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攝影教程】星空之下,為你摘一朵宇宙的花

本文作者:◎冷大夫

披著白大褂的老法師,熱愛攝影旅行。曾為《中國國家旅遊》供稿、圖蟲網簽約攝影師。圖蟲:圖博 - 冷大夫 - 圖蟲網 - 最好的攝影師都在這 微信:CoolestDoc

歡迎關注本知乎專欄:WE為攝影

也歡迎關注本公眾號:wephoto2017

正文

我是個出生在城市的孩子,每每夜幕降臨,想要抬頭仰望,卻只能見到寥寥孤星隱耀霓虹紛繁之中。我認識的第一個星座是獵戶,因為那是最明亮的星座,每到冬季的後半夜,南邊的天空中便會出現那由三顆星組成的「獵戶腰帶」,就好像三體中的世界,給人以無盡的遐想。

還記得剛買相機的時候,我和很多人一樣,都把拍出一幅美麗的星空作為自己的畢生所求。作為試驗,我拍攝的第一個目標自然是獵戶了,回憶起那時在寒夜裡的拍攝,還真有種別樣的激情。

在過去的幾年裡,隨著相機高感水平的提高和大光圈鏡頭的廉價化,拍攝星軌、銀河已經成了非常簡單的事情。那一彎迷人的銀拱,也早已從我們「畢生的追求」,變成了旅行照片的日常。那個曾經仰望星空的少年也長大了,雖然也常深夜外拍,卻再難找回當年的那種興奮。有的只是「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的慨嘆。

頭頂的浩瀚宇宙,真的就這樣被拍爛了嗎?

在一個陰差陽錯的機遇里,我遇到了一位別樣的攝影愛好者,他發給了我一張照片,是一片星雲,這樣的照片在探索節目里倒是常見,然而他卻說這不是哈勃的圖,而是自己在陽台上拍攝的。不僅如此,這個星雲的位置也是頗為耳熟,那就是獵戶腰帶下方的M42。

萬萬沒想到,伴隨我童年的那一片星空,還能再一次點燃我的激情。

從此,我打開了一扇新奇的大門,這便是我們今天的主題——深空攝影

深空攝影不同於拍攝普通的廣域星空,它的一切核心都是圍繞著「信噪比」展開的,這意味著:

·更長時間的曝光

我們知道,在拍攝銀河的時候,盡量要使用廣角、短曝,而且要遵循一個600法則(即曝光時間=600/焦距),如果超過這個時間,星點就有可能拖線;再長一點,便成了星軌。這一切因為受地球自轉的影響,頭頂的天體在不停轉動,這個轉動圍繞著一條軸,也就是極軸。而深空攝影的目標是宇宙中的那些暗淡的星雲,他們只有微弱的光芒,自然需要更長的曝光時間才能顯現,另外這些天體的直徑很小,常常需要使用長焦鏡頭或者專業的天文望遠鏡進行拍攝。長焦、長時間,這與我們印象中的拍攝方式是相悖的,也是為什麼我們在一般拍攝時,不能看到這些天體的原因。

為了從根本上延長曝光時間,我們需要抵消地球自轉的影響。這個方法很簡單粗暴,只需要一台能夠繞著極軸反向旋轉的儀器就可以了,這便是我們所說的赤道儀。

近幾年,小型星野赤道儀的市場火爆,但是這種攜帶型的、載重輕的小傢伙精度明顯不足,沒有肩負起長焦鏡頭乃至望遠鏡的力量。所以本文所提到的赤道儀默認為經典的負載型赤道儀,常見的如EQ3d、CEM25P、HEQ5、NEQ6等。其精度多與價格和自重成正比,有些帶有GoTo功能,即可以自動指向所需的天體目標,十分方便。

對於進一步追求精度的玩家,還會使用另一支與主鏡相連的小望遠鏡作為「導星鏡」,當攝像頭連接到導星鏡和赤道儀之後,可以由電腦端的導星軟體鎖定天區的一顆亮星,實時修正赤道儀的誤差,做到進一步提升曝光時間。

·更靈敏的感測器

前面說過,深空攝影是一場信噪比的PK,那麼作為信號的接收端,相機自然是十分重要了。目前天文攝影當中最佳的選擇是帶有冷凍降溫功能的天文CCD,這類相機擁有極高的量子效率、極地的熱燥,可以在長時間的曝光當中保持畫質的純凈。當然冷凍CCD的價格還是很貴的,一台殘幅CCD的價格也遠超普通的全幅單反。作為一個普(qiong)通(ren)玩家,我反正是沒錢燒CCD了,那麼有什麼辦法能夠替代嗎?當然有,這裡我要推薦一種玩法——紅外改機。

