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明銳車主眼裡的新明銳Combi
2017年5月8日,是我和自己的小明銳最後一次見面的日子。三天之後,它被5萬塊錢賣給了別人。而在此之前的整整七年時間裡,我跟它風裡來雨里去,一起走過了15萬公里的人生旅程。如果再算上經我推薦買了新老明銳的四位朋友,我覺得,斯柯達應該給我頒發一個忠實用戶證書之類的。
但是,我和小明銳分手的結局並不完美,確切的講,是太不完美。
在賣車之前的半年裡,它剛剛經歷過一場大修。還是「心臟手術」。也正是這次意外,促使我下定決心賣車。因為指不定哪天,它又壞在半路上。
再往前推,防凍液滲漏、半軸漏油、前擺臂老化,以及你們都知道的EA888燒機油和7速DSG抖動,我很幸運地都碰上了。
「後備箱常備一桶機油」絕非玩笑,因為你們是不會理解,3000公里燒完4L機油的酸爽的。
如果你們以為,這就是我那台小明銳的全部,too young……
因為每一天坐在那台車裡,就相當於坐在一個「毒氣罐」里,從頂棚、從地板、從車裡的不知道什麼地方,那種難以名狀的異味,無論做多少次空調清洗、內飾精洗,都無法抹去。每每有人坐在我車裡,跟我吐槽難聞的味道的時候,一邊是我已經麻木的鼻子,一邊是腦子裡想像著是否多開一天,我會多折壽一天。
我是怕死的。
所以,再見。再也不見。
只是很多時候,命中注定了你會跟某個東西有某種必然的聯繫。8月底的時候,去了趟大連,在大風大雨裡頭粗淺地又感受了一次Octavia。區別只在於,這一回的對象是combi,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旅行版。
如果當年就有旅行版 我還要什麼轎車款
這句話我是當真的。我就是一個喜歡旅行版多過轎車的人。
在國產之前,國內的大街上就能看到一些進口斯柯達的身影,不光有第一代明銳,有和老帕長得很像的老款Superb,還有就是Octavia Combi。有的時候看到combi的幾率比前兩個還要多一些。只是2007年正式國產之後,combi既沒有國產,而且也停止了進口銷售。所以在我這個老明銳車主的眼裡,過去的這十年,斯柯達的「中國版圖」始終就像是缺了一個角。
而且明銳這款車,天生給人一種低調居家過日子、實用能幹有內涵的印象,當初能夠選擇明銳,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它的這種氣質。儘管買它的時候,我還不到30歲。
另外,它的發動機艙里有一顆1.8TSI的大心臟,打開掀背之後有一個超級大的後備箱空間,相比於同時代的同級車,它的配置又豐富得讓人艷羨。於是在沒有combi的時候,我買了轎車款。
假如那個時候也能同步生產旅行版,我想我一定會選擇combi而不是轎車。
明銳 永遠是一台不上照但貼心的車
我就是個「不上照」的人。除非斜上45°俯拍,否則照片里的我總是一張大臉……Whatever,面相如此,也活了30多年了,就這樣吧。所以我比較適合端著相機拍別人。
而這個中期改款的明銳家族么,說真的,我很想把斯柯達的設計師找出來狠狠打一頓。如果打一頓不合適,那就打兩頓。我很難理解為什麼會做出如此難看的四眼車燈。不管別人怎麼想,反正我堅定地認為,這套設計是失敗中的失敗,完全應該拿來作為反面教材使用。
唯有仔細看,看久了,才會從一些細節方面發現它美好的一面。並且好在,除了車頭被殘忍地動了刀子,車身的其他部位還保持著明銳精緻時尚又不失穩重的風格。
車內的設計跟改款前基本一樣,典型的大眾味道。就連各種撥桿、按鍵的位置、操作方式都是一樣的。大眾系的朋友絲毫不會有陌生感。
主要的變化在於,斯柯達給明銳旅行版特別配備了一套9英寸大屏導航娛樂系統,全觸摸設計,靈敏度不錯,菜單的操作方式也比較直觀,稍微熟悉一下就能方便的用起來。
然後繼續吐槽,都2017年了,自主品牌們一個個開始發力大屏、觸摸、互聯、智能語音等等一系列更酷更有時代感的交互系統。特別是斑馬、G-Netlink這類,無論是體驗還是技術本身,都已經甩開大眾幾條街的節奏。而且我可以肯定的說,中國汽車品牌在內燃發動機研發方面恐怕是追不上歐美日了,但在車載智能交互系統方面,可以完爆歐美日。
