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偽科學欺騙,每個人都能改變性格

我們從小就聽過一句話:性格決定命運。

很多時候,人們把性格當做一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

老闆讓你去做個演講,你害怕表現不好,就說:我性格內向,不適合當眾發言,還是算了吧。

你可能遇到過這樣的奇葩,發言不看場合,亂說話,得罪人以後,就給自己找借口:對不起,我性格比較直。

聽起來,性格的力量很強大,所以誕生了各種各樣的理論。比如:性格色彩理論、九型人格理論。

很遺憾,它們都是偽科學。

沒有科學依據的理論都是耍流氓

很久以前,我看過樂嘉的性格色彩理論書。開始時,覺得挺厲害,能解釋很多事情。但看著看著,心理就產生了一個疑問:他的這套理論,如何證明是正確的?

任何一項科學理論,都需要證據。伽利略為了證明不同質量的物體加速度相同,讓兩個不一樣的鉛球同時從空中落下,結果它們同時著地。

有一次,有個朋友和我提到性格色彩理論,我問他:人的性格為什麼分為紅、藍、黃、綠四種?難道不可以是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嗎?

他想了一會兒說:這個方法來自希波克拉底的四液學說,人的體液分為四種,膽汁質、抑鬱質、粘液質。

我說: 現代醫學早已經證明,四液說沒有任何依據,純屬猜測。

有人會問:那九型人格測試靠譜嗎? 同樣的問題——為什麼不是10型人格?16型人格不可以嗎?

這些理論最大的特點是:主要依靠某個人根據自己的經驗做歸納。

這事太不科學了,按照這方法,每個人都可以發明一套自己的性格理論。因此,對性格方面的知識,我一直抱有懷疑態度。當垃圾過多時,你很難從中挑出金子。

直到看了《大腦的情緒生活》,終於遇到了一本性格領域的好書。

作者理查德·戴維斯,是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心理學與精神病學教授,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被稱為如今最傑出的神經科學家。他還被《時代》周刊評為2006年度「世界百大影響力人物」。

理查德教授把人的性格(他把這叫做「情緒風格」)分為六個維度:

  1. 情緒調整風格。面臨難題時,你是否能走出困境,還是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平靜?情緒調整的兩個極端分別是:快速恢復和緩慢恢復。
  1. 生活態度風格。你是是一個積極還是消極的人?按通俗的話來說,面對半杯水,你看到的是「怎麼只有一半了」還是「太好了,還有一半」呢?
  1. 社交直覺風格。你能讀懂其他人的肢體語言和語音語調嗎?這決定了你的社交直覺是敏銳還是遲鈍。
  1. 自我察覺風格。你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身體和精神所處的狀況嗎?
  1. 情境敏感風格。你能區分不同場合,從而做出得體的表現嗎?
  1. 專註力風格。你是否能排除干擾將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

在每一個維度上,都有從1-10分的區間,你可能處在這個維度的某一個極端,也可能是處在中間地帶。

最關鍵的是,每一種情緒風格都對應一種特定的大腦活動模式,這一點至關重要。腦成像技術證明,情緒風格其實是大腦皮質和邊緣系統等區域中可以測量的活動。

大多數性格理論都是拍腦袋想出來的,而戴維斯的理論,建立在大腦的客觀活動上。

舉個例子,科學家通過核磁共振成像技術發現,大腦前額皮質與杏仁核直接的腦白質——神經元之間相互連接的軸突——越多,一個人的情緒調整能力越強;腦白質越少,一個人的情緒調整能力越弱。

基因決定性格?No

性格由大腦結構決定。那大腦結構由什麼決定呢?

也許你會脫口而出:基因!

