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唯一神作:《線上遊戲的老婆不可能是女生》

不知道「神作」這個詞現在公認的含義究竟是什麼,也不打算討論定義。假設「神作」指的是一個人心目中最棒的、獨一無二的作品,那麼在我讀過線上老婆之前,我的神作是《C3魔方少女》,讀了線上老婆之後,就是線上老婆了。這書我用手機讀了兩卷,然後果斷刪掉電子版,購買了台版。

簡要地為本書勾畫一個輪廓。男主(西村)是個網遊玩家,是一個四人小公會的成員。在公會第一次線下聚會的時候,驚訝地發現大家都來自同一個高中,而且另外三位都是妹子。重點是,在線上遊戲跟他「結婚」的那位「亞子」,就是現實生活中隔壁班的亞子。很快大家意識到一個問題,亞子是極品的網遊腦,分不清楚遊戲和現實。公會眾人決定想辦法幫她認清楚,於是就開展了一系列活動。本書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展開的日常作,由於本書名氣不小,我認為第二卷及之後的走向就沒有必要在簡介部分複述了。

從簡介來看,本書好像是一部很普通的作品,然而閱讀體驗非常奇特。奇特之處,一在人際關係網,二在選材。以下,本文先從全局角度辨析這兩個奇特之處,再結合幾個書中人物去具體分析。

際關係網的方面,來看看我之前提到過一次的「後宮文」分類標準。根據形式上男女主定位的不同,對涉及到女性角色較多的作品分類如下:

I類後宮文是「承認後宮結局」的作品,比如魔技科,弒神者之類。

II類後宮文是「不承認後宮結局且沒有優勢女主」的作品,大部分日常系和很多非日常系的後宮作屬於這一類。

III類後宮文是「存在優勢女主但同時存在複數個女配角與男主之間有情感關係」的作品,例如俺妹,刀劍等等。

IV類後宮文是「存在複數個女配角但與男主沒有曖昧關係」的作品,比如線上。

V類是存在其他關鍵男性角色的群像文,基本不會被歸入後宮類,比如Gamers。

線上一書的特殊性,可以用這個分類標準來直觀地闡述。對萌妹子的刻畫是輕小說這種文體的一大強項,那麼後宮文對非後宮文的天然優勢便是可以在同等篇幅內刻畫更多的萌妹子,並且通過她們之間的交互而令萌屬性進一步強化。然而,後宮會帶來一些額外的麻煩,從上面的分類一條條來看。I類承認後宮結局所帶來的問題很簡明,同時也很嚴重。三次元一般來說是不認同後宮的,承認後宮結局會降低作品實感。有鑒於此,I類作品不會僅僅依靠情感要素來完全撐起作品,必須引入其他一些關鍵要素,最常拿來搭配的就是武鬥/冒險,所以I類大多是非日常作。日常系的I類後宮要麼是單調的糖文,要麼啥都不是。II類和III類在今天的話題上沒有本質性區別,合併處理。此類作品的問題就是,在塑造了一堆妹子之後,告訴讀者沒你的份。假如讀者自行代入男主視角,那麼「得到一個」跟「先得到五個,再失去四個」的觀感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情況的凈收益相同,「得到一個」自然會令人很開心,然而「先得到五個,再失去四個」則突出了「失去四個」的失落感。具體原理可以參考各種講消費心理的通俗讀物,這裡不細說。要是代入女主視角,那麼問題又來了,代入哪個女主的視角?III類倒是不會出問題,自行代入女一號就不會翻車——等等,好像也未必,我黑貓第一個不服。這就涉及到俺妹該怎麼定位了,俺妹究竟算II還是算III還有待討論,不過這不是重點。誠然,能讓讀者代入女配角算是功力很高的體現了,然而以一般論,沒人希望自己「代入」「支持」或者說買了股票的妹子輸掉,而X女主的後宮文就要有(X-1)個失敗者。作者水平越高,對這些所謂的失敗者的描繪就越生動,讀者的「損失」就越大,由此形成一個負反饋通路。至於典型的II類,那簡直就是買定離手,聽天由命了。哪怕排除掉代入感,也要考慮到不承認後宮結局所必然導致的所謂「撕逼」的劇情。當然,根據水平,撕可以撕得很優雅,我個人至今都很愛看,不過好多人早都厭煩這類展開了。以上這些麻煩,根據讀者心情的不同,都可能帶來或大或小的不快,而且這些麻煩是結構性的,幾乎無法規避。需要著重指出的是,我不認為非日常作里後宮全收有什麼不好,不認為日常後宮作里血洗女配角有什麼不對,甚至也不覺得友少的結局是糟糕的。不過你不這麼想的話,我覺得也沒什麼不合理。

