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篇】一代雄儒·賈誼

儒,何謂儒?

儒的核心有四書、五經、六藝。而這其中,四書為綱,五經為本,六藝為術,故所謂通五經而貫六藝者,方為儒。

看看那些從古至今凡是號為儒的人們,不說那些標準就得全部符合,可又有幾個人是達到這其中兩三條要求的?而且,這還是最基本的術,若要論真正符合春秋大義,具有為國為民思想和能力的人,又有幾個?如此,又何以稱作儒?

然而,到了今天,卻有很多自號為儒家的人們,他們不思報國護民,不慮百姓之難,不明百姓之理,不辦百姓之事,卻居然以儒自稱,他們憑什麼?

單單的就讀了幾本四書,看了幾本五經,便厚顏無恥的自稱儒士,殊不知,如他們這般,古人十幾歲的孩童便已做到,如此,何以這就是儒了?

說到底,儒,不是一種文化,更不是一種傳統,而是一種責任,一種匡扶天下,保國安民的實實在在的理念。而唯有秉持這種理想的人,才有資格,稱作儒。

恰如他一般,一位年僅只有三十三歲的青年,一位在兩漢時期卻能被人人都稱讚不已的一代雄儒,賈誼。

賈生名誼,雒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於郡中。《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他,賈生,名誼。是的,他就是賈誼,一個來自洛陽的少年,十八歲,還只是一個學生,便以學識淵博而名聞其所在郡縣。

河南守吳公聞其秀材,召置門下,甚幸愛。文帝初立,聞河南守吳公治平為天下第一,故與李斯同邑,而嘗學事焉,征以為廷尉。廷尉乃言誼年少,頗通諸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漢書·賈誼傳》

漢河南郡太守吳公,聽聞賈誼傑出,便特將其招入門下,而又因為賈誼的聰慧,自然,吳公也是非常喜歡這個孩子。

再說吳公此人,也非一般人,其為官治理地方之能,據說是當時天下最為傑出的,且又與故秦名相李斯是同鄉,於是,便為剛剛登基不久的漢文帝拜為廷尉,漢帝國九卿之一,為大漢主掌刑獄之最高長官。

如此,在已經成為廷尉的吳公推薦下,漢文帝遂正式招納賈誼進入宮中,為帝國博士。

是啊,看起來,這就是那麼的讓人欣喜,一位才華橫溢的少年,為老師所推薦,便受到帝國皇帝的青睞,成為帝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博士,自然,以後的榮華富貴,也是當然的了。

可是,又有多少人還會記得,那時的文帝劉恆,也才不過二十三四,而至於此時的賈誼,也就比文帝劉恆才小三歲罷了,如此,一位在強臣們擁戴下才入漢宮的青年皇帝劉恆,一位靠著才華一步步從鄉野走入漢宮的青年博士賈誼,他們的相遇,又意味著什麼呢?

是時賈生年二十餘,最為少。每詔令議下,諸老先生不能言,賈生盡為之對,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諸生於是乃以為能,不及也。孝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如果說,用一個詞來形容剛剛入宮的賈誼,那麼無疑,也只能是鋒芒畢露這個詞了。

少年意氣,皆有爭心,自然,才二十齣頭的賈誼也不例外。博士者,即為才華卓絕學、識淵博者。然,每當皇帝詔令下達讓群臣商議之時,其他更加年老的博士還在認真思考,而唯有賈誼卻幾乎是脫口而出,然其所言,又絕非信口開河,而是句句在理,為所有人而欽佩。如此,這般優秀的賈誼自然也為當時一樣年輕的文帝所欣賞,由此,一年不到,賈誼,這位才二十齣頭的青年,便一躍成為了太中大夫。

郎中令所屬有太中大夫等,秩比千石,掌議論。官名。光祿勛屬官有中大夫、太中大夫、諫大夫,太初元年更名中大夫為光祿大夫,秩比二千石,太中大夫秩比千石如故。《漢書·百官公卿表》

無疑,於尋常旁人而言,或許太中大夫一職,已經是足矣他們追求一生的理想了,然而於賈誼來說,卻只是他開始自己宏圖大志的起點。

是的,所有人都以為賈誼只是單單才華出眾,然,殊不知於賈誼而言,再好的才華,也是需要用來施展的,用來造福天下的,不然,要之何用?

