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的「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是什麼意思?

鈴木大拙在《禪與生活》里說:

當我們充滿著活力卻沒有了解生命的知識時,我們無法體會其中所含有的一切矛盾衝突的嚴重性,很明顯的,這些矛盾衝突此刻都是處在一種寂靜狀態中。但是,我們遲早要面對生命並解決它最困擾和最迫切的難題。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這是中國聖人一句最富於智慧的話。心理學家們都會同意他這句話;因為,一般說起來,十五歲是年輕人開始注意自己周圍環境並探求人生意義的年齡。隱藏在我們心中下意識部分的精神力量,現在幾乎都產生出來了。當這種精神力量的爆發過於激烈時,心靈就會多少失去平衡;事實上,青春期的許多神經衰弱例子,主要都是由於這種心理平衡的喪失而引起的。在大部分情形中,結果並不太嚴重而危機也可能平穩地過去,不會留下深刻的痕迹。可是在某些人身上,情形卻不同,有的是由於他們固有的傾向,有的是由於環境對他們易受影響的體質的影響,精神的覺醒刺激著人格的深處。這個時候,就要在「永遠否定」與「永遠肯定」之間加以選擇了。這種選擇活動就是孔子所說的「學」;這裡所謂的學不是學習經典,而是深深地發掘生命的奧秘。

鈴木禪師如是解釋的道理在哪?


謝邀。

按照中國傳統經學家習慣注釋 :

志者,心之所之,一心趣向之意。志學者,專心求學。

又皇《疏》:「立,謂所學經業成立也。」

簡單說,這句話的意思:

我十五歲開始專心求學,三十歲所學經業立起來了。

————————————————————————————

至於鈴木先生是禪學大師,但他借孔子說這個話,說實在的,我覺得有點過度詮釋了。

實際上,孔子挺可憐的。我讀《論語》,覺得老人家又幽默,又豁達,很溫和,很真誠,又謙遜,又有責任感,又開闊不迂腐,時不時還賣萌自嘲。如果我有這麼個老師,我也想每天和他聊天玩,問他問題。

但中國古來,把孔子當成什麼在玩弄啊?先是封作聖人,然後樹之經典。今天你出個注釋,明天我來個評講。王安石、康有為要變法,還得重新解釋孔子,以便」聖人其實是這個意思,所以我們要怎麼怎麼「,孔子多可憐啊。

實際上,一切經典的解釋,到後來都會沒勁。光解釋不過癮,有許多還會虛造。比如魏國師徒王朗的兒子王肅,也就是司馬昭的老丈人,為了PK鄭玄,就假裝自己是孔子,編了《尚書傳》、《論語》、《孝經注》、《孔子家語》、《孔叢子》一大堆,流傳千多年才被揭穿。東西羅馬帝國以前為了解釋《聖經》的事,吵了無數次架,各方都覺得自己是正統有最終解釋權。

說到底,編語錄的人自身是無罪的,但捏了本語錄拚命窮解釋亂髮揚,是最沒意思的了。我國人民吃這」某某語錄說什麼什麼,所以我們要怎麼怎麼「咬文嚼字的苦,還不夠多?語錄詮釋的反面就是文字獄啊同志們。

以前開過個玩笑,說唐僧西天取完經回了長安,就可以自己開個學派,拿一本無字真經,召集百來家人,開個百家講壇,每天講一句經文,詮釋八小時。這樣開他個二十年。越拓展越好,人生啊,理想啊,工作啊,婚姻啊,能扯都給我扯上,顯得咱這經書包羅萬象,能吃能喝還能扛煤氣罐。

再讓八戒和沙僧出馬。八戒就說,你這個經書解得不對,這空白主要是種閑適無為享樂主義;這沙僧呢,就說八戒不對,說這空白代表一種語言難以陳述之重,認為語言顛覆了世界秩序,應當予以清潔。如此就有唐派、豬派、沙派三個學派了。然後你就可以不講經了,開始爭辯。到得後來,大家都默認經書是真的,成了經典了,剩下的就是爭詮釋正確與否了。最後,讓白龍馬來成立個學派:因為唐僧騎的馬客死他鄉,所以就叫馬客死學派。白龍馬作為唐僧最親密的戰友,就成立一個馬客死學派的大唐朝分舵。唐僧成了佛,白龍馬就是唐僧的接班人,負責詮釋唐僧的一切言行舉止。

