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哲學英雄:丹尼爾·丹尼特(Daniel Dennett)

有人曾問我,對我影響最大的哲學家是誰。

在思考了幾秒鐘之後,給出的答案是:丹尼爾·丹尼特(Daniel Dennett)。

短短几秒鐘內,許多人名從潛意識浮出海面,它們爭先恐後地搶佔工作記憶的灘頭,一個個都在大叫著:「選我吧!選我吧!我才是對你影響最大的人!」

腦海邊的沙灘上,後浪推著前浪。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笛卡爾、休謨、康德、弗雷格、羅素、波普爾、庫恩、羅爾斯……

維特根斯坦的名字停留了許久,他能滿足人們關於天才的所有刻板印象。脾氣古怪,行事偏執,還是個同性戀的他,身上散發著與眾不同的魅力。他的《哲學研究》由評論式的短句組成,為後人開闢了六經注我的空間。

可惜,維特根斯坦的科學素養不高。

蒯因也是一位哲學巨人,他給哲學帶來的影響,足以將今天的哲學界稱之為後蒯因時代。維特根斯坦提醒人們,語言自帶模糊效果。蒯因教會人們,用邏輯和科學去消除模糊,追求清晰的真相。哲學與科學是同一條出航之後的船上的修補匠。

可惜,蒯因雖然懂科學,不過他的科學繆斯是行為主義。

我的繆斯不是行為主義,而是認知科學。

於是,丹尼特閃亮登場,他成了我的cerebral celebrity,我的哲學英雄。

大家知道,我的第一專業是心理學,因一些偶然因素,才去了解哲學。最初知道丹尼特,是讀他的一篇論文:Dennett, D. C. (1981). True believers: The intentional strategy and why it works.

當時很喜歡這篇論文,那正是我持有的觀點,而丹尼特把它精緻地表達了出來。後來發現,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每當我對某個哲學問題有了直覺性的回答時,幾乎總能發現丹尼特把我的回答用更精確的話語表達了出來,而且論證得很清晰。實際上,那些我自以為原創的想法,很多都在我出生前就被清楚地講明白了。

而且,由於我的科學主義立場,自己很難對純概念分析的哲學產生好感。丹尼特的工作不是純扶手椅哲學,他是那種能讓科學家打消」哲學無用論「觀點的哲學家。下面就讓我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他的思想和魅力。

丹尼特的生平:從哈佛到牛津再到塔夫茨大學

1942年,正是二戰時期,丹尼特出生於美國波士頓。波士頓是美國高等教育資源十分集中的地區,類比北京市的海淀區。

丹尼特勉強算是出生於書香門第。他的爺爺是醫生,父親是大學教師,在哈佛大學拿到了宗教史的博士學位。母親是英語老師。不幸的是,他的父親在丹尼特5歲時,因飛機事故而去世。

從小就很聰明的丹尼特,對哲學問題一直懷有極大的興趣。當他讀到笛卡爾的《第一哲學沉思集》時,立即被其主題所吸引。年少的他,就想要向大家證明,笛卡爾究竟錯在哪裡。

不過,他申請大學時,卻沒有按照家人的期望,前往哈佛大學。幸運的是,在衛斯理大學的一年,給他的數理邏輯打好了基礎。他讀到了蒯因的《數理邏輯》和《從邏輯的觀點看》,於是決定轉學去哈佛,直接上蒯因的課。那是1960年,丹尼特才18歲。

起初,丹尼特並不認同蒯因的結論。他在本科畢業論文中,試圖反駁蒯因的思想。蒯因看著這個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小夥子,十分欣賞。1963年,當丹尼特申請去牛津讀研究生時,因為一些意外,差點因為人滿而去不了。蒯因親筆寫信向賴爾推薦丹尼特,才搞定了這個問題。丹尼特也是事後才知道蒯因為自己寫過推薦信。

