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教我的產品哲學

包子是我兒子,參見這篇。

包子你好,多多指教

他來我們家已經快3個月了,這是忙亂的3個月,也是收穫滿滿的3個月,今天聊聊他教我的產品哲學。

Stay Hungry,Stay Foolish

這句名人名言,在他身上,我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他動不動就餓了要喝奶,或者吃自己的手,對任何事物對一副蒙圈的樣子,比如會很好奇的看著自己的手——這是什麼,是我能控制的么,是我身體的一部分么……

對做產品來說,這就是一種新手心態,只有這樣才能擺脫專家的身份,真正的站在用戶的立場上想問題,真正的理解一個沒有領域知識的人,會怎麼認知你的產品。

對包子而言,他是自然而言的新手心態,難能可貴,所有的孩子,都是我們可以觀察的絕佳對象——他們會怎麼理解我們習以為常的事物和場景。而對做產品的你來說,能做到懂裝不懂,更不容易。

產品細節很重要

如本篇題圖,五種奶瓶,你認識幾種?文末公布答案,如果你全認識,那你一定是個牛逼的寶媽(劃掉)賣母嬰用品的……

我們誤打誤撞試了N多種奶瓶,基本上把市面上主流的品牌都用過了。本來我覺得不就一個奶瓶么,好比喝水的杯子,能裝水就行了,有啥區別,結果發現有好多細節啊。

比如奶嘴,開口的大小、形狀、360度均一還是有偏向,如何控流速……

比如奶瓶蓋,如何方便單手開關,如何倒放在平面上不會亂滾……

比如瓶身,玻璃、樹脂、硅膠、玻璃鍍硅膠……也是各有利弊。

估計裡面的專利不少,那麼最終,你猜我們選了哪個?

……

所以說做產品的人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自大,選什麼產品哪容你說了算,包子願意用哪個就用哪個唄。

凡事有得必有失

任何一種選擇,如果你發現和另外一種常見選擇相比,只有利沒有弊的話,通常是你自己認知缺失導致的,畢竟多種選擇長期並存,一定有它的道理。

比如對於母乳,親喂和瓶喂,各有利弊(畢竟咱不是母嬰號,細節就不展開說了)。

又如對於母乳和奶粉,也是各有利弊,這裡面有更健康和吃飽的選擇,也有多個利益主體的權衡。很多人說數據表明母乳的寶寶更健康,老婆提醒我,這可能是倖存者偏差——不是奶粉的錯,而是健康的媽媽更容易有健康的寶寶,也更容易實現母乳餵養,而本身不太健康的媽媽,很可能難以做到全母乳餵養,於是只好選擇奶粉。

下次,如果有一件事,你還是覺得只有得沒有失,那不妨把你的視野放大一點再看看。

薛定諤的包子

每一次,我以為他在我懷裡已經睡著了,是真是假,只有放到床上才知道。不管我多少次,總結出多少種判斷他真睡假睡的規則,都沒用,只有放到床上才知道……

對於一個在不斷變化的個體、群體、市場,可能有些事情真的如「薛定諤的貓」那樣,對於某些產品功能,用戶到底是否買賬,只有推到市場上才能知道,做多少數據分析、邏輯推演、請教多少「過來人」,都沒用。

Just Do It,醒了、哭了,再抱起來就好。

「迭代」節奏的控制

據說育兒有個著名的「吃|玩|睡」循環,順序對了,大吉大利,順序顛倒,全家雞都沒得吃。

但,談何容易,寶寶有兩個無進度條提示的「電量」需要控制,一是還有多久餓,二是還有多久困,他餓了以後要吃多少,他困了以後會睡多久……全憑經驗,於是怎麼辦?迭代啊,不斷試錯,讓他「睡」的電量快沒的時候,還有一點「餓」的電量,可以睡一覺,而「餓」的電量耗完的時候,正好睡醒精神抖擻,吃完還有精力玩一會兒。

這其實挺像研發管理,多個迭代並行時的「管道管理」,保證每一種資源在每個時刻都有事情在做,可以銜接上。開發在做這個版本,產品已經在設計下一個版本,等等。

暫時就這麼多想法,擱筆。

最後公布答案,從左到右,從上到下依次是:

貝親、美德樂、新安怡、hegen、comotomo

__________

iamsujie,前阿里產品經理,寫過《人人是產品經理》、《淘寶十年產品事》、《人人都是產品經理2.0》,現在做創業者服務,『良倉孵化器』創始合伙人。


推薦閱讀:

【手藝人】周密計劃+直觀日程表+簡單指令=孩子容易養成的好習慣
如何看待《媽媽是超人2》裡面各位媽媽的育兒方式?
寶寶食譜要抓的重點,看這一篇就夠用啦!
輔食如何開始?幾個焦點問題的中美標準對照
婚前婚後老公就像兩個人,最接受不了的變化是這點!

TAG:产品经理 | 母婴 | 育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