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搶手》,聰明人主導的遊戲
借用知乎朋友「小傻子」的言論「從頭到尾,只覺得這些是小巴和格瑞斯的冒險遊戲,琳的生活體驗和領悟,班克的不幸和災難。」我文采不好,但想多說幾句。
這個說法無法苟同。想換個說法,這整個事件是班克和琳的冒險遊戲,是小巴和格蕾絲的不幸和災難。
昨晚7點半的電影,今早爬起來,腦袋裡畫面:琳把拒絕再次幫忙作弊的紙條塞進書里,結果由旁邊一個外國人的跨時區電話激發腦洞,馬上想出一個利用時差作弊的想法(早有先例,但是想法和勇氣真的高)。——激昂的音樂中,琳眼睛閃爍,邁著大長腿快速一一瀏覽過酒店櫃檯前的時區顯示鐘,最終,站定,鏡頭給了一個「時鐘方向」的俯角,琳露出得意的微笑,對,心裡已經有了完美的助弊計劃,那一個笑,當時我汗毛直立,一點沒有誇張,比小巴誇張的走出自己因為80分成績而得來的爸爸送的寶馬時還讓我覺得,汗。
如果那個畫面還在你腦海里,不防回憶一下,這和班克最後徹底黑化,邀請琳加入自己另一個助弊計劃時侃侃而談時的微笑,無異。
天才,從來不需要分數來證明自己——我有了該有的東西(頭腦),還懼怕什麼。就像琳會指著校長的鼻子怒斥學校對學生的不公,沒有畏懼自己可能會被開除學校,會失去優秀生名譽;就像班克假裝掉試卷,只為悄悄告訴琳有人在抄她的試卷(那一幕刻畫得挺滑稽,電影全場人笑了),班克是認真的,他沒有在乎琳是自己強大競爭對手(後面告發,是真的只在這種作弊行為)。
天才,在哪兒都會有聰明的頭腦,所有的困境都是別人以為是困境的暫時表象,我從心底里佩服頭腦聰明,在任何事上善於思考的人。格蕾絲求琳,「我要是有你一半的聰明頭腦我就不會選擇這樣了。」她哭得依然漂亮,惹人憐惜,那一刻,她就是一個弱者的形象。可是,我相信更多的人是在心裡罵:你努力過嗎?有用腦子記過嗎?有想過用和小巴打情罵俏的時間去用心學習一下嗎?所以,最後,我們跳出來,看下電影整體基調,是琳和班克在主導著這些事件的進展和變化,不管是琳決定要不要進這所學校,涉及的校長,第一次作弊時,涉及的格蕾絲,第二次作弊被抓,涉及的男配,STYC大型作弊,涉及的交錢保績的幾十個學生,小巴,格蕾絲,外國監考官,小巴父母等等,這些人,都成了只能任由事件發展決定自己命運的附屬,就如這個社會,聰明人會在頂端主導,不管這些聰明人目前在哪個階段,或者出身貧困,或者少年不得志,正在哪兒做著一些初級勞動,或者因為一次發力失誤,瞬間傾家蕩產必須從頭再來,但是,這些人從來不缺時機。
給大家講個朋友爸爸的故事吧(我不管,看到了我也要講,嘿嘿)。朋友爸爸目前50多歲,在年輕時候,是在那個時代還不錯的某大學學生(那個時代是大學生的,真的不錯了),本來有大把磨搓的好時光,當公務員,現在可能是某政府高官,當人事經理,現在可能是買了幾套房的高層,當老師,傳業授獲資深教授,去過沿海經商,有過貴人指點,但是可能性格原因,最後這些機會被一一丟棄。
「爸爸平時講個道理都會引經據典,我當時說不打算結婚,他給我說了好幾個總統的故事。」
「他懂很多,從小對我教育也很嚴,我吃飯用筷子多在菜碗里翻幾筷子,他會說我。」
「他給我說,只能結婚一定要找個與自己文化習慣相符的同伴,不然,像和你媽一樣,對牛彈琴。」
嗯,她的爸爸最後失志,忙活了半輩子,本來可以成就很多的男人,現在包工地。
「過年他幾乎不出門,就在家一個人呆著。他以前認識的很多朋友現在都算是有些小名望的人。」
說起這個故事,是因為我對叔叔生起的萬千崇敬。
不是嗎?帶著頭腦生活著的人,在哪兒都會是機遇,哪怕身份地位不在,對子女的教育又會是他下半生的事業。這也和我之前說的琳和班克其實不是那麼在乎名譽和錢,想要的,是個證明和應用自己頭腦,能讓事情更好轉化,甚至極致化的機遇。
有人會說,琳和班克依然身處困境啊,為了錢,受制於錢。因為目標,甚至變了初衷,完全可悲啊?!等等,我依然百分百相信,他們有能力應用自己聰明的頭腦,一生很長,事還多。可悲不是受制於錢和條件,而是你這樣卻只能這樣;天生的贏家不是父母有錢,而是在事情上無論大小能盡其頭腦,用在正途,掌握事件進展。
以上言論屬個人觀點哈,歡迎看了電影的小夥伴一起談論。
聽評論里說,電影中班克考前和學習的時候聽交響樂,第一次出場後的耳機裡面的音樂是莫扎特的魔笛,復仇的火焰。我也去聽了聽,班克溫潤,睿智,堅持的臉龐浮現出來,天才的腳步,常人無法追隨。
但是,不管你是哪個層段的人,希望你能找到與你層段相符的志趣相投的人,可以像琳和班克站在悉尼河岸邊上惺惺相惜的互相微笑,可以像我這種,智商不高,但是能有個一起在電影后查著女主模特身份,讚歎著年輕氣質演技贊的男友也不錯。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最強大腦中國版雨人?
※鄭成河會成為大師嗎?
※如何毀掉一個天才?
※同樣是抑鬱症為什麼有人成就非凡 有人一事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