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戟印度洋——奧斯曼帝國的海洋之夢(一)

原創於2017-10-2 mooncatcher

本文為史圖館專欄約稿,僅代表作者觀點,與史圖館立場無關。

頭圖:西班牙畫家安吉爾·科特利尼1902年的油畫《安東尼奧·巴塞羅的小型三桅船迎擊兩艘阿爾及利亞雙桅戰船》,描繪的是發生在1738年的一次海上遭遇戰的情景。畫中懸掛西班牙旗幟的這種小型三桅船(Xebec)亦是16世紀上半葉奧斯曼海軍與歐洲艦隊較量的主力,在本文正文里將多次出場。


前言

16世紀是一個風雲激蕩的大變局時代,自1492年哥倫布推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之後,歐洲人在金子和世俗榮耀的激勵下開始了一輪輪波瀾壯闊的大航海探索,足跡逐漸遍布到世界各地。而在通往東方的印度洋上,隨著1498年達·伽馬成功開闢了前往印度的航路,歐洲人的炮艦和商船也就緊隨其後,開始穿行在從桑給巴爾群島到馬六甲海峽的廣袤洋面上。

1500年的世界

這一切在今人看來似乎是一個自然而然的演變過程——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國在地理大發現期間率先崛起,雄霸印度洋和東方,但被接著崛起的荷蘭人擊敗,荷蘭人得意了沒多久後又受到英國人的挑戰,最後遠東海上霸主的地位被英國人接手。然而回到真實的歷史中,雖然結果確實如上所述,但過程中不是沒有波折的——換言之,從近東到遠東的各個國家民族不是沒有嘗試與歐洲殖民者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之上掰掰腕子,要知道15世紀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固然船堅炮利,但與此同時的柏柏爾人、阿拉伯人、波斯人、中國人,乃至南洋的滿者伯夷和東非的阿達爾,在航海技術上也都毫不遜色。而在整個16世紀歷史上,最具代表性和戲劇性的東方對抗西方的例子,當屬奧斯曼和葡萄牙這對印度洋上的冤家了。

16世紀中葉的葡萄牙殖民帝國,注意其在東非和波斯灣的殖民擴張


背景

公元1510年,葡萄牙人將他們在東方的貿易總部設在了印度西岸的果阿(Goa),並開始沿著印度次大陸的海岸線一點點地向中東和東南亞擴張,逐漸壟斷了自印度出海的香料生意;這對靠海吃海過了上千年的中東阿拉伯各國來說無疑是一個大大的壞消息。而葡萄牙不管是出於商業,政治,還是宗教考慮,都不可能把到手的生意再和平地轉交給阿拉伯人,雙方的摩擦不斷升級,一場大戰似乎已不可避免。

馬穆魯克末代蘇丹圖曼貝二世,在1517年戰敗後被處死並懸屍於城門三日

與此同時,在1517年,奧斯曼帝國在里達尼亞戰役一舉滅亡了埃及的馬穆魯克王朝,隨即又將整個提哈邁(即阿拉伯半島西岸唯一適宜人居的地區)囊括入帝國的控制之下,把勢力範圍拓寬到了整個埃及和紅海沿岸。奧斯曼在紅海的迅速崛起引起了葡萄牙的警覺,而當時的奧斯曼蘇丹賽利姆一世也早有與葡萄牙在阿拉伯海掰掰腕子的野心他一方面在國內積極擴軍備戰打造戰船,一方面聯繫印度次大陸上與葡萄牙存在矛盾的各個伊斯蘭教國家,試圖兩面夾擊葡萄牙在南印度的海軍主力。比如1518年,賽利姆一世就曾與古吉拉特蘇丹國(在中國文獻中也被稱為胡茶辣國,在今天的北印度)蘇丹穆扎法沙阿二世展開會談,商討兩國共同進攻果阿的相關事宜。然而賽利姆一世所做的各種準備還尚未被付諸實施,他自己卻在1520年駕崩

1520年蘇萊曼一世繼位時奧斯曼帝國的疆域

接替他登上蘇丹之位的乃是奧斯曼帝國歷史上最為有名的一位君主——蘇萊曼一世。也正是在這位雄主的手裡,廣袤的印度洋洋面上將上演一場精彩紛呈的海上霸主爭奪戰。


鋒芒出鞘

1525年,一個叫塞爾曼·雷斯(Selman Reis)的人被蘇萊曼任命為了奧斯曼海軍上將,只不過這個時候奧斯曼的海軍力量還相當薄弱,當時雷斯率領的艦隊僅有18艘戰船和299門加農炮,且使用的都是馬穆魯克王朝的陳舊裝備,和當時稱霸印度洋的葡萄牙海軍還有著相當的差距。

