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終敗——那年花開結局的三大敗筆
這部劇沒毀在了瑪麗蘇,卻毀在了結尾三集。
首先說說這部劇的整體定位,劇名《那年花開月正圓》,月圓是吳聘,花開指沈星移,可見其最終定位是偏言情的,以言情劇的標準,這已經是很好的一部劇了。但是,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大義秦商》,正如很多評論所說,過於瑪麗蘇的劇情,過輕鬆的商戰,為了襯托女主過於傻缺的其他秦商,讓這部劇已然撐不起一部正劇的格局。但這個名字的存在和劇情中展示的諸多暗線又說明導演和編劇應該不只是想拍一部言情劇,那就來談談假設以最小的成本來修改,只修改最後三集,筆者認為可能更好的結局。
總體來說該劇的意涵是有的,周瑩從江湖少女蛻變為吳家大當家,從坑蒙拐騙到仁義立身,是大義的核心所在;沈星移從紈絝少爺成長為革命志士,是整劇立意拔高的關鍵所在;吳家的不白之冤、沈四海的掙扎淪落、杜胡的可悲可憐,趙白石的無奈妥協,都是那個時代洪流下的命運捉弄,也正是這些配角的命運讓該劇立意豐滿深刻起來。
可惜的是,除了瑪麗蘇等問題,我認為此劇大毀在最後三集,結局三大敗筆:1. 周瑩對慈禧的態度 2. 沈星移的死因 3. 周瑩拒絕趙白石的理由。
說到周瑩,其身份有兩點特殊之處:1. 以寡婦之身,成為清末陝西女首富;2. 慈禧義女,一品誥命夫人。然而整部劇用72集講述了周瑩成為陝西首富,卻用最後一集半來描寫周瑩與慈禧的相見,本該是全局的高潮部分,卻被如此輕描淡寫,我自己是大失所望的。
我期待的,與慈禧的相見至少要交代兩件事情:1. 吳家東院的冤情是否得以洗雪;2. 周瑩面對慈禧和皇帝的心態。可惜,這二者的交代都無法令我滿意。王爺被懲處,但東院的案情重審了嗎?這個周瑩最大的心愿,最後竟然沒有交代嗎?以及,周瑩在被誣陷入獄經歷生死之後,在眾人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之後,面對權力的頂端,面對能為吳家洗冤報仇的慈禧和皇上,她真的會如此的漫不經心,輕鬆隨意?
也許,原劇想凸顯周瑩心性一如從前,瀟洒隨性的性格,還特意加了她學規矩的搞笑場景,我認為卻是非常不妥。一個人最初的赤子之心是天性,是無知者無畏,是認為對的就要去做,但一個人歷經世事仍能保持赤子之心,只能是——選擇,是明知有多苦多難,願受而已。我更希望周瑩最後是有改變的,是明知正確的規矩姿勢,只故意做錯來緩解趙白石的緊張;是雖不願討好權貴,但在慈禧皇上面前仍舊應答如流,以期討太后歡心,讓慈禧為吳家雪冤;是能夠施展手段,讓捐獻的銀兩終為百姓所得,為國家所用。
周瑩成功的從江湖少女轉變為仁義商人,這很好,但還不夠。我希望周瑩是能超越吳蔚文的,不止是權力的附庸,而可以成為一個不攀附權力,但接近權力,甚至利用權力為家國所用的人。
沈星移,可以為任何人而死,但就是不能為周瑩為吳家而死,如此,就生生的把家國大義打落在了小情小愛上,他這個全劇意涵拔高的關鍵所在也就沒發揮應有的作用。關於他的死,在筆者另一篇文章, 錯錯錯,落落落 —— 從吳澤令人費解的轉變說起 里有更詳細的觀點。
此外,我希望周瑩是能夠理解沈星移的理想的,她也同樣經歷過權力的腐敗和黑暗,對清廷不抱有希望,她理解沈星移,若沈星移留下,她成全其家,若他要走,她成全其志。我甚至希望她是心向革命的,但她必須留在吳家,因為她早已不是一個只想著逍遙世間的江湖少女,她有自己的責任,對吳家的責任,對懷先的責任。
這也是我希望的,周瑩拒絕趙白石的理由,不應僅僅是想不嫁就不嫁,而是她的精神和靈魂早已和沈星移融為一體,她雖敬重也感恩趙白石,但她不愛他,也不願和腐朽清廷有更多牽扯。
總結一下,我希望的結局是:
周瑩對腐朽的清廷失望,對變法失望,認同革命是救國出路,她不僅感動於沈星移為其出生入死,同時也敬佩他現今的擔當和理想,她早已和沈星移的靈魂融為一體,為此她拒絕了趙白石的示愛。然而,她不能置吳家安危於不顧,置懷先於不顧,無法隨沈星移一道投身革命,她只能儘力完成沈未完成的創立女校的理想,立志開啟民智。當她得知慈禧皇上倉皇出逃到陝西,意識到此乃天賜良機可以助吳家洗雪冤情,懲治兇手,她一改往日的隨性,儘力討得慈禧歡心,終令其為吳家雪冤,同時獲得封賞成為慈禧義女。沈星移得知此事,以為周瑩淪為朝廷走狗,悲痛欲絕,自此徹底將生死置之度外,在革命起義中身先士卒,最終英年早逝。周瑩後來輾轉得知沈的死訊,傷心不已,從此鬱鬱寡歡,臨終前自請不入吳家祖墳,享年41歲。
腦洞開的有點大,胡言亂語,不喜勿噴 ~
PS:雖然這樣的周瑩太聰明厲害偉光正了,但我認為,那個時代,傻白甜是活不下來的, 也只有我們這個時代,前人鮮血鋪就的時代,傻白甜才可以過的好。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