從III類轉進到IV類的時候,突然就柳暗花明了。需要破除的執念只有一點——「塑造出優秀的女性形象,一定要以她與男主之間有戀愛關係為前提嗎」。說白了,就是「你們腦子裡除了搞對象就沒有別的事情可以想了嗎」。不客氣地講,產生這種執念恐怕是受到Gal業界的影響。Gal的發展比輕小說要早一個時代,其中普通的萌作就是在若干個妹子裡面選一個然後發展到戀愛關係,通常還意味著發展到Hs。但是Gal遵守這個思路不意味著輕小說也必須遵守這個思路,何況並不是每個Gal都遵守這個思路,那輕小說就更沒有被鎖死在這個框架里的必要了。究竟能不能在不涉及戀愛關係的前提下,在有男主的作品裡塑造優秀的女配角形象?線上交出了一張答卷。私以為僅憑各位女配角對西村、與亞子的距離感的拿捏,就足以把本書吹上天,在角色部分會詳細分析。

再來看一下本書的選材。網遊。網遊自古以來就是大毒草,但也別忘了「是葯三分毒」的說法。像是當代網遊文的宗師大刀劍,毒不毒得看怎麼吃,或者是什麼人吃,他多少有點療效就說明至少能算是一部positive的作品。題材本身無罪,雖然泛濫不是好詞,但網遊題材的泛濫不是壞事。現在想玩網遊不要太容易,比搓個火球或者開個後宮容易多了。憑本事寫寫自己的身邊事,為什麼不讓出書?如果說一部網遊題材的作品,特別是web文給讀者一種特別小白的感覺,那麼主要原因就是作者小白,請相信他換個別的題材一定好不到哪去。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線上老婆大量引入網遊題材,卻不能算進嚴格意義上的網遊文。從篇幅來看,本書對網遊部分和現實生活部分所使用的筆墨基本對半開,尤其注重網遊部分與現實部分的對接。網遊與現實的對立統一,也正是本書所想要表達的重要思想,仍然是留到角色部分深入分析。

進入角色環節。第一位拿出來講的,自然是亞子太太了。她是制霸正片每一卷封面的女人,了解了亞子就基本上了解了本書。先說她的形象。在我的團隊創作的三國志mod裡面,亞子的智力是2(滿分100),在所有登場少女裡面僅高於阿克婭。私以為這個充滿象徵性的屬性值塞給她還是挺合適的。在日常生活上,亞子的智商的確有問題,她打個網遊好幾年都搞不懂基礎操作,學什麼知識都能分分鐘忘掉就是明證。除此之外,她太怕生,缺乏三次元常識,還動不動就語不驚人死不休,雖然不是智商問題,但這種情況進一步強化了她智商有問題的形象。從娛樂性的角度來說,亞子賣蠢至少佔了日常環節一半的看點,給我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