賴爾和蒯因一樣,也是當時學界的大人物。他採用語言分析方法所寫的《心的概念》,可謂邏輯行為主義的範文。丹尼特很喜歡這本書。不過,到了牛津之後,看著周圍那一群皈依了「語言分析方法」的信徒,丹尼特更懷念蒯因的思想。他不認為光坐在扶手椅上能做出什麼好的哲學研究。哲學研究必須吸收科學研究的成果。所以,他花了大量時間閱讀心理學、神經科學、計算機科學等領域的文獻。

在賴爾的鼓勵下,丹尼特跳過碩士階段,直接於1965年(僅花了2年)完成選題為心靈哲學的博士論文。丹尼特往後幾十年的思想,可以說都是這本博士論文的延續。

丹尼特所支持的心靈哲學主張,名為功能主義。功能主義將人類的心靈視為計算機軟體,神經系統組織視為硬體。這在我們今天看來似是常識,但在當時卻是最前沿的世界觀。丹內特從普特南(另一位優秀的美國哲學家)那裡受到了鼓舞,沿著功能主義的研究道路越走越深。

1965年,23歲的丹尼特回到美國,在加州大學歐文分校任助理教授。起初,學術仕途並不是一帆風順,他的博士論文沒能順利出版。可能是因為當時學界還不那麼能接受一本滿是神經科學術語的哲學著作。

1968年,丹內特的博士論文《內容與意識》終於出版了。從此,他不再是哲學系裡默默無聞的助理教授,而是大家都極為關注的優秀青年學者。

1971年,29歲的丹內特回到了家鄉波士頓,跳槽到塔夫茨大學,擔任認知研究中心聯合主任,直至今天。這種現象其實很反常,一般非常優秀的美國學者,都喜歡反覆在多個大學間跳槽,以獲得更好的待遇。丹尼特一直沒有跳槽,可能是因為塔夫茨大學一開始給的待遇就很好。

1984年出版的《活動餘地》,是他在牛津大學洛克講座中所講的主題,捍衛決定論與自由意志並行不悖的相容論。能被邀請做洛克講座,其實已經是哲學界的最高榮譽之一了。

1987年,丹尼特的論文集《意向立場》出版,這本書下面會仔細介紹。1991年出版的《意識的解釋》是他自認為最重要的作品,下面也會仔細介紹。

1995年《達爾文的危險觀念》出版。這本書在他的思想體系中非常重要,因為丹尼特將演化論看作解決哲學問題的「萬能機制」,達爾文也正是丹尼特心目中最偉大的思想家。當遇到難以回答的哲學問題時,丹尼特總是會搬出達爾文當後盾。

2003年,丹尼特的《自由的進化》出版,這是對《活動餘地》的補充,是闡述人類的自由意志是如何進化出來,並且如何和決定論的世界觀相容的。這些觀點十分反直覺,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中譯本來讀。

2005年,丹尼特的《好夢》出版。當初人們對《意識的解釋》最大的批評,就是認為它沒有解釋qualia,反而認為它不存在。丹尼特在《意識的解釋》中用了一個章節來說明qualia不存在。由於這一問題巨大的爭議性,丹尼特再用一整本書來說明qualia不存在。

同時,丹尼特也一直致力於自然主義框架下的宗教研究,和其他三人被媒體稱為新無神論四騎士。這可能是大多數公眾對丹尼特的認識了,他之前的影響更多集中在學術圈內。不過,如果對丹尼特的認識僅限於新無神論四騎士,那就太可惜了。

2017年,丹尼特75歲。對於一個哲學家來說,他已經過了最具原創性思想的年齡。不過,他一直致力於向哲學圈外的人們傳播那些深刻的洞見。這裡的圈外人,不僅是那些有著博士學位的科學圈的人,也包括所有並非文盲的普通人。

所以,他寫的書,文字平易近人、幽默風趣,沒有那種令人生畏的學究氣。其中,1996年的《心靈種種》是一本薄薄的科普小冊子,向大家介紹他在心靈哲學和演化論上的研究。2013年的《直覺泵和其他思維工具》則是一本講述思維方法的書,包含70多個好用的思維工具。我曾經推薦過本書的英文版,聽說中譯本也已經有策劃,相信最遲也會在一年內出版吧。

