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為了和平興建又停建的核工程

嘉峪關到涪陵,約為2000公里。

一個深處西北大漠,一個位於西南腹地,卻因為一個共同的原因,成為了一段特殊的歷史記憶。曾經那場4000萬人的大遷徙中,涪陵白濤聚集了6萬人,隨後,這個地名從地圖上消失不見,就像地圖上也無法找到的404一樣。

那個消失的地名,所承載的,是816地下核工程,一座隱藏在山體內部的核工廠。

背靠武陵山,9層洞廳,高79.6米,拱頂跨高31.2米,總長24公里

整個巨大的工程,在山體周圍共有19個大小不同的洞口,根據不同用途,設計成人員出入口洞口、汽車通行洞口、排風洞口、排水溝洞口;共有大小洞室18個,道路、導洞、支洞、隧道130餘條,大部分通道能通行卡車。洞體內廠房進洞深度400米左右,頂部覆蓋層最厚達200米,核心部位廠房的覆蓋層厚度均超過150米

如果沒有人帶領,很難想像,要怎樣從這個錯綜複雜的地下工程中找到正確的行進路線。

如果是在平地上建造這樣一座核工廠,其壯觀程度也足以令人驚嘆。但當車停在售票廳的門前,要不是門上醒目的大字,真的很難將眼前的景象和核工程聯繫起來。

因戰備而生

順著幽暗的隧道,車駛入工程內部,從一扇門望去,眼前是這樣的景象。

主洞口原本的鉛門被拆除,牆體上只留下2米寬的鑿刻痕迹,透露出這個顯示著當年這扇數百噸的鉛門的厚度與作用——816地下核工程所有的設計都符合「戰備」的需要:洞體可以抵禦100萬噸當量氫彈在空中爆炸的衝擊和1000磅炸彈直接命中攻擊,還能抵抗8級地震的破壞。

最令人驚嘆的是,洞口的鉛門都是由光電控制,只要核爆炸閃光一出現,一秒鐘內鉛門就會自動封閉。

放在今天,也許這不足以令人稱奇,但放在上世紀70年代,這樣一項技術的存在無疑是給核工程本身增加了一道安全屏障。一座山體的內部,既有能夠保障戰備所需的設備設施,又通過本身的設計建造保障這些設備設施的安全。

鈈239,大國地位的奠基石

816並不是生產核武器的基地,它的主要任務,是生產原子彈的原料——鈈239

原子彈裝的核燃料一般有兩種:鈾235或鈈239,分別稱為鈾彈和鈈彈。美國投在廣島的第一顆原子彈「小男孩」是鈾彈,投在長崎的第二顆原子彈「胖子」是鈈彈。

鈾235可以從鈾礦石中提取,從天然鈾礦石中提取鈾235的過程即通常所說的「鈾濃縮」。用於製造原子彈的鈾235濃度要在90%以上,鈾濃縮需要很高的科技水平,鈾235和鈾238的化學性質幾乎完全相同,無法進行化學分離,只能採用物理學方法濃縮,過程時間長且花費巨大。

鈈239在自然界的存量幾乎為零,只能依靠人工生產。它是鈾238在核反應堆中轉換而成,採用化學方法分離。鈈彈中鈈239的濃度必須達到93%以上。

相對而言,生產鈈239要省時、省力、省錢得多,前提是掌握技術含量更高的核反應堆。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更令世界為之側目的是:我國的第一顆原子彈是內爆式鈾彈

這也許並不是設計者的初衷,而是面對原料需求巨大和我國剛剛起步的鈾濃縮工業暫時無法滿足這一需求的矛盾時,選用的一種策略——把裝藥量較少的內爆式鈈彈技術用在了鈾彈上。

這種以高超設計來彌補工業能力不足的中國特色,在我國核武器的發展歷程中很多時候是常態,後來氫彈的研製也是如此。

絕密檔案

1994年,封存在美國檔案館中的一批機密檔案的部分內容因保密期滿被曝光解密——在1964年以前,美國曾制定了對中國進行突然襲擊的計劃,目的就是迫使中國停止正在進行的核試驗。

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共產黨與三線建設》一書詳細記錄了美國突襲計劃的來龍去脈——

1961年1月至1963年6月,美國間諜衛星對中國進行了24次偵察飛行,辨認出羅布泊基地,美國確認中國將在1964年爆炸第一顆原子彈。

隨後,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向國防部長提出了一份長篇報告,擬定了直接和間接打擊中國核計劃的兩種方案。1964年4月14日,美國國務院政策設計委員會專家羅伯特·約翰遜起草了《針對共產黨中國核設施直接行動的基礎》。

不過,在反覆分析了計劃實施的可能性之後,美國的最高決策者們猶豫不決。

1964年9月15日,當中國的核試驗已經箭在弦上的時候,美國人最終決定放棄對中國「不宣而戰」的打擊,他們最後的看法是:在中國爆炸原子彈與美國對中國進行秘密打擊之間,還是後者更有風險。

