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協議簽了半年之久,互金巨頭與五大行的合作究竟如何了?
2017年3月份以來,國內幾大互金巨頭與五大行相繼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阿里和螞蟻金服&建行、百度金融&農行、騰訊&中行、京東&工行、蘇寧控股和蘇寧金融&交行),一個共同點便是圍繞金融科技展開,優勢互補,更好地促進科技與業務場景的融合。
從4月份算起,至今已經超過半年的時間,互金巨頭與銀行的戰略合作,進度究竟如何了?就著百度世界2017智能金融分論壇披露的與農行合作一些信息,我們正好可以一探端倪。此外,巨頭之間的強強聯合只是行業標誌性事件,金融科技賦能金融業務場景早已在更多的層面展開,某種程度上,我們正迎來一個智能金融新時代。
金融科技與業務場景,如何實現1+1>2?
在《國內五大銀行簽約互金巨頭,背後有什麼深層次邏輯?》一文中,筆者曾總結互聯網巨頭與大行合作的邏輯為「業務層面的錯位競爭、科技層面的優勢互補和傳統銀行轉型發展的內在迫切性」,具體而言:
在業務層面,互聯網金融定位於普惠金融領域,依靠數據和場景優勢著重在銀行服務不到的人群中發力,與銀行的直接競爭越來越小。
在科技層面,互聯網巨頭依託數據和場景,在智能營銷和智能風控上有優勢,大銀行依託豐富的業務場景,在區塊鏈、智能投顧等領域有優勢,且科技與場景天然具備融合的內驅力,驅動科技企業與金融企業的合作。
在業務轉型層面,C端業務的科技驅動自不必提,B端中小微企業和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科技驅動也初現端倪,對於傳統金融巨頭而言,加大對金融科技的布局、提升業務和流程的科技因素已然迫在眉睫,得以放下身段,與互聯網巨頭攜手前行。
綜上,大行與互聯網巨頭的合作,有著內在的需求,但在具體落地上,則要發揮各自優勢,實現互補與共贏。回到農行與百度金融合作的案例,從落地項目看,主要聚焦於智能營銷和智能風控領域,與百度金融聚焦於金融科技的定位和優勢是一致的。
至於合作進度,據百度高級副總裁朱光透露,
「4個多月的時間,我們共建了聯合實驗室,並完成農行金融大腦一期工程的軟硬體搭建及部署,預計今年底完成金融大腦一期在實驗室的驗收。雙方正在對接的項目還有:智能掌銀、交易反欺詐、信用反欺詐、精準營銷、信用分等,這些項目都在推進中,有些已經小批量上線試用,比如智能掌銀的刷臉轉賬功能。在資管理財方面,我們非常看好基金的智能推薦,我們已經有了一些不錯的基金智能推薦方案,預計今年12月,我們會推出更好的產品。」
從論壇披露的信息來看,農行與百度的合作,在戰略上定位於百度金融提供AI技術並輸出金融科技,農行提供金融場景和智能金融服務能力,雙方融合金融思維與科技思維共同探索金融智能化。所謂的智能金融,在後台強調數字化支撐,基於大數據和機器學習技術構建金融大腦;在中台強調標準化金融服務的輸出;前台則表現為用戶畫像、智能運營、智能營銷、智能風控、智能投顧和智能客服等業務模塊。在具體的產品落地上,面向農行持卡用戶和百度產品用戶,雙方目前已經聯合推出了消費貸款產品,其中百度提供風控和入口,農行提供資金和客戶。
與螞蟻、騰訊、蘇寧、京東等幾大互金巨頭相比,百度在業務場景上並不佔優,在支付的發展上缺乏有效支撐點,因此百度金融甫一成立就將重心放在金融AI層面,在業務場景上做減法,在金融科技上做加法,開始走一條相對差異化的道路。
搜索雖然不是優質的金融業務場景,但卻是優質的大數據場景,用戶主動搜索行為的背後往往代表著其興趣與需求,精準度雖低於用戶的消費行為(花錢肯定代表用戶最真實的興趣和想法),但遠高於通過社交大數據、關係圖譜等手段搭建的興趣標籤。同時,相比於消費行為,搜索行為的維度要廣泛得多,多維的數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精準度的劣勢,從而相比零售巨頭,便可以構建出差異化、有特色的大數據用戶畫像體系。而差異化的數據,便可餵養出差異化的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需要在業務場景中落地,業務場景也需要金融科技的支撐,在這個講究開放合作的時代,業務方與科技方得以在股權獨立的基礎上進行開放合作,互補共贏,最終實現1+1>2。
科技與金融加速融合,需破除「資金通道論」的恐懼