我們在夜空中所見到的大多是發射星雲,發出的都是Ha(一次電離的氫)波段的光,這一波段屬於紅外光,會被相機的紅外截止濾鏡濾去大部,由此造成的結果就相當於是給你的鏡頭加了個ND1000,對曝光效率頗為不利。

紅外改機不是深空攝影的專利,很多風光攝影師為了能夠使用紅外濾鏡、或是能夠拍出巴納德環(其本質也是一片很大的星雲),便會選擇去掉相機感測器前面的紅外截止濾鏡(裸奔改機),更有甚者,還會刮掉CMOS的拜耳塗層,讓相機變成純黑白式的(MONO改機)。但是上述改機方式都是破壞性很高的,一旦進行,將會影響到相機的正常對焦以及白平衡。如果你只是嘗試一下深空攝影,大可不必改機;如果你要兼顧日常拍攝,並且對深空和銀河的拍攝較為痴迷,那麼我推薦你使用BCF改機(去掉IR-cut後,替換成一片BCF透鏡,這樣可以保持對焦性能,白平衡可以後期矯正);當然,如果你是純粹的深空玩家,又不想用CCD,那麼裸奔或者改黑白當然是可行的。

很多人問改機用什麼相機好,這裡避免廣告不做過多推薦,總之深空攝影比較推薦使用C幅相機,而由於後面的疊加降噪,對機器本身的素質要求不高,甚至圈內不少人都在使用450d這樣的上古老機器。

俗話說:「拋開環境談攝影就是耍流氓。」

對於電腦前的大多數人,應該是很難有機會到低污染、低光害的地方去拍攝了。所以我們今天主要圍繞城市及近郊的深空攝影進行講解。既然是城市,就不得不提到光污染了。正如前文所述,霓虹璀璨湮沒了繁星點點,很多時候我們興緻勃勃地架起了赤道儀、相機、望遠鏡,卻發現幾十秒不到畫面就已經「一片慘白」了,城市燈光完全覆蓋了星光,更不用說微弱的星雲了。別慌,科學家們早已經把這個問題考慮到了,由於城市燈光大多來自路燈,這種燈光使用的是汞蒸氣,其特定的波長在570nm左右,所以我們使用光害濾鏡便可以大幅削減這個波長的光線,從而提升信噪比。

光害濾鏡分為不同等級,對於筆者所在的帝都來說,光害濾鏡自然要選擇最高等級的了,後文當中,我將使用一片Optolong生產的佳能內置重度UHC濾鏡進行拍攝,UHC濾鏡屬於寬頻光害濾鏡,可以濾去大多數城市光害的頻譜,保留Ha、SII(二次電離的硫)、OIII(三次電離的氧)三個波段。光害濾鏡和改機是絕配的,因為上述波段都屬於紅外光。

·更加複雜的降噪流程

當你拿到一張深空攝影的原始圖片(請務必使用Raw格式),你會發現效果並不盡如人意。只有星雲的中部有些許雲氣,而其他位置都是一片灰暗。但是別灰心,我們需要的光信號其實就隱藏在這些灰霾之下,只不過雜訊較大、信號較低。這個時候我們要使用各種疊加和降噪方法進行降噪。還記得嗎,提高信噪比是我們的核心目標。

深空攝影的降噪過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疊加亮幀(對目標拍攝的照片)、摳除暗場(感測器的本底雜訊)、平場反相疊加(消除畫面明暗不均)。

上述過程都可以在軟體中實現,常用的軟體包括DSS、MaximDL、Pix等,我們還需要用到PS來對畫面的顏色進行最終矯正,具體的操作我們將在後文進行闡述。

那麼說完了這麼多深空攝影的基本知識,你是不是也想嘗試一下了呢?接下來,我們將進行一項頗具挑戰性的實踐——在北京市區內,進行深空天體的拍攝。

一、前期準備

(我說過這是一篇接地氣的教程,所以本文所使用的所有裝備都是最平常、最具性價比的,選擇的拍攝地點在帝都北四環的某南向陽台,這是一種極端情況,如果你有條件,請盡量選擇比本文更好的環境。)

望遠鏡(主鏡):Sky-Watcher BKP150/750

望遠鏡(導星鏡):50/200標準導星鏡

赤道儀:艾頓Zeq25GT

相機:佳能600D(BCF改機)

光害濾鏡:Optolong UHC(內置)

電腦一台、電源線、usb延長線、相機快門線(帶延時拍攝功能)

二、設備的組裝與調試

這一部分請參照你的赤道儀和望遠鏡的說明書,不同的品牌略有不同。不論是否導星,請務必將極軸初步對準,不然會發生星點偏移的情況(本例當中就沒有仔細對極軸,星點略有拖線)。

