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圖案整理第十八期 京劇·臉譜

京劇,曾稱平劇,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

徽劇是京劇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京劇形成後在清朝宮廷內開始快速發展,直至民國得到空前的繁榮。

京劇走遍世界各地,成為介紹、傳播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媒介。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中國。在2010年11月16日,京劇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徽州商人富甲一方,商業的成功引發了文化消費慾望的高漲。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戲曲聲腔崑山腔的興起,紛紛蓄養家班,角色斗藝,並賣力為乾隆下江南收集聲色歌舞,不惜重金包裝徽劇色藝,客觀上為徽劇進京創造了條件。雄霸明清商界500餘年的徽州商幫以鹽商出名,黃山歙縣的鹽商尤其出名,富甲一方。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戲曲聲腔崑山腔的興起,江南江北文人士大夫和富商巨賈紛紛蓄養家庭戲班。已經在外地商界嶄露頭角的徽商也紛紛效仿。長期為某個徽州商人所養所用的戲曲班社就被外人稱為「徽班」。徽商廣蓄家班,安徽沿江一帶,包括古徽州的地方戲也開始興盛。他們唱崑腔,由於語言的差異而不「諧吳音」,不經意間唱出了一點「。尤以誕生在安徽安慶市懷寧縣的石牌調最著名。徽州藝人帶著鄉音下揚州,得到了徽商們的親情惠顧和重金扶持。他們或出沒於碼頭街肆,或為徽商富賈所容留。技藝得到發展,鄉音也漸佔上風。

歙縣大鹽商江春,是一位品味極高的戲曲鑒賞家,他酷愛戲曲,家中常常「曲劇三四部,同日分亭館宴客,客至以數百計」。他把各種名角聚在一起,又讓不同聲腔同台互補,使異軍突起的徽班具有了博採眾長的開放格局。

表現手法

京劇表演的四種藝術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劇表演四項基本功。

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樂性的念白,二者相輔相成,構成歌舞化的京劇表演藝術兩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體動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藝,二者相互結合,構成歌舞化的京劇表演藝術兩大要素之一的「舞」。

戲曲演員從小就要從這四個方面進行訓練,雖然有的演員擅長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當以做功(花旦)為主,有的以武打為主(武凈)。但是要求每一個演員必須有過硬的唱、念、做、打四種基本功。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地發揮京劇的藝術特色。更好地表現和刻畫戲中的各種人物形象。

京劇有唱,有舞,有對白,有武打,有各種象徵性的動作,是一種高度綜合性的藝術。

行當分類

京劇行當的劃分,除依據人物的自然屬性(性別、年齡)和社會屬性(身份、職業)外,主要是按人物的性格特徵來分類。京劇班社舊有「七行七科」之說 :七行即生行、旦行(亦稱占行)、凈行、醜行、雜行、武行、流行。

·生

除了花臉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正面角色的統稱,分老生(又分重唱的安工老生,重做的衰派老生,重武的靠把老生)、武生(分長靠武生、短打武生並應工猴兒戲)、小生(分扇子生、雉尾生、窮生、武小生) 、紅生 、娃娃生。

·旦

女性正面角色的統稱,分青衣(正旦)、花旦、閨門旦、刀馬旦、武旦、彩旦。

·凈

俗稱花臉,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質或相貌上有些特異的男性人物,化妝用臉譜,音色洪亮,風格粗獷。「凈」主要分為文凈、武凈兩大類。文凈又分正凈(重唱功,稱銅錘花臉、黑頭)、副凈(重工架表演,稱架子花臉),武凈分重把子工架的武花、重跌扑摔打的武花(也被稱為摔打花臉)、油花(一稱毛凈)。

·丑

扮演喜劇角色,因在鼻樑上抹一小塊白粉,俗稱小花臉。分文丑(分方巾丑、袍帶丑、老丑、榮衣丑,併兼演彩旦、婆子)、武丑(又稱開口跳)等。各個行當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在唱念做打的技藝上各具特色。