遍觀其他幾對合作對象,雖未披露具體的進展,但從協議內容來看,圍繞金融科技的合作內容,進展應該大同小異,總的原則是:業務互補性越強、落地越快。
比如聯合發卡(互金巨頭無發卡資質)、聯合營銷(1+1>2)、黑名單共享(互通有無)、資金合作(銀行是天然資金方)、聯盟鏈(參與者越多越好)、聯合成立新組織(比如實驗室)等方面,推進便很容易;在大數據風控(涉及到輸出部分客戶資源)、智能營銷(涉及到業務層面競爭)等層面,則需要建立起較為密切的互信關係;在金融雲(涉及到系統和數據)、場景開放(涉及核心資源)、數據開放(涉及核心資源)等方面,則要難得多,某種程度上甚至需要建立在股權的紐帶上。
不過,雖然巨頭之間的合作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但巨頭與小平台之間的合作就沒有那麼多顧慮。無他,巨頭多是全生態、一站式布局,與合作夥伴之間總會存在業務交叉和或多或少的競爭關係,以優先扶持自家業務為第一準則,對外開放便會慎之又慎,需要進行中長期戰略布局;中小平台無場景、無生態,業務線單一,與合作夥伴之間更容易產生純粹的合作關係。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典型的現金貸平台,核心的客戶資源對合作夥伴都是開放的,為獲取資金或規避放貸資質問題,允許客戶和資金方簽署借貸合同,對資金方開放;為了做好風控,會接入第三方風控模型,對大數據公司開放。很多地方性城商行,會委託第三方科技公司運營互聯網渠道業務,甚至可以做到從獲客到風控的全流程外包,以至於孵化出大量的第三方創業機構,藉助為銀行提供外包服務時積累的客戶資源,獨立開展金融業務。
所以,當我們把眼光從巨頭之間的合作中抽離時,會發現大的金融科技巨頭賦能中小金融機構,正變得越來越普遍,就整個金融業而言,我們正在加速迎來一個智能金融的新時代。
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問題需要思考,那便是科技與業務之間的關係。很多人會擔心,金融科技賦能金融業,最後金融機構是不是會淪為單純的資金通道呢?
在筆者看來,這就有點言過其實了。什麼樣的金融機構被稱作通道?類似信託這種,沒資金、沒客戶甚至沒產品(只是作為通道進行產品定製),恰好有一個萬能的牌照,便淪為了通道。信託也有主業,那便是「受人之託、忠人之事」,只不過通道可以賺快錢,主業被放棄了而已。在與金融科技企業合作過程中,金融機構有資金有產品,有產品便有用戶,只不過缺乏多維數據源,在智能營銷和智能風控上心有餘而力不足,藉助金融科技的力量提升產品體驗,更好地服務用戶,何來通道之說呢?
至於有人擔心的用戶資源泄露,那便多慮了。中國14億人口,幾大互聯網巨頭的用戶總數則超過了30億,說明了什麼?本來用戶就是交叉的,你的用戶也是他的用戶,他的用戶也是你的用戶。最重要的其實是產品,畢竟,產品在哪裡,用戶就在哪裡。在合作過程中,金融機構是產品提供方,又何憂之有呢?
準備好了么,即將到來的智能金融新時代
世事變幻,不以人情為轉移。智能金融大時代已然開啟,亦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對我們所有人而言,無論是機構還是從業者,是順勢而為做弄潮兒還是停滯不前假裝什麼也沒發生過,全都取決於自己。
至於不同選擇的結果如何,時間,會給我們一個答案。
作者:薛洪言,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 微信公眾號:洪言微語
——————————————————————————————————————
PS:歡迎去我的LIVE分享頁,系統了解 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 相關知識
推薦閱讀:
※顛覆「催收江湖」 資易通為何能重新定義資產清收?
※Blockchain區塊鏈架構設計之六:Fabric 1.0賬本設計(1)
※監管洗禮之後 2017年會開啟金融科技公司上市潮嗎?
※愛錢進蔡園竹:中國金融科技產業的三大潛在驅動力
※專訪「璇璣」邱琦:我們是這樣用AI和大數據做智能投顧的
TAG:金融科技 | 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 | 国有商业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