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韓國有那麼多本土咖啡連鎖店?他們的咖啡文化?


說道咖啡文化 不得不提下韓國咖啡歷史,關於咖啡傳播到韓國的途徑有很多傳說,其中最為可信的是1895年發生乙未事變,高宗皇帝逃離到俄羅斯公使館一年多時間,俄羅斯公使衛貝魯與高宗皇帝談天
時選擇喝咖啡之後,高宗皇帝迷戀上咖啡的味道,因此反宮之後便在德壽宮蓋了西洋風格的「靜觀軒」在那裡品味咖啡。就在這個時期,服侍高宗皇帝喝咖啡的德國
人Sontag被賞賜了屬於王室的184平米的土地,就位於今天首爾的Jung—gu
Jeong—dong29號(梨花女高舊址)。後來他在此建造了2層的建築Sontag hotel並在二層販賣咖啡。這就是韓國的第一家咖啡屋。


咖啡是由俄羅斯傳播到了韓國,但是日本也在某種程度上對韓國的咖啡傳播起到了歷史性的作用。自韓國被日本侵佔後,留在韓國的日本人將他們的「口契
[chi]茶店」開在了首爾的明洞,開始販賣咖啡。但是咖啡作為一種新的文化形式,還是不被廣為認可的。當時在首爾的茶座主要集中在明洞、忠武路、小公洞
一帶,中路一帶只有一兩家,其數量屈指可數。其中進出的客人大多都是高層官僚或是被開化的年輕人,與大眾距離甚遠。

1927年韓國電影導演lee gyongsun開了第一家叫KAKADUE的茶座。同期,由於日本文化政策的影響,音樂茶座也隨之出現開來。茶座不僅播放著貝多芬交響曲,狂詩曲等,成為那些尋找國家復興氣息的空間,同時也成為了那些無為徒食的閑人、失業者的聚集地。


1950年朝鮮戰爭讓咖啡開始大眾化。


朝鮮戰爭期間,當美軍介入朝鮮半島以後,咖啡成為了黑市上的搶手貨,大量的咖啡從美軍基地非法流向市場。在60年代末,咖啡在黑市的交易量迫使當
時的政府,為減少更多的稅收和外匯損失不得不專門設立了正式的咖啡交易市場。Dong
suh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成為了當時第一家合法的咖啡貿易公司,但是當咖啡還是屬於奢侈品,不是很普及,咖啡市場也是相當的混亂。


70年代 咖啡消費激增

到了70年代,咖啡開始廣泛為城市的中產階級人群所廣為接受,從此咖啡隨著韓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很快的步入了平常百姓家,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象徵。咖啡消費也呈多元化的趨勢,市場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儘管如此,當時最主要的產品還是速溶咖啡。


90年代 咖啡館的興起


在90年代,韓國首爾奧運會也帶動了當地咖啡業的發展,大量的咖啡店和連鎖咖啡店在此時出現。最早的現代咖啡店是一家名叫Jardin的咖啡店,
開業於1988年,位於首爾的Apgujeong—dong,之後出現了很多有名的咖啡店,例如
Dotuor,Herzen,Arz,trendy,Jezzanin,nice day,1330,nandarang。


當時咖啡館明亮、乾淨而時尚的內飾,吸引了很多年輕人,咖啡館成了很多年輕人聚會的地方。在1999年,第一家星巴克在梨花大學附近開業。很快,星巴克就在韓國很多地方開設了分店。

由於各種使用意式咖啡為基地的花式咖啡的出現,使得很多人喜歡上了咖啡的味道,越來越多的人到咖啡店來專門喝一杯咖啡。人們可以隨時隨地買到一杯外賣咖啡,這很符合年輕人以及快節奏的城市生活要求。

星巴克在韓國的巨大成功,讓更多的國外咖啡品牌也都紛紛進入韓國,包括Coffeebean和Seattlecoffee等,同時本地的也出現了
很多個性咖啡館。從90年代末直到21世紀初,你在韓國大街上,都能看到手端咖啡匆匆從你身邊走過的路人,咖啡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同時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以上是複製豆瓣的咖啡歷史。

從我個人的認為來說,咖啡又當年的奢侈品稀有品。人們的盲目去追求(當然喝著味道也不錯),然後在轉化為正常的生活必需品,這其中和當時的社會背景有很大的關係,沒有朝鮮大王的偏愛,上流社會的追捧.日本受西學的影響,同時價錢方面去西洋餐廳品嘗一杯咖啡的價格是去咖啡館的價格的3倍,文化沙龍氣息的咖啡館得到普及,在朝鮮的日統時期,高級日本官員來到朝鮮。咖啡師必不可少的待客餐飲,下一方面就是朝鮮戰爭的影響,上面也表述到了.現在韓國可以說是遍地都是咖啡店,大型的企業都有專門的咖啡師,辦公時可以喝上一杯調製的咖啡,中小型企業聚集的寫字樓,樓下都有咖啡屋, 同時企業內部也是有咖啡機,去韓國人家裡,中產家庭必備意式咖啡機,普通家庭也會袋裝速沖咖啡。咖啡館更多的成為了交流感情的場所。你可以在咖啡廳發現女孩,要比去夜店找更快速的多.


韓國人民有一種學什麼像什麼的天賦。不僅咖啡館如此,麵包店也是如此呢。


推薦閱讀:

韓國的燒酒到底什麼味道?

TAG:咖啡館 | 韓國 | 咖啡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