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炮前推兩華里!中國炮兵在忻口前線如何同日軍鬥法

忻口前線的中國炮兵

1937年10月,向山西省城太原攻擊前進的日軍在忻口遭到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戰鬥才打響不久,中國炮兵就發現這樣一件「怪事兒」:那些先前從日本進口的山炮最遠只能打到六華里遠,根本達不到日本廠商所聲稱的八華里。不過,日本人的這點小伎倆並沒有難倒中國官兵。隨著指揮員的一聲令下,戰士們們將大炮向前推進了兩華里。結果,一擊而中!

這個故事,不僅揭露了當年日本人在算計中國時的「用心良苦」,更為我們還原了中國抗日將士在惡劣環境下如何做到以弱戰強的生動畫卷。

在論及第二個也就是本文話題的主要之前,先來說說抗戰之前的太原兵工廠和閻錫山的那200多門大炮。

民國各路軍閥中,閻錫山擅長「搞建設」。

與民國時期的其他各路軍閥相比,擅長「搞建設」恐怕是山西「土皇帝」閻錫山的最大特點了。其建設成就之一,就是創辦了太原兵工廠並將其建成民國四大名工廠之一。

太原兵工廠的前身為創辦於晚清時期的山西機器局,其生產能力的簡陋以致造根本不出一桿新式步槍,只能修理那些老舊的抬槍,搗鼓些西洋鼓號、大刀長矛等玩意。1917年,閻錫山向這家已改稱山西陸軍修械所的企業注資10萬元銀元進行擴大再生產。他還請漢陽兵工廠為自己代為培養技術人員。不久,閻錫山為解決資金問題在修械所內增設了銅元局,用鑄造銅幣的所得建廠房,添機器,招技工。1920年3月,修械所和銅元局合併,改稱為山西軍人工藝實習廠。

太原兵工廠的造炮車間

到了1923年,山西軍人工藝實習廠迎來了大發展,員工擴大到1840餘人,生產設備也從最初的十幾部破爛機器發展到320部先進機器。企業除能生產輕武器和彈藥外,醞釀多日的炮廠也終於組建起來,並造出了第一款火炮、晉造「十二」式75山炮。不過,受制於材料、工藝等諸方面的缺陷,這款火炮存在射程近,壽命短,精確度差等缺陷。為此,閻錫山又從日本人手中購得一批「四一」式75山炮和三八式75野炮。這批日制火炮雖然充實了晉綏軍的實力,價格卻著實不菲。這讓「節儉」慣了的閻錫山很心疼,他決心仿製這些日本炮。到1924年,以「四一」式山炮為藍本的晉造「十三」式75山炮仿製成功!1927年,軍人工藝實習廠改名為太原兵工廠,擁有職工15000餘人,擁有各種設備3800餘部。倚靠太原兵工廠,閻錫山大力擴充晉綏軍達30萬人之眾,並由此萌發逐鹿中原的念頭。中原大戰失敗後,為避南京猜忌,太原兵工廠曾幾度將改名,並對外號稱「民辦」,但該廠基本實力並未減損。

鼎盛時期,太原兵工廠每月可生產:山炮35門、迫擊炮100餘門、機關槍30餘挺、衝鋒槍90餘枝、步槍3000枝、迫擊炮彈9000餘發、子彈約400餘萬發。更令時人稱奇的是,工廠還有一條生產線用於生產軍用罐頭。這就使得晉綏軍成為當時國內最先吃上國產軍用罐頭的部隊。

太原兵工廠的「明星」產品,晉造「十三」式75山炮,其護盾設計與日制41式山炮早期型相同。

到抗戰爆發前夕,閻錫山通過「連造帶買」的方式擁有了9個炮兵團,番號為21至29。其中1個團裝備晉造「十八」年式88野炮(仿「蘇羅通」式88毫米野炮),1個團裝備日制「四一」式75山炮,其餘7個團全部裝備晉造「十三」式75山炮。每團裝備36門炮,每個連4門!每團人數1000餘,馬300餘匹,槍300餘支。

當侵華日軍逼近太原北大門忻口的時候,平素「節儉」慣了的閻錫山一下拿出了200門大炮。如此大手筆,讓同時指揮淞滬戰場的蔣介石羨慕好一陣子。後者雖貴為中國軍隊最高統帥,但其能夠投入上海方向的大炮也就100多門。

