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為何亡了?《萬曆十五年》里究竟說了什麼?
可能對於很多人而言,喜歡歷史更多是喜歡那些演義性質的人物評傳,或者是野史性質的宮闈秘史,而正史對於普通人來講,似乎總是那麼枯燥而晦澀。
眠眠可以捧著本《三國演義》讀到精彩處夜不能寐,卻難免抱著厚重的《資治通鑒》昏昏欲睡。然而黃仁宇卻告訴我們,嚴謹的正史也可以很好看。
01
自從1982年這本書的中文版在國內問世以來,《萬曆十五年》就一直暢銷經久不衰,無論是歷史學者還是業餘愛好者,無論企業老闆還是普通白領,都能從中獲得一些啟發和想法。
也難怪,《人民的名義》里的高玉良都拿著本《萬曆十五年》刻苦專研。
這是因為在這本書中,黃仁宇採用了一種新穎的寫法,讓任何人都可以幾乎無障礙地去接觸正史,在他的筆下,歷史不再是枯燥無味的歸總和羅列。
這種新穎的寫法,是被黃仁宇本人稱為「大歷史觀」的一部分。
《萬曆十五年》所體現的「大歷史觀」,既不像編年體史書那樣依照時間的脈絡敘述一個王朝的興衰,也不像紀傳體史書那樣單獨介紹每個人物完整的一生,而是把歷史剖開一個橫截面,像紀錄片導演穿越過去一樣,把當時的一位皇帝和五位著名的大臣,以一種群像式的敘事手法緩緩展開,從中折射出16世紀中國社會的大致面貌。
並且,如同管中窺豹一樣,從各種細節中觀察,公元1587年表面一派太平的大明朝,為何會一步一步走向衰落和滅亡。
那位皇帝,自然就是萬曆皇帝朱翊鈞,五位大臣分別是大學士張居正和申時行,南京督察院都御史海瑞,薊州總兵官戚繼光,以及前雲南姚安知府李贄。
用黃仁宇的話來說,他們或是身敗,或是名裂,沒有一個能夠功德圓滿。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出,那些隱藏在歷史深處的癥結已經開始慢慢積累,直至無可逆轉。
今天,眠眠就依次給大家講一講,這本書中的六個人物——一位皇帝和五位大臣,以黃仁宇的視角,還原這些真實的歷史人物,以及他們為身後的時代背景。
02
我們從萬曆皇帝開始吧。
或許在很多人看來,中國古代的皇帝作為至高無上的統治者,自然擁有著幾乎沒有邊界的權力,他們想做什麼都是隨心所欲為所欲為的。因此,如今很多人的夢想都是回到古代當一個皇帝,享盡榮華富貴……
然而從萬曆的身上,我們就可以看出事實並非如此,在古代如果想成為一個好皇帝,一個明君,不僅要勤勉於朝政,時刻關心國家和子民,更要受到無數的束縛和管制。
很多皇帝年輕時一腔熱血有著青春夢想,還能為國家殫精竭慮,可是到了年紀大一點,就感受到那種無力感。同時,也意識到手中的權力不僅不是萬能的,還會帶來無數的煩惱,於是再也無法像過去那樣投入精力了,因此他們有些變成了昏君,有些變成了暴君。
年輕時代的萬曆皇帝朱翊鈞顯然也是想做出一番大事業的,他三四時就能夠就開始讀書,稍大一點後便通讀各種聖賢經傳,至少在他的少年時期,小皇帝是很想成為一個勵精圖治的好皇帝的。
而萬曆皇帝的老師,就是首輔張居正,萬曆念書用的課本都是張居正親自編訂的,除了自己親自授課之外,張居正還挑選了五個主講經史的老師,兩個教書法的老師和一個助教。
毫無疑問,張居正是一個嚴格的老師,在他的叮囑下,小皇帝就像如今的小學生一樣,必須認真上課,複習做題,還要練習書法,背誦課文。如果背錯了字,張居正就會嚴厲批評。
而張居正之所以敢對一個皇帝如此嚴格,擺出一副嚴師甚至是嚴父的架勢,並不僅僅是因為他功高、官大、地位不一般,也不僅僅是因為萬曆皇帝的母親慈聖太后教育同樣很嚴格,默許張居正以這樣的方式管教自己的兒子,而是因為,這在當時是完全理所當然的一件事。
