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真實的敵後抗日游擊戰爭

老電影《地道戰》中,漢奸湯司令有句經典的台詞,「共產黨的軍隊和國民黨的軍隊大不一樣,他們誰是軍隊誰是老百姓,你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很難分清。」

這話說的一點不錯,兵民不分,是抗戰時中共軍隊的最大特色,是與國軍最大的不同。

在一些老的抗戰題材文藝作品中,比如《地道戰》《地雷戰》《烈火金鋼》《敵後武工隊》《平原槍聲》《鐵道游擊隊》《戰鬥的青春》《小兵張嘎》《新兒女英雄傳》《呂梁英雄傳》等等,主要的角色都是不穿軍裝的土八路和民兵,就是以表現軍隊為主的作品,比如《三進山城》《連心鎖》《衝破黎明前的黑暗》等等,老百姓也在其中佔了很大的戲份。這就對了,這才是八路抗戰的主要角色。但也許是出於對軍服的過分崇拜,也許是為了向國軍和英美等軍的正規作戰看齊,近些年拍攝的影視,比如《亮劍》《我的兄弟叫順溜》《楊成武強攻東團堡》《李天佑血戰平型關》《蕭鋒血戰陳庄》等等,卻都是滿屏整齊威武的軍裝,地方武裝與民眾在這些劇中成了可有可無的配角。這未免本末倒置,東施效顰,八路抗戰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兒。

為什麼不是這麼回事?為什麼八路的戲非要有很多不穿軍裝的唱主角呢?

一,魚兒離不開水。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有專門的一章——兵民是勝利之本,在這一章中,他講到:「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我們之所以不惜反反覆復地說到這一點,實在是沒有這一點就沒有勝利。沒有許多別的必要的東西固然也沒有勝利,然而這是勝利的最基本的條件。」在很多時候,毛澤東甚至把做群眾工作看的比打仗還重要。朱德在《抗日游擊戰爭》一文中也說,「抗日游擊隊與群眾的關係,好比魚和水的關係一樣。魚在水中才能生存與長大,抗日游擊隊有了群眾做依託才能生存與長大。魚一離水就死,抗日游擊隊一離開群眾就也無從生存。」

能否發動群眾並依靠群眾,對於八路,是其能否生存下去的必要條件。在一支背靠自己後方實施大兵團正規作戰的軍隊中,軍裝的發放、公糧的配濟、械彈的補充、傷員的救治、經費的供給等等,一般是用不著帶兵官們去操心的,尤其是不用基層的連排長們去操心的。二戰時英軍美軍德軍日軍就是這樣,抗戰時的國軍也是這樣,今天我軍也是這樣,但敵後抗戰時的八路軍新四軍不是這樣,他們是遠離自己的後方作戰的,是以連或以排為單位的小部隊分散到敵人的後方活動的,在這樣的環境下,鞋子沒了誰來給你做?乾糧沒了誰來給你做?打仗產生了傷員誰來給你抬下去救治?彈藥用光了誰來給你送上來補充?等等這一切,都是他們面臨的頭號問題。這些問題靠誰來解決?只能靠地方黨組織,靠地方黨領導和組織起來的群眾。只有緊緊地依靠地方黨與群眾組織,鞋沒有了才有人做好了送來,乾糧沒有了才有人做好了送來,打仗掛花了才有人給你抬下去藏起來養起來,遭遇敵人追捕時才有人給你掩護幫你脫身。所有這一切,就成為必須發動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的的緣由與動力。在這樣的戰爭模式下,你不依靠群眾寸步難行。

在當時的敵後,許多仗是因為某一次與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事由而打起來的,比如為了保護群眾秋收,為了打擊敵人砍樹,為了救回被鬼子擄去的「花姑娘」,為了破壞敵人的集家並村,為了剷除為害百姓的土匪漢奸等等。因為作戰行動與百姓的利益密切相關,於是便有了群眾的積极參与,為軍隊站崗、提供情報、做嚮導、抬傷員、送彈藥、提供吃的穿的住的,就不再像應付差事那樣消極敷衍,而是看作自己的事,看作關係自己身家性命的事,這支軍隊也就被百姓們看成了自已的隊伍,看作子弟兵。

有了這種直接的互相依靠,軍民一致協作抗日便不僅僅體現在戰略層面上,而是進一步地體現到了戰術層面上,體現到每一個具體的戰鬥行動中。

抗戰進入到相持階段後,許多根據地實行了一元化領導,縣長就是縣游擊大隊的大隊長,縣委書記就是縣游擊大隊的政委,區長就是區小隊的小隊長,區委書記就是區小隊的政委。在由正規軍組建的武工隊中,規定必須有地方幹部參與領導,而各區、村的武委會主任,有很多又是軍隊派出的排長、班長擔任的。所有這些,又從體制上將軍地兩元變成了一元,軍隊與老百姓更加緊密地擰在了一起。那年頭八路不像國軍那樣也不像今天解放軍這樣建有軍籍,在這種樣式的人民戰爭中,誰是軍隊,誰是老百姓,不唯敵人分不清,就是中共自己,也很難分的清楚,當然也沒想分清楚。

