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培拉繪畫之膠粉底子製作

坦培拉繪畫之膠粉底子製作

坦培拉繪畫主要以木板等硬質材料作為繪畫基底,而後在其上塗刷石膏或白堊製成之膠粉底子。這種底子屬於吸收性底子,以配合坦培拉顏料快乾之特性,用於早期的油畫同樣可行。本文將介紹白堊膠粉底子和石膏膠粉底子的製作方式。

石膏膠粉底子

石膏底子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曾被廣泛運用與各種架上繪畫,其具體的製作方法在《琴尼尼藝術之書》中有詳細的記載:

CXV. 木板繪畫所用之木板準備與上膠之法

在我們開始底子製作之前,首先必須準備好一塊由上等楊木、椴木或柳木製成之木板,並將其磨平,如果木板表面有櫛疤或是為油所污,則應對其進行修補處理。被油所污者,應將被油滲入之處完全切去,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將木板小心陰乾,如果可以將其放入大鍋中以清水煮之,則木板將不復開裂破損。接下來我們再來說說如何處理櫛疤以及表面其它瑕疵:取一些膠塊(cdla di spicchi)和一杯清水,將兩塊膠料及清水放入無油之瓦罐中熬至溶化,下面取一小碗,向其中放入一些鋸末,並以膠和之,而後用小木鏟將其抹入櫛疤或瑕疵之中並晾乾,再用刀尖將其刮至與木面齊平。再次檢查木板,如果其表面有鐵釘或其它突起物存在,則用鎚子將其砸入木頭,然後取膠和一片切成錢幣大小之錫箔,將錫箔並覆於鐵釘之上以膠粘之,這樣鐵鏽便不會通過底子泛出,另外還有一點就是木板表面不要打磨過於光滑。取一些山羊皮下腳料加水熬制,待水量熬至只剩三分之一,塗一些於雙手上感受一下,如果兩手掌能粘在一起,則說明膠已經熬好。向瓦罐子中倒入一半膠液,然後加入三分之一清水,並將其加熱,取一個大號軟毛之豬鬃筆刷蘸膠液塗於需要製成底子之木板之上,並將其晾乾,接下來複以此膠在木板表面塗兩遍,待其干後即可進行下一步。你可知上第一遍膠對木板之影響為何?這就像你吃飯之前喝杯葡萄酒或吃塊糖可以為你晚餐帶來好胃口一樣,這一層膠將會使木板在接下來之工作中更容易上膠與製作底子。

CXVI.如何將亞麻布貼於木板之上

當你在木板上塗完底膠後,取一些舊的白色亞麻布,並將其清洗脫油,然後剪成或撕成或大或小之布條,將布條浸入膠中,待浸透後將其從中取出,展開貼於木板之上,對齊縫隙,並用手掌將其展平,撫去摺痕,置於一旁風乾兩天,當木板完全乾燥之後,取一把尖頭小刀,檢查貼好之亞麻布是否有線頭以及接縫處是否有毛邊,若有則以小刀刮平。有一點你應謹記,此種膠料最好在干而多風之天氣使用,通常膠在冬季要比在夏季更牢固一些,但是若要在冬季進行貼金裝飾則必須等待潮濕多雨之天氣。

CXVII.如何用刮板製作木板繪畫之第一層粗石膏底子

取一些純凈且過篩後如麵粉一般之粗石膏(gesso grosso),用小碗盛

一滿碗,放於研磨板上,加入上好之膠液,如之前研磨顏料一般仔細研磨之,然後用小鏟子將其聚攏在一起,刮到木板表面,並用一把光滑且略大之刮板將底料均勻塗抹於木板上並刮平,而木板之端面(既木板縱向上下兩側面)與左右兩側面則用大號筆刷蘸略微加熱之底料均勻塗於其上,三四層足矣,並將其放於一旁自然乾燥三四天,最後取金屬銼一把將表面銼平。製作一些可在畫家工作室見到的鐵制小刮刀,用它們與石膏底料將底子上之瑕疵全部修整完畢。