我們已經無法知道當年的賈誼和漢文帝劉恆之間究竟是有著如何的交集了,但,我們能知道的是,他們,一定是一對知己,為何?因為他們一生所追求的,所認同的,所堅守的,理想,夢想,都是一致的。

所以,在文帝初年,在那個強臣跋扈,內外交困之際,這兩位青年居然就開始聯手,妄圖想要以他們那稚嫩的雙手,撕開那個由殘忍、兇悍籠罩的黑色漢庭,然後用他們的方式,來締造一個全新的國家,一個可能,只是在理想中存在過的國家。

誼以為漢興二十餘年,天下和洽,宜當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興禮樂。乃草具其儀法,色上黃,數用五,為官名悉更,奏之。文帝廉讓未皇也。然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國,其說皆誼發之。於是天子議以誼任公卿之位。《漢書·賈誼傳》

就是上述這麼一段話,便為我們揭示了那個在文帝初年由兩個少年而引發的一場新政。

是的,這就是一場新政,太中大夫賈誼上書皇帝《論定製度興禮樂疏》,由此制定新政的四條主張,即,改正朔,易服色,定官民,興禮樂。表面上,這的確沒有什麼,可是,在這四條主張背後的,卻是兩位青年對於他們理想國度的嚮往,那個天下和泰,百姓何樂,君臣有度的美好世界。

由此,為了與那些強臣對抗,賈誼遂再提列侯必須就國的法令,由此更是引發了漢庭大地震。然,作為賈誼背後的支持者劉恆,也深知必須進一步強化賈誼之權力,遂準備再一次加封賈誼為公卿,何謂公卿?便是那三公九卿等十二位朝廷柱國之位,然此時的賈誼,才不過二十幾歲,便被文帝想要以公卿之位任之,如此,也說明了文帝對於賈誼的新政是有多大的期盼。

然,理想,總是美好的,可現實,也總是殘忍的。

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短賈生曰:「雒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於是天子後亦疏之,不用其議,乃以賈生為長沙王太傅。《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文帝初年的漢庭,終究是一個由強臣佔據的漢庭,所以,自然,隨著賈誼新政的一步步展開,尤其是那道「諸侯必須就國」的條令,更是觸及了那些強臣的底線,由此,以丞相周勃為首,太尉灌嬰、大將軍張相如、御史大夫馮敬協同上言,以賈誼少年擅權亂事為由望文帝罷黜賈誼。

一個才二十幾歲的少年,居然就讓這些曾經跟隨高皇帝征戰天下的功臣宿將們為之害怕,只得集體逼宮文帝以自保,僅以此,賈誼便足矣雄視古今。

但,終究,文帝還是年輕,力量還是不夠,所以,只能妥協,只能遠遠的貶走賈誼,可,文帝就真的是背棄了賈誼了嗎?當然不是,只是奈何,此時的文帝,還需要一個人與那些強臣周旋,送走了也好,至少也能遠離這稍有不慎就人頭落地的未央宮。

誼既以適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為賦以吊屈原。屈原,楚賢臣也,被讒放逐,作《離騷賦》,其終篇曰:「已矣!國亡人,莫我知也。」遂自投江而死。誼追傷之,因以自諭。《漢書·賈誼傳》

賈誼,這位青年,在其青春年少的這幾年裡,卻經歷了人生中難得的大起大落。從最高,可能的公卿之位,一下,就降了下來,成為長沙王太傅。如此,當賈誼去往長沙國時,路經湘水,自然,便想起了當年那個同是才華橫溢,同是遭人嫉恨,同是不能一展所才的屈原。歷經風雨浮沉卻還很年輕的賈誼,此時,或許也會抱頭痛哭吧,畢竟,在自己短暫的一生中,這次的失敗,或許也是自己難以想到的。

為長沙傅三年,有服飛入誼舍,止於坐隅。服似鴞,不祥鳥也。誼既以適居長沙,長沙卑濕,誼自傷悼,以為壽不得長,乃為賦以自廣。《漢書·賈誼傳》

賈誼,畢竟還年輕,也從未經歷過如此的低谷,也難怪其會如此的悲傷,居然就覺得自己可能活不了多久了,只是,劉恆啊,你何時才會召回你曾經的夥伴呢?