亞子的智商可能真的有問題,但她不傻,或者說,情商不低。不誇張的說,亞子在此類題材的作品裡,情商稱得上是數一數二的。論心機,論布局,論長線操作,我最服的就是聖人,其次亞子,再次就沒有什麼想提到的了。亞子非常清楚自己智商低是板上釘釘的,沒救。她能敏銳地認識到這對於自己來說其實不是一個負面的「缺陷」,而是中性的「特色」。更關鍵的是,她靠直覺就能感受到自己究竟是否需要犯傻。一個傻瓜,卻從來不做對自己不利的事,說明她不是真傻,只是「很享受這個過程」。從巧克力事件之類的篇目來看,她特別想做好的時候還是能做好的;從冬季合宿來看,她想推理的時候確實能讓智商上線。只不過她腦內的毒電波使得別人認為她需要智力的時候她卻自己斷了智力。倒也不必說她演技浮誇,她可是本色出演,朋友們也「很享受這個過程」。互利雙贏的事,能算心機婊嗎?何況,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亞子從來不含糊。回憶一下第一卷的主題,後巷貓這幫人在三次元聚集起來是要搞什麼事情來著?是為了讓亞子認清楚,網遊和現實是完全不一樣的世界,線上與線下之間有著清晰的境界線,兩者不能混為一談。結果呢,亞子自己一個人帶了一車人的節奏。以為亞子傻就想教她做人的人,不管是老公還是現充小王子還是富二代會長,統統都被亞子教做人了,就算再加上老師和交際花也不例外。大概最晚到巧巧的事情過去,就再也沒人想認真地提起「決不能搞混網遊和現實」這個令人掃興的話頭了。會長態度曖昧,在這個問題上雖然不支持亞子但也不太支持男主;結衣的想法跟會長差不多,只是礙於身份,有的話她不能說;奈奈子的態度比較微妙,下一部分再說;本書戲份排第二第三的西村和茜最開始是鐵了心要教亞子做人,結果怎麼樣,六卷之後隨便挑一節出來看。誠心誠意地教別人怎麼做人,別人也誠心誠意地跟著學,結果學生把老師拖下水了,這裡面可不存在什麼態度問題,靠的首先還是實力。當與自己關係最親密的人們要把截然不同的觀念灌輸給她時,亞子表現出了不卑不亢的應對態度。亞子堅信自己的想法是對的,但她願意試著去努力接受那些(對她來說)匪夷所思的觀念,不做消極抵抗。努力過了,發現效果不佳,就老老實實交代出來,一起坐下來分析原因。分析完之後,大家才逐漸發現,亞子的立場未必是錯的,於是就自覺或不自覺地向她靠攏了。在這種情況下,亞子沒有反攻倒算,也沒有得了便宜賣乖,而是順其自然地適應這種改變,同時潛移默化地影響大家。這正是一個無比典型的「北風與太陽」的案例。觀念是強求不來的,但當別人在強求的時候,像亞子那樣去聽聽、去試試也無妨,試了之後沒準有奇效呢。順便,從副音軌來看,亞子雖然初始智力差勁,但是成長空間可不低。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亞子(和聖人)能以一己之力扭轉一車人的觀念,三分靠個人魅力和長線布局,七分靠天命。而這個「天命」,意即「亞子做的對不對」,具體來說,就是——「將線上和線下混為一談究竟好不好」(注意這是一個對亞子不利的表述,換成對西村不利的表述就是「為什麼要將線上與線下割裂開」)。按照西村最開始的意思那絕對是不好,但究竟為什麼不好,西村恐怕很難解釋得理據服。由於這個問題實在太常見太接地氣了,有必要將其放在大環境下,結合讀者自身的經歷去加以分析。

我試著將一個商業/法律概念「法人」引入這個問題。查《民法通則》,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下文所提及之「法人」,與這詞的本來含義不一樣,但是有頗多相通之處。本書不涉及商業活動,所謂「民事權利」「民事行為」在這裡可以引申為日輕里最重要的活動「溝通」。由於亞子線上線下名字一樣,就先拿男主來說事吧。西村是一位自然人,盧西安則是西村獨自投入一部分精力和一部分人格形成的法人(本書到目前為止不存在合資的問題),這是兩個承擔「溝通」的主體。西村並不是每時每刻都在扮演盧西安(或者說二次元不可能是生活的全部),盧西安也不能代表西村的全部特質(一方面是他不想在網上表現得跟現實一樣,另一方面是哪怕想表現得完全一樣也未必做得到,連亞子都做不到,比如說她並不能在網上實現家務全能),更關鍵的是,西村是實在的,盧西安則是被創造出來的。由此看來,說西村等於盧西安,絕對是大錯特錯。亞子的理解有致命缺陷。