他最新的一本書,是2017年的From Bacteria to Bach and Back: The Evolution of Minds,是對他的《意識的解釋》的補充。

更多關係丹尼特的信息,使用谷歌搜索「Daniel Dennett」,就能找到一大堆。

下面,讓我簡要介紹一下他的一些重要的思想。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大多數中國人並不信教,所以我沒有介紹丹尼特的新無神論思想。在今天,演化心理學已經成為顯學,從演化的視角看人類的個體行為、社會制度、群體文化等,已經不再受到排斥,反而受到推崇。所以我以後再介紹丹尼特為新達爾文主義所做的辯護。關於自由意志,由於這個主題非常複雜,也是以後再介紹。

意向立場:從追求效用函數的最大化來解釋各類黑箱系統

石頭、草履蟲、蘋果樹、恆溫器、大熊貓、電腦、胎兒、成年人,這些東西中,哪些是具備心靈的呢?

我想,大多數人會毫不猶豫地將成年人納入「有心靈」這一範疇,石頭則會被第一時間排除。剩下的幾項,則要細細思量。

讓我們把問題反過來問,不去問哪些東西具備心靈,而是問人類為什麼會認為一些東西具備心靈?

當一個人伸手去拿水喝,我們會說這個人渴了,所以想拿水喝。但一台電腦中的下棋軟體下出特定的招法,我們會說這個軟體想贏,所以它這麼下。當一個草履蟲避開鹽粒,爬向肉汁,我們會說它想要避免傷害,尋求營養物質。當一棵蘋果樹結出果實,果實的外皮由綠變紅,我們說它想要讓那些能幫它傳播種子的有眼睛的動物發現果實的成熟。當恆溫器在溫度過低時打開加熱器,在溫度過高時關閉加熱器,我們說它想要維持室內溫度的恆定。

當我們在解釋這些系統的行為時,其實是將這些系統視為理性的認知行為主體。這個主體有自身的目的,並且還會採取一些合理的行動,試圖實現自己的目的。我們不會把石頭看作一個理性的主體。當石頭從高處落到地面時,我們說這是由於萬有引力的作用,石頭和地面相互吸引。石頭本身沒有想要落到地面,地面也沒有想要吸引石頭。(亞里士多德可能例外,他會說石頭的確想要落到地面。)

此時,我們發現有兩種解釋系統的行為(運動、變化)的方式,一種是用純粹的物理學語言,描述發生在物理世界中的一個事件,是如何符合物理規律的。如此,我們也就解釋了這些物理現象。水的蒸發、結冰。撞球之間的互相碰撞。月球繞地球旋轉的軌跡。電流在計算機主板上的流動。音響中的振膜的振動帶動了空氣的振動。這個世界上的所有現象,都可以用物理學語言來解釋。此時,我們是在採用物理立場(physical stance)這種方式來解釋萬事萬物。

另一種解釋系統行為的方式,是採用設計立場(design stance),也就是引入「功能(function)」和「意向性(intentionality)」這兩個看似平常,實際上非常專業的概念。功能是一個系統被設計出來所能實現的目的。鬧鐘的目的就是在被設定好的時間發出聲響。意向性則是一個系統本身所欲達到的目標,所指向的對象。像人類這樣的系統,會根據理由(reason)來做出自己的行為,意圖實現自己的目標。

所以,我們又可以認為,對於人類的行為來說,理由就是原因。而對於非生命體的運動來說,不存在理由,只存在原因。空氣分子如此運動,只有原因,沒有理由。但人基於某個理由做出某種行為,那個理由就是他做出這個行為的原因。按照丹尼特的說法,人類也是唯一可以反思自己行為理由的動物。其他生命體的行為也是有理由的,但它們無法反思自身行為的理由。所以它們也就不被我們視作有自由意志的東西,無需承擔道德責任。

設計立場的一個子類,叫作意向立場(intentional stance)。意向立場正是我之前提到的,將一個系統看作理性行動者。我們對待其他人類,天然地會採取意向立場。採取意向立場,其實就是我在《思維的利劍》第八章中所說的,採取不同於機械論解釋的目的論解釋。這種目的論解釋的用在個體之上的強化版,叫作經濟學。用在社會之上的強化版,叫作社會學。用在陌生社群之上的強化版,叫作人類學。

