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軍步兵分隊的進攻作戰

越軍的營、連進攻概念,包括運動進攻和對堅固工事防禦之敵的進攻。越軍認為「進攻是為了積極消滅敵人,主動保存自己,只有堅決、連續和全面的進攻,才能大量消滅敵人和摧毀其裝備,為徹底打敗敵人創造條件。」其營、連進攻的主要特點是:

1、有重點的多路進攻。越軍強調,對主要目標和重點突破方向,應集中三至五倍於敵的兵力,以達成優勢。如果兵力、裝備不充足,也要求集中二倍於敵的兵力。其主攻方向通常選在對方防禦疏忽並對整個防禦利害攸關的地方,便於展開兵力和部署多種火器;便於集中兵力攻擊主要目標,便於擴張戰果。營、連進攻通常有二至三個方向,每個方向可成二至三條兵路,但其中必須要有主要方向和主要兵路,以形成有重點的多路圍攻部署。

其戰鬥隊形通常由主要進攻方向部分、次要進攻方向部分(即牽制部分)、預備部分、火力部分、潛伏穿插部分和後勤部分組成,有時還設有疑兵、打援等部分。主要進攻方向部分:連約為1個加強排(四至五個步兵班);營約為1個步兵連或者1個加強連。次要進攻方向部分:連約為1個步兵排(二至三個班);營為1個排至1個連,有時可得到火器的加強。牽制部分:連約為1個班;營通常由一至兩個步兵排,以及迫擊炮、無坐力炮組成。預備部分:連約為1個班;營為1個排到1個連。火力部分:通常由建制內和加強的迫擊炮、無坐力炮、高射機槍以及輕重機槍組成。後勤部分:主要由運輸班組成。在得到地方武裝配合時,通常擔任包圍、伏擊、攔截、阻援、疑兵或者嚮導任務。

如1984年7月12日船頭地區戰鬥中,越軍356師876團在老山方向展開1個營的兵力從東西南3個方向分3路對1072高地突擊,其中則以東路為主要進攻方向。

2、重視火力準備。越軍的火力使用原則是:集中使用於主要方向和主要目標,充分發揮各種火器的效能,出其不意、及時準確,做到曲直、遠近、高平相結合。晝間進攻時,衝擊前通常對對方陣地進行火力準備,一般分為先期火力和直接火力準備。當分隊由暫停位置(通常距離攻擊目標1個小時行程),從多方向、多路接敵並佔領進攻展開位置時,以大口徑遠程炮兵火力進行掩護。當步兵準備衝擊時,為增強火力殺傷效果,除使用大口徑火炮和迫擊炮外,還使用無後坐力炮直接進行火力準備。火力準備持續時間不統一,有時長達數小時,有時僅二、三十分鐘。炮彈使用瞬發或者短延期引信,以達到殺傷對方人員和破壞對方工事的目的。

越軍重視發揮迫擊炮的作用。其配置分散但是火力集中。每個陣地一般配二至三門炮,炮與炮間隔有時達30米以上,以集中火力進行射擊。越軍強調利用隱蔽、死角把發射陣地靠前配置。離對方前沿最近時,120迫擊炮約為500米、82迫擊炮約為200米、60迫擊炮約為100米。越軍有時還用遠程火炮對其進攻高地附近的陣地或者後方進行射擊,企圖阻止對方的增援。在次要方向上進攻時,通常不進行火力準備,或只進行短時間火力襲擊即以步兵發起衝擊。夜間進攻時,通常採取偷襲的戰法,不進行炮火準備;有時在白天炮擊,當晚偷襲。

如1979年2月23日,越軍338師460團以1個營的兵力進攻我寧明縣板爛地區。在攻擊前夜即對我進行了5個多小時的炮火襲擊,發射各種炮彈4000餘發。23日發起進攻前,又對我480和544高地炮擊30餘分鐘,隨後又以遊動火炮斷續射擊約3個小時。每次衝擊除進行火力準備外,在其步兵接近我前沿時,又使用隨伴火炮進行襲擊。

3、小群多路、連續衝擊。越軍分隊進攻時,衝擊出發陣地距離對方陣地前沿通常為100至300米。火力準備結束時,步兵即以小群多路發起衝擊。當接近對方前沿百米左右時即展開成散開隊形,通常以三至五人為一組,組與組間隔為十餘米,兵與兵間隔三至五米,從多方向同時向目標衝擊。在衝擊過程中,善於利用地形地物,採取各種姿勢,時而匍匐前進,時而曲身運動,時而直身快跑,並注意交替掩護,逐次躍進。當對方火力猛烈時,則利用地形地物隱蔽,待對方火力減弱時,再發起衝擊,並使用火箭筒、擲彈筒等火器,壓制、摧毀對方前沿火力點。靠近對方前沿時,邊前進邊投彈邊射擊,殺傷對方有生力量。

當衝擊受挫時,即退到距離對方前沿約一兩百米的死角和凹地里,重新組織或增強力量,伺機再次發起衝擊。如1979年2月23日,越軍316A師148團6營進攻代乃東南無名高地。從5時55分到12時6分,向我116團6連陣地連續衝擊12次,平均每半小時1次,最小間隔僅10分鐘。在兩次衝擊之間,越軍為了阻止對方調整部署,增強防禦,為其下次衝擊創造條件。有時派出少數兵力與對方繼續保持接觸,進行牽制和襲擾;有時則構築掩體藏身其中,待下次衝擊時,首先躍出,從近距離突然衝擊,使對方措手不及。還是在代乃戰鬥中,越軍於23日7時炮擊後,有幾名士兵從煙霧中躍出,突入我117團2連2班陣地,經過20分鐘戰鬥才被清除。