亞子不對不意味著西村對,亞子看起來錯得離譜,然而西村比她更離譜。西村對盧西安只承擔有限責任。盧西安在線上喪盡天良壞事做絕,最嚴厲的懲罰大約就是這個名字遺臭萬年,再也沒法露頭,或者說「法人死了」;而西村承擔的有限責任,無非損失了一部分的精力、損傷了一部分的人格而已,比起死來差得遠了。亞子的錯誤在於她把有限責任當成了無限責任,西村的錯誤則在於他把有限責任當成了無責任。「無責任」並不意味著盧西安就會無所顧忌地幹壞事,而是西村不該對盧西安負任何責任。誠然,靠著線上種種規矩的約束與實際上不可能與現實切斷的良心,像盧西安這樣的人在網上可以保持著很優秀的作風。但他就是要在盧西安和西村之間劃一道線,堅決不讓盧西安影響到西村,這就相當於他不去主動引導投資給盧西安的那部分資本(精力和人格),而是任其自生自滅。這就很詭異了,自然人跟法人的確不是一回事,然而自己建立的法人,就應該好好維護。西村這可是一破產就馬上想著劃清界限,甚至還沒破產就準備好了劃清界限,斷尾自保的意識未免太超前了。這雖然有年輕時被結衣坑了的成分在裡面,但矯枉過正過得太遠,從正二十一下矯到了負八十。前幾卷的時候他動不動就提醒自己還有亞子,「雖然線上如此如此但這不代表線下就能blabla」,累不累啊。反觀把有限責任當成無限責任的亞子,她就像是在說「我不懂什麼是有限責任,我只知道自己欠多少就應該賠多少」。法理上她的確是傻了,但可別忘了,這書里,以及現實的網路環境里,法人們在運營的可不只是沒有感情的資本,而是富有感情的溝通。就算可以不負全責,但人家就是願意負起全責,你們難道還有意見了?亞子的傻,傻得可愛。倒是想教她學精的人,一個個都變成了「傻瓜」。

進一步地,注意到一個現象——本書描寫網遊的篇幅和描寫現實的篇幅基本對半開,具體字數我沒數。我認為,這個玄學現象恰好佐證了本書的核心思想:線上線下一體化。佐證畢竟只是佐證,更有力的依據還是要從作品反映出的大環境以及登場人物在環境中的轉變上去找。所謂一體化,準確來說就是「線上與線下的社交遵守相似的規律,奉行相近的道德」。本來也可以說是打破次元壁,不過這個表述很容易讓人誤解成死宅居然能進入二次元,所以就不用次元壁的提法了。

二流的技術滿足需求,一流的技術創造需求。很多東西在不存在的時候是不被需求的,如果沒有互聯網,那麼貼吧論壇QQ群之類的東西根本沒什麼需求量,有個家庭群聊或者電話會議之類的功能就足夠了。順便提一下,二次元這玩意也是被創造出來的需求。任何能扭曲時空的發明,短期上來看大幅度改善了人們的生活;然而從長遠來說,這些發明都是在改變人們的認知。像汽車、高鐵這種東西,直觀的效果自然是出門方便,深遠的效果則是極大地壓縮了出行的時間成本,並進一步干涉到相關的思考與判斷。就好比說,我今天晚上突然想去天津吃個飯,這種想法在京津城際通車之前是不可能產生的,而現在則成為了一個相對合理的選項。雖然正常情況下並不會選,但它至少是個選項了。而與本書更相關的發明是網路,其實還應該捎帶上本書沒怎麼涉及的智能手機。這些玩意初看起來是為了「便利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然而真實的效果則是「讓人能聯繫到原本聯繫不到的人」;初看起來是為了「拉近你的社交圈子」,然而真實的效果則是「把你拉進原本不存在的社交圈子」。我們這一代人如果是從幾歲的時候開始接觸互聯網的話,差不多是趕上了第一波浪潮。最開始上網也許是為了什麼什麼原因,但很快,上網就是為了上網,不需要什麼特別的原因,網路自己就是原因。

