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太陽系》2217年11月下導讀——封面故事:腦活動識別–十年絕對安全

封面故事:腦活動識別--十年絕對安全

在當今這個時代,想要完全準確、惟一地判斷一個人的身份,似乎已經到達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難度。曾被寄與厚望的生物全息識別,遺傳識別,現在不得不靠不斷更新升級,來層出不窮的破解手段。而更加安全的行為模式識別,除了因隱私問題飽受爭議,最近也被曝出存在被破解的可能。

而最近《雙螺旋》上發表的一篇論文,提出了一種利用思維活動分析的全新的識別技術。這種技術通過向使用者提供一份隨機生成的信息,然後掃描並分析使用者的腦活動,從而識別其身份。

由於目前人類還無法複製出人思考時的腦活動模式,因此理論上該技術幾乎沒有被破解的可能。更重要的是即使使用者「全身只剩可以思考的大腦」,都可以進行識別,同時這項技術還能判斷使用者是否處於清醒狀態。這對於人體賽博化愈發普遍的今日十分重要。研究者說,這種技術或許並不能確保一勞永逸,但至少能為我們贏得十年的識別安全。相關詞條:人體辨識儀

自然?探索

地平線號啟航背後:不容樂觀的觀測背景污染

大型望遠鏡船「地平線」號即將從馬文空間站起航,開始為期一年的試運行。這艘超過3千米的的望遠鏡船是目前人類建造的最大的可移動天文觀測設備。而地平線號很大一部分的職能,是前往星際飛船較為稀少的遠太陽系,替代可見光快速反應望遠鏡系統、高靈敏度廣域中微子探測系統等固定觀測設備。受飛船引擎產生的中微子和其它粒子污染,這些設備的效果正在不斷下降。此外對觀測環境污染的調查也在地平線的任務清單中。《科學太陽系》專訪了地平線號副總設計師林晨宇。林晨宇對本刊表達了他對觀測背景污染問題的擔憂。相關詞條:23世紀大型光學/近紅外望遠鏡一覽

飛船中的不速之客

儘管人們採取了很多手段,但還是無法徹底阻止老鼠和一些昆蟲等「偷渡」進入飛船。這些被稱為「星際偷渡者」的小動物簡直防不勝防。最近,一支美聯和歐羅巴聯合團隊專門對這種情況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偷渡動物」的情況比預想的嚴重很多,研究人員在一艘貨船中發現了近兩百多種星際偷渡動物。這些「偷渡動物」不僅可能危害到飛船的正常運行,還有可能向飛船停靠地引入八侵物種乃至傳播疾病。研究還指出,由於飛船和空間站的特殊環保,很多「偷渡動物」都被觀察到具有與眾不同的習性,或對研究空間載具環境對生物的影響有很大幫助。

社會?技術

生物化工產業的環保之路

生物化工產業,特別是生物替代石油化工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使人類擺脫了對於傳統化工產業的依賴,為22世紀地球環境的普遍改善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一直被視為污染較低的生物化工業,也漸漸成為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據統計,火星的工業污染物有近三分之一來自生物化工業。這使得各國開始重視對生物化工業的環保化改進。位於火塞的英國火星圖德斯巴里微生物化工基地,最近剛剛結束環保化改造。通過更加完善的生產流程和更加智能的生產控制,該基地將污染物排放量縮減了近一半。這為整個生行業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相關詞條:細菌繁殖基地

運動替代藥物並不能替代運動

隨著第一款商業運動替代藥物通過了層層審查,在今年初獲准上市。該葯在近一年裡表現良好,因而打消了不少人的憂慮。但是,健康研究人員普遍對此喜憂參半。運動替代藥物本質上是「欺騙」人體細胞進入運動狀態,雖然對健康並無危害,但也不能帶給我們真實運動的所有好處。有諸多實驗指出,相比此類藥物使用者,進行真實運動的人總是更加建康。而運動替代藥物的來臨確實可以降低缺乏運動對健康帶來的影響,但也或將大大降低人們對於真實運動的熱情,這是十分得不償失的。

念力操控已經足夠可靠了嗎?

近期國際商業智能集團透露,其正在開發西格瑪型車載人工智慧系統,或將搭載非鏈接式神經操控(即俗稱的念力操控)模塊。非鏈接式神經技術曾經一直受限於要求使用者必高度集中注意力,直到近年的技術發展使其對注意力的要求有所降低,才得到較為廣泛的使用,不過該技術進入交通工具操控領域尚屬首次。對此,很多該方面專家認為非鏈接式神經操控的可靠性仍不夠理想,用於交通這種事關民眾安全的領域,或許還為時尚早。相關詞條:鍵盤

太空航道垃圾問題日益嚴重

曾經,人們認為海洋足夠大,以至於任何污染物排入海中都可以稀釋到無影無蹤,其結果大家都已明白。現在太空航道垃圾正在重蹈這一覆轍。原本看上去空曠的航道,隨著太空垃圾密度增大,也開始威脅到飛船的航行安全。最近,邁普星運集團將推動恆星際航運業環境保護罰金制度的新聞引起了社會的關注。但很多空間環境專家認為這關鍵的一步還是來得太晚。僅僅本月,航道垃圾就已經造成了三起太空事故。如果各方不加緊步伐採取措施,損失只會繼續增加。

廣告

>《科學太陽系》出版商方舟媒體公司招募(現實)編輯(有意者請加入方舟媒體集團群,群號碼:618990763)

>永泰生物醫療-致力於全人類健康

>輔助睡眠系統「夢雨」現已上市

>Recyte雷賽特科技-前沿科技,觸手可及

>小柚子測繪-這可能是小行星代第二好的空間測繪

*訃告:《科學太陽系》原主編,麥克斯韋?米勒,因意外事故在11月11日 逝世。根據其遺願,本期《科學太陽系》末尾將刊登其短文《記住那些需要記住的人》

*通知:由於一些特殊原因,《科學太陽系》2217年11月上取消發行,其部分文章將在之後幾期《科學太陽系》中刊登。因此對您造成的不便我們深表歉意。已訂閱《科學太陽系》2217年11月上電子刊的讀者該期訂閱費用已退還,訂閱紙質刊的讀者本期將附贈等額購書券一張。再次感謝您對本刊的支持。

《科學太陽系》(Science Solar System)是一個面向公眾的23世紀科學媒體雜誌,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報道科學領域的前沿進展。 《科學太陽系》以文章標題+簡短提要形式的導讀為特色。你可以將有關23世紀科技方面的腦洞,寫成文章標題的形式(能有簡短的梗概更好)投稿給我們。此外,您也可以選擇依照《科學太陽系》中的內容撰寫詞條或其他作品,但請標明《科學太陽系》及文章相關作者。

本期編輯:驛寧公民-那依夫

圖片來源:by Fausto De Martini


推薦閱讀:

每日電訊【2217-09-15】東瀛大選日
地球往事Ⅳ 神之終結(2)
學霸貓看《降臨》:我就是超厲害的,不為什麼
【兩百年間】AI是如何介入人類法律領域的?
每日電訊【2217-07-25】瓜城攻略

TAG:科幻 | 科普 | 架空世界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