CXVIII.如何準備粗石膏底子上精細繪畫層製作所用之細石膏

現在你將學習如何製作用於優質底子製作之細石膏(gesso sottile),這種石膏與上述所用相同,只是你必須將其充分凈化提純,然後將其放入一個大桶中以清水浸泡最少一個月,這其間每天都要為其換水,直至其近乎腐敗,待其完全熟化,熱量完全放盡,其將會變得軟若絲綢。將水倒掉,並將其製成麵包形狀之小塊,而後令其自然乾燥,這種石膏也可從藥劑師處買到,它適用於底子製作,貼金工藝,堆砌立體紋飾以及其它精細作業。

CXIX.如何以沉澱熟石膏製作粗石膏底子上之精細繪畫層

當木板上之粗石膏(gesso grosso)底子已晾乾並打磨平整光滑之後,取一些上述已製成之沉澱熟石膏塊,將其一塊一塊放入盛滿清水之小罐中,浸泡使之儘可能吸收水分,然後將其一點點放於研磨板上不加水仔細研磨,再放入一小塊亞麻布上用力擠去水分。研磨時應考慮你所需之數量,勿要浪費任何上好之石膏。下面取一些與上述混合粗石膏所用之相同膠料,記住兩種石膏底料必須一次性製作足夠之數量,沉澱熟石膏應比粗石膏略少,因為所有繪畫之基底乃是由粗石膏製成,同時你還必須了解,無論你多麼用力擠去沉澱熟石膏中水分,還是會有少許殘存其中,因此應儘力為二者準備同樣之膠料。現在取一隻新的小瓦罐,其表面應潔凈無油,若是上過釉的則更好,將擠干水的熟石膏用刀刮進罐中,然後放入一些膠,並用手混合,就像你製作肉餅那樣動作流暢而嫻熟;取一口鍋,放入清水,而後將盛有熟石膏與膠液混合物之瓦罐放入其中,並將鍋進行加熱,以使罐中底料保持熱度,但是不要令其沸騰,沸騰之後會使底料變質。當其已然溫熱,取來木板,以大號軟毛筆刷蘸罐中底料,量應適中不多不少,塗於木板表面及其側面,第一次底料塗刷以手指做圓周塗抹比較好,這樣可以使兩種底料更好的結合在一起,一遍塗完之後,以刷子再次垂直塗刷一遍,這一遍不需用手擦塗,令其稍微放置一會兒,不待其徹底干透,以相反方向再塗一遍,之後反之,如此反覆塗抹不應少於八遍,且需一直保持底料濕熱,側面應少塗一點,但是平面之上應越多越好,因為之後還要將其磨掉。

在另一本早期歐洲手稿《藝術分覽》中記載了另一種石膏底子的做法:

XVIII.由皮革及鹿角製成的膠

。。。取同樣皮革切割下來之下腳料,令其乾燥之,並仔細剪成小塊,再取鹿角置於鐵砧之上以鐵匠的鎚子將其砸至細碎,並將二者放入一陶罐中,其量應是陶罐容量的一半,而後向其中倒滿清水,以小火煨之,勿使其沸騰,待原水量減去三分之一,以手指試之,雙指粘膠,若膠涼後兩指相觸可以粘在一起,則此膠可用;若不然則繼續煨之,直至其發粘有粘性,然後將此膠倒入一乾淨的罐中,向熬膠的罐中再次注滿水,重複上述方式,反覆四次。

XIX.白石膏底子製法

上述膠液製成之後,取煅燒後如白石灰一般的石膏,或是被漂白之後的白堊,至於石板之上以水仔細研磨,然後放入一個燒制過的陶罐中,並倒入一些上述之皮膠。將陶罐放在炭火之上,則膠便會受熱熔化成液體狀,之後以畫筆薄塗於皮革(文中是以皮革蒙在木板表面,又說如果找不到皮革則以帆布為之)之上,待其干後再塗一層,此層應略厚一些,如果需要再塗上第三層,待底子干後,取一種名為「問荊」的藥草,其形若紙莎草,呈鋸齒狀,自夏日採集曬至乾燥,以此草打磨上述底子直至其完全光滑。

關於拜占庭時期坦培拉繪畫的手稿《Dionysus of Fourna》中對於石膏底子製作方式的記載:

VI.如何以石膏塗刷聖像畫所用之底子

當你想要為聖像畫製作石膏底子之時,且尺寸大、數量多,則應如上述之法以皮革之下腳料熬煮新鮮的膠料,因為陳膠會在為聖像畫塗刷石膏底子之時開裂。若是你急於趕工且要塗刷底子的木板較少,可如此為之。取乾的膠料掰成小塊,自頭一天晚上放入陶罐或其他容器中以水浸泡之,以求其儘快變軟,而陶罐應放置於陰涼之處,以防膠液腐敗變質,之後將其置於火上加熱,並以小木棒攪拌之,待其完全融化之後,視製作所需將其倒出一部分,並以水調稀,塗之於聖像畫木板之上,第一層應薄塗,即塗後視其表面,膠不反光發亮,亦無氣泡存之,令木板自行將膠吸收進去。若陽光明媚,則置其於背陰面,之後不要移動其位置,否則之後的石膏底子將會翹起開裂。待木板乾燥之後,混合石膏與優質之膠液,其量應滿足塗刷五六遍之需。不過在塗刷之前應先於小塊木板之上試驗一下,若底料較硬則加入石膏與溫水,使其變軟;若其較軟,則加入膠料使其變硬,而後依次塗刷木板三四遍,再塗第四遍之時,於其上擦塗亞麻油與少許肥皂(應是亞麻油與肥皂混合後擦塗),然後再次塗刷兩三遍,如此則大功告成。注意莫因求快而使每次底子塗刷過厚,因為這樣會使得底子在打磨之時將上層底子將會被下層掀起,致使底子難以磨平,因此以薄塗為宜,其後各層也會十分牢靠。

下面按照文獻描述給出當今較為規範的做法

1)底膠製法

明膠 1~1.5份(視明膠品質而定)

水 9份

古時歐洲和拜占庭畫家多使用羊皮紙或是牛皮熬成的皮膠,這種膠相對強度較大,如今可以選擇這種皮膠也可以使用魚膠粉製作,如製作果凍的魚膠粉(吉利丁粉或是吉利丁片),魚膠粉強度略低且膠質略脆,不過製作硬質底子已然足夠。具體的製作方法是將膠粉或是膠料放入冷水中浸泡發軟,皮膠和工業明膠需要頭一天晚上浸泡第二天使用,魚膠粉則只需浸泡30~40分鐘,中間以手揉搓之使其均勻吸收水份。待膠料泡軟之後隔水慢慢加熱並不停攪拌待其完全融化即刻離火,勿使其沸騰。

2)底材處理

如果使用實木板,則應選擇質地密實且經過乾燥處理的木板,有技法書說將木板放入沸水中煮一煮可以防止變形,這個未經驗證不予評價。實木板通常厚度為3~4厘米,為了防止變形需在背部開榫加硬木固定,不過可以選擇更加簡單可考的方法,使用建築裝修所用的高密度鋸末板或是九合板,背後訂上邊框固定,亦或是直接使用現成的素描畫板。通常實木板多是拼接而成因此需要在木板表面貼裱布料,可防止開裂,亦可增加底料之附著力,而高密度板和九合板則不需要,當然貼之亦無妨。

貼裱布料之底材處理之法:

以溫熱之明膠將木板塗刷一遍,待其干後將細紗布或是粗亞麻布置於溫熱之明膠中浸透,而後在木板表面鋪開,一手撫平,勿使表面出現褶皺,放於一旁晾乾,干後用刀將對於木料邊角切除。

干後切去布料邊角

不貼布料之底材處理之法:

使用美工刀在木板表面划出交叉之網格,刻痕不要太深,而後用膠塗刷一遍。如果不刻劃網格則僅需刷上一遍熱膠。

3)第一層粗石膏底料製作

石膏 1份

鋅白 1份(可不加)

膠 1份

將石膏與溫熱的明膠混合均勻並用篩網或是絲襪過濾之,而後以手抹於木板表面(貼裱布料或是未貼裱面但表面刻劃網格),此層不宜過厚。如果是為貼裱布料且未刻劃網格的木板表面,則是用畫筆或刷子如點彩一般薄薄點上一層,待干後再次如此塗刷一遍。

