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遭受地震,兩伊的人員傷亡為何差距如此之大?

北京時間2017年11月13日02時18分,當地時間12日晚09點18分,在伊朗、伊拉克邊境(北緯34.90度,東經45.75度)發生了7.3級地震,多個省份震感強烈。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測得震中伊拉克庫爾德首府蘇萊曼尼亞省哈萊卜傑(Halabjah)市西南30公里,震源深度23.2公里。據伊朗國家通訊社最新消息,自12日發生地震以來,餘震已超過280次,震級從4.5至6.1級不等。截止11月15日,伊朗震區已造成至少474人死亡,9388人受傷,造成損失達4.5億美元以上。

地震示意圖

伊朗塔斯尼姆通訊社(Tasnim News Agency)報道說,隨著救援工作的進行,此次地震造成的傷亡人數預計還會上升。然而,相對於伊拉克,伊朗的死傷人數差距懸殊。

一、同時受災,兩伊的人員傷亡為何差距如此之大?

伊拉克地震學家表示,死傷較少主要是由於伊拉克所屬的斷層線角度和方向與伊朗不同,而且前者的地理結構比後者較易於吸收震動。伊朗受災最重的克爾曼沙赫省(Kermanshah)薩波勒—扎哈布鎮(Sarpol-e Zahab)坐落於札格羅斯山脈地區,該地是阿拉伯板塊與歐亞板塊發生碰撞之處,由於橫跨幾條斷層線,容易發生地震。該鎮距離伊拉克邊界約15公里,2016年時人口約為4.5萬人,屬鄉村地區,大部分人以務農為生。

根據伊朗政府的災情通報,這次地震導致超過3萬間房屋被毀,至少兩座村莊被夷為平地。強震後,由於缺少避難所,數千名伊朗民眾被迫在接近零度的天氣下於戶外過夜。加之,山體滑坡導致救援人員難以接近災區;鎮上醫院損毀嚴重,醫療人員面對數以百計傷者,疲於奔命;而且多個地區斷水斷電,阻礙救援工作。伊朗紅新月會(The Red Crescent)官員表示,當地超過7萬災民需要緊急住房棲身。

震區人民,圖片來源:CNN

從震級上看,本次地震是兩伊地區本世紀發生的規模最大的地震。此次強震使伊朗西部地區遭到重創,伊朗至少14個省份受到波及,其中克爾曼沙赫省(Kermanshah)大量民房建築倒塌,致使傷亡數字在災後24小時內不斷攀升。有消息稱,這些損壞的建築是屋齡不到10年、由伊朗政府出資補助給中下階層民眾的「經濟適用房」,因存在偷工減料的問題,被指是地震時「謀殺民眾」的元兇。

二、「同理心計劃」再引爭議?

伊朗紅新月會表示,受創最重的薩波勒—扎哈布鎮約有12000棟建築倒塌,一周內死傷接近10000人。這批倒塌的「經濟適用房」來源於10年前伊朗政府主推的一項住房計劃——「同理心計劃」(Mehr housing project)。

「同理心計劃」,圖片來源:Finacial Tribune

2005年6月25日,伊朗保守派總統艾哈邁德·內賈德(Mahmoud Ahmadinejad)上台,正值伊朗經濟形勢嚴峻,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均在15%以上,40%的人口生活在赤貧線以下。內賈德因此推行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措施。

為了解決國內居住問題,2007年內賈德推出「同理心計劃」,要求伊朗政府提供土地,並透過銀行中介,以合作社的方式成立「同理心基金」:一方面,政府以低價租借國有地99年的方式,吸引建商投資造鎮;另一方面,任何名下無房產的伊朗公民,都可申請參與基金,並獲得政府的購屋借貸,購入「限定售價」的住房。

艾哈邁德·內賈德,圖片來源:Reuters

然而,「同理心計劃」的推動,卻造成了災難性的財政與驗收問題。據悉,由於當時的伊朗,正值大批特許建商倒閉,致使蓋到一半的住宅不是偷工減料、草草完工,就是建商逃跑,成為永遠蓋不完的廢棄工地。