以上三種解釋系統行為的方式,從精準度來看,物理立場最高,設計立場居中,意向立場最差。這意味著,使用意向立場時,我們很容易出錯。但是,使用意向立場也最簡單,成本最低。比如,當我們要預測彼此的行為時,我們不可能用物理學的語言,去描述一個人大腦中的分子運動,去推測這個人的神經活動,然後再預計這個人會做出什麼樣的行為。這個任務的計算量太大,就是把全球所有的超級計算機組合在一起,也不可能做到。

但是,只要我們使用意向立場,假定某個體毛很少並且直立行走的大型靈長類動物,是和自己一樣的理性人類。當我們看到這個理性人類伸手去拿杯子倒水時,我們很容易就能通過類似換位思考的方式預測出,他是口渴了,他想要喝水,並且他正做出的行為是為了實現喝水這一目的。不過,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根據這個人的後續行為,我們或許會認為這個理性人類去拿杯子倒水不是為了自己喝,而是為了往別人臉上潑水。

使用意向立場來解釋他人行為的方式,就叫做民間心理學(folk psychology)。它是一個非常好用的策略,一個簡單高效的工具。同時,它是一種像語言能力一樣,只要經過健康的成長和發育,每個人類嬰兒都能具備的「超能力」。心理學家們可能會稱之為心理理論(theory of mind)。在地球上,這種超能力是人類所獨有的,或者說,是健康成年人類所獨有的。嬰幼兒和一些精神疾病患者可能在運用民間心理學的能力上有所欠缺。

如果僅僅如此,丹尼特的意向立場理論並不會有太大的爭議。哲學界其他哲學家們不認同丹尼特的地方,在於丹尼特對待民間心理學的態度,對待「目的」、「理由」、「功能」、「信念」、「慾望」這些東西的態度。一些哲學家認為這些東西不存在,這些人可以稱之為取消主義者。一些哲學家認為這些東西存在,它們就是大腦中的一些神經結構,這些人可以稱之為還原主義者。而丹尼特既不是取消主義者,也不是還原主義者。

丹尼特認為,這些東西是真實存在的。只是它們不在物理立場上存在,它們在設計立場和意向立場中才存在。就像錢這種東西,在物理立場上也不存在。物理立場中只有紙、金屬、塑料等物理對象。只有從設計立場的角度看,才能理解人類為什麼要發明錢這種可以被具象化的抽象概念,才能看到錢作為交易媒介的「功能」。錢是真實存在的,它不能被取消。但錢也不是物理實體,它不能被還原成紙、金屬、塑料、神經結構。

換句話說,丹尼特認為大自然中的確存在獨立於人類的「理由」、「功能」、「意義」。人類的獨特之處,在於能認識到這些「理由」、「功能」、「意義」。草履蟲是真的想避開鹽粒,下棋軟體是真的想贏,但它們都不知道自己有想法。人類有想法,而且知道自己有想法,於是就能反思自己的想法,做出更好的決策。

哪怕地球上沒有出現人類這種具備反思能力的動物,外星人來到地球後,也能認識到大自然中客觀存在的「理由」、「功能」、「意義」。如果外星人沒有認識到,那麼就說明外星人的對地球的考察工作,做得還不夠好。這也就說明了,光是通過物理立場還不夠,必須要通過設計立場和意向立場,才能認識到世界的全貌。否則就會錯過一些真實的模式

意識的解釋:心靈是運行在大腦硬體之上的模因虛擬機

許多人都知道侯世達的《GEB》這本書,都對它讚不絕口。商務印書館出版了這本書的精裝中譯本,仍在不斷加印。

丹尼特是侯世達的好朋友,他們曾合作主編了一本《心我論》。1991年出版的《意識的解釋》,是丹尼特最得意的作品。2008年時也有了中譯本。可惜,它並不像《GEB》那樣,在中文智識圈中得以廣泛傳播。

