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的社交恐懼症

君以前有位同事,

看著安靜不做聲,有人講話,也常常禮貌式的微笑。

感覺像是個非常內向的女孩。

從入職到最後君的跳槽,

她都沒有跟誰在公司講過幾句話

因為和她都比較喜歡看書,所以偶爾會問她最近有沒有推薦。

後來才聽她提起自己的社交障礙。

她其實喜歡搖滾樂?甚至還玩cosplay。

她有自己的小樂團,偶爾還去演出?

她的圈子很固定。跟不熟悉的人講話會讓她不安。

「 當然,君並沒有打算融入她的世界,畢竟... 人家也是有恐懼症的啦」

到現在為止,

以前的同事偶爾群里聊天還會提起她。

說,她確實是個很安靜的女孩子,看起來很膽怯的樣子。

其實在這個世界中,

每十個人中就有一人患有嚴重的社交恐懼症

比如公社君。

好像一般喜歡用文字來表達自己的人,

通常交流能力都沒那麼強。

也或者一部分人在跟人交流障礙的時候,

會選擇性的迴避或是隱藏自己的性格。

不想讓人了解。

像刺蝟一般用刺築起自己的城堡,自己其實過得也很安逸自在。

就像《刺蝟的優雅》電影中的荷妮一樣

她也是為社交恐懼症患者。

公社君很喜歡這部電影。

怎麼講?很多人覺得它太文藝。

同時,也映射了很多人的內心。

電影是根據小說改編。

很多看完電影的人說,電影因為是畫面,所以沒辦法完全表現出書中的文字。

局限了想像,所以不夠完美。

你很難用鏡頭表達書本中「素雅之美劃破夏夜天空」這種句子。

不過,愛情可以啊。

她說上句,他接下句,就好像是命運的相遇,「是你嗎」,就是那個人。

昨晚,有個要好的文藝女生髮了截圖給公社君,

內容是這樣的:

她:為什麼烏鴉像寫字檯?

顯然男生並不是一個非常文藝的人,他不懂這些亂七八糟的段子。

少年耿直的說:如果你覺得像,那就是像!

她:為什麼這樣說?

他:我喜歡你啊,我遷就你。

好,給君撒了一把好狗糧,恰到好處。

繞回來,繼續講電影。

故事是這樣子的。

國會議員一家四口住在巴黎左岸的高級公寓里。

議員的小女兒芭洛瑪(Garance Le Guillermic 飾)古靈精怪,喜歡透過攝影機洞察世界,是名不滿十二歲的天才小哲學家。

即便擁有看似完美的一切,卻著實厭倦生活中的所有。

你不難看出進進出出這裡的人,人前人後的嘴臉。

小小眼睛已看透成人世的虛偽與空虛。

被老愛大驚小怪的媽媽誤認為精神異常。

不願成為魚缸中命運已被註定的金魚,芭洛瑪策劃著一場生日當天的自殺。

並放火燒父母的豪宅……

公寓女門房荷妮(喬絲安·巴拉思科 Josiane Balasko 飾)是個外表肥胖醜陋的54歲寡婦。

在住滿達官顯貴、菁英分子的高級公寓,過著隱形人般的生活。

耍笨、裝丑、耍粗俗,這是她每天必須謹守的本份。

粗俗。她小心翼翼地維持著門房粗俗的形象。

為自己在密室內築起一個豐富的精神世界。

在掩人耳目的背後,她的心靈密室塞滿胡塞爾現象學、弗洛伊德、中世紀哲學……

以為自己隱藏的很好,

卻被這個調皮有靈性的小女孩窺探到了。

新搬來的日本紳士小津格郎(伊川東吾 飾)也覺察到了荷妮不為人知的一面。

隱藏到最後,遇到了一個最懂自己的人。

你還未張口,他便知道你想要講什麼的人。

橡樹、貓咪、巧克力;茶、金魚、清酒;日本映畫、俄國小說和東方哲學。

電影讓不同文化碰撞。

產生所必須的戲劇效果與化學反應。

一個孩子和一個老女人。

都有不被世俗所理解的精神世界。

索性豎起防備,藏在自己的城堡里抵禦外界。

內心依舊渴望溫暖,但唯有孤獨恆常如新。

自卑,膽怯,怕與人交談,但卻用讀書過著屬於自己的優雅生活。

同時,

電影也拋給觀眾一個哲理意味很重的問題:是做美麗的金魚抑或是優雅的刺蝟。

用極細膩的手法探討了生死與孤獨這兩個宏大的哲學命題。

處心積慮的死亡終究比不上突如其來的噩耗震撼。

電影的結局沒有那麼完滿。

小女孩沒有死,死的是荷娜,在猝不及防的車禍中。

當幸福快要來臨的時候,死亡卻令人詫異的到來。

相比之十二歲鋒芒畢露的芭洛瑪,五十多歲的荷妮顯然已經被生活教會了如何安全的生活。

不過,認真地講,任何人都可以優雅,只是有些人太刻意,有些人很自然。

不想融入你嫌棄的環境,那就守護好自己的世界。

嘛,不管是讀書還是做其他的你所鍾愛的事,

那都是自己看世界的方式,別人懂很好,不懂也無謂。

找一種喜歡的方式去生活,去愛。

很多人已經準備開始去愛了,卻突然不在了。


推薦閱讀:

社交恐懼正讓你變得越來越「孤獨」
你只有拚命裝逼才能看起來更像個傻逼
說話的時候考慮的太多,換位思考的太嚴重,時間長了都感覺自己不會說話了?
大學應該多交往多認識新的朋友嗎?一個人去自習去吃飯,習慣一個人有什麼不對嗎?

TAG:社交恐惧症 | 刺猬的优雅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