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掘所羅門聖跡的他,敗給了犯罪史最無解的連環殺手。

眠眠過去是工程師出身,後來轉了不少次行,因此總以東野圭吾為榜樣,因為他同樣是工程師出身,卻能轉行成為一個名滿天下的偵探小說家。

然而,當我最近讀到了一位神奇人物的人生履歷時,忽然被更加震驚了:這位爺也是工程師出身,後來轉行多次,且不說這些轉行有多成功,關鍵是他每次跨領域之後,居然都能在歷史上留下超級精彩的記錄……

更奇怪的是,國內竟然幾乎沒有人聽說過他……沒關係,反正眠眠就是專講黑歷史和冷知識的,讓我們開始吧~

01

分隔大西洋和地中海的直布羅陀海峽,位於西班牙和摩洛哥之間。然而在西班牙最東南端,深入海峽的那麼一小坨地方,名為直布羅陀巨岩(Rock of Gibraltar)卻是英國人的屬地。自從西班牙輸掉了王位繼承戰爭結束之後,根據簽署的《烏得勒支條約》,這裡就被英國人佔領了。

直布羅陀巨岩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因為它所位於的直布羅陀半島,是從北非跨越海峽作戰,抵達歐洲大陸最重要的落腳地。當年摩爾人就是以此地為跳板,和哥特人爭奪西班牙南端的。因為地勢險要,可以居高臨下據守海峽,他們還在這裡建立了一座非常著名的摩爾城堡。

英國人顯然知道此地的重要性,因此從1713年接手之後,就一直將這塊飛地視為軍事重鎮,並安排英國人來到直布羅陀半島定居殖民。

出於軍事目的,英國政府一直很需要一份詳盡的直布羅陀測繪地形圖,於是為了完成這個任務,在1861年,我們的男主角查爾斯·沃倫(Charles Warren)來到了這裡。他彼時的身份,就是一位皇家工程師。

1840年出生於威爾士的沃倫,來自一個標準的英國軍人家庭,他的青年時代都是在皇家軍事學院中度過的,雖然不是牛津劍橋那樣的名校,但是作為一個工程師,他的水準還是相當出色的,並在畢業後加入了英國皇家工程兵團。

來到直布羅陀半島之後,沃倫親自爬上了巨岩北麓海拔411米的陡坡,並在這裡進行了三角測量,通過測量和地質採樣,沃倫確認了直布羅陀地貌的形成,來自於上個冰河區,由於主要的地質構成是方解石,因此形成了非常多的洞穴,天然就自帶軍事倉庫屬性。

最終,在弗洛姆(Frome)少將的協助下,沃倫花了4年時間,終於完成了一幅兩米見方的直布羅陀地形模型。

這座模型不僅僅復原出了直布羅陀當地地貌和港口的形狀,甚至還詳盡刻畫出了每條道路和建築物的分布,成為了重要的軍事資料。如今這座模型的復刻品,依然保留在直布羅陀當地的博物館中,並成為那些測繪工程師後輩們頂禮膜拜的作品。

在完成軍事模型之後,沃倫也得到了提拔,從中尉升到了上尉。但是相比起軍銜上的提升,對於沃倫人生中更重要的一點,在於他加入了某個很不得了的組織:共濟會(Freemasonry)

自從18世紀誕生之後,共濟會這個自帶神秘主義屬性的組織,就留下了太多關於陰謀論的故事,無數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也自願加入其中,比如:雨果、歌德、華盛頓、丘吉爾、盧梭、柯南·道爾、馬克·吐溫、愛迪生、沃爾特·迪士尼……

然而,只要看一眼共濟會標誌徽章中的圓規、方矩和法典就能明白,它從來就是屬於工程師的一個組織。而同時兼備聖公會成員和工程師職稱的沃倫,憑著直布羅陀地形圖的名氣,自然順理成章地加入了這個組織。

下排左四就是我大沃倫啦……你們能認全其他共濟會大神嗎?