越軍強調步坦協同作戰。通常組成坦克、裝甲車與步兵相結合的突擊群,在航空兵和炮兵火力掩護下實施進攻。坦克以引導或者支援的方法掩護步兵戰鬥,以直射火力摧毀對方的火力點,掃除障礙,步兵則乘勢迅速突入對方陣地,奪取勝利。越軍的這種打法在侵柬作戰中使用較多,如1977年12月6日,越軍步兵第1師由西寧入侵柬埔寨柴楨省時,即採用此戰術,兩天內突入柬縱深達64公里。其第1團在作戰中,由第4軍支援T54坦克12輛,M113型裝甲車14輛配合步兵戰鬥。

4、連續投入兵力,連續進攻。越軍要求在突破對方防禦前沿後,要連續發展攻勢,消滅全部敵人。為此,通常使用預備部分發展進攻,攻打下一目標,擴大戰果。兵力使用,採取由小到大,逐次增兵的方法。使用時機則選擇在前一個目標發生動搖、混亂或被消滅時,即以預備部分迅速攻打下一個目標。當進攻部分被消耗,發展緩慢,或其兩翼、後方出現新的敵人,為了接觸所受威脅和保障進攻,可以使用預備部分消滅新出現的敵人。

預備部分通常採取迂迴包圍戰術消滅敵人,或是堵頭截尾,圍殲逃敵。越軍強調晝夜連續進攻,要求「晝夜戰鬥未經結束,分隊應有積極、堅決、連續進攻,直到全殲敵人為止的精神。」如7月12日,316師174團3營進攻我那拉地區169號高地方向,在1個小時內實施了排以下規模兵力衝擊和襲擾17次,連以上規模兵力衝擊4次。在晝間進攻的基礎上,迅速組織力量,力爭在當天晚上結束戰鬥。

越軍在進攻遭到挫敗而撤退時,則以攻擊行動進行掩護。比如組織小分隊在夜間對對方陣地進行襲擊,同時搶運其屍體與傷員,並進行猛烈炮擊,企圖殺傷對方有生力量,同時造成對方以為其將要發起進攻的錯覺。在撤退中,越軍注意佔領沿途有利地形,構築工事,控制要道,以阻止對方趁勝追擊。

5、使用特工分隊進行滲透,配合作戰。越軍認為,其特工分隊比較靈活、便於機動,用於敵後破襲,配合正面進攻,可以達到出敵不意和震撼對方士氣的目的。在使用上主要有四種方式:一是以特工分隊在前面開路,引導步兵行動。當步兵發起攻擊後,特工分隊便轉為伺機捕俘。7月12日越軍174團4營反撲那拉地區時,即以特工198團2營1連為先導,在步兵之前攻擊我150號、169號陣地。二是以成建制的特工營、連與步兵混合編組,以特工配合步兵的攻擊行動。

三是派特工潛入對方淺近縱深,進行抵近觀察,襲擾破壞。1984年6月11日越軍特工821團分隊襲擊我2連指揮所和7月6日破襲我白石岩地區辛柏林雷達、炮兵陣地即是其中較為典型的戰例。或者是裡應外合「中心開花」,配合正面分隊進攻。四是以特工分隊在次要進攻方向上佯動,吸引牽制對方,掩護主力從主要方向突然發起進攻。

6、偷襲與強攻相結合,這是越軍在進攻作戰中最為常用的打法。其進攻通常是從偷襲開始,偷襲的時間多選擇在黃昏、午夜或者拂曉。如越軍向我3連防守的153陣地實施的22次進攻中,有10次從晚上開始,8次從凌晨1時半開始,4次從凌晨5時開始。進攻前,利用夜暗和雨霧天氣,秘密進入衝擊出發陣地(距對方前沿50—100米),不經過炮火準備,突然發起攻擊。一旦偷襲不成或者企圖暴露,即呼喚炮兵火力實施短促猛烈的急襲,迅速轉入強攻。

如1984年6月11日越軍向我船頭地區發起攻擊前,即以特工821團一部潛入我陣地前待命,11日凌晨3時許在我前沿障礙中開闢通路,步兵隨後跟進,企圖對我進行偷襲。當企圖暴露後,即呼喚炮火支援轉為強攻。

越軍營、連進攻的主要弱點則在於:在炮兵火力運用上,多以連、排或者單炮射擊,零敲碎打,火力不夠集中,難以形成拳頭。且炮火支援不夠及時。在兵力使用上,採取多方向、多兵路,逐次增兵的方法,突擊力有限,難以形成進攻的銳勢。步炮、步坦、各兵路之間協同水平不高,火力和運動結合得不夠緊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信公眾號「南疆烽煙正十年」

同名粉絲群:614448611

推薦閱讀:

羅成《不歸路》:讀書如何「毀」了我
潘尼|五月書單
音樂是與上帝溝通的語言
《卡拉馬佐夫兄弟》:有些幸福,要在痛苦中探尋
不是用方格筆記本的都是聰明人 | 章魚讀書群出品

TAG:历史 | 军事 |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