原因可能是一系列巧合。哲學不如計算機科學熱門。《意識的解釋》的譯本不如《GEB》的譯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不如商務印書館。但是,《意識的解釋》在思想的質量上,絕不下於《GEB》。

本書開篇就表達了一個攻擊性的態度,它所指向的敵人,就是潛藏在許多科學家、哲學家、普通人腦海深處的直覺:笛卡爾劇場

讓我們以電腦來類比。人的眼睛就是光感器,能將光信號轉化為神經信號。其他的感覺器官也是各種各樣的感測器,能將聲波振動信號、溫度信號、氣味信號、皮膚壓力信號等,轉化為神經信號。這個將各種物理信號轉化為神經信號的過程,我們叫作編碼。

笛卡爾劇場就像是大腦中的某個地方,一些神經科學家認為是前額葉,笛卡爾認為是松果體。所有這些被編碼好的神經信號,將匯聚在此處,重新解碼還原為原來的物理信號,成為有意識的感受。笛卡爾劇場的觀眾,也就是人們心中的「自我」,會觀察這些解碼後的物理信號,然後發出神經指令,指揮肌肉和腺體,從而控制整個身體。這就好比內心中有一個「心眼」,可以「內視」我們的心理活動。

人們會有一個直覺,認為那些沒有進去笛卡爾劇場的神經信號,就是無意識的,那些從笛卡爾劇場退場的神經信號,也將變成無意識的。意識就是笛卡爾劇場的觀眾(自我)所看到的舞台演出,就是「心眼」所「內視」到的舞台上的演員。這些演員從幕後走到台前,必須經過化妝打扮(解碼還原)的過程。心眼看不懂神經信號,只能欣賞栩栩如生的圖片、聲音、氣味、觸感等感覺材料。這些感覺材料就是人類知識的對象,是一切人類知識理論體系的地基。

丹尼特認為,這是一個隱藏得非常深的錯誤。這個錯誤不僅普通人有,連專業的科學家和哲學家們也有。丹尼特在書中論證,人類的大腦中沒有笛卡爾劇場,那些神經信號不會匯聚到某個中心,被解碼還原為物理信號。換句話說,沒有劇場,沒有演員,也沒有化妝打扮的過程。甚至,沒有觀眾,沒有心眼,沒有自我。自我就像是做幾何題目時虛構出來的有用的輔助線,它是一個敘事重心。

丹尼特認為,人類的大腦更像是神經信號之間的群魔混戰,這些神經信號不斷被一個又一個神經元編輯加工,其中有一些影響了我們的語言和行為,那麼它們就成了有意識的。那些沒有直接控制我們的語言和行為的神經信號,有些沒有起到任何作用,有些起到了作用,只是我們沒意識到。這就像是一個又一個名人在我們的大腦中試圖擴散自己的影響力,影響力一時佔據上風的名人,就會被我們意識到。但是,不存在一個明確的時間上和空間上的點,一個心理內容從無意識轉變為有意識。那個佔據影響力上風的名人,其影響力是連續性地積累起來的。

還是用計算機比喻,人類的大腦硬體,本身像是一個超大規模並行處理計算機。而人類的意識,則是運行在這台計算機上的虛擬機。這個虛擬機本身類似馮諾依曼架構,是串列處理的,一次只能完成一個任務。這台串列機所依次計算的內容,所串列處理的任務,就成了我們的意識流。

有人可能要問,如果大腦硬體本身的計算的是神經信號,那麼虛擬機計算的也是神經信號嗎?這個問題很關鍵,答案是否定的。虛擬機計算的不再是神經信號,而是概念、思想、觀念、信念等東西。丹尼特借用道金斯發明的「模因」概念,將這些東西稱之為模因,或者叫文化複製子。

