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情動、永恆的經典——《情書》
在亞洲影史上,有一個不可忽略的人。
他的名字大眾皆知,但他的許多作品,卻因其緩慢意識流的文藝敘事,被推崇「娛樂至上」的大眾避以趨之。
在較為小眾的文青聚集地「豆瓣網」,他多年被捧上神壇,被稱為「日本王家衛」。
他就是岩井俊二。
而我,正是豆瓣上,岩井君的粉絲之一。
今天,我想試圖向大眾影迷傳達一個信息:
很多時候,作者電影(又稱藝術電影)並不是一句「裝逼」就能簡單概括的。
要想安利岩井俊二,就得首先從他那部最偏「大眾化」的作品切入。
到底好在哪?——
《情書》
我已記不清,這是自己第幾次重溫《情書》。
第一次,還是我很小的時候,偶然被網上的一張圖片吸引。
沒錯,就是電影開場時的圖。
絕對堪稱影史經典一幕。
但正如成語「鏡花水月」所傳達的含義:詩的靈活與美妙,總是不可琢磨、難以言喻的。
我們都知道《情書》是經典,博子在雪中的鏡頭是經典,可是卻很難弄清楚:它何以是經典?
現在,我試圖解答這個問題。
進入電影之前,我想先介紹一首周董的歌(放心,不跑題)。
天涯過客-周杰倫
在這首歌里,方文山(詞作家)描寫了一段與思念有關的,極具傷感的愛情故事。
其中一段歌詞,他寫道——
晨霜攀黛瓦
抖落霜 冷了茶
什麼意思?
清晨,主人公從床上起身,抖落掉身上的霜,發現昨夜的茶已冷了。
而我們知道,人在屋內睡覺時,身上是很難結霜的,因為只要你一翻身,霜就會化成露。
除非是這樣——
主人公對心上人的思念已深入肌骨,他完全沉醉在往日的回憶里,從而在孤寂中忘記翻身,整夜一動未動。
是的,方文山僅用十一個字,就傳達給我們一種如此深沉的情緒。
以簡為美,正是東方美學的一個精髓。所謂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情書》最經典的開場一幕,正是如此。
主人公博子,出場兩分多鐘,沒有說一句話。
她先躺在雪地許多秒,彷彿已經死去一般,讓我們摸不著頭腦。
光色漸亮,雪花漸漸飄落在她身上。
忽然,她睜開眼睛,大口猛烈喘息。
這時候,我們察覺到——
哦,原來她沒死,只是忘了呼吸。
她站起身。
我們看到她身穿喪服,隱約感覺到一些東西。
她動手抖落掉身上的雪。
這雪很多,可見她在地上躺了很長時間,沉浸在往日的思念與回憶里,一動未動。
接下來,是一個手部特寫。
她想攥住什麼,卻又時而鬆開。
她想把手鬆開,卻又放不下,悲傷涌動。
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她仰起頭,望向天空,彷彿在感受什麼,絕不只是感受雪花的溫柔。
現在,我們把之前從鏡頭裡,得到的信息結合起來——
喪服、放不下、悲傷涌動、思念到忘記呼吸。
原來,她仰望天空,是在尋找、感受她那已經逝去的愛人。
最後,是一個全景。
荒茫的雪地上,她渡步前進。
隨著鏡頭推移,我們看到前路是俗世的房屋群。
至此,影片沒用一句台詞,就讓博子在深沉的悲傷和思念中,與遠在天國的愛人告別。
當然,如果不藉助我的解讀,你可能會覺得自己沒懂,說不出來它在表達什麼。
但正如姜文所說:你沒看懂,並不等於你沒看見。
這就是視聽語言的魅力所在。
博子的情緒,此時已植入到你的潛意識,使你在潛意識裡達成與人物的共情。
換句話說:岩井俊二隻用了兩分多鐘,就把博子這個人物立住了。
然而,在這兩分多鐘里,立住的還有影片主題。
「雪」,貫穿了影片始終,那它到底意味著什麼?
我上網搜索,得到的答案是:天真與純潔。
這正是博子身上最大的特徵。
偶然翻到亡故未婚夫藤井樹上學時的地址,博子決定寄出一封通往天國的信。
請注意她的眼神,是多麼天真多麼純潔。
意外地收到回信後,博子沒有表現出驚詫。
她也沒有慌亂失措,沒有恐懼(一般人收到亡者的回信都會害怕吧?)。
她就像個小女孩般,喜滋滋地拿出信,愉快捧讀。
對於藤井樹的愛情,她矢志不渝;對於藤井樹的回信,她相信來自天國。
這是一種多麼純真,多麼具有魅力的青春人格體。
我們知道,國產的青春愛情片爛,但它們爛在哪?
表面的爛,是濫用明星,讓御姐熟女去演高中生,結果裝純不成,尷尬萬分。
核心的爛,是在國產青春愛情片里,我們看不到那一階段的獨特性。
墮胎三部曲
我當然承認,現實里也有女高中生墮胎,但女性後來的許多階段都有人墮胎。
墮胎,並不獨屬於青春,更不是青春愛情的本質。
我們常說,少年時的愛戀最特別最美好,最值得懷念,為什麼?