從朱元璋立下的規矩開始,明朝歷代的皇帝,幼年時期都被狠抓過教育,從小他們就被灌輸了相似的思想:想做一個好皇帝,必須要遵從祖宗的教誨,要順應天道,還要以德服人。總而言之,各種儒家思想就是他們的立國之本,想治理國家,好,先把這些儒家思想的經典統統背一遍。
從一件小事上,就能看出張居正對萬曆皇帝有多麼嚴格,同時有多麼重視思想工作:
小皇帝練毛筆字練得小有所成了,興高采烈地把自己的大作給張居正看,沒想到張老師只是輕描淡寫誇獎了幾句,第二天就把皇帝的書法課給取消了。他這麼做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擔心萬曆皇帝走上陳後主、宋徽宗那樣的老路,痴迷於書法啊、詩詞啊這些藝術,變得無心治國。
同樣的,張居正一直教導萬曆皇帝要勤儉治國,一切都不可鋪張浪費,正是在張居正的悉心調校下,萬曆皇帝接手這個國家的前十年,做得可稱完美。外患基本已經平息,國庫也日漸充實。
對此,小皇帝很高興,也很感激張老師,甚至在張居正胃病發作時,還親自下廚給他做椒湯麵調養腸胃。可以說,此時的張居正在萬曆心目中,就是一位男神,對他是言聽計從,有著絕對的信任。
然而,正是這樣的信任和尊敬,影響了萬曆皇帝後來的人生。令萬曆皇帝萬萬想不到的事情,很快就發生了。就在萬曆皇帝19歲那年,張居正胃病發作,忽然離開了人世,享年僅57歲。
張居正去世僅僅半年,萬曆皇帝還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曾經在張居正的強硬手腕下利益受損的各種官僚,就開始了一波波對這位前首輔的清算。他們翻出各種張居正生前的罪證,比如任人唯親,搞裙帶關係,比如接受巨額賄賂,私生活糜爛,更重要的是,欺君罔上。
雖然萬曆皇帝一開始並不相信,但是一樁樁實錘敲出來,不由得他不信了。
曾經這個自己視若聖人的張老師,這個教育自己要節儉持家的張首輔,竟然背著自己做了這許多見不得人的勾當,那一刻,萬曆皇帝的世界觀崩塌了,他感到自己受到了赤裸裸的欺騙,因此憤怒地下令抄了張居正的家。
深受打擊的萬曆皇帝很快發現,即便張居正已死,自己已經大權獨攬,但還是無所按自己的想法來辦事。那些文官集團不斷以勸諫的名義,批評他奢侈懶惰、只顧個人享樂、甚至連他的私生活比如寵愛德妃鄭氏冷落恭妃王氏也要批判一番。
萬曆皇帝發現,自己雖然貴為皇帝,但是根本無法抗衡眼前這個文官集團。
因為,他們所代表的,是千百年來的封建禮教思想,是一種巨大和沉重的道德觀。這種道德觀是明朝立國的根基,除非他萬曆想當亡國君,否則就得乖乖被牽著鼻子走。
但萬曆皇帝並不甘心就這樣屈服。當他發現自己居然連立太子的事情也做不了主,必須按照文官集團的要求,立長子朱常洛為太子而不是他自己最喜愛的三子朱常洵時,終於選擇了一種看似奇怪的對抗方式:
他決定,從此之後便一直躲在深宮之中,再也不過問政事……並且,這一對抗就持續到了他生命的盡頭。
這位心灰意冷的皇帝雖然依然保持了政權的穩定,但數十年不問政事的統治方式,無疑對這個國家造成了巨大的損害。
這種損害僅是從一件小事上就能看出來,當時中下級官員和地方官員的任用,因為得不到皇帝的親自選拔,甚至只能靠抽籤來任免……這簡直是把國家大事當兒戲。
03
說完了萬曆,我們再來說說張居正。
用有明一代最卓越的政治家之一來形容張居正,恐怕是不過分的。在治國方面,張居正的能力毋庸置疑,在他擔任首輔的期間,整個國家的走勢是明顯向上的。
正是因為自身有著在文官集團鶴立雞群的非凡實力,再加上從小就是皇帝老師的存在,張居正才能夠獲得萬曆皇帝如此強大的信任,說他是攝政王也不為過。