此外,住房計劃的推動地點,大多是遠離都會區的荒蕪國有地,對於人口稠密區的住屋問題幫助有限。與都會區之間的交通基礎建設,也因預算斷層而難以到位,因此住房計劃反而成為貧民集中的邊陲小區。種種因素下,內賈德的住房計劃,僅推出了大量質量堪憂的廉價公寓,亦讓政府預算嚴重赤字。直到2013年魯哈尼(Hassan Rouhani)上任後,才宣布中止後續的住房計劃。

據法新社報道,在薩爾波勒—扎哈卜,除保障房公寓樓部分受損以外,大量未達到抗震性能要求的民眾住房大面積倒塌。理應抵禦8.0級地震的社會福利性公寓樓遭嚴重損毀,而周邊的私人住宅幾乎安然無恙,引發不少「保障房」住戶不滿。眼見家園被毀,而附近的私人住宅樓卻安然無恙,不少保障房住戶憤怒不已。現年42歲的費爾道斯·沙赫巴齊說:「旁邊的樓房都沒有毀壞,因為他們由私人承包商建造。」

三、魯哈尼下令徹查

伊朗總統魯哈尼14日前往災區視察並承諾,將徹查保障房項目緣何不抗震,必須查清這處政府住房項目的公寓樓為何受損嚴重,「應該調查這類住宅的問題和缺陷,政府肯定會跟進這件事,揪出罪魁禍首,給公眾交代。」他承諾,政府會向那些成為災民的保障房住戶提供現金和貸款,以幫助他們按自己的意願尋找承包商建造新家。

伊朗總統魯哈尼,圖片來源:AFP

據美聯社相關專家解說:「善意」全國性保障房項目在建成之初就曝出不少問題,例如一些小區門前沒有鋪設道路、沒有配套的供水管道,還有人擔心伊朗地震多發,而這些低質量的建築無法抵禦。一些人還將批評矛頭指向艾哈邁迪-內賈德。

不過,這名前總統的顧問阿里·阿克巴爾·賈萬費克爾在互聯網上說:「大篇幅報道保障房問題是想掩蓋(魯哈尼)政府賑災的無能與低效。」雖然部分輿論將矛頭指向了「前朝」政策,但內賈德的支持者卻認為,地震衝擊畢竟過於強大,就算防災做得再好,也很難阻擋天災的破壞。

四、總結

自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以來,伊朗經濟面臨的困境始終未得到有效的解決,內賈德執政時期所採取的一系列旨在改革中下層民眾生活的措施並未取得顯著成效。

究其根本,除了伊朗過分依賴石油導致其他產業不夠發達,人口增長以及國際制裁的壓力等原因之外,內賈德政府這種「撒胡椒面」的直接補貼政策,大大減少了對生產領域的投資,損害了經濟的長遠發展能力,進而制約了國家吸收就業人口的能力。

此外,直接「撒錢」的惠民政策一定程度上滋生了民眾的懶惰和對政府救濟的依賴程度,最重要的是造成了一大批乘機「發財」的投機分子,以至於政府推行的「經濟適用房」成了內賈德政績的一大「敗筆」。 

參考文獻:

1. US sanctions snag donations to Iran earthquake victims

2. G. Abbaszadeh: 「Pathology of Mass Housing Projects in Iran (Mehr Housing Plan」, Journal of Fundamental and Applied Sciences, Mashhad: University of Ferdowsi, May15, 2016, pp. 902-912.

3. H. Abbasi, 「Escape of plan in Iran"s housing policies: Mehr housing」, urban researches Journal, No.35, 2011, pp. 98-103.

4. G. Etemad, Mehr housing; solution or problem?, Journal of Bon, No.86, 2011, pp. 6-9.

5. Iran-Iraq earthquake: What happened and why

6. Iranian authorities scramble to deal with quake aftermath

7. 林海虹,田文林:《伊朗經濟困局的政治經濟學分析》,《現代國際關係》,2010年第2期,第16—17頁。

今日主筆 張娟娟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伊拉克戰爭?美國為什麼「必須」整垮伊拉克?
塔利班有沒有高人?
伊拉克敘利亞都那麼亂了,為何還不出亂世英雄?

TAG:地震 |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 伊拉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