4)細石膏繪畫層底料之製作

將石膏粉加入大量的水中攪拌均勻沉澱之,待其完全沉入水底之後再次攪拌沉澱,而後以布料濾去水份,與等量的熱膠混合,稠度應接近老酸奶的稠度,而後趁熱使用刮板刮於上層底子之上,待此層干後以垂直方向再刮一層,干後再以相反方向重複,如此刮上7~8層,如果需要在底子上雕刻花紋最好刮到10層。底子晾乾之後用砂紙打磨光滑,勿使其表面有一絲劃痕。而後使用一快近乾的紙巾或是洗抹布輕輕擦拭一遍底子,如此底子將光滑細膩潤如肌膚。為使其表面光滑亦有聖像畫家朋友建議用不鏽鋼的勺子背打磨底子,但是這種亮而反光的底子是否好用值得商榷。

注意:由於石膏會遇水凝結,因此製作多層底子的時候需要以水沉澱去除其凝結之特性,而沉澱之後的石膏亦會十分細膩,如果所用底材足夠堅固,可以不塗刷第一層粗石膏底子,直接以細石膏底子代替,塗刷方法相同。

白堊膠粉底子(Левкас)

白堊底子在東歐被廣泛應用於聖像畫的底子製作,相對於石膏底子,白堊底子製作更加簡單,另外白堊底子具有極佳的吸油性,可使作品產生無光的特性,對於坦培拉繪畫尤為合適。製作白堊底子要選用質地上乘較為純凈的白堊,在俄羅斯出產於別爾哥羅德的白堊質地最佳,是聖像畫畫家的首選,在國內白堊又叫「大白粉」,可以在售賣塗料的建材店買到,但是買的時候要注意不要買成摻有其他添加劑的就好,如果買到的白堊不太純凈,也可以用大量的水混合沉澱,而後將水份和浮於表面的雜質撇去。

白堊底子的製作可以完全依照上述石膏底子作法製作,只是不需要過濾沉澱,俄羅斯聖像畫所用的白堊底子製法與上述略有不同,其具體方法如下:

1)膠料製作

明膠 1份

水 7份

將明膠粉與冷水混合浸泡40分鐘,其間用手搓揉膠料,使其吸水均勻。而後隔水放入溫度不超過60攝氏度的溫水中,直至膠料完全融化,將其攪拌均勻即可。

2)底膠塗刷

取適量膠液加入等量清水混合,取來已刻劃網格的木板塗刷一遍,置於一旁晾乾,如果表面貼裱布料,則以布料浸於此膠中然後貼裱於木板表面即可。注意,此膠僅作為底膠塗刷。

3)底料製作

第一層:取來溫熱的膠液,向其中慢慢加入白堊,白堊會慢慢下沉到罐子底部,而後再次加入白堊,直至白堊將膠液填滿並且超出膠液表面堆起小丘,則充分攪拌之,此層底料稠度應如同攤煎餅之麵糊一般(不是煎餅果子那種),用手趁熱將此底料塗抹於木板之上待干。

第二至八層:將第一層所塗之底料取來加入更多白堊,其稠度應如老酸奶一般,將其以絲襪或是篩網紗布過濾之,而後向其中加入少許幹性油(即加入乾燥劑熬煮而成的脂油,有快乾之特性,繪畫中常用的熟亞麻油與熟核桃油即是此類)與肥皂混合物,比例為0.5升底料加入一茶勺油皂混合液。添加時應先以水濕手,打上肥皂,而後向手心倒上一茶勺幹性油,混合併加入底料中攪拌均勻。幹性油的作用是增加底子彈性,同樣,幹性油也可以用蜂蜜代替。將製成的底料放入冰箱或是陰涼處冷卻。

次日,底料取來,此時底料已呈凝膠狀,應使用刮板或是刮刀刮塗於上層底子之上。具體方法是取少許底料放於底子之上,以刮刀近乎平放用力壓開,而後將刮刀立起近乎垂直將底料薄薄的刮開塗布與底子之上。每次刮塗應沿著上次垂直方向運刀,另外注意力度,既要底料颳得薄又不能將上層底子刮壞,上層底子幹了之後再刮下層,如此反覆至少刮塗八層,如果需要雕刻底子,則可以刮刀十層,最後待底子完全乾透之後,用砂紙打磨光滑平整,並用擠去水分的半干紙巾或布料輕輕擦拭一遍底子即可。

推薦閱讀:

坦培拉繪畫使用的顏色(二):黃色、藍色與綠色 、黑色
水性貼金法詳解
漫畫人物表情難點解析及其應用

TAG:绘画 | 绘画技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