後歲余,文帝思誼,征之。至,入見,上方受厘,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誼具道所以然之故。至夜半,文帝前席。即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乃拜誼為梁懷王太傅。懷王,上少子,愛,而好書,故令誼傅之,數問以得失。《漢書·賈誼傳》

文帝七年,終於,文帝劉恆剷除了一切可能阻撓他的朝中一眾大臣,並通過一系列的手段,將中央之權收歸其手,隨後,便招賈誼來京。

如上記錄,三年不見,三年不知,三年不聞,三年後的第一次見面,二人在宣室殿中一聊便是個通宵。如此,我們又這麼可能說這二人之間是尋常關係呢?

只是,沒有人知道他們二人除了聊那些對外公開的鬼神之事外,還聊了什麼,但,想來,他們二人所聊的,自然也是那關係國泰民安之事。而文帝此時對待賈誼的態度,卻依然如當年一般,稱呼賈誼為賈生,更是一口一個不如也,不如也。隨後,文帝親封,賈誼為文帝少子梁懷王太傅。

文帝此舉,不言而喻。如上所述,梁懷王劉勝聰慧,好讀書,是文帝最喜歡的兒子,然文帝偏偏用賈誼為其老師,由此,文帝想要做什麼,或許我們很多人也能猜出來了。

一位有著驚世才華的老師,一個聰慧,最喜讀書的小王子,這二人所代表的,無疑,就是大漢的明天,大漢真正的未來。

如此,自然,賈誼也是欣然樂之。同時,梁國距離都城長安又非常近,所以,很多事皇帝也會去尋找賈誼的意見。而這其中,其實隨著二人的成長,很多觀點也開始有異,就如對待淮南厲王四子封侯之事,賈誼便以「諸侯或連數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的理由反對,然文帝卻也是固執己見。但,通過後來的事,我們都知道,文帝事實上在後來還是接受了賈誼的觀點,只是奈何,一件突如其來的事,卻讓一個還未成長起來的夢想,就此夭折。

居數年,懷王騎,墮馬而死,後。賈生自傷為傅無狀,哭泣歲餘,亦死。《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文帝十一年,偶然的一日,本該是天朗水清的美好一天,十幾歲的少年劉勝或許只是玩鬧,就是騎著馬遊玩而已,結果,墜馬,死了。

文帝十二年,自知沒有守護好小王子的賈誼,便也是因為悲傷過度,亦死。終年,三十三歲。

死亡,從來都不可怕,但,有的時候,那種真正令人失去一切夢想的死亡,或許才是最讓人絕望的吧。

我們已經無法得知文帝劉恆在接連兩年痛失愛子和愛臣後,究竟會如何悲痛。但,我們唯一能知道的是,賈誼雖然死了,可是賈誼也用他的死,將他曾經的夢想,牢牢的刻在了文帝心中。

而後的文帝,也幾乎就是按著賈誼生前的安排來進行布局:

後四歲,齊文王薨,亡子。文帝思賈生之言,乃分齊為六國,盡立悼惠王子六人為王;又遷淮南王喜於城陽,而分淮南為三國,盡立厲王三子以王之。後十年,文帝崩,景帝立;三年而吳、楚、趙與四齊王合從舉兵,西鄉京師,梁王扞之,卒破七國。

的確,賈誼是死了,死的時候才不過三十三歲,可賈誼的理想,賈誼的夢想,卻並沒有消失,反而是在一步步成長,最終,歷經文景兩朝發芽,直到武帝時的破土而出,再到昭宣之時的大成,遂才有了那個為文帝和賈誼一同所期盼的那個理想時代:

政教明,法令行,邊境安,四夷清,單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樂,夫謂孝宣之治。

推薦閱讀:

海昏侯墓里發現的大量黃金, 是否說明古代的金即是現代的黃金呢?
中醫真的控制過西漢的疫情嘛?(不是歷史專業的.和這個行當無關的中醫黑們就別來湊熱鬧啦)?
西漢異姓可以封王嗎?

TAG:西汉 | 梦想 | 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