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冰河期對古代王朝的興衰究竟有多大影響?

本文首發於頭條號歷史大學堂和微信公眾號歷史雜碎

在上一篇文章中,團長講述了土地兼并對於王朝命運的不利影響,但是在生產力落後的古代,也許還有其他原因在決定著王朝的存續,其中,一個就是氣候變化。也許,真正決定王朝興衰的既不是土地兼并帶來的貧富差距,也不是統治者的倒行逆施,而是大自然那致命的1.0度。

一、詭異的氣候——興衰對應圖

在近年的史學界,科學家們通過勘探冰層和地質,發現氣候變化和中國古代王朝的興衰有著高度的一致性。(這項技術最早應用於古生物研究,連恐龍時代的溫度都可以推出,幾千年前更是不在話下。)具體就是下圖。

從這張圖中我們可以發現,凡是古代有名的盛世,大多處於王朝的中前期,這些時期的氣溫明顯高過王朝的衰落期。其中我們最為津津樂道的貞觀之治更是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高峰。

而王朝末年的氣溫則一直是最低的,其中尤以明末最為突出。除了秦朝是個例外,之後的兩千多年,沒有一個王朝能逃脫這個規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明朝末年,在這個時期,氣溫降至了歷史最低點。而根據史料,這一時期的中國災禍連連,其受災程度之深,可為歷史之最。

(蝗災)

《哈佛中國史》曾對明朝歷年的災害進行過詳細的統計,其中,嘉靖、萬曆、崇禎年間都爆發了舉世罕見的災害,其中,尤以崇禎年間為最。

根據統計,崇禎年間集齊了九淵(中國古代對九種災害的統稱)中的八個,分別為嚴寒、乾旱、饑荒、蝗災、地震、大疫、沙塵暴、龍見。其中的嚴寒則是近1000年來中國歷史的最低點,也就是著名的小冰河期。

通過明代的記錄,我們發現了一個詭異的事實,凡是那些被文人們斥為昏君的大明皇帝,幾乎都趕上了氣溫驟降和各種災害,文人們將災害的原因歸咎為君主多行不義,因此遭到了上天的懲罰。但是實際的因果關係與古人的認知正好相反,正確的邏輯是氣溫驟降導致了自然災害頻發,百姓流離失所,而由於當時人們認知有限,便將所有的錯誤歸結為統治者的倒行逆施。皇帝實際上只是替老天背了鍋,成為了天下人發泄怒氣的對象。

二、氣溫降低為何會導致王朝的衰落

那麼,為何氣溫降低為導致王朝的衰落呢?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這一點在生產力不發達的農業社會更是顯得尤為重要。古代社會的核心幾乎都圍繞著糧食生產而展開。一個王朝要想維持統治,其核心要務在於能否解決老百姓的吃飯問題,只要老百姓能勉強達到溫飽的水平,老百姓就會安穩的服從統治,就不會造反。反之,如果老百姓食不果腹,就會揭竿而起,另立新朝。

而氣溫降低,影響的就是這至關重要的吃飯問題。氣溫降低對於糧食生產主要有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直接影響就是溫度降低會讓農作物因為溫度不合而大量減產,嚴重的甚至會導致作物被成批凍死,顆粒無收。間接影響則是氣溫的降低往往會伴隨很多複雜的自然現象,比如洪水、乾旱或者颱風,這些相伴的自然現象會一同前來,摧毀農民的田地,讓成批的農民破產,成為流離失所、沿街乞討的災民。這些災民一旦得不到即時的救濟,很快就會演化為浩浩蕩蕩的農民軍,推翻王朝的統治。

(游牧民族的南下跟氣候變化也有關聯)

除了對農耕民族的影響外,氣溫降低還會凍死游牧經濟賴以為生的牧草,使得牲畜大批死亡。陷於飢餓的游牧民族往往不得不南遷,靠搶掠農耕民族的財產勉強過活。中國歷史上的五胡亂中華、以及後來蒙古人和滿人的南下,幾乎都是由於氣候變冷而無法過活,所以才拼盡全力南侵以求得部族的存續。

一方面,糧食減產,百姓揭竿而起、內亂不斷。一方面,游牧民族南下,外敵入侵,幾乎所有的王朝都是在這樣的內憂外患中走向了滅亡,無一例外。

三、中國的季風氣候加強了「天命」的作用

但是,是不是氣溫對於全世界文明都影響巨大呢?相對而言,氣溫變化對於中國造成的影響,要大於對歐洲的影響。

就拿明朝末年來說,雖然是千年未遇的小冰河期,但是在中國和歐洲卻產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中國這邊,天下大亂,明朝滅亡,遭遇幾百年未有之變局。而歐洲那邊則相當平靜,相對於地理大發現的16世紀與產生第一次工業革命的18世紀,17世紀可謂是相當的平靜,整個歐洲的局勢,並沒有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中國的季風氣候)

氣候變化之所以在中國作用更為明顯,還要歸咎於中國獨特的季風氣候。季風氣候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它的不穩定性,其中尤以夏季風最為反覆無常,而季風的強度不一則會導致各種各樣的災害。如果夏季風來得早退的晚,雨季過長,就會產生洪澇災害;如果來的晚,退的早,雨季過短,就會造成乾旱。頻繁變化的季風氣候對於中國造成的影響主要有二。