因為明朝時期規定,任何皇帝的家人比如叔伯、堂兄代為攝政,都是絕對不可以的。所有皇室的支系,包括除了皇太子之外的兒子,只要已成年就必須離開京城去到自己的封地,並且不得擅自離開,這麼做就是為了防止家人外戚干預政治。
所以作為內閣首輔的張居正,可以說是唯一一個能夠以自身力量干預到皇帝決定的人物。
眠眠再來說說,內閣首輔到底是個怎樣的官職。
在明朝只有朱元璋的時期設置過丞相這個職位,但是前後三位丞相都被朱元璋殺了,自從胡惟庸案之後,朱元璋乾脆撤銷了丞相這個職位,這其實也是為了加強皇帝的集權。
但是這樣做也有很大的問題,因為皇帝手上權力雖然大了,但是國家大事小事都要靠他來拍板定奪,他老人家身體實在吃不消啊……
因此,作為皇帝的文書機構,同時也是和皇帝最近的文淵閣,就必須擔當起皇帝秘書兼職顧問的責任。雖然內閣大學士們名義上並不具有行政職能,但是卻掌握了實際的權力。因此明代的歷任內閣首席大學士,特別是自從嘉靖鞏固了首輔的權力之後,便成為了實際意義上的百官之首。
身居高位的張居正,自然手中有著極大的權力可以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他頒布新政、力圖改變文官集團的腐朽之氣,同時整頓經濟,強化邊防軍事力量,真正是做到了富國強兵,給這個國家打了一針強心劑,實現了「萬曆中興」。
但是他想做的事情太多,又想儘快實現這一切,因此很多時候步子邁得有點過大。
比如在稅收方面,他為了責令各地方政府按照規定如實繳納稅收,不惜動用萬曆皇帝的名義,而之前已經各種腐敗慣了的地方官員,對這種突然而來的巨大壓力感到非常不滿,他們上行下效,總之就是不肯老老實實執行政令。
張居正自然容不得這樣的事情發生,為了解決政令無法到達地方的老大難問題,他選擇安排自己的親信官員擔任各地方官員,讓他們協助自己完成政令。
這麼做的初衷是好的,在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天高皇帝遠的現象比比皆是,只有自己派系的官員才稍微可靠那麼一點。但與此同時張居正也落了一個濫用私臣、任人唯親的口實。
而且,張居正的新政過於激進,導致那些地方官員為了補足納稅,只能從老百姓頭上開刀,因此最終的受害者還是底層人民。
這也觸怒了一些體恤民情,有著強烈道德感的年輕官員,他們將罪責指向了張居正,說他急功近利,不按照古代先賢的宗旨來施政。
但這只是旁枝末節的事情,更重要的在於,張居正的經濟體制改革動了既得利益集團的蛋糕,因此文官集團對他的怨氣非常之大,也對他凌駕於幼年皇帝之上發號施令的態度極為不滿。這種不滿,其實在張居正生前就已經顯露無疑了。
在萬曆12歲那年,就曾經多次接到過彈劾張居正的奏章,批評他濫用私權,提拔官員只是出於自己的好感而不是國家的利益。但是彼時的小皇帝顯然是全心全意相信張居正的,他因此嚴厲懲處了這幾個說張居正壞話的官員,以此表達自己對於首輔的信任。
04
而在1577年,又發生了一件類似的事情。
當時張居正的老父親去世了,按照規定,張居正應該立刻停職並回到原籍為父親守喪。確實張居正也是這麼做的,他已經在著手準備離職回鄉了。但問題是此時的萬曆只有15歲,他一刻也離不開張首輔,因此小皇帝選擇了「奪情」,也就是對於重要地位的官員可以命令他繼續留守,不用回家盡孝。
雖然萬曆皇帝已經昭告天下了,但是文官集團依然不相信這是小皇帝的主意,他們堅持認為這一定是張居正的鬼主意,以此繼續牢牢掌握權力,於是他們又一次集體上書彈劾張首輔。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萬曆皇帝又一次庇護了自己的老師,狠狠責罰了這幫人,該停職的停職,該充軍的充軍。
可惜的是,這一切都是因為張居正當時還活著,還有自己的派系和手中的權力。等到他一死,事情就立刻起了變化。
