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第一個倒在5G槍口下的,究竟會是誰?

這幾天通信人的朋友圈,想必都被這條新聞刷了屏:

想5G,念5G,這下真的要揭開面紗啦!

很多同學不懂標準凍結是什麼意思。其實簡單說來,標準凍結就意味著技術已經全部成型,可以初步投入商用。

當然,大家別高興太早,這次凍結的,不是最終版和完整版的5G標準,而是3GPP R15 NSA(5G NR非獨立組網)核心標準部分。

3GPP是5G標準的制定組織(關於3GPP組織和3GPP標準,可以看小棗君之前的文章:這個神秘組織,恐怕你也聽說過)。R15就是Release 15,版本號。那NSA是啥意思?Non-Standalone,非獨立組網,簡單理解,就是在現有4G核心網和4G基站的基礎上,先把5G的基站連在4G的核心網上,然後5G基站和4G基站並存。

5G NSA(非獨立組網)

大家要知道,通信運營商這個生意,是超級土豪才能玩的遊戲。

作為運營商,為廣大用戶提供通信服務,技術門檻其實是次要的(畢竟有設備商在後面支持),足夠多的錢才是關鍵。尤其是像中國這樣的大國,幅員遼闊,你要提供通信網路服務,必須建數量巨大的基站。租地、建塔,買基站,鋪傳輸,建核心網,硬體投入就極其龐大,加上工程費用,維護費用,人工費用,更加驚人。中國還算好,頻段不用運營商花錢買(我們是國家統一分配,國外頻段全部都是拍賣得來的,花費幾十億幾百億美金不等),不然就更夠嗆。

所以說,運營商這個牌局裡面,幾乎沒有什麼新加入的企業,基本上都是一些老企業一路做下來,或者合併,或者拆分。

之前有一篇很火的朋友圈文章,說為什麼中國的地鐵上人們都玩手機,而國外不玩,就是因為國外地鐵沒有信號。當時此文確實讓大家都刷了一把民族自豪感。實際上,文章裡面也說了,中國很多事情,都是國家意志在起作用。國家要求必須每一寸國土都覆蓋移動信號,運營商們就必須這樣做。戈壁沙漠必須有,喜馬拉雅必須有,南沙群島也必須有。實際上,從經濟效益的角度來說,自負盈虧的運營商是不敢這麼做,也沒錢這麼做的。

很多人羨慕香港的通信資費低,其實,像香港和新加坡這樣的地方,通信生意是最好做的。因為這樣的彈丸之地,通信網路建設維護根本不需要花很多錢,而且,人口密集區域,通信網路收回成本非常容易。你想想,1個基站覆蓋100個低消費用戶,對比1個基站覆蓋1000個高消費用戶,哪個更划算?

城市才是通信真正賺錢的地方

大家肯定以為小棗君跑題了,本文不是說5G的嗎?

是的,沒錯,我並沒有跑題。

我們回到文章的標題——

第一個倒在5G槍口下的,究竟會是誰?

有人說,會是4G、3G、2G,尤其是2G,作為一項老掉牙的技術,肯定會第一個被5G幹掉。

實際上,小棗君並不這麼認為。2G確實應該退網了,但絕對不是因為5G,至少不是主要原因。

我前面說了那麼多「跑題的話」,就是要告訴大家,通信網路,是有它的應用場景的,每一項技術,都有它的宿命,都有它的定位

5G的定位,和2G是完全不一樣的。

大家現在用手機,想必都已經是4G了。但是,為什麼我們的手機,支持3G也就算了,還要支持2G?支持這麼多網路制式,這麼多代,真的有意義嗎?

2G迄今為止,已經服役20多個年頭,為什麼還是無法功成身退?

原因就在於它的頻段。。。

2G占著目前運營商手裡最好的頻段。

什麼叫好頻段?頻率越低的頻段,就越是好頻段。

因為頻率越低,雖然傳輸速率越低,但是信號的波長越高,穿越障礙物的穿透能力越高,也就是說,基站的覆蓋範圍越廣

單個基站的覆蓋範圍越廣,單位面積內,需要的基站數量就越少成本就越低投資也就越少

費了半天勁, 其實就一個「錢」字。

為什麼你在有些電梯,車庫,或者在野外、農村,手機沒有4G信號,甚至沒有3G信號,卻會有2G信號?例如,電信手機,信號旁邊會顯示「1X」(代表CDMA 1X),移動手機會顯示「G」(代表GPRS)或者「E」(代表Edge)。就是因為2G所屬頻段擁有超強覆蓋能力,關鍵時候,能救你的命。

相比之下,5G使用的是高頻段,雖然帶來了速度方面的優勢,但是它的覆蓋能力是非常非常弱的,繞過障礙物的能力也比你想像得弱很多。就算你有MIMO,有天線陣列,有波束賦形,也很難彌補天生缺陷。