(中國古代的盛世極為脆弱)

一是過於頻繁極端的變化使得農業生產不穩定,要麼極為過剩,要麼極為短缺。如果季風來的合適,雨量適中,那麼糧食就會豐收,南方的一些地方甚至可以達到一年三熟。極高的糧食產量往往會使中國的人口暴增,極多的人口和極多的糧食,往往會在短期內使中國的文明達到頂峰,造就讓周邊國家人人艷羨的太平盛世。但是如果季風來的部隊,雨量過多或者雨量過少,就會造成大範圍的洪水或乾旱,並導致糧食大量減產。之前積攢的大量人口往往會因糧食不足而在短時間內大批餓死,盛世轉眼間就會變成人間地獄。

而這一點,也會影響到土地兼并的作用。

比如圈地運動時期的英國(15世紀),生產力並不比中國高,土地兼并的程度也遠遠超過中國。但是英國農民雖然也進行了反抗,但是其烈度遠遠不如中國的農民起義。英國並沒有發生大規模饑荒的情況。實際上土地兼并只會拉大貧富差距,而絕不會讓農民餓死,喪失土地的農民完全可以依附於地主成為佃農,雖然喪失了所有財產,但是還可以生存,而地主出於自己的利益,也不會白白餓死自己的勞力。

中國大規模饑荒的情況,只有一種解釋,那就是氣候的反覆無常讓糧食供給遠小於實際需求,農業減產讓土地兼并造成了災難性的後果。

二是季風性氣候造就了獨特的十五英寸等雨線。

(十五英寸等雨線)

十五英寸等雨線正好和農耕和游牧的界限相吻合,雨線往南是農耕民族,往北則是游牧民族。季風性氣候在造就最廣大農耕地區的同時,也造就了最廣闊的草原,而這最廣闊的草原也就孕育了最為強大的游牧民族。因為這一原因,歷代的農耕王朝都不得不與北方的牧民展開艱苦卓絕的鬥爭,被游牧民族騷擾、劫掠(季風氣候往往讓游牧民族也沒飯吃)可以說是漢民族的一種宿命。

四、陷於輪迴的中華民族與幸運的西歐

總的來說,季風氣候加強了氣溫降低的作用,讓天命得以在中國發揮更大的作用,中國雷打不動的王朝興衰周期律很大程度上就是氣溫與季風氣候結合的結果。而這也深深影響了中國古代的發展歷程。由於這獨特的周期律,中國很難保持一個長時間的穩定,往往200多年就來一次全國大洗牌,前個朝代的的成果大半都會在洗牌中喪失殆盡,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古代之後沒有太大突破的原因。

反觀西歐,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暖濕潤,雖然由於熱度不夠糧食產量不如中國,但是卻收成相對穩定,不會大起大落。這一特點使得歐洲自中世紀以來雖然有戰亂,但大都是規模較小的低烈度戰爭,其中更多是貴族間的小打小鬧,幾乎沒有像中國這種席捲全國的農民大起義。

而因為氣候的原因,歐洲也沒有太大的草場,這使得游牧民族在西遷到歐洲後往往後勁不足,無論是匈人、阿瓦爾人,在到達歐洲後很快就衰落了下去,而蒙古人沒有繼續往西進除了偶然的大汗病逝外,恐怕也有沒有足夠草場放牧的原因。歐洲的長期穩定,使得歐洲有了重新翻盤的機會,得以養精蓄銳,悶聲發大財。很多歐洲的教堂,比如佛羅倫薩的聖母百花大教堂,足足花了100年的時間才修完,如果沒有對於相對穩定環境的預期,佛羅倫薩人是斷不敢做如此長期的規劃的。

周期律對於中華民族的影響可謂深遠,他不僅使中國可能喪失了更進一步的機會,而且深深影響了中國人的性格。季風氣候的大起大落使得中國人養成了節儉的習慣,讓中國人深知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富時當按窮年過的道理,中國人比其他民族更懂得什麼是世態炎涼和世事無常。而另一方面,也可能導致了中國人仇視商人的心理,因為頻繁的大饑荒往往最能暴露商人的罪惡本性,歷史上很多貧苦出身的中國皇帝對於商人的仇視都來源於其囤積大米致人餓死的投機行為。

(聖母百花大教堂,耗時百年才建成,沒有相對穩定的環境,是不可能規劃如此長時間的工程的)

雖然中國被「天命」影響了數千年,但是今天,得益於科技的發展與強有力的政府,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擺脫了自然的操控,化肥與機械的應用使得就算氣候反常也可以使糧食足量供給(還可以進口)。對於乾旱,南水北調工程可以予以有效解決,至於洪水,強大的動員能力和先進的技術,可以使洪水造成的災害降至最低。那些曾經導致王朝滅亡的自然災害再也不能撼動現代中國分毫。「老天」決定中國命運的時代,終於一去不復返了。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本人微信訂閱號:團長說,將逐步推出帝國興衰系列


推薦閱讀:

為什麼于謙沒有配文廟?
身未動,心已遠,我們去明代的山水裡旅行吧!
李東陽生平漫話(三)弘治君臣 上篇
關於華夏海權文明的再思考……(一)
有基情!受蒙古彎刀影響的明代單手刀

TAG:历史 | 中国历史 | 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