正如前面我說的那樣,各種清算都來了,而死人是沒法替自己辯護的,何況他確實做了一些不符合自己人設的事情。所以,這位曾經位極人臣的張首輔,最終身敗名裂也就在所難免了。
張居正的下場,接任他首輔位置的大學士申時行都看在眼裡。
雖然申時行同樣是皇帝的老師,而且還是給他教課時間最久的一個,但他深刻知道自己一來能力比不上前任,二來皇帝顯然不會再給予那麼大的信任了。
因此,1587年時已經52歲的申時行,對於自己該如何接手這個重任,有著非常多的考慮。
張居正死後,明帝國最重要的舵手失去了,但作為萬曆從小的老師,申時行又知道這個孩子是很優秀的,理應能夠做出一番事業。
可是與此同時,他也深刻地認識到,文官集團的平衡,是關乎這個國家能否繼續走下去的核心問題。他甚至明白,在當時那種荒唐的制度下,一項政策能否順利實施,主要在於它能否令文官利益集團整體感到滿意,而並不在於政策本身是否合理。
正是抱著這種妥協、左右逢源的心態,申時行在各種利害關係上成為了騎牆派,以及和事佬,這顯然是吸取了張居正的教訓。
當了幾年首輔之後,申時行更是感覺到,萬曆皇帝,甚至是整個明朝的施政綱領中,從來就沒有什麼開疆闢土的想法,也沒有多少深度改造社會的意願,只要能夠在基本保障全民溫飽的低標準下,維持長治久安就行了。
因此,申時行堅定了用妥協加調和的態度,來換取國家暫時的安寧。這種圓滑的處世方式,在後來王世貞所作的《內閣首輔傳》中得以體現,他評價申時行雖然熟讀經史胸中有貨,但是從來不會接近危險的懸崖,更不會貿然樹起旗幟。
同時,申時行雖然讓萬曆年間一片粉飾太平,但並沒有解決任何實質性的問題,這個國家的內部已經腐朽不堪,搖搖欲墜了。
騎牆派的申時行也沒有落得太好的下場,文官集團不斷攻擊他首鼠兩端的做派,攻擊他是個賣友誤君的小人,最終申時行只能選擇自行辭職離任。
到這裡,我們已經大體上看出了萬曆十五年前後,這個國家和社會的主要矛盾,也便是皇權和文官集團的鬥爭,以及文官集團內部的利益紛爭。同時我們還會看到,那種以文官集團極度推崇的道德觀念來取代真正的法治,導致在治國上的種種弊端。
最後一部分,我們再來看看另外三個人:海瑞、戚繼光和李贄,其實在他們身上,恰恰反映了這些矛盾。
05
被黃仁宇稱為「古怪的模範官僚」的海瑞,就是一位底層出身,但卻帶有傳奇性的人物。他畢生都恪守著傳統的儒家道德思想,在一片腐朽的官場中始終保持著潔身自好,同時,海瑞也極度重視法律的標準,他認為法律既然頒布出來,就應當不打折扣地執行。
事實上,他確實也是這麼做的。
比如廣為流傳的一個關於海瑞的故事就是:海瑞擔任淳安知縣時,浙直總督胡宗憲的兒子路過淳安驛站,作威作福並鞭打驛站的辦事人員,海瑞於是說這個胡公子肯定是假的,因為胡宗憲那麼清高不可能養出這麼樣的一個兒子,也不可能擁有這麼多的財物。
於是,海瑞將他所帶的幾千兩白銀都罰入縣裡的倉庫,並一本正經地向胡宗憲報告有人冒充他兒子,最後胡宗憲竟也拿他毫無辦法。
雖然這個故事的真實程度有待考證,但海瑞的一生的確充滿了爭議。
他在古代中國這樣一個以道德而非法律為主要治國標準的時代,試圖以一己之力來證明法律的價值,並以法治的標準來管理自己的轄區南直隸,毋庸置疑觸動了許多官僚的利益。
而且,他的個人標準實在太高,很多和他共事的官員都接受不了,如果按照他的標準來行事,那麼這些官員就真正成為了人民公僕,一點油水也撈不到。
但是重要的一點在於,他的個人標準恰恰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立下的標準。因此要真的論理,誰也沒辦法戰勝海瑞。