朱德將八路軍與老百姓比做魚和水,真是再恰當不過了。國民黨軍敵後游擊之所以未能取得出彩的戰果,甚至無法立足,因為它這條魚離開了水,因而要想存活也就成為不可能。

二,地方武裝的作用不容忽視。早在全面抗戰爆發之初,中共便在擴大主力軍的同時將大力發展地方武裝作為武裝力量建設的重點,上到各地委行署下到各村支部,都成立了人民武裝委員會,專司民兵武裝的建設,形成了村有游擊小組、區有游擊小隊、縣有游擊大隊、行署有游擊總隊的層層隸屬的地方軍建設格局。

1941年11月,中央軍委頒發《關於敵後根據地軍事建設的指示》,更加明確地規定每個抗日根據地的軍事結構,均應包括主力軍、地方軍、人民武裝(即不脫產的自衛隊和民兵)三個部分。這個指示的主要精神不是擴大主力軍而是精簡主力軍,是進一步的擴大地方軍與民兵。從那以後,穿軍裝的正規軍更少,不穿軍裝的地方武裝則更多了。

關於三種武裝的比例,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略有不同。一般來說,是山區根據地主力軍與地方軍為3:2;平原根據地則為2:3;在環境特別惡劣的平原地區,則全部武裝地方化,不設主力軍。至於民兵的數量,不論平原還是山地,都超過地方軍與主力軍的總和。

由於敵所佔地區與中共游擊地區高度重合,主要集中於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而很少山地,因而實際說來,中共武力中穿軍裝的正規軍佔比很小,抗戰的主要角色更多的體現到了不穿軍裝的兵民不分的地方軍與民兵身上。

所謂地方軍的名稱,各根據地也略有不同。以晉察冀軍區為例,就是各地區隊、縣大隊、區小隊。地區隊相當於丙種小團,人數少的五六百,多的八九百,下轄大隊四個或五個。每個地區隊堅持兩到四個縣的游擊作戰,比如第三十四地區隊,也叫任高安地區隊——堅持任丘、高陽、安新地區;第三十八地區隊,也叫之清地區隊——堅持之光、清苑地區;第三十五地區隊,也叫新容雄定地區隊——堅持新城、容城、雄縣、定興地區等等。縣大隊的的全稱是XX縣抗日游擊大隊,主要堅持本縣區域內的游擊作戰,人數少的100來人,多的300多人。區小隊的全稱是XX區抗日游擊小隊,主要堅持本區的游擊作戰,人數一般在30人左右。以冀中軍區為例,到五一大掃蕩時,共有13個地區隊,39個縣大隊,200多個區小隊。這些地方軍——注意:地方軍也是軍隊——就都是不穿軍裝的。

八路武力的第三級,即不脫產的民兵,為數就更多。當時各根據地中,所有16歲到55歲的男女,只要身體健康的,都編入自衛隊。而民兵,則是在人民自衛隊的基礎上,由以下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青年抗日先鋒隊(簡稱青抗先),由18至24歲的男性青年組成。第二部分,模範自衛隊,由25歲至35歲的男性青年組成。第三部分,游擊小組,由前兩者中最優秀和最勇敢的男性青年組成。至抗戰勝利時,中共各根據地的武裝民兵已達到268萬。

抗戰勝利後,國共和談期間,蔣介石之所以輕視中共武力,是因為他只看到了那120多萬穿軍裝的正規軍,而沒有看到比正規軍佔比更多的不穿軍裝的民眾武力,這是他失敗的必然。今天的藝術家們犯了和老蔣同樣的錯誤。

說不穿軍裝的土八路是抗戰的主角,當然還不僅僅是因其數量多,更重要的還是發揮的作用大。以冀中軍區為例,五一大掃蕩之後,由於環境的惡劣,很長時間裡,正規軍只有一個第24團,而度過這黎明前最黑暗的時段又在抗戰史上書寫出無數精彩戰例的,就是始終堅持在這方家園與敵抗爭的十幾個地區隊、三十幾個縣大隊、二百多個區小隊和幾十萬的民兵。百團大戰中,配合主力作戰並擔負騷擾駐敵、傳遞情報、押送俘虜、捉拿漢奸、破壞公路、鐵路、橋樑、拆毀城牆、堡壘、鋸電杆、割電線等等行動的,基本全是地方武裝與民兵。

當年許多游擊作戰,是縣大隊、區小隊、民兵單獨或由正牌八路派人指導之下打的。比如著名的沁源圍困戰,便是以主力部隊一個團大部與兩個團的小部,加上全縣的地方軍與民兵,共組成了13個游擊集團一同參加的,其中的12個輪戰爆炸隊和130人的機動爆炸隊全部由民兵組成,其他如石雷組、機動組、圪針組等也全部由民兵擔任。敵後抗戰遍地開花的麻雀戰、地雷戰、地道戰,即全是民兵所為。