——————————————————————————

所以,真的,孔子說了什麼,盡量按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了,別把他老人家掛起來臘肉一樣風乾了。鈴木先生自己是禪學大師,應該也明白禪宗是盡量抵制語言假象、直抵真相本身的。所以我們不管他,他也不太會怪罪的。詮釋什麼的,姑妄聽之就好。可憐可憐孔子他老人家吧。


有感於張佳瑋的答案,我多說兩句題外話。

1.秦始皇的焚書坑儒。起因是淳于越非要秦始皇效法先祖什麼的,搞分封制。而李思作為法家的代表人物,就來了個狠招,把儒生的書都燒了,特別是儒家的經典因為儒生多數都是做史官的,所以很多史料也就沒了。但是,自然科學技術、農業技術的資料都保存下來了。(這點教科書從來沒提過,奇怪吧?)根據 @藍橋 的指正給大家一個出處

出處在《史記·儒林列傳》,「及至秦之季世,焚詩書,坑術士……」。

坑術士發生在公元前212年,是焚書後一年了。起因是兩個給嬴政煉丹的方士,一個叫侯生一個叫盧生,沒能練出長生不老葯,逃跑了,還誹謗嬴政。這時候嬴政已經大概明白修仙是不可能的,於是一怒之下就坑了民間的煉丹方士,具體人數記載不一,差不多就是400多個吧

坑儒這個說法是從漢代開始的,引為證據的是扶蘇勸秦始皇的一句話,不過,我覺得這很牽強。漢代為了統治,黑一黑前朝是常有的事

想想過去,李愧、吳起、商鞅國力因變法而強大,他們也因此而滅族。因為多數人都是混混僵僵的過日子吧。

2.《論語》不是孔子寫的,孔子的形象我們可以從側面推斷,多少可信度尚可。這裡要說的是他的徒弟們,形象最好的兩個顏淵和子夏,一個出錢,一個出力,出版的論語。你說他們兩個人的形象能有多差。所以了,這部經典很多東西就會被篡改。「身體髮膚授之父母,不敢損傷也」明明就是色大膽小,怕狗咬的主兒,還能這麼美名。你說,其後人對經典的曲解還能少了嗎?

3.我在論語里沒有找到的一個地方說孔子贊成所有的東西都該效法古代,祖宗成法才能穩定長久。呵呵,也就是因為這點,法家的精英和儒家的「精英」打的不可開交。這也是為什麼每次變法,王安石也好,康梁也罷,都要先拿孔老夫子說事的所在。可能就是平時的一言一行的教育里吧,就有了讓人不敢激越前人吧。如此,倒不如放棄儒家學說的好。


「三十而立」立的是什麼?

「三十而立」立的是什麼?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萬個答案,對於二三十歲的朋友,尤其具象,包括我。

經驗告訴我,問為什麼之前,先問是不是,問是不是,最好採訪當事人。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說這話的時候,孔子他老人家大概是知道命不久矣,於是以近乎墓志銘的標準,總結了自己七十二歲的人生。

講白話,台灣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比較在行,於是引用了這段話的註解:

孔子用簡單幾句話,報告了自己一生的經歷,艱苦奮鬥的精神。他的身世很可憐,父親去世的時候,他還有一個半殘廢的哥哥和一個姐姐,對家庭,他要挑起這擔子來,他的責任很重。他說十五歲的時候,立志作學問,經過十五年,根據他豐富的經驗,以及人生的磨鍊,到了三十歲而「立」。立就是不動,作人做事處世的道理不變了,確定了,這個人生非走這個路子不可。但是這時候還有懷疑,還有搖擺的現象,「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歲,才不懷疑,但這是對形而下的學問人生而言。還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歲,才「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哲學的宇宙來源,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體範圍。到了「六十而耳順」,這裡問題又來了,孔子在六十以前耳朵有什麼問題不順,耳腔發炎嗎?這句很難解釋,可能在當時漏刻了文字。可能是「六十而」下面有一個句讀。如果照舊,「耳順」的道理就是說,自十五歲開始作人處世,學問修養,到了六十歲,好話壞話儘管人家去說,自己都聽得進去而毫不動心,不生氣,你罵我,我也聽得進去,心裡平靜。注意!心裡平靜不是死氣沉沉,是很活潑,很明確是非善惡,對好的人覺得可愛,對壞的人,更覺得要幫助改成好人,要這樣平靜,這個學問是很難的。然後再加十年,才「從心所欲」。西方的文化就是自由,但下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話:「不逾矩」。我們上街去看看,這家包子做得好,就拿來吃,「從心所欲」嘛!行嗎?要「不逾矩」。人與人之間要有一個範圍。「從心所欲」-自由而不能超過這個範圍,所以「不逾矩」,同時這句話也通於形而上的道理。

不知是孔老先生話太少還是南懷瑾先生想太多,總之這段注釋實在是精彩,把人生的各個階段講了個通透,注意,是孔子的人生。

也就是說,他老人家從頭到尾都是在說自己,至於幾千年後的我們,孔老爺子恐怕來不及關照。要說這套聖人養成計劃有沒有值得傳承的部分?有!

其一,人生的每個階段都不同。

其二,唯一不變的是做學問。

什麼是學問?《易經·乾卦》講:「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君子通過學習來積累知識,通過討論來明辯事理,用寬厚的態度處事,用仁義來行事。

事實上,這也是孔老爺子一生都在踐行的事情,對我們還有多少實用價值,我不多說,但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套一以貫之的行事標準,肯定是不錯的。

說回「三十而立」,立的到底是什麼?其實,孔老爺子早就說過,《論語·泰伯》講:「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論語·季氏》講:「不學禮,無以立。」《論語·堯曰》講:「不知禮,無以立也。」

那麼,「禮」是什麼?

《禮記·正義》序言第一句:「夫禮者,經天緯地,本之則大一之初;原始要終,體之乃人情之欲。」禮是一種本於天地而達於人情的規律和規則,於國而言是使萬物各得其所,各安其命的典章制度,於人而言是心中的道德信仰與外在的行為規範。

於我而言,禮是每個人心中都應該有的人生信條,不是孔子的、不是我的、而是你的。不是為了不犯錯,是為了意識到錯誤之後仍然有信仰支撐餘下的生命;不是為了全都對,是為了在被錯誤傷害之後心中的善良依然可以原諒所有的是非。這樣看,好像還是有一套普世的標準的世界會比較美好。

一句話:人活著,總得信點什麼。


孔子說這句話的主語是「吾」,意思就是他自己是這樣。這段話就好似是他自己的一個人生階段總結,一個他自己的人生回顧,並沒有要求說要我們照著做,跟著這樣做一個人生規劃。那時人的生理狀況如何具體我不得知,就據飲食習慣醫療水平等判斷,大概是跟我們差異算蠻大(最好理解的,古代結婚是啥時候,生孩子是啥時候?)。而心裡層面的差異,現在如此的信息爆炸,#@¥%,不言而喻嘛。所以,解讀孔子的話,解讀論語裡面的經典,結合實際,走中國特色的自我主義,實踐才是硬道理。《論語·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孔哥哥也是很注重實踐的,不喜歡涼拌三絲之類的磨嘰玩意兒。最後,同志們,想做就做,做得漂亮!


推薦閱讀:

47.人生迷茫期行動指南
51.如何讓每個12月31日充滿欣慰、滿足和期待?
笑點高的人人生的樂趣何在?
因為我無比清楚地知道我就要死了,所以我很快樂

TAG:歷史 | 生活 | 哲學 | 文化 | 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