別說官員了,連皇帝也不是對手:嘉靖皇帝就曾經被海瑞的上書狠狠罵了一通,皇帝老兒氣得七竅生煙,但還是內心裡挺敬重海瑞,畢竟除了他,沒有任何人敢如此直言指出皇帝的不足。
但,這一切都只是表象罷了。朱元璋所提倡的簡樸節約標準,實際上是以簡化行政的方式,來適應能力低下的政府,卻影響了農業乃至工商業的發展。同時,明朝的法律只是簡單針對農民的治理,而對商業行為如違約、破產、負債等,統統歸結於個人行為,涉及的相關條例很少,這也大大遏制了商業發展的可能。
所以說,無論是明太祖和標準也好,海瑞奉行的教條也好,說白了都是以極高的道德來要求官員和百姓,可是當時的實際問題,在於缺乏先進的經濟制度和商業法律。
因此,即便公正廉潔的海瑞奉獻了一生,也無法從本質上解決制度上的問題,他本意想解決過大的貧富差距,減弱土地兼并的趨勢,但卻拿不出根治國家的辦法,最終只能在無可奈何中死去。
相比海瑞,戚繼光則是另外一個例子。
他同樣是一個有著極高追求的人,個人能力上也足以位列中國名將的榜單。戚繼光一生戰功卓著,他組織的新型軍隊有效地打擊了沿海一帶倭寇的囂張氣焰,同時他軍法嚴明,率領的「戚家軍」是常勝之師。
但是,戚繼光的軍隊從性質上已經幾乎屬於私人軍隊,這和明朝的軍隊制度有著衝突。
可是,明太祖所開創的衛所和軍戶制度,到了戚繼光的時代已經遠遠適應不了國防戰爭的需要。在萬曆十五年前後,楊應龍在西南叛變,孛拜在寧夏造反,日本的豐臣秀吉野心勃勃直指大陸,東北努爾哈赤的部落也已經在野蠻生長,如果沒有一支強大的國防力量,那麼國家的安全也就無從談起。
因此,更加務實的戚繼光並沒有像海瑞那樣一味沿襲祖宗的規定,但他又明白以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掀起一場全面的變革,只能以妥協的手段來做到局部的修補。
但即便如此,他在薊州所施行的整套措施已經打破了明代文官壓制武官的基礎,遭到文官集團的強烈不滿,加上他和張居正親密的關係惹來非議,晚景凄涼,被罷免後病死在家鄉。
《萬曆十五年》中最後提到的李贄也是一位爭議性人物,他看出了當時的倫理道德已經極度僵化,因此提出一些進步思想,並且非常鄙視那些假道學和偽君子。
可是他一方面拒絕傳統,一方面又難以和心中固有的傳統思想決裂,因此,他本人也是一個極為矛盾的個體,同時是傳統文人眼中離經叛道的存在,招來非議無數,最終選擇在監獄中自殺。
從《萬曆十五年》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出雖然公元1587年一切還看似平靜,但帝國運行的軌道已經僵化,各種弊端在不斷擴大,在這樣的背景下,無論皇帝的勵精圖治,還是大臣們的變革嘗試,都已經於事無補,只能目送著大明王朝走向終結。
從黃仁宇的話來說,就是「中國兩千年來,以道德替代法律,至明代而極,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
以他的「大歷史觀」看來,明代制度只注重維持國家的基本生存,但一來不重視商業以及民間經濟體的發展,二來也不重視國防軍事的改革,政府和官僚披著道德的外衣假公濟私、粉飾太平,民間各種矛盾問題都無法從制度上解決……
這些,才是明代最終走向衰亡的真正原因。
=THE END=
歡迎關注個人公眾號:眠眠冰室(mian013),專註於冷知識和黑歷史的科普向解讀。
推薦閱讀:
※中國有哪些有意境,有古韻的城鎮名?
※現在的貨幣戰爭比二千多年前齊桓公玩的金融戰簡直是弱爆了
※歷史上有哪些成功的政治刺殺?
※二戰後把罪歸於納粹士兵合理嗎?
※歷史上有沒有話多被打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