那麼問題來了,依託於線上建立起的人際關係網——在本書中是依託於某網遊建立起的後巷貓——跟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網,究竟有什麼區別?我認為沒有什麼區別,所以我支持亞子太太,支持這本書。第一反應是「很有區別」的讀者,似乎大多不喜歡本書。這段裡面我不知道該怎麼立論,乾脆直接反駁一些常用說法吧。所謂人際關係,無非一群人因為特定的原因聚集在了一起,然後達成了一些共識。概念本身不依託於網路而存在,線上與線下的人際關係網都是這樣拉起來的。一定要較真說網上的人不可靠的話,那麼問題來了,線下的人就可靠嗎?親兄弟還要明算賬呢。可靠不可靠,歸根到底是個成本問題。網上的人通常給人一種不可靠的感覺,是因為他欺騙你顯得比較划算。但也得就事論事,得看你在網上討論的究竟是文學鑒賞還是理財建議,你對對方的了解究竟是一天份的還是一年份的。不少人,特別是不怎麼接觸網路的長輩非常憂慮在網上被騙,對此我只想問兩個問題:如果網上的人騙了你也沒有好處,他為什麼要騙你?如果現實生活中的人騙了你會有好處,你難道不會防著他嗎?接下來,堅持認為在網上認識再多的人也不算「社交」的話,首先請往前翻四段看看自然人和法人的區別。然後,按我那個思路,只有自己對自己才是絕對意義上的自然人,對其他所有人來說都是法人。比如說,我的老闆,在我看來他就是個教授,他面對我的時候僅僅需要扮演一位博導的角色。我當然還知道他是一個孩子的父親,一個女人的丈夫,他父母的兒子,以及更多我不知道的角色,然而他扮演的那些角色都關我皮絲?誠然,他在那些方面的表現與他作為導師的表現可以相互佐證,但佐證終究只是佐證,只有相關性而沒有必然性。對於那些我接觸不到的方面,我並沒有辦法也沒有興趣去了解。那麼問題來了,我可以算是了解我的老闆嗎?答案不重要,因為答案取決於究竟如何定義「了解」。這是一個線下的案例,而老闆又是我常常需要與之打交道的,所謂「了解」尚且如此狹隘,我又怎敢說對很多其他人有著特別深刻的了解呢,對線上認識的人,了解程度只怕是更低了。可是,問題在於,對了解的程度恐怕也沒有太高的需求。對於老闆,我只要知道他幾點下班就夠了,沒必要知道他下班之後去哪;對於在一個公會一起下副本的人,我只要知道他們坑不坑隊友就行了,沒有必要知道他們初中的時候是不是三好學生。這兩種情況,程度確實不一樣,但也僅僅是程度不一樣罷了。由此看來,線上與線下的社交遵守相似的規律——見招拆招,奉行相近的道德——就事論事。如無必要,勿增實體,何苦給自己畫地為牢,強加其他無意義的標準。

以上對「線上線下一體化」或者叫「亞子究竟對不對」的討論,在群里的反應令我非常震驚。我震驚的不是沒人完全同意我的見解——這種情況我早就習慣了——而是沒有任意兩人的見解是接近的,彼此之間的理解全都大相徑庭。不過轉念一想,對於線上老婆來說,出這種情況也合理。本書的背景是網遊,大背景則是從電氣化向信息化的轉變,這一轉變是漫長而充滿反覆的。而大家的成長經歷各不相同,不同的人面對這一轉變有著不同的理解和態度,簡直再正常不過了,可不像平巨蘿御那樣能簡單地純靠興趣和口味去黨同伐異。從這個角度來說,線上一書之神,在於得了天時。早五年或者晚五年的話,就是個純粹的後宮日常劇罷了。但她恰好出現在這個時代,乘上了時代的東風。或者,換個說法,發現了時代的東風並乘了上去。我在2016版的推書帖里將線上老婆概括為「接地氣」,即是如此。

接下來,按照對本文的重要性,排在第二位介紹的妹子是——不要驚訝——秋山奈奈子。亞子能不能奪得最佳女主獎還在兩可之間,奈奈子在我心目中就是這一代的最佳女配。

奈奈子的定位是比較迷的。她露面並不算遲,但是究竟在哪個時間節點才算正式登場,第一次提到名字?第一次跟大家一起玩網遊?還是攻城戰正式入會?不好說。本書人際關係的主體是後巷貓/現通社,按說應該以她加入公會/社團來算,可這樣一來,她在前面那麼多重要劇情就不算數了。注意到副音軌里的後日談部分,奈奈子在後來的組織里也是先充當客卿,然後默默抽身而退,跟正篇故事頗有幾分神似。由此看來,說她是女主,有點不夠格,說她是女配,又有點不對勁。不過跟亞子對照的話,說她是女配也沒什麼問題。