三、對焦、尋星、導星

我們使用Star-Walk等app,可以快速的找到天空中星體的大致位置,你也可以使用帶有GOTO功能的赤道儀直接跳轉到目標。對於今天拍攝的獵戶座大星雲來講,其位置大約是獵戶腰帶下方45度角左右,可以先目視找到這片區域,然後轉接相機。轉接相機之後,請使用實時顯示模式進行對焦,調整望遠鏡旋鈕直到星點最清晰(最小),如果不好判斷,我推薦使用魚骨對焦板(某寶有售)。

尋星完畢後,在電腦端打開PHD導星軟體,連接好赤道儀和導星攝像頭,選擇導星鏡視野中的一顆亮星,然後點Guide,電腦會自動計算並修正偏差,此後便開始導星。

四、開始拍攝

在機身上設置為M檔、用戶自定義白平衡、B門。連接快門線,間隔設置為至少10秒(平復抖動),每幅的拍攝時長根據你的環境而定,筆者這裡用150s比較合適,至於感光度,推薦使用ISO800和ISO1600進行拍攝,根據環境可以適當調整。在拍攝開始前和拍攝中、後期蓋上鏡頭蓋,順便拍幾幅暗場。

接下來去刷劇、看電影、撩妹、給冷哥點贊吧,要做的唯有等待。

五、DSS疊加

一晚上的拍攝結束(其實窗口期只有倆多小時),我們拿到了幾十張原始素材,打開一看,嗯,果然很灰,但是星雲的輪廓若隱若現。不急,接下來打開DeepSkyStacker,然後將亮幀、暗場分別導入。由於我們是在市區之內,信噪比極低,所以我打開了2xBin模式,這個模式將相鄰四個像素合併成一個,圖片雖然小了不少,但是畫質會有所提升。勾選全部文件、疊加、保存(16bit文件)

16位文件合成出來以後,你會發現比原圖還暗(WTF?!),但其實這都是假象,這張照片所含有的信息可比遠視素材多多了。如何讓它們顯現呢?那就需要DDP的操作了。

六、DDP

DDP(DigitalDevelopment,數字沖印),是指將暗部色階擴大化,同時不影響正常的亮部色階。這個過程可以在MDL軟體當中一步實現,但是我更加推薦使用PS,因為手動調整更加精確,可以有效防止高光溢出。

具體方式很簡單,打開16Bit文件後,先拉一個色階,把中間滑塊向左拉一點,然後再拉曲線(向上半格左右),由此重複多次,直到色階的中間滑塊到達原始峰值的左側。此時將中間滑塊拉倒峰值的右側「山腳下」,合併圖層即可。

七、人工平場

做完DDP後,我們需要修正畫面的暗角和色偏。很多人認為這一步可以靠拍攝平場解決,但是我們是在城市啊,光害的分布很不均勻,還是不要自找麻煩了。這個時候使用Pix軟體進行校正,為圖片添加檢測點,注意不要碰到星雲和亮星,點擊分析,就可以生成一個平場文件。利用Pix自帶的SUB函數或者PS的差值功能將這個平場文件與原圖進行差值疊合,便從源文件中摳除了平場和偏色。

八、白平衡和HDR

我們回到PS,將這個圖片進行白平衡的調整,用白平衡吸管對畫面的背景進行校正,直到滿意。一般情況下改機後拍攝的星雲會偏紅,我選擇尊重這一改變,將主體色調定為紫紅色。同時使用CameraRAW濾鏡,對核心部位的高光-100,以保證畫面的高動態範圍(HDR)。

九、降噪、銳化

降噪使用Define2濾鏡或者一切磨皮濾鏡均可,由於我們今天的圖片信噪比還很低(僅僅兩小時的曝光對城市深空來講完全不夠),所以只能硬著頭皮開大降噪、拋棄細節了。如果想要追求更好的效果,可以再拍幾個晚上。

然後銳化-智能銳化。

最後適當添加模糊、適當修飾細節,調整HSL

縮圖、加水印、出圖。

自此,我們的全部流程介紹完畢了。雖然城市深空所能拍攝的畫質有限,但是整個過程卻如此奇妙,從一片暗淡的雲霧,到綻放眼前的宇宙之花,是不是有一種遨遊星際的快感呢?這便是深空攝影的魅力!

冷大夫的攝影之旅,未完待續。

歡迎關注我的圖蟲:圖博 - 冷大夫 - 圖蟲網 - 最好的攝影師都在這

微信:CoolestDoc

最後,歡迎大家關注本知乎專欄,也歡迎關注公眾號:wephoto2017

推薦閱讀:

與偷獵者對抗的攝影師們
從攝影角度看,黃山的宏村和西遞,去哪個更好?
有如空氣般輕盈的影像:鄭龍一海與攝影書《空氣蛹》
瑞士超美小鎮禁止遊客曬照片,原因是怕不能去小鎮的網友痛心

TAG:星空 | 摄影 | 摄影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