京劇臉譜,是一種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特殊化妝方法。由於每個歷史人物或某一種類型的人物都有一種大概的譜式,就像唱歌、奏樂都要按照樂譜一樣,所以稱為「臉譜」。關於臉譜的來源,一般的說法是來自假面具。京劇臉譜藝術是廣大戲曲愛好者的非常喜愛的一門藝術,國內外都很流行,已經被大家公認為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標識之一。臉譜的主要特點有三點:美與丑的矛盾統一,與角色的性格關係密切,其圖案是程式化的。

臉譜對於不同的行當,情況不一。「生」、「旦」面部化妝簡單,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麵」、「潔面」。而「凈行」與「醜行」面部繪畫比較複雜,特別是「凈」,都是重施油彩的,圖案複雜,因此稱「花臉」。戲曲中的臉譜,主要指「凈」的面部繪畫。而「丑」,因其扮演戲劇角色,故在鼻樑上抹一小塊白粉,俗稱「小花臉」。

京劇臉譜起源於生活。每個人面部器官的形狀、輪廓相似,生理布局也都有一定的規律,面部肌肉的紋理與人物的年齡、生理、經歷、生活的自然條件也都有密切關係,所以京劇臉譜的勾繪是以生活為依據,也是生活的概括。如生活中常說的人的臉色,曬得漆黑、嚇得煞白、臊得通紅、病得焦黃等,既是劇中人物心理活動、精神狀態的揭示和生理特徵的表現,又是確定臉譜色彩、線條、紋樣與圖案的基礎。臉譜雖然來源於生活,但又是實際生活的放大、誇張。演義小說和說唱藝術對歷史人物的誇張、形象的描寫,也是京劇臉譜的依據來源。如關羽的丹鳳眼、卧蠶眉,張飛的豹頭環眼,趙匡胤的面如重棗等,所有這些描寫,都被戲曲化妝吸取下來,在京劇舞台上的表現尤為明顯、突出。京劇臉譜在創造與發展的過程中,來源眾多,除上述者外,還有如下幾種:

1、借鑒生活中血統遺傳的原理。如張飛之子張苞,孟良之子孟強,焦贊之子焦玉,尉遲敬德之子尉遲寶林等,襲用其父臉譜,關羽的兒子關平等約定俗成,漸成定例。

2、依據劇中人物姓名,附會色調,確定臉譜。如齊桓公因名「小白」而勾白臉,青面虎因「青」字勾綠臉,浪里白條張順因「白」字勾白臉,黑風利、烏成黑等因「黑」字皆勾黑臉。3、以訛傳訛;一些劇中人物的臉譜來源於「訛傳」(音訛、義訛),加以附舍。如文天祥因與聞太師之「聞」同音勾紅臉。鋼屬黑色,剛與鋼同膏,因此京劇舊例,凡性格猛烈剛強之人多勾黑臉,如《草橋關》劇中的銚剛,(徐策跑城9劇中的薛剛)《慶陽圖》劇中的李剛,均因名字中有「剛」字而勾黑臉(京劇界素有「三剛不見紅」之說)。《八蜡廟》劇中的關泰,《收關勝》劇中的關勝,僅因與關羽同姓而勾紅臉。

京劇舞台上幾千齣戲,數不清的花臉角色,而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一套畫法,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臉譜。臉譜看來五顏六色,五花八門,其實自有一套章法,也就是說各有各的譜。如果從線條和布局來看,大致可分為整臉、三塊瓦臉、十字門臉、碎臉、歪臉、白粉臉、太監臉以及小花臉的豆腐塊。這每一種臉譜雖畫法各異,但都是從人的五官部位、性格特徵出發,以誇張、美化、變形、象徵等手法來寓褒貶,分善惡,從而使人一目了然。以三塊瓦的基本畫法而論,即由眉子、眼窩、嘴窩這「三塊」組成,其他畫法大多從這三塊瓦演變而來。如十字門臉,即從腦門至鼻樑有一條黑道,俗稱「通天紋」,與兩個眼、眉連接起來像一個黑十字;所謂花三塊瓦,即在誇張的眉眼中加一些顏色和裝飾圖案,如喜劇人物張飛、焦贊,畫垂眉或蝶翹眉,笑眼窩,翹嘴以示笑口常開;悲劇人物西楚霸王項羽,眼角下斜,嘴角下撇,雖不失莊重,卻也預示著兵敗垓下,自刎烏江的命運;如漢朝銚期的老臉則眼窩尾部畫出下垂的鬢角,其子銚剛的眼角卻呈上翹之勢,加上誇大的光嘴巴,一看便是血氣方剛;再如關羽「面如重棗」,自然畫紅臉,包拯「鐵面無私」則黑臉非他莫屬,曹操「面帶奸詐」便是一幅奸白臉。可見花臉臉譜是以色定調,如紅色表示忠誠耿直、熱情吉祥;黑臉表示豪爽粗暴、剛正不阿;紫色表示老實忠厚;黃色表示兇狠勇猛;藍色表示桀傲不訓、剛強爽快;白色表示奸詐多疑;綠色表示驍勇魯莽;粉紅色表示年邁血衰;金銀色表示莊嚴,多用於神仙聖人。如果從這些畫法來分析,就會看出門道來了。