對於基本功紮實的寫手來說,寫好一位女主並不困難,難的是如何塑造出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女配角。原因非常簡單,女主可以堆戲份,而女配不能堆戲份,還不能喧賓奪主,得用有限的戲份做出有限的發揮。給你一百個屬性點,全加到力量上總能堆出個大力士來;可是只有十個屬性點的時候,該怎樣加點才能配出個不僅不拖後腿還能盤活隊伍的輔助,就比較考驗技術了。女配角性能太低的情況太多,就不舉例子了;性能太高但性價比不高的案例,可以參見路學第二階段裡面安藝寫劇本時掉進去的坑。奈奈子的性能不敢說數一數二,但她的性價比是飛天級的。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奈奈子參與劇情的程度都充滿了波動。從超游角度來看,作者需要奈奈子的時候,她就會不請自來,當作者不需要奈奈子登場的時候,就是茜去請她她也不會來。不登場的時候,感覺少她一個人不少;登場的時候,又似乎多她一個人不多。可惜的是,故事裡對她是否登場的權衡還是有些僵硬,找的借口略顯刻意。

俗話說,旁觀者清;俗話又說,不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奈奈子在後巷貓的表現完美融合了以上兩點。放到大環境下去看,奈奈子屬於那種本來對網遊以至整個線上世界零需求的人,找不到什麼玩網遊的直接動機,踏入LA的世界與故事的人際關係網純屬偶然。反觀後巷貓初期四人,對網遊的熱愛都有或多或少的必然性。當奈奈子一進入網遊世界後,靠著現實生活中左右逢源的天賦,一樣混得風生水起,都沒怎麼刻意去加新的技能點。線上線下一樣要跟陌生人打交道,從這些人的表現來看,線上與線下的表現是正相關的。線上很認生的亞子到了學校認生得要死,線下八面玲瓏的奈奈子上了線秒秒鐘大殺四方,道理都相通。

當亞子跟奈奈子剛正面的時候,屏幕里的轉輪機上閃過的字樣應該是「旗鼓相當的對手」。雖然在感情上本書不可能有人挑戰亞子的地位,但假如一定要拔出一個這樣的人來,我認為這個人應該是奈奈子。就像亞子並不承認現實生活跟網遊不同,奈奈子也不認為網遊跟現實生活不同。在「線上線下一體化」這個議題里,奈奈子是亞子的倒影,雖然自己所處的位置不同,但除了位置之外一模一樣。正因如此,奈奈子看到現通社眾人對亞子的治療方案時,態度頗為曖昧。西村不願意跟奈奈子劃清界限,大約是因為左手閑不住;茜最開始有點迴避奈奈子,是怕自己的秘密暴露,雖說奈奈子壓根不把她的秘密當回事。等到話都說開之後,這倆人都有那麼一點想拉奈奈子入伙的意思,其中多少也有給亞子找個示範的意味——「你看,你應該努力像她那樣」。這個時候奈奈子的心中估計就是呵呵二字——「哪裡應該像我一樣?」。如果是交際能力,亞子怕是一輩子都學不來。如果是對線上與線下的認知,那亞子跟自己的理解本來就是一樣的,還需要學嗎?如果是心機的話……我覺得亞子還真應該跟奈奈子好好學學專業技巧,這樣征服後巷貓可以快個兩三卷。