這些由模因所組成的人類意識,是真實存在的,但並不是物理實在,它們不能被還原為物質材料。人類的意識就像是計算機軟體提供的虛擬用戶界面。比如我現在正在使用的這台Win10系統的計算機,顯示器中有藍色的桌面,桌面下有黑色的任務欄,任務欄中有縮小化的窗口。桌面上還有許多PDF格式的論文文件,還有一個名叫「此電腦」的電腦圖標,一個名叫「回收站」的方形垃圾桶。但是,我的電腦顯示器里並沒有垃圾桶、電腦、紙張文件、木製窗口等等物理存在物。它們是程序員們為了方便普通用戶使用計算機而設計的圖形化的用戶友好型人機交互界面,用戶友好型人機交互界面其實是精心設計的假象、錯覺。

這種錯覺是良性的錯覺,是為了方便人類控制自己,為未來做出更好的決策。但是,它也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人類研究自身的心靈。因為這個錯覺已經深入人心,它讓我們默認自己是一個坐在顯示器面前的人,通過意識這個用戶友好型人腦交互界面,去操縱大腦,從而指揮身體。但實際上,不存在坐在顯示器面前的人。

誠然,人類的意識是非常特殊的,它和黑猩猩、海豚、螞蟻、貓、狼、鳥等動物的意識都完全不同。人類是整個地球上學習能力最強的動物,是最擅長自我優化的動物。而這一切都源於人類在進化上的獨特位置。讓我們先把大自然看作一位弱智但又有無窮壽命的設計師,來看看它是如何設計出人類這種高智能生命體的。

首先,大自然設計出了「達爾文式生物」。這種生物幾乎沒有智能,它們的表現型完全由基因型決定。它們生活在危機四伏的環境中,不斷繁衍後代。那些表現得稍微能適應環境的生物,就更可能生存下來,繁衍更多的後代。但這一切全靠運氣,全靠隨機的基因變異。

突然,有些達爾文式生物隨機變異成了「斯金納式生物」。斯金納式生物的表現型不完全由基因型決定,它還有一定程度的後天可塑性,可以通過在環境中接受正負強化或懲罰,來改變自己的身體結構和行為模式。斯金納式生物可以通過試錯來學習,它們試到了小錯,就會知錯就改,然後變強一點。試到了大錯,那就死了算了。一旦環境發生巨變,斯金納式生物一般都會死去。

又突然,有些斯金納式生物變異成了「波普爾式生物」。波普爾式生物比斯金納式生物更強,它們除了可以通過試錯來學習,還可以通過想像試錯來學習。換句話說,波普爾式生物可以在實際採取行動之前,對不同的行動方案進行預先選擇。有一些行動方案會造成糟糕的後果,那麼就讓這些假設方案去死,自己會採用剩下來的更好的行動方案。波普爾式生物具備更強的表徵環境的能力,可以通過想像來學習,讓想像替自己去死。哪怕在環境發生巨變時,也不那麼容易死去。

最後,斯金納式生物變異成了「格雷戈利式生物」,目前只有人類是格雷戈利式生物。因為只有人類知道自己是波普爾式生物,而像老鼠、鳥、大熊貓、黑猩猩、海豚等波普爾式生物,並不知道自己是波普爾式生物,所以它們無法增強自己的智能。可以說,其他動物會思考如何行動。但只有人類會思考如何思考。這一切,都是因為人類有符號化的語言體系,可以表徵自己的思維,從而讓別人替自己思維。這使得人類具備極強的適應性,可以學會幾乎一切高難度的任務。

如果我們穿越時空,去到一萬年前的非洲,那我們會發現黑猩猩還是和今天的黑猩猩一樣。我們去看一萬年前的海豚,會發現那時的海豚和今天的海豚也一樣。但如果我們去看一萬年前的人類,就會發現那時的人類和今天的人類很不一樣。人類已經脫離了大自然的設計,走向了自我設計的道路。一個好的發明,可以通過語言上傳到文化雲端中,然後全人類又可以從文化雲端中下載好東西。我們不需要像牛頓和萊布尼茨那樣發明微積分然後才學會微積分,我們中學時就可以通過簡單的數學課本學會微積分。

