了。
所以別怕自己浪,那種一開始就把自己所有事情都算計好的人,太無聊了晚上做噩夢嚇醒了 睡不著 想打通電話 翻遍通訊錄發現沒有能陪我聊五分鐘就可以讓我心安繼續睡覺的人 想起來之前一做噩夢就給當時男朋友打電話 他陪我聊五分鐘我就能安心睡覺了 哪怕他離我很遠 可我每次見到了他就覺的心安了 這裡就是我想待的地方參見電影 布魯克林 哎 又要等天亮才能睡覺了。。我這麼慫以後可怎麼辦?。。
回不到家的借口。
寫這個回答之前 說下背景 2017年12月9日凌晨 看了一部電影打開微信發現某好友回復微信說「哈哈,然而並沒有四川舒服」 好友在北京,我在四川 聯想到蘇軾的「此處心安是吾鄉」大多數解析說是讚美柔奴的豁達當問及:廣南風土應是不好?對曰: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只要心靜 無論在哪裡都可以心安理得,哪裡皆為家鄉可能還有一點是隱藏在這首詞背後的柔奴隨王鞏南遷 因為有點酥娘相伴 所以萬里歸來年愈少 柔奴因為有王鞏 被問及便答 此心安處是吾鄉
此處心安是吾鄉
不管我在哪有你,都是家我不喜歡我出生和長大的北方城市,沒有歸屬感,也不說本地的方言。上大學後到了南方城市卻迅速融入當地的文化。這種情況怎麼算
心安的地方就是我的家鄉。
我的理解。
推薦閱讀:
※你們讀過的最有魔性的書是哪本?能讀完的原因是什麼?
※如何評價韓寒微博置頂的文章《我也曾對這種力量一無所知》?
※東坡的「及時行樂」
※神君掌怪錄·山魈獨足,跳踉何往?
※隱公元年(4)- 鄭伯克段於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