與充滿萌點的亞子相比,奈奈子並不以「萌」見長。作者在刻畫這個人物時,側重的是她的現實性或者說「現充性」。比起戀崎那種或者三浦那種角色來,奈奈子的鋒芒不露,平易近人。可是即便如此,從揭開瑟蒂的秘密開始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她跟後巷貓眾人之間都有不小的隔閡,更之前就不用提了。巧的是,這段時期也是後巷貓內部對亞子的看法不統一的階段;等到奈奈子差不多能融入集體了,大家對亞子的態度恰好也沒什麼爭議了。結合組裡眾人對本書大相徑庭的解讀,或可以體現信息化、網路化浪潮下巨大的個體差異。而後巷貓的演變方向,也正是這股浪潮所開闢出來的道路之一。注意到,日常系輕小說往往迴避奈奈子這樣的人物形象,這可能是因為在後宮文的前提之下,此類現充式女性與後宮男主實在不搭調,用也是拿來當反面人物。那些帶有現充性的妹子,如果作為關鍵人物,往往都會強調她的反差萌來抹平她現充的一面,比如英梨梨,本質上還是御宅,表現為現充是情非得已。更極端的案例則是中古。但是,本書的奈奈子則沒有也不需要什麼反差,因為她本來就不需要進入一個新的世界。在她的眼中,線上線下並沒有什麼本質性區別(跟亞子一樣,再強調一遍),沒有讓自己改頭換面的必要。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朋友就是朋友,分什麼線上線下呢。順便提一下,戀崎桃這個人物,在這方面可以看做是英梨梨和奈奈子的平均值,此處不展開說了。

接下來,會長。會長倒是比較簡單,剛正樸實的御姐屬性角色。杏的智商情商跟亞子對照,基本是反過來的。準確來說,就是智商過硬,情商賣萌。我還真不記得杏有沒有取笑過亞子的常識了,她在常識領域跟亞子可以算是「旗鼓相當的對手」。我想說的不是氪金本身,她憑本事氪金,為什麼要被黑。大家勸杏的時候,可不是真的勸杏不要花太多錢,更多的是有種「大姐吃肉的時候是不是該分我們一碗湯」的意味,杏要是按字面含義聽了反而是傻了。至於這碗湯怎麼分出去,其實也有講究。既要讓人心懷感激地收下,又不能傷了人的面子,一方面靠杏的賣萌級情商,另一方面也靠隊友的幫襯。作為老大表現得太有錢,容易讓大家覺得自己看不起她們;表現得太沒錢,又容易被大家看不起。這是個需要自己權衡的問題,走極端肯定是不行的,具體把握在什麼位置……反正別跟杏學,杏主要還是靠隊友幫襯。至於說杏的智商,從日常表現來看,每次偶然產生點什麼契機,她都能在恰當的時機甩出一套一攬子方案。就算考慮到她既不缺時間又不缺錢,單說她這如臂使指般的反應速度,點個贊不過分吧。

杏這個人,特別「務實」,務實到有點偏執的程度。具體來說就是對自己不利(廣義)的事堅決不做。本來這是一個成年人的基本素養,但這種話常常掛在嘴邊,不是別有用心就是腦子有坑。杏平時作為公會會長和學生會長的表現沒什麼槽點,但有一個事件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就是陪結衣相親。相親的時候,杏抓著對方把一切能問的現實問題都問了個遍,不僅對方傻了,暗中埋伏的隊友們也都傻了。雖說她也有用這種方式把對方嚇退的意思,但想嚇退相親的人有一萬種方法,杏特意選了這一種,說明她相當在意自己的未來,不想拿終身大事當戲言。可是交淺言深,跟第一次見面的人說這種話有什麼意思呢。這一把,算是別有用心七成,腦子有坑三成。

對待亞子的問題,杏的理解基本上是中立偏亞子的,不過她實際上做的事比較少,主要還是茜提出個方案之後,她秒秒鐘就掏出一套方案和若干套設備。設備不論,方案的話,你問杏支持不支持,我看她其實對自己提出來的方案是不置可否的,都交給當事人去判斷。建材都給你們準備好了,就看你們怎麼蓋樓。杏就像一個淘氣的大姐姐那樣,平時挽起袖子一塊下場玩耍,嚴肅的場合下則後退一步默默守望,並且時刻準備救場。

茜則是一位隱宅,雖然對現實生活並沒有什麼不滿(窮除外),但她希望在線上塑造並實現一個不一樣的自我。茜的元目標使得她跟亞子之間經常產生衝突:西村希望線下要跟線上不一樣,茜希望線上要跟線下不一樣,亞子則希望線下要跟線上一樣。這一套微妙的立場,使得茜的定位有點接近西村的——而不是亞子的——閨蜜。回憶一下修凡在線上的形象。本書不需要什麼男配角,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茜就可以承擔本應屬於男配角的活計。敢既不放修凡也不放男配角的日常後宮作,就只有碧陽友少俺妹這種男主自信心爆炸或者作者自信心爆炸的作品了。西村有什麼不方便跟女人說的話,都可以去跟茜商量,這個「豬」隊友簡直可遇不可求。尤其是在如何應對亞子的話題上,兩人是天然的同盟。而他倆應對亞子的結果,請參見前文亞子部分。