同樣,我不需要像丹尼特那樣,經過幾十年的跨學科研究和鑽研,然後才得出這些有價值的思想。我可以直接讀他寫的書和論文,然後學會這些思想。我大腦中運行的虛擬機,可以通過直接從觀念市場中下載新內容,來獲得能力上的增強。其他動物沒有模因虛擬機,所以就無法利用他人來思考。這意味著,人類可以站在「前人」這個巨人的肩膀上繼續前進,而其他生物都做不到這點。人類是有車床的動物,而其他動物最多只是有木棍和石塊的動物,更何況,大多數動物連利用木棍和石塊都做不到,它們只能利用自己的軀體。

丹尼特的思維方式

一些人可能對丹尼特所提出來的具體的哲學理論不感興趣,但是對這位哲學家的思維方法很感興趣,想要參考和借鑒。那麼,我就從我個人的視角,總結一下丹尼特的思維方式中的若干特點。

1.實用主義:少談些主義,多做些研究

丹尼特說過,杜威對他的影響很大,而杜威正是美國實用主義哲學的三個代表之一(另外兩個是詹姆士和皮爾士)。實用主義的一大特色,就是認為思想是為了行動服務的。一個思想比另一個思想更好,當且僅當這個思想更有助於我們預測現象、解決問題、採取明智的行動。在這個意義上,真理等於有用的道理。

受實用主義哲學影響很深的丹尼特,不願意花那麼多心思捲入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之間的概念論爭,而是想儘可能多地做出一些建設性的研究成果。為此,丹尼特會和動物學家合作,去觀察猴子、猩猩、海豚等動物的行為。和人工智慧專家合作,幫助這些計算機科學家設計人工智慧系統。和神經病理學家合作,去研究那些奇怪的精神疾病,藉此探索大腦的功能。和心理學家合作,去推測人腦軟體層面的運行機制。和生物學家合作,試圖去搞明白,我們今天這個豐富多彩的人類心靈和人類文明,是如何藉由自然選擇的力量,從無到有的。

丹尼特對待意向立場的態度也表現出了實用主義者的風格。意向立場是有實際作用的,它雖然不完美,但是簡單好用,所以它有必要保留,而不是被取消。丹尼特提出的異現象學方法也算是一種實用主義的方法,它調和了心理研究中的第一人稱方法和第三人稱方法。它把被研究者看作一個會對自己心理內容犯錯的理論建構者,而不是擁有最終解釋權的上帝。這樣就可以讓研究者們從儘可能客觀的科學研究的角度,去探究人類的主觀世界。

2.科學主義:廣泛吸收各個學科的研究成果

當科學和常識不一致時,一些人會認為科學不是萬能的,總有一些問題是科學回答不了的,此時就需要宗教或其他非科學信念體系出場援助。

丹尼特則認為,這麼做是反智主義的表現。當科學和常識不一致時,不是科學有問題,而是常識有問題。人們要做的不是固守常識,而是學習科學。

但是,矯枉總是容易過正。取消主義者在這點上佔據了極端,凡是難以用科學解釋清楚的,那就當作不存在。丹尼特則堅持,那些東西可能確實不存在,但至少也需要用科學的方法,研究清楚為什麼人們會誤以為其存在。

丹尼特認同塞拉斯對哲學目標的看法,哲學的目的,就是調和科學圖景和常識圖景,就是在科學和常識的衝突越來越大時,在默認科學沒錯的情況下,說明常識是怎麼出現的。但科學自身難以做到這點,於是哲學就派上了用場。 用我自己的比喻來說,哲學和科學的關係,就像是理論物理學和實驗物理學的關係。

科學家內部並不是鐵板一塊。對於人類的心靈這個問題,計算機科學家、心理學家、神經生物學家、人類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歷史學家、動物學家甚至教育學家們,都有自己的話想說。為了真正解釋心靈這個難題,丹尼特的選擇是廣泛地吸收各個學科的研究成果,同時站在哲學家的反思性立場之上,給出自己既分析又綜合的思想。

沒有經過分析的思想,可能藏有許多難以察覺的漏洞。沒有經過綜合的思想,太碎片化,不成體系。從柏拉圖到蒯因,幾乎所有的大哲學家們,都是分析和綜合方法並用。只是當代知識產業化嚴重,讓人誤以為分析可以取代綜合的地位。

