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車展:日本品牌的新能源答卷
這是一篇在法蘭克福車展結束後就該交上來的作業,感謝東京車展。
今年 9 月的法蘭克福車展上,默克爾阿姨在開幕式上表示,德國汽車工業需要做點什麼重新挽回業界信任。這被解讀為,德國對於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有力信號。而法蘭克福車展已經被稱為是「沒有電動汽車就不好意思參加」的一屆車展。
真的有 9 個品牌沒有參展,大家格外注意到就是日產和三菱沒參加。
歐洲車展,日本品牌沒參加就算了,但是各國紛紛開口討論禁售燃油車的事了,日本官方居然也無動於衷。所以大家紛紛好奇,新能源勢頭如此猛烈,日本人在想啥?
東京車展給出了答案。
豐田在非純電領域各種秀肌肉,本田依然是走 Geek 技術宅路線,日產在 Leaf 底子上疊加各種套餐,三菱在 EVO 底子上改改……
豐田:就是不大搞純電你能把我怎麼滴?
除去各種經典神車及其概念版本,豐田此次展出最主要的兩款概念車都是混動的,GR Hybrid Sports 和 Tj Cruiser ,而我比較感興趣的是氫燃料電池 MPV Fine-Comfort Ride 和純電動微型車 i-Ride 。
▲ GR Hybrid Sports
▲ Tj Cruiser
這兩款都是混動車型,作為在該領域既是開山鼻祖又長期保持世界老大位置的豐田,在面臨全世界電動化轉型的這個節骨眼上看起來有點頑固不化,但在豐田電車考:我也算是個鼻祖級好嗎?里就已經科普過了,豐田在純電領域的嘗試非常早也很全面,如果不是糾結於充電設施不完善和充電效率低,豐田估計早就用純電產品在全世界攻城撥寨了。
當然,混動技術路線確實是豐田曾經押下的重寶,在豐田的 2050 戰略里,HV(混動)和PHV(插混)最高,EV(純電動)作為小型車,佔比最低。FCV (燃料電池)佔比也不太高。
2050 戰略是 2015 年提的,至今不過兩年,作為這樣一個長期戰略規劃,要想在短時間內快速變化去適應新環境,可能既不現實也不理智。
所以我對豐田表示理解。
▲ Fine-Comfort Ride
說說 Fine-Comfort Ride ,設計造型非常前衛:全透車頂、無 B 柱、外置式車輪、側滑式車門、遍布駕駛艙四周的觸屏——就連車窗玻璃也能當觸屏,可旋轉的座椅…… Fine-Comfort Ride 是豐田眼中的未來高端節能汽車,設計主題為 wearing comfort ,直譯就是把舒適穿在身上。
個人非常欣賞這個概念,在未來世界,汽車應該成為人的皮膚、衣服之外的第三層存在,就像一件可移動可穿戴的衣服一樣,自如實現移動中的各種交互功能。這款產品軸距達到 3.45 米,使用氫氣燃料供電,儲氫罐位於車身中底部, 擁有 1000km 續航里程,每次加氫僅需 3-5 分鐘即可加滿。FCV 也是豐田立主的新能源路線之一,旗下氫燃料電池轎車 Mirai 已經量產銷售。
日本汽車品牌大多數都搞了氫燃料電池,因為這是日本在大力推進氫燃料能源路線,號稱要建設「氫社會」,日本是全世界加氫站最密集的國家,安倍政府對於氫燃料電池汽車的補貼非常可觀。路透社在 2015 年就曾經報道指出,中國和日本,在汽車行業的爭奪最終就表現為電池路線和氫燃料路線之爭。
▲ CONCEPT-i Ride
豐田 i 系列都是電動小車,定位於城市短距離通勤,這款 i Ride 車身尺寸2500×1300×1500mm ,軸距為 1800mm ,續航里程 150 公里。跟以往 i 系列的小車相比,i Ride 最大的變化就在於更加科幻的設定:前臉和後尾車門等都設置了屏幕,可進行與其他車輛的交流。
我又要來鼓掌了,豐田實現了我對未來汽車的設想:比如駕駛這麼一輛小車在路上,碰到一輛美女司機開的車,所有的屏幕可以立馬變成粉紅色然後顯示愛心和問候語……當然了前提是其他的車也有類似功能才有可能真的進行車輛間交流。
本田:我就是我,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在我心裡,本田一直是有點不務正業的技術宅,老是出些奇奇怪怪又讓人著迷的概念車,而且日本大車企紛紛結盟,豐田牽手馬自達,日產收了三菱,本田還是孑然一身。但是看看他的表現,即不像豐田那樣因為過大的體量而無法及時轉身,又不像日產-三菱那樣不夠求真務實光拿油車改電車,所以總體來說我還是挺喜歡本田這股 Geek 范兒。