真的不是我誇張,斑馬是汽車端的安卓的話,那麼明銳的那套大眾貨基本就還停留在諾基亞時代。大眾、豐田、本田包括賓士寶馬奧迪們,還是趁早把這塊業務交給中國企業吧。這不,神龍汽車已經成了斑馬的又一個合作夥伴了。
當然除了這個槽點,明銳在其他的配置和功能上,還是有些亮點的。
旅行版廣闊的車頂空間,允許安裝一塊面積更大的全景天窗,這是轎車版所不具備的;在後排中間的空調出風口下方,提供了兩個USB介面,可以滿足後排的充電需求;後備箱是電動開閉的,後備箱地板距離地面的高度也不過50厘米,搬運個東西比起SUV真是方便不少;後備箱本身就有610L大容積,算是同級別之最,放倒後排座椅,直接擴展到1740L,塞進去兩台大平板電視都沒有任何問題。
而且只要願意,還可以選裝ACC自適應巡航,可以選裝前方安全輔助系統,可以選裝盲點監測、可以選裝第三代自動泊車系統,可以選裝帶3組記憶和電加熱功能的電動調節座椅……
基本上,這個級別車型該有的實用性配置,明銳旅行版一個都不少。
好開易上手 標準的居家旅行車風格
上車、調整好後視鏡、啟動、掛擋、走著。開這樣一台車很容易上手,屬於典型的「卡片機」設定,也就是標準的居家旅行車風格。而且臀部的直覺也會告訴你,放鬆了開,別捉急走。因為它的座椅偏軟,舒適度方面有一定的提升。
它仍然搭載了遍佈於大眾許多車型上的1.4TSI發動機和7速雙離合變速器。經過近幾年的不斷優化,技術上已經比較成熟,穩定性可靠性也在不斷提高。不過呢別看它150匹馬力/250牛米的數據,跟我那個老明銳的第一代1.8TSI一樣,實際上油門踩下去的感受還是不同的。最直觀的差異就在於,老的1.8TSI底氣更足爆發力更大,而現在的1.4TSI油門更輕盈,但提速並不算快。真的需要給力的時候,嗯,還是沒有預想中的那麼快。也許,是因為試駕的這天,大風大雨的路面又潮濕,影響到加速表現了吧。
明銳旅行版也沒有獨立的後懸掛,只是和現款明銳一樣的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掛。所以操控就不是它的主要任務,不要想著拿一台明銳旅行車做激烈的駕駛動作。大雨天走在大連的濱海中路上,若是車速快一些過彎,就不是操控見長的那些車子敏捷和乾脆的風格,多少有些遲鈍,轉向也不能說十分犀利。中規中矩,適合儘可能平和、舒適地行走在路上。我只是建議,如果車主換胎的時候,能用米其林浩悅之類的替換掉現在的韓泰萬途仕,那麼舒適性會更加出色一些。
但也不是說它的操控真的沒啥亮點。旅行版相對於轎車版最大的差異在於,儘管它的底盤提升了2厘米,但車身長度增加到了4687mm,車身四周又增加了一圈的大包圍,所以不僅是整備質量要比轎車版更重一點,開起來之後也會感覺到它更穩一點。
另外,由於現在的明銳都採用小排量輕量化的發動機,而旅行版車屁股又加了點分量,所以它的前後重量配比要比轎車版更合理一點。剎車減速也好過彎也好,就不會覺得車頭過於沉重,有助於降低前輪負擔。
除了1.4T,斯柯達還準備好了一台排量更小的1.2T四缸發動機,和一台1.6L自然進氣發動機。其中1.2T是比較新的機型,85kW最大功率和200Nm最大扭矩幾乎等同於主流的2.0L自然進氣發動機,但更輕、更省油。論顧家,它比1.4T更極致。
老明銳是我的「第一任」,所以不管之前的七年時間裡,它究竟給我折騰出了多少幺蛾子,那種複雜的感情總是少不了的。比如當年搬家的時候,運傢具裝零碎,翻倒了後排那就是一台小貨車。跟我跑了多少次宜家,任勞任怨。不枉車生。
而和新款明銳旅行版在一起的時間很短,不過三四個小時。但它就是能引得我追憶那些陽光燦爛的日子。似乎也是用這幾個小時的時光,為我彌補了當年買不到旅行版的缺憾。
如果對家用車沒有特別的激情,不在乎那零點幾秒的快感,又想要有一種品質感的生活伴侶,那麼明銳旅行版很合適。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