16世紀上半葉奧斯曼典型的小型三桅船

說起這個塞爾曼·雷斯,其實是個很有故事的人:他出生在愛琴海的萊斯博斯島,在成為奧斯曼海軍上將之前原本是埃及馬穆魯克王朝的海軍統帥。前面說到葡萄牙阻斷了自印度出海的香料生意,這對已經深陷內憂外患的馬穆魯克而言無異於雪上加霜,1515年雷斯率領一隻19艘船的艦隊從蘇伊士出發,試圖進攻葉門以確保航路安全,但無功而返。當時的葉門因為處在印度洋遠洋貿易的必經之路上,戰略地位極其重要,葡萄牙和馬穆魯克曾數次嘗試佔據葉門重鎮亞丁,但從未成功。1517年,葡萄牙艦隊選擇直接沿著紅海北上圍攻馬穆魯克的海軍主力,雙方在吉達(Jeddah)爆發了激戰,這一戰雷斯算是打出了名聲,他成功以少勝多,擊退了葡萄牙艦隊的進攻,之後數年間葡萄牙人都再未嘗試過直接進攻紅海沿岸的城市。

一副繪於16世紀,描述1517年吉達之戰的畫,作者不詳

就在成功保衛吉達後不久,隨著奧斯曼對馬穆魯克的征服,雷斯被視為重要政治犯被打入了君士坦丁堡的大牢之中,一關就是三年,直到1520年蘇萊曼登基後才被釋放。1524年他終於時來運轉,經由蘇萊曼的好友帕爾加勒·易卜拉欣·帕夏的介紹,得到了蘇丹的高度賞識,第二年即被授以海軍上將之銜。

帕爾加勒·易卜拉欣·帕夏,蘇萊曼大帝幼時的好友,後來被任命為大維齊爾,權傾一時,但在1536年被蘇萊曼抄家處死

雷斯成為海軍上將後,立刻給蘇萊曼勾勒了一幅擊敗葡萄牙人的圖景——簡單來說分為兩步大的戰略第一、將葡萄牙勢力徹底從紅海驅逐出去,控制亞丁灣沿岸,佔領衣索比亞,並徐圖進取整個斯瓦西裏海岸(即今天肯亞、坦尚尼亞、莫三比克沿岸);第二、聯合東方各友邦共同遏制葡萄牙在印度洋地區的擴張,並伺機將葡萄牙人趕出霍爾木茲、果阿和馬六甲等主要據點。這樣的戰略規劃說出來自然容易的很,但要付諸實踐卻難之又難。就在雷斯提出這套戰略方針之後不久,葡萄牙人故伎重演,沿著紅海北上,沿途劫掠各個沿岸市鎮,甚至一度摸到了距離蘇伊士不遠的海域。雷斯清楚地知道,要想避免葡萄牙艦隊再次出現在埃及沿岸,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切斷葡軍從印度洋進入紅海的唯一通道——曼德海峽,而為了達到這一目就必須獲得對葉門的控制。於是在1526年,奧斯曼帝國海陸兩路大軍齊頭並進向葉門進發;1527年1月,雷斯率領的海軍在葉門西部的摩卡(Mocha)登陸,隨即長驅直入葉門內陸,整個行軍過程出乎意料的順利,在短短几個月內奧斯曼大軍就佔據了除了亞丁之外的整個葉門,而亞丁城很快也宣布向奧斯曼臣服,成為其藩屬。更重要的是,這一次出征成功在紅海靠近曼德海峽的一個小島——卡馬蘭島上建立了奧斯曼帝國的海軍基地,這為之後奧斯曼艦隊迎戰葡萄牙提供了重要的物資保障。這第一戰,奧斯曼帝國算是打贏了。但是這一次的勝利並不值得炫耀,因為葡萄牙的主力艦隊尚未出現,雙方其實都是在表面客氣,暗中放箭,就等一點點火星點燃整個火藥桶。

1500年的衣索比亞和紅海南部地區,圖中展示了當時的兩個主要國家阿克蘇姆(Axum/Aksum,即衣索比亞的前身)和阿達爾蘇丹國(Adal)

話說奧斯曼控制了葉門之後,印度洋沿岸的許多小國紛紛向其伸出橄欖枝,表示願意尋求奧斯曼的庇護以共同抵抗葡萄牙人。這些小國的領主雖然多為穆斯林,但宗教因素在他們的政策制定中從來都不是最重要的,生存才是第一要務,比如當時的霍爾木茲維齊爾,就反覆在葡萄牙和奧斯曼兩國間搖擺不定——所以這些小國本質上都是投機主義者,在大戰來臨之際究竟有多可靠則需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小結

本篇算是為奧斯曼和葡萄牙長達百年的戰爭開了一個序言,介紹了一部分背景知識,下一篇里我將會重點講述奧斯曼帝國的四次印度洋遠征——你是否知道奧斯曼帝國的海軍曾遠征馬六甲和蘇門答臘?你是否知道奧斯曼海軍的加農炮曾在爪哇的戰場上被廣泛使用?你是否知道早在16世紀奧斯曼帝國就曾嘗試修築一條連通地中海和紅海的運河?敬請期待本文後半篇!

更多作品見幻想淺綠的B站空間 、我館的公眾號:ID:AlexGreeno

QQ群:史圖館164072878;雲韶府545992797

推薦閱讀:

為什麼葡萄牙在對美國的比賽打入壓哨進球後,沒有人露出喜悅的表情?
為何歐洲流行bidet(凈身盆/婦洗器)而中日韓和美國等國卻沒有?
移民葡萄牙和移民美國相比有什麼優劣?
哪裡能找到葡語電影?
2016 歐洲杯半決賽葡萄牙戰勝威爾士的取勝之匙有哪些?

TAG:奥斯曼帝国 | 葡萄牙 | 大航海时代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