雖然美國試圖伸向戰爭按鈕的手暫時縮了回去,但建一個隱蔽性和安全性更強的核工業基地,成為當時中國軍事國防的迫切需要。

上馬「三線」

除了出於對核安全的考慮外,根據對當時國際形勢的綜合分析,毛澤東在「三五」計劃中,提出了「三線建設」的概念,816工程的計劃就是在這樣的情勢下孕育而生。

按照當時的計劃,如果建成投產,816工程將由核反應堆和化工後處理廠及其配套工程所組成。816工程新建核反應堆增加了餘熱發電,而主反應堆將採用當時國際上最先進的「石墨水冷熱中子反應堆」工藝。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這個龐大的工程最終投入使用,將成為當時全國最大的核原料生產基地。

烏江浪起

816廠的選址勘探組在1965年初成立。此後,選址勘探組跑了雲貴川的很多地方,很多車都跑廢了。

選址小組最先選擇的兩個地點,一個是川西洪雅縣羅壩區, 第二個是涼山彝族自治州甘洛

最初選擇洪雅是因為這裡靠雅安只有25公里,屬於樂山地區管,而當時中國的核工業都集中在那個地方,與816同時興建的812廠、814廠也都在這個地區,但是也正是因為過於集中,不符合我們國家「三線」建設靠山、分散、隱蔽的選址原則。但是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地形的限制。

洪雅有很多小山,選址小組最初為廠址選擇的地方,在兩山之間的一片盆地上,但是經過勘探,大家覺得這個地點並不理想:山不夠高,盆地也不夠凹,出於隱蔽性的考慮,洪雅這個地點最終沒有成為816廠所在地。

涼山彝族自治州甘洛也因為不夠隱蔽而被放棄。

西南地區,特別是四川,因為高山林立的特殊地形和相對富庶的基本條件,成為了「三線」的中心,1966年,四川省的三線建設投資,幾乎接近全國的六分之一。

四川的深山符合核工業要求隱蔽的特性,又因為核原料加工要依靠穩定的水源,選址小組決定,在烏江邊的涪陵和萬縣兩個地方,尋找合適的廠址。

選址小組先到了涪陵,沿著烏江一直往上遊走,走到白濤這個地方的時候,發現這裡的地形條件非常有利:既有高山做屏障,又挨近烏江水源,最重要的是,這裡有堅固的山體構造,如果在大山中挖一個洞,將整個核工程隱蔽在洞中,安全係數就更高了。

1965年5月,選址小組來到涪陵白濤鎮,進行現場復勘,一眼就看中了這裡高山密林、植被豐富、山體岩石完整的自然環境。

歷史的拐點

1976年,中國的歷史走進新紀元。

1982年6月,中央下達緩建816工程的指示。

「三線建設」歷時16年,貫穿了三個五年計劃,國家總共投入了2052.63億元巨資,占這期間全國基本建設投資的百分之四十。「三線建設」涉及全國600多家企業、事業單位的重建、搬遷、合併,整個工程的規模史無前例。成千上萬的工人、幹部、知識分子和解放軍官兵跋山涉水來到深山峽谷、大漠荒野,投身於「三線建設」中。

在這十幾年間,全國修通了25萬公里公路、10條鐵路幹線,建成了45個重大科研生產基地,攀枝花等30多個新興工業城市拔地而起,20多萬工程技術人員在此過程中被培養起來。

然而,20世紀80年代的世界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和平與發展才是當下世界兩大主題。

1983年11月,國務院批准在成都設立了「三線」建設改造規劃辦公室,開始對全國「三線企業」進行軍轉民的調整改造。

1984年6月,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正式決定816核工程停建。白濤鎮深山裡的816核工程,接到了中央下發的正式停建通知。

此時,816核工程洞已完成85%的建築工程、60%的安裝工程,已累計完成基建投資7.4億元。預計再花大概一個億,整個工程就可以投產。

816工程只是全國下馬的「三線建設」中的一個組成部分,當時面臨關停並轉的三線企業,不計其數。

老廠的生存

對於816廠的幾千名職工和其他下馬的三線建設項目的職工來說,生存,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很多人陸續離開了老廠,到其他地方去自謀生路,也有相當一部分人沒有離開,與老廠共同經歷了一段「找米下鍋」的困難歲月。

軍轉民後816廠正式改名為建峰公司,後來轉型做化肥;同一時期的老廠,竭盡所能地發展起民營項目,用於支持走過了最艱難的歲月,卻在和平年代搖搖欲墜的企業大船。

504的雪糕,812的白酒,這些只存在於記憶中的保軍轉民項目,成為了歷史的見證。

今天的建峰公司,已經成為軍工轉民的典範。作為一個深山裡的大型國有企業,建峰公司一直守護著816核工程洞,並負責洞體的基本維護。

在售票處,有許多年邁的老人,他們也許都不能完整地走完參觀線的全程,又或許他們是曾經的參建者。重遊故地,是為了對歷史記憶的紀念,對逝去歲月的回憶。

「好人好馬上三線,備戰備荒為人民」,這座為和平而建、又為和平而停的地下核工程,和4000萬「三線」建設者,都承載了太多——核工業史詩般的歷史是國家的記憶,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使命。

推薦閱讀:

TAG:核能 | 科普 | 机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