如果大腦結構完全由基因決定,那我們的性格在出生時就註定了。這意味著,悲觀的人無法變得樂觀,抑鬱症患者不可能回歸正常生活。

有一句話總結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很長一段時間內,這樣的思想主宰著學術界和我們的日常生活。

近20年來的科學研究,推翻了這一切。科學家發現:大腦具有「神經可塑性」,也就是說,大腦的結構和功能可以發生顯著的改變。我們所經歷過的事情與我們頭腦中的思想都可能引發改變。

比如,觀察小提琴家的大腦可以發現,控制手指的大腦區域在大小和活躍水平上都有顯著增加。

事實上,基因只會對我們產生部分影響,它不能決定命運。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遺傳疾病,但是,如果同卵雙胞胎中的一方是精神分裂症病人,另外一方患病的概率是50%,而不是100%。

同卵雙胞胎的基因幾乎是一樣的,但他們的人生卻會產生很大的差別。

幾十年前,有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家,發表了論文,說一個人小時候害羞,長大了也會害羞。大眾都信了。

後來,戴維斯做了一個實驗,先後測量了一組兒童在3歲和9歲時的害羞程度。實驗結果讓他很吃驚:一個小孩3歲時的表現,和他9歲的表現幾乎沒有相關性。

也就是說,害羞這個被人認為難以改變的特質,實際上能夠被重新塑造。

10分鐘學會改變性格的方法

一個兒童,會成長為怎樣的大人,和所處的環境關係很大。

一個3歲時異常活躍的男孩,後來爸爸意外去世了,他在9歲時的表現就特別孤僻。

一個3歲時很靦腆的女生,因為遇到了特別好的幼兒園老師,家裡的哥哥也很和善,慢慢就變得愛和其他人打交道了。

後來,戴維斯做了其他的很多實驗,發現以上邏輯對成年人也適用。

每一個人所處的環境,會對他的大腦構造產生影響,從而可能改變他的性格。

不過,你可能會想:改變環境的代價太大了,如果無法改變它,那該如何磨鍊自己的性格呢?

戴維斯的答案是:冥想。

在戴維斯之前,幾乎沒有人把冥想和科學聯繫在一起。因為當時冥想被認為是佛教活動,和科學有無法逾越的鴻溝。

基於對冥想的興趣,戴維斯跨入了這個可能會葬送他職業生涯的領域。他對長期堅持冥想的僧侶做了大腦研究,也對短期進行冥想的實驗者進行了腦成像掃描。

結果讓人吃驚:即使是短期的冥想訓練,也會改變我們大腦處理情緒的方式,讓我們變得更樂觀、更能同情他人、更好地理解自己,還能更為專註。

在一項針對抑鬱症治療的對比研究中,冥想訓練比藥物的效果更好,而且更不容易反彈。

最容易上手的方法是正念減壓療法,也被稱為正念禪修。只需要3個步驟,隨時可以練習:

  1. 在地板或者椅子上筆直地坐著,在放鬆的同時保持脊柱挺直,這樣就不會打瞌睡。
  1. 進行腹式呼吸,緩慢地進行吸氣和呼氣。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鼻尖,留意每次呼吸時產生的不同感覺。
  1. 如果發現自己走神,有了其他不相關的念頭或者感受,重新把注意力放回到呼吸就好。

每次可以練習5-10次,當你對它熟悉以後,就不用再把呼吸當做自己關注的目標,你可以轉而去注意此刻進入你顯意識的主要內容——不論是一個念頭、感受,還是身體的某種感覺。培養自己對當下狀況的覺察能力,而不用對它展開思考或者評判。

最近,工作比較忙,從9點到下午6點,一直在進行高強度的大腦勞動。以前遇到這樣的情況時,到6點鐘,心情會很焦躁,大腦像卡殼的機器,塞滿了各種碎屑,無法繼續運轉。

現在,吃完晚飯以後,我會做10分鐘冥想。做完以後,大腦像進行排毒了一樣,重新變得活躍和專註,又可以再繼續工作一兩個小時了。

讀完這本書以後,我最大的感受是「知識使人自由」。沒有任何一項東西,能決定我們的命運,不論是基因,還是性格。


推薦閱讀:

什麼樣的人覺得《東成西就》不好笑?
說一個能代表你性格的歌曲?
宿舍里有一個及其注重隱私的人怎麼與她相處?
自尊心太強容易受傷,如何改變?
我沒有朋友,怎麼交朋友?

TAG:性格 | 性格色彩 | 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