抗戰時的冀中軍區有個統計,整個八年間,全區對敵作戰十餘萬次,主力兵團參戰僅八千多次,這也就是說,有九成以上的戰鬥是由地方武裝和民兵承擔的。

三,主力的擴大與地武的關係。在華北的敵後,主力軍的建設是有一個起伏的。抗戰的前兩年多,是主力軍大發展的時期,百團大戰後,則精簡主力,全力發展地方軍,到了大反攻前,又迅猛擴大主力軍。主力每一次的擴大,便有大量的地方軍整個中隊整個大隊的穿上軍裝編入其中,而當主力精簡時,又有整團整營的正規軍脫下軍裝變成地區隊、縣大隊。

中共抗日根據地內,沒有日本帝國那樣的徵兵制,也不執行國軍那樣的壯丁制度,但中共各根據地內,都有層層遞進的地方武裝,這就為野戰主力提供了無盡的後備兵源。每當主力兵團需要補充或擴充時,都是從地區隊、獨立團等地方兵團中成建制的抽調升級編入,而後者產生的空額,又可以從縣大隊中填補,縣大隊產生的空額,再由區小隊中填補,區小隊產生的空額,則由民兵中填補。

這種逐級升編的做法,其好處就是,參加到主力的兵員,從政治上說,是都已經經過了區小隊、縣大隊和地區隊階段的灌輸與洗禮,思想覺悟已經有了逐級的提高,參加野戰軍不再像從農民中直接徵召那樣有怕離開家鄉的顧慮重重,反而有了以升編野戰軍為榮的強烈願望與自豪。從軍事上說,因為在區小隊、縣大隊、地區隊等地方武裝中都已經有了一定的軍事技能與實戰經驗,便極大地縮短了對新的戰場的適應過程,起到預備兵役制也無法起到的作用。

抗戰時,我主力軍的擴充差不多全是走的這種逐級升編的路子。1939年初,第120師到冀中,目的之一便是利用冀中人口稠密、地方武裝多的特點進行擴軍。該師來的時候僅六千多人,半年多後離開的時候,已經擴充至二萬多人,其中絕大多數是整營整團的地方部隊補入的。大反攻時,冀中軍區主力團的數量由反攻前的6個一下子迅猛地擴充到26個,這些新組建的野戰主力團,其兵員就全部來自各地區游擊隊的升級,極少沒經過戰陣的徒手新兵。1945年日寇投降,當我之作戰模式由游擊戰陡然向運動戰轉變,急需大量擴編正規軍時,第129師一聲令下,其下屬的冀南軍區、太行軍區和冀魯豫軍區,在短短十餘日內,便緊急擴充十多萬,這新擴充的兵員中,也全是地方武裝的戰士,有半數還是帶槍成建制加入的,編入野戰軍後,只是稍加適應,馬上就參加了收復失地的作戰。

正是有了大量的地方民眾武裝源源不斷的補充,才使得我野戰主力部隊能夠及時得到補充並不斷發展壯大,否則,在沒有預備兵役制的中國,若想兵員隨補隨戰,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不同的戲有不同的角。一如國際政治題材的影視應以總理、大臣等為主角,農村題材的影視就得以村長、生產隊長做主角。同樣的道理,在主要採取大兵團作戰的美軍、英軍和國軍題材的影視中,單純表現那陣容堂堂戰旗獵獵的軍隊,這沒錯,二戰時的美軍英軍打仗的確沒有民兵婦救會什麼的參與其中,國軍打鬼子也同樣不怎麼依靠老百姓,但若在表現八路的作品中也單純表現軍服齊整的軍隊而忽略不穿軍裝的地方軍與老百姓,就大錯特錯了。在人民戰爭這個大舞台上,那些便衣的區小隊、武工隊、民兵、婦救會等等,是比正規軍的團、旅等大部隊發揮了更多也更顯赫的作用的,中共抗戰這出大戲中的主角,當仁不讓的只能是他們。

不是軍隊單打獨鬥,而是必須要有民眾參與的、兵民不分的抗日游擊戰爭,是中共抗戰最本質的東西。如果你想表現中共的抗戰,你就不能繞開這個最本質的東西。我知道,任何藝術形式,在表現某一事物時,都不可能面面俱到,都只能擷取它某一個或某幾個側面進行提練加工,而繞開更多其他不重要的方面,但被表現的這個事物最本質的東西是不能被繞開的,就好比表現牧民的作品不能繞開草原,就好比表現漁民的作品不能繞開大海,繞開了就是向璧虛構,就是胡說八道。

本文作者郭東風,網名牛戈,代表作《穿幫--民國軍史中的以訛傳訛》,中國言實出版社出版,全書54.6萬字,16開441頁,更多精彩內容,移步公眾號:南疆烽煙正十年


推薦閱讀:

絕望的海盜
談及消暑
如何閱讀《如何閱讀一本書》 | 章魚讀書群六月作品
2016年豆瓣九分高評書,依然免!費!送!
8月優秀筆記_dont_《自控力》

TAG:历史 | 军事 |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