少年時的愛戀不出於理性,也並不完全出於生理慾望,它是一種似是而非的狀態。
法國哲學家德勒茲,把這種狀態稱之為:情動(affect)。
何為情動?
它是暗戀,是靈魂上可望,身體卻不可及。是一種處在零界地點的,靈肉分離的詭妙情緒。
電影《怦然心動》劇照
曹植在《洛神賦》中,如此寫道——
竦輕軀以鶴立
若將飛而未翔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愛戀飄在半空中,朦朦朧朧。
再往粗了翻譯,就是你坐在飛機上,最有感覺的時候,並不是飛機在地上滑行,也不是飛機在雲層中平穩翱翔。
而是飛機將要起飛或降落時,不能真正觸及到天或地。
「若將飛而未翔」,最使你情緒涌動。
《情書》所表達的,正是這樣的一種愛情。
博子與藤井樹產生曖昧,兩人剛剛決心訂婚,著手準備「飛上天」時,卻因一場登山意外,戛然而止。
藤井樹死了,留給博子的,是一段至深且難以磨滅的情動回憶。
後來博子得知到,回信者並非來自天國,而是來自一個遠方的女生。
這個女生,也叫藤井樹(以下稱「女藤井樹」),與博子的未婚夫曾是同學。
影片進入校園回憶時,場景由雪花變成櫻花。此二者的美麗之處,正是在於「若將飛而未翔」。
現在我們來看看,《情書》所描畫的青春愛情,究竟有何特別。
它不光和國產片不同,它與韓國、西方的青春愛情片也不太一樣。
影片脫離出故事主線的一幕——
一個女生讓朋友幫忙開口,向愛慕的男生表白,男生聽罷,揚長而去。
女生恍然,呆立在原地,然後流露出哭泣的醜態。
這很不美,對吧?
岩井俊二深知:
青春愛情最打動人的特質,並非表白和在一起,而是在於欲言又止的含蓄。
含蓄,也是東方美學的精髓之一。
燈光忽明忽暗,兩人假裝在做正事,誰也不肯道出心思。
女藤井樹看著藤井樹,藤井樹假裝若有所思,看著書。
兩人互生情愫,卻只能暗中欣賞對方的美。
阻隔這情愫的,是隨風飄揚,飛而未翔的一塊紗布,象徵他們含蓄的內心。
這就是最瞭然的情動時刻。
這也是人生最美好的愛情。
如果你不信,非要說「在一起」才最美好,那我問問你:
你聽周董近年的愛情歌曲,可曾再產生過《開不了口》般的感動?
《超跑女神》的編曲再專業,也抵不過《晴天》中,青澀的回憶與逝去。
《簡單愛》最精妙的地方,就在於那句:「我想」大聲宣布,對你依依不捨。
而不是「你的心我掌控掌控,懂不懂」(超跑女神)。
我們看《你的名字》大團圓結尾時,很難產生像《秒速五厘米》《言葉之庭》那樣瞬間痛擊心魂的淚崩體驗,也是與此同理。
《秒速五厘米》(上)與《言葉之庭》(下)
然而,除了情動的詮釋之外,《情書》還深刻表達的,是對於死亡的探討。
面對未婚夫藤井樹的死,博子幾年來都不能釋懷。
在寫給女藤井樹的信中,博子有意掩蓋了藤井樹已死的真相。
她說——
死亡是件可怕的事實
與博子一樣,女藤井樹也難以釋懷,自己父親死亡的事實。
由於父親曾在醫院裡病死,女藤井樹便對醫院產生恐懼,即使生病也不願去治療。
直到後來,她從曾經的老師口中,意外得知到藤井樹已死的消息。
她在哀傷中,發了高燒。又在高燒中,得到真正的瀕死體驗,併產生一個特別的回憶——
少年時,她看到一隻蜻蜓死在雪地里。
這隻蜻蜓,像一隻標本,更像父親與藤井樹,在她腦海里留下的不滅印記。
《挪威的森林》里,村上春樹說: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既然死是生的一部分,所以,與死亡和解,對於生者來說尤其重要。
逝去的父親和愛人,並不是被完全泯滅,而是像這隻蜻蜓標本,在你的生命里永存。
想通這一點,博子與女藤井樹,真正與死亡達到了和解。
她們向著天國呼喚——
你好嗎?
我很好
這是人與人之間最簡約的對話,僅僅只有六個字,卻包羅萬千含義。
影片結尾,女藤井樹終於收到,藤井樹那本寄託了「情」的「書」。
多年以後,藤井樹將自己的情動回憶,在女藤井樹身上永恆延續。
愛而不淫,哀而不傷。
藤井樹雖然一生都沒有結婚,卻將這世上最美好的愛情,深深烙印在兩個女人的生命里。
而《情書》,也會如那張畫像一般,在我們的設備中,在影史上定格長存。
本文由本人原創。
微信搜索添加公眾號:
luowj1996
不定期推送有獨立思考的影視文章。
你的點贊與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推薦閱讀:
※美國登月到底是真是假?它道出了真相
※5部美國動作片,就一個feel倍兒爽
※比恐怖電影還黑暗一百倍的,是這部真人真事令人細思極恐的電影
※除了《小丑回魂》,史蒂芬金還有哪些經典作品被改編成電影?
※5部莉莉·柯林斯女神電影,讓你大飽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