5G適合短距離範圍的高速傳輸,適合人口密集區域的網路覆蓋,適合對速率和時延等指標敏感的人群或應用場景。

人們使用通信網路,都是有特定的場景背景的。你不太可能蹲在荒郊野外追劇或打遊戲,那個時候,你更需要的是打通電話,收發簡訊。在城市大樓里,辦公室和家裡,哪怕是地鐵高鐵里,才是你需要網速的地方。

當然,2G沒有退網的原因,還包括一些技術方面的因素(例如目前VoLTE還無法完全承載語音業務),還有設備利舊等成本方面的因素。對運營商來說,肯定是希望榨乾它的最後一點能量。但是,2G設備畢竟停產了,備件也不夠了,現有設備不斷老化、損壞,又沒有新的可以換,2G終究還是逃不掉最終的命運。

2G退網,頻率也會讓出來,給3G/4G使用,3G/4G將頂替2G的位置。

未來很有可能的情況,就是由3G/4G主要負責室外或非城區或複雜環境的覆蓋,而由5G對人口密集區域進行熱點覆蓋。所以,會是多種技術長期共存的局面,不會由5G一統江湖。

那5G會幹掉誰呢?

小棗君個人覺得,5G最有可能幹掉的,是Wi-Fi

大家對Wi-Fi稍微有所了解的話,就知道,現在的Wi-Fi路由器普遍支持2個頻段,一個是2.4GHz,一個是5GHz。這個5GHz和我們說的5G標準(第五代通信網路)是兩回事,但確實是有一點點相關性。5G標準,我們國家目前確認使用的頻段是3300MHz-3600MHz頻段、和4800MHz-5000MHz頻段。怎麼樣?是不是差不多?

大家想一想,我們為什麼要使用Wi-Fi?

主要原因應該有三個:

  • Wi-Fi速度快
  • Wi-Fi費用低
  • Wi-Fi方便

先看速度。

目前,Wi-Fi都是基於家庭或單位的光纖寬頻,現在普遍家庭的網速可以達到200Mbps。Wi-Fi 5G的速度理論上可以達到1Gbps(實際上遠遠達不到)。

而手機的話,目前大家用的LTE,雖然號稱可以150Mbps,但實際上遠遠達不到,再加上光纖寬頻固網接入的時延優勢,Wi-Fi肯定勝出。

但5G就完全不同了,理論上速率可達10Gbps,瞬間秒掉Wi-Fi,甚至有線網口,而且5G的時延,可以達到毫秒級,也就是1ms,也比現在的家庭寬頻接入強。

再來看費用。

之所以大家到哪都要找Wi-Fi,就是因為Wi-Fi可以免費使用,而使用數據業務的話,流量是需要付費的。

但是,5G時代,流量還會按照4G的標準收費嗎?肯定不會的。而且,現在的趨勢就是,流量包月使用。大家看看三大運營商,都相繼推出了流量包月的套餐。如果流量無限,你還會使用家裡的寬頻嗎?還會使用外面餐廳等公共場所充滿不安全因素的Wi-Fi嗎?

最後看便捷性。

也許你覺得,Wi-Fi方便。例如,同一Wi-Fi下,手機互傳文件,我想,看過之前小棗君寫的5G文章,了解D2D技術的話,就不會這麼想了,以後手機和手機之間,使用數據業務的情況下,也可以繞過基站,直接進行數據傳輸了。

是隨時隨地上網方便?還是到處找網路連網路、問密碼輸密碼方便?

另外,你可能覺得家裡的網路機頂盒、數碼設備、智能家居設備什麼的,還會用到Wi-Fi。實際上,基於eSIM技術和物聯網技術,以後這些設備的聯網,全部都不再依賴Wi-Fi了。這些設備,如果是大流量的(例如攝像頭、電視機頂盒),那就和手機一樣,連運營商的5G/4G/3G網路,或者eMTC網路。如果是小流量,例如安防感測器,智能空調等家用電器,直接連運營商的NB-IoT網路。

運營商網路,無論在安全性還是可靠性上,都遠遠勝過家裡自己搭建的Wi-Fi環境。更何況,Wi-Fi還要面對NFC、藍牙、Zigbee這些技術的挑戰。

現在大家明白5G的定位了吧?某種程度上說,5G更像一個「新型Wi-Fi」

5G 微基站

我們生存的世界是一個多需求場景的環境,不同的人、不同的物,都有不同的需求。每一項技術都有自己的特點,特點就決定了自己的定位。所以,未來一定是多種技術共存、各自服務於自己細分領域的時代。

好啦,今天就說到這裡。以上僅代表小棗君的個人觀點,歡迎大家提出自己的意見,共同探討、交流。

下一期,再見!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我們!

歡迎關注我們的公眾號:鮮棗課堂

【本文版權歸「鮮棗課堂」和小棗君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weixin.qq.com/r/3jkmPtn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5G承載網,究竟玩出了哪些新花樣?
如何看待中興pre5G技術?

TAG:5G | 通信 | Wi-F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