3.反本質主義:拒絕終極真理

雖然丹尼特參與了很多科學研究,很多人也給他冠以認知科學家的稱號,但他始終認為自己是一個哲學家。哲學家的身份給他帶來了3個便利,一是具備跨學科視野,二是謹慎對待人類直覺,三是精準分析概念。一門深入的科學家,可能難以有時間了解其他學科的內容,也容易受到自身直覺的誤導,還可能被一些模糊的概念搞暈了頭腦。

其中,最具誤導性的概念,可能就是「本質」。本質就是一個東西之為這個東西的關鍵核心。假定A的本質是B,那麼B就是A的充要條件。說「A是B」,就相當於說出了一些先天正確的終極真理。比如說,「單身漢」的本質有兩個,一個是未婚,一個是性別男。那麼「未婚男性」就是「單身漢」的充要條件。說「單身漢是未婚男性」,這句話就是必然的、分析的、先驗的真理。

反本質主義則不同,它更多地強調概念的模糊性和連續性。強調很多事物都不是「全或無」的狀態。丹尼特認為,不是只有人才有意向性,各類生物都有意向性,只是程度和特徵不同。不是人才有心靈,各類生物都有心靈,只是程度和特徵不同。不是人才有智能,各類生物都有智能,也只是程度和特徵不同。就像有意識狀態和無意識狀態無法划出明確的分界線一樣,太多的東西都無法划出明確的分界線。

事物的本質往往會因環境而變化,所以我們也可以說事物沒有本質。以雞和雞蛋這兩個概念為例,如果把雞的本質看作產生雞蛋的母體並且同時也是自雞蛋中孵化出來的個體,那麼就永遠無法解釋先有雞還是先有雞蛋的問題了。先有雞或雞蛋這個問題,其實是一個不足道(trivial)的語義學問題,而不是嚴肅的科學問題。假定兩個動物學家穿越時空,去研究雞的演化歷史。其中,動物學家小明指著一個蛋說:「我命名它為雞蛋,從它中誕生的個體命名為雞。」另一個動物學家小強不同意小明的觀點,說:「這個蛋還不是雞蛋,它不是由雞產下的。所以我命名從它中誕生的個體為雞,那一個體產下的蛋叫作雞蛋。」

此時,雞和雞蛋的先後問題,就轉化為了當小明和小強兩個人打一架時,誰輸誰贏的問題。

有價值的思想,總是會逐漸流行的

丹尼特是一位影響力很大的思想家,但這個影響力在國內外完全不對稱。除了極少數關注心靈哲學的學者,很少有人知道丹尼特的思想。我目前只找到三本中國學者寫的關於丹尼特的研究專著,都是根據其博士學位論文改編而來,如下:

1.劉占峰的《解釋與心靈的本質:丹尼特心靈哲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出版。

2.符彬的《丹尼特意識結構問題研究》,人民日報出版社2016年出版。

3.宋尚瑋的《丹尼特的自然主義認知哲學》,科學出版社2016年出版。

不過,倒是有許多發表在中文學術期刊上的論文在討論丹尼特的思想,這也說明有價值的思想,在觀念市場的競爭中,將會取得優勢地位,得到大家的關注。希望這裡的「大家」會越來越大,而不僅限於學術圈。

丹尼特在《意向立場》中的最後一句話是:「哲學家大體上是有理性的意向系統,他們會慢慢相信丹尼特是對的。但這無疑是一種關於前景的幻覺。」

也許,幻覺會成真。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認真想

致力於普及批判性思維與通識教育

認真想小助手微信號:Reason-A


推薦閱讀:

p→q = 非p 或 q的邏輯涵義如何解讀 ?
可證偽性岌岌可危?!【科學哲學系列8:反可證偽】
【個人筆記】《康德的理論哲學和實踐哲學》課程講解摘錄和整理
薩特:哲學屬於每一個不願虛度人生的人(一)
如何理解p蘊含q,當且僅當p真q假時語句p→q才為假?

TAG:哲学 | 心理学 | 生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