·整臉

一種顏色為主色, 以誇張膚色,再勾畫出眉、眼、鼻、口和細緻的面部肌肉紋細。

·三塊瓦臉

又稱「三塊窩臉」,是在整臉的基礎上進一步誇張眉、眼、鼻的畫片, 用線條勾出兩塊眉,一塊鼻窩,所以稱「 三塊瓦臉」。其中又再分「正三塊瓦」 「尖三塊瓦」 「花三塊瓦」 「老三塊瓦」等。

·十字門臉與六分臉

十字門臉由三塊瓦臉發展出來,特點是 將三色縮小為一個色條, 從月亮門一直勾到鼻頭以下,用這色條象徵人物性格。主色條和眼窩構成一個「十」字,故名「十 字門臉」,又分「花十字門」、「老十字門」。

六分臉特點是將腦門的主色縮為一個色條,誇大眉形,白眉形佔十分之四,主色佔十分之六。「六分臉」也稱「老臉」。

·碎花臉與歪臉

碎花臉由「花三塊瓦臉」演變而來,保留主色,其他部位用輔色添勾花紋,色彩豐富,構圖多樣和線條細碎,故稱「碎花臉」。

·歪臉主要用來誇張幫凶打手們的五官不正, 相貌醜陋, 特點是勾法不對稱, 給人以歪斜之感。

·僧臉與太監臉

「僧臉」又名「和尚臉」。特徵是腰子眼窩 花鼻窩 花嘴岔,腦門勾一個舍利珠圓光或九個點,表示佛門受戒。

太監臉專用來表現擅權害人的宦官 ,色彩只有紅白兩種 ,形式近似「 整臉 」與「 三塊瓦臉 」,只是誇張太監的特點;腦門勾個圓光,以示其閹割凈身,自詡為佛門弟子。腦門和兩頰的胖紋,表現出養尊處優 ,腦滿腸肥的神態。

·元寶臉與象形臉

無寶臉的腦門和臉膛的色彩不一,其形如元寶,故稱「元寶臉」。分「 普通元寶臉 」、「倒元寶臉」、「花元寶臉」 三種。

·象形臉一般用於神話戲,構圖和色彩均從每個精靈神怪的形象特徵出發, 無固定譜式。畫法要似像非像,不可過於寫實,講究「意到筆不到」,貴在 「傳神」,讓觀眾一目了然,一看便知道何種神怪所化。

·神仙臉與五角臉

神仙臉由「整臉」 「三塊瓦」發展而來,都用來表現神、佛的面貌 ,構圖 取法佛像。主要用金、銀色,或在輔色中添勾金、銀色線條和塗色塊,以示神聖威嚴。

五角臉又名「三花臉」或「小花臉」,特點是在鼻樑中心抹一個白色「豆腐塊」, 用漫畫的手法表現人物的喜劇特徵。

·小妖臉與英雄臉

「小妖臉」表現的是神話戲中的天將 小妖等角色。這種臉譜又名「隨意臉」。

「英雄臉」 不是指傑出人物的臉,而是指扮演拳棒教師和參與武打的打手的臉。

推薦閱讀:

請問有汗毛的老鐵是怎麼紋身的,長出毛來不會很怪嘛?
如何評價學生紋身?(補充問題:如果讓你規定一個紋身年齡 你覺得多少歲合適)?

TAG:文身师 | 文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