本田的 EV 事業部 2016 年才成立,也挺晚的了,今年發布的 2030 戰略里,只是提到零排放汽車佔比 15% 左右,這裡面還有氫燃料電池車呢。比起德系來說,日本品牌對於純電路線保守的多。
本田這次發布了 Sports EV ,造型元素看起來跟法蘭克福車展上展出的 Urban EV 一樣,但是偏轎跑運動風格。真是沒見過這麼萌的跑車啊。
對於本田的 Urban EV 和 Sport EV ,比較特別的一點是使用了「情感引擎 HANA (Honda Automated Network Assistant) 」 技術,這是一套 AI 系統,可根據駕駛員的表情和聲調來判斷駕駛員的精神狀況並輔助駕駛員進行安全駕駛,同時通過學習掌握駕駛員的生活方式和喜好,並根據情況向駕駛員提出方案選項,實現駕駛員與移動工具的自然交流。
本田對於未來電動汽車的定位更像是扮演人們的心愛寵物,所以設計的很萌很可愛,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社長八鄉隆弘今年上海車展時談到這個系統時說過「我們希望未來的汽車就像自己的寵物一樣,能夠非常體貼地與人相處,高興時與我們一起分享喜悅,生氣時可以安撫我們的心情。」
汽車變寵物,還是汽車變衣服?兩田的定位反正是不太一樣的。
報道稱本田的 EV 使用的全新平台,雖然對此沒有任何展示,但從造型看,確實無法聯想到本田目前任何量產車型。這也是本田可敬之處,畢竟,用舊平台改改做電動車在設計上會有很大局限,大概除了省錢經濟沒別的好處。
雷諾日產三菱:繼往開來堅持純電路線
▲ IMx
▲ 聆風 NISMO 概念車
準確的說,雷諾-日產-三菱集團(為方便敘述以下簡稱雷日三)目前也是全世界排名前四的大集團了,而且就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來說,他們比前三大豐田、大眾和通用還要多,主要包括旗下包括世界上最暢銷純電動車日產聆風 Leaf 、歐洲新能源銷售冠軍雷諾 Zoe 、以及歐洲銷量最好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三菱 Outlander PHEV 。
雷日三的新能源戰略比較特別的一點是,堅持純電為主,可能主要是因為 Leaf 和 Zoe 都是純電且在各自細分市場都很成功,不過由於三菱的插混技術很成熟,雷日三也多了插混這一過渡式新能源解決方案。
這次日產展出了 IMx 和聆風 NISMO 概念車,日產表示 IMx 是基於全新電動平台開發,而聆風 NISMO 則是運動版的 Leaf 。前者最大的亮點是具備 ProPILOT 自動駕駛系統,但其實這套系統只是一套輔助駕駛系統。
三菱帶來了 e-EVOLUTION ,一款純電 SUV 。三菱一直主打駕駛激情, EVO 本身就是一款改裝神車,因此很多粉絲對這款電動化的產品很有興趣。
▲ e-EVOLUTION
日本汽車品牌大部分都堅持多路線並舉的進入未來,這可能跟政府的能源戰略有關,也跟東方的企業文化更偏保守有關,畢竟雞蛋不能都放在一個籃子里。
具體來說,本田宣布將在 2018 年將純電車型引入中國市場,而豐田也將在 2018 年,對中國市場推出純電車型。這可能是迫於雙積分的壓力而作出的選擇。
但從目前市場層面的實際來說,兩田的混動線路目前走的還不錯,憑藉城市道路低速狀態下的駕駛體驗和低油耗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不依賴補貼也能賣。作為實現零排放的過度線路,也許反而是一種務實態度的體現。
東京車展日本品牌交出的答卷,大家還滿意嘛?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國家電網公司計划到2020年建設電動汽車公共充電樁12萬個?
※從安全性的角度看,新能源汽車可能會有哪些方面的技術難題?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前景怎麼樣?會不會和前幾年的太陽能一樣,由於一窩蜂的上馬項目最終從朝陽產業變成夕陽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