注意到亞子的嫉妒心是接近病嬌級別的,亞子會嫉妒結衣,嫉妒奈奈子,甚至嫉妒瑞姬,但有趣的是跟前面幾位配角相比,她不怎麼嫉妒茜。正篇里不管西村與茜的交流有多密切,亞子往往都會抬一手,就連後日談里西村說「下班之後常常跟茜去喝酒」,亞子也是輕描淡寫地就放過去了。這要是換成跟奈奈子,亞子一刀砍過去不是沒可能。原因很簡單。亞子與西村之間的關係,最初相當不牢固,僅僅是建立在亞子的一意孤行和西村的僥倖心理之上的空中樓閣。先有了頂層閣樓再打地基,是個相當不穩定的系統工程,靠這倆人的性格,隨時翻車並不奇怪。很多事情都講究個TPO,兩情相悅只是個開始,甚至未必是好的開始。亞子的熱情過度和西村的熱情不足都是滿滿的善意,但傳達到對方那裡十次有七次會走樣。很長一段時期之內,兩人對對方的看法是不同調的,各種波峰遇波谷。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有一個中介來傳達雙方的心情,拉近雙方的距離,化解雙方的誤會,順便還不能增加新的誤會。被雙方所信賴著的茜,接下了這個任務的90%。杏也能做這任務,但是杏的風格傾向於不直接出手,而很多情境下不來硬的不管用。聖人一生惟謹慎,亞子大事不糊塗,智商不夠情商來湊。亞子心情好的時候她會拆別人家房,但心情再怎麼不好,也不會挖自己牆腳。嫉妒結衣是因為結衣有前科,嫉妒奈奈子是因為奈奈子有實力,嫉妒瑞姬是因為瑞姬可以天天跟西村在一起,嫉妒茜,excuse me?還沒過河就想拆橋?總不能是怕茜把西村給掰彎了吧。

結衣是茜和杏的平均,然後去掉主動技能氪金再加上被動天賦魅力。她(以及茜和杏)在現實生活中過得都還不錯,但外人很難看到她內心裡潛藏的不滿和不安。線上遊戲對她來說不像亞子那樣是剛需,但仍然是她生活中迫切渴望、難以割捨的一部分。在創社的時候,結衣提到,作為年輕的女教師,得注意不能表現出自己很懂電腦的樣子。雖然她的表述很含蓄,但同樣的意思要是讓隔壁片場的貝琪說出來,那就是「媽的破事真多」。線下和線上的取捨對於結衣,就好比讓她在飯和菜之間選一個。必須得選的話只能選飯,但在吃得上飯的前提下只要有菜可吃,肯定還是要加菜的。

最後提一下瑞姬。瑞姬簡直被作者坑出血,特別靠前的地方提了一句西村有妹,就再也沒了下文。等到第六卷的時候做了一卷女主,然後又被雪藏。更鬧心的是哪怕過了第六卷,西村回家的時候都不怎麼給她正臉。這個僵硬的處理辦法令人髮指,不過也不是不能理解。大約在剛開始寫作本書的時候不知道能出幾卷,就把這條伏筆扣著不用。動畫里好像還給她一秒鏡頭,連台詞都沒有,何苦。

引用我自己去年的概括,本書「輕鬆優雅接地氣」。寫完本文之後可以進一步總結,線上老婆一書,登場萌妹子眾多而感情關係簡潔,在有趣的小場景小故事裡映射出當下的大環境大潮流,是彌足珍貴、不可多得的一股清流。


推薦閱讀:

這個滿嘴騷話的LOL主播,開發了一種100%勝率的打野套路
為什麼士兵77,78,79衣服後面的圖案也是76?
天龍八部的逍遙派怎麼打?

TAG:网络游戏 | 轻小说 | AC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