日軍「四一」式75山炮部件分解圖,其性能優於晉綏軍所裝備的同口徑山炮。

當然,閻錫山的「闊綽」只是相對於蔣介石而言。以日本人相比,他還是很寒酸的。因為:這些被閻錫山視若至寶的火炮多為射程6000米的山炮,這在日軍中不過是聯隊級支援火力。而在其旅團和師團這兩級作戰單位中,還大量裝備了75毫米野炮和150毫米榴彈炮。這些日軍火炮數量多、打得遠、射速快、威力大,其炮火之猛烈給所有參戰的中國軍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時隔多年,原35軍的一位團長王雷震還仍清晰記得,一位戰士被炸得騰空兩三丈後落在自己身旁……

對於中國炮兵的威脅不僅僅來自日軍炮火,敵機的氣焰同樣囂張,經常反覆地俯衝轟炸掃。在八路軍奇襲陽明堡機場之前,中國炮兵無力還擊,只能頻繁地轉移陣地。不過,日本炮兵很快就發現,自己的那些中國同行並沒有在日趨激烈的空地火力下消失,並且變得越來越難以對付。

相對於中國軍隊,日本炮兵擁有數量和質量上的優勢。

那麼,中國炮兵是如何做到在惡劣的戰場環境下以弱戰強的呢?總體來說,通過以下這三種方式:

一、冒險將陣地前移,縮短射程上的差距:

正如文章開頭所介紹的那樣,前移陣地極大地彌補了中國火炮在射程上的劣勢。不過,這樣做風險很大。因為日軍很快就發現了這些向自己逼進的中國炮兵,他們在炮火掩護下,以步兵攻向中國炮兵陣地。為了挫敗敵人這一陰謀,中國炮兵官兵以手榴彈、步槍奮勇還擊,幾經血戰,終於保住了大部分火炮。

二、利用夜暗的掩護,轟擊敵人的大炮:

中國炮兵有力地支援了奮戰在忻口前線的步兵

由於日軍擁有火炮及空中優勢,中國炮兵停止了在白天的戰鬥,轉而精確偵察敵人所在的位置並加固防空防炮工事。待到夜幕降臨,中國軍隊則開始配合步兵作戰。他們集中炮火,根據白天的測量數據向敵人陣地及交通要點猛烈轟擊,通宵不停。例如,當中國軍隊向南懷化陣地反擊時,敵軍曾出動坦克干擾。中國炮兵某部見狀後,立即集中12門火炮向敵射擊。密集火力覆蓋下,敵人坦克被擊毀三輛、擊傷兩輛,對我反擊部隊的威脅就此消除。中國步兵也組建小分隊、夜襲敵人炮兵陣地以回饋炮兵支援。第211旅長孫蘭峰曾親率突擊隊夜襲位於舊河北村的日軍炮兵陣地,一毀摧毀敵炮4門。極大地緩解了當面炮兵戰友所承受的壓力。

三,布設假陣地,「騙」過敵人的偵察

日軍的偵測往往被中國炮兵所設置的假陣地所騙過

為了壓制中國炮兵,日軍集結了更多的火炮。對此,中國軍隊早有準備。他們事先在距炮位比較遠的位置設置假陣地,精選膽大心細的戰士攜帶電話機、手榴彈隱蔽在附近。當炮兵指揮員發出口令後,這些戰士就開始向那些假陣地投擲手榴彈。日軍偵測到這些火光後,以為中國火炮就在那裡,於是不斷地向那些假陣地開火,白白浪費了大量炮彈不說,還把自己的位置暴露給了對手。這時候,中國軍隊集中炮火轟擊,一舉將不少日本兵送進「靖國神社」。

戰役過程中,閻錫山每天都用火車從太原向忻口運送炮彈,但前線仍感覺不夠用。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炮兵一共發射了4萬多發炮彈,平均每天發射2000多發。而日軍在此役損失的三四萬人(何應欽語)中,相當一部分拜中國炮兵所賜。


推薦閱讀:

去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看衛星發射,需要準備什麼?如何查詢發射時間?
在山西大學就讀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如何評價太原「華義美髮廳」門店即將要拆除?
山西省中北大学是一个怎样的学校?
在太原,歷史悠久、有懷舊氣息的地方有哪些?

TAG:山炮 | 阎锡山 | 太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