如果說直布羅陀地形圖只是一次小試牛刀的話,接下來,他人生中下一個任務,才是真正具有重大意義的使命,當然,也和他的共濟會身份有關。

02

從19世紀中期開始,一門學科忽然變成了全世界發達國家競相研究的潮流(是的就像二十一世紀的生物學一樣,呃我不是黑……)。

這門學科就是考古學。

曾經,考古學只是一門研究過去的學問,但到了19世紀開始,它搖身一變被賦予了新的意義:考古學將主導未來。

那些故紙堆中翻查典故的老學究們絕對不會想到,某一天考古學居然可以決定一個國家的走向。隨著殖民擴張時代開始之後,任何一國的考古學家在自己國家之外的某地,哪怕挖出一個自家幾百年前某公主用過的馬桶,都可以用來論證此地的歸屬性質。

這一點,對於那些具有爭議的領土和地點特別有效。因此在出現領土爭端時,如果不想通過干一仗來解決的話,哪家的考古學越發達,也常常意味著哪家可以認領地盤的可能性越大。(咳咳,自古以來嘛……你們懂的。)

如果說到領土爭端,可能在這個地球的歷史上,再也不會有哪裡會比某個城市更具有爭議。從幾千年前,它就被各種文明、各個民族所征服。直至今天,為了爭奪它的歸屬,那兒依然打得不可開交。

是的你們想必都猜到了,這個城市就是——耶路撒冷(Jerusalem)

在19世紀中期,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比如俄國、普魯士、美國,對於耶路撒冷的考古工作進行得如火如荼,這是因為如果一旦能夠在考古學上科學地證明耶穌受難的事迹,以及《聖經》中的那些古老傳說的話,那麼基督徒就可以戰勝猶太人和穆斯林,名正言順地認領這座城市的所有權。

1865年,在維多利亞女王的授意下,「巴勒斯坦探索基金會(The Palestine Exploration Fund)」成立了。各方名流和科學家都加入了耶路撒冷考古的團隊,查爾斯·沃倫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我們知道,共濟會自認的祖師爺,便是古代以色列王國時代的海勒姆·阿比夫(Hiram Abiff)。作為一個宗師級石匠(Mason,也便是共濟會英文的由來),海勒姆是公元前960年建造耶路撒冷所羅門聖殿(Solomon"s Temple,也就是第一聖殿)的首席建築師。

然而,所羅門聖殿卻在公元前586年巴比倫人的入侵中,被徹底摧毀,猶太人也被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俘虜,淪為了「巴比倫之囚」。在此之後,波斯皇帝居魯士和大流士對第一聖殿進行了不完整的重建。

到了公元前19年的希律王時代,他又在重建的第一聖殿上建立了希律聖殿,也便是第二聖殿。然而好景不長,到了公元70年時,隨著羅馬帝國的入侵,羅馬將軍提圖斯又摧毀了第二聖殿。從此,這座聖殿再也沒有能夠重新建起來(想知道猶太人心心念念的第三聖殿為啥沒辦法重建,眠眠可以下次再講……)。

因此,每個共濟會成員都對耶路撒冷的聖殿,也就是如今的聖殿山(Temple Mount)有著莫可名狀的追求。他們都想看看祖師爺海勒姆的手藝,同時也想獲得關於《聖經》故事的存在依據。

沃倫成為了那個幸運兒,與此同時,他也從工程師轉行變成了考古學家。1867年2月,年僅27歲的他來到了耶路撒冷,開始了考古的探索。

03

查爾斯·沃倫一踏上聖城的土地,就開始摸索著挖掘聖殿山遺迹的方案。

他帶來的團隊包括直布羅陀工作時的同事,下士亨利·伯托斯(Henry Birtles)以及另外兩名下士軍官,一名攝影師和一名測繪技師。所有的考古裝備包括撬棍、繩索、千斤頂、手杖以及其他儀器等,租了當地的來八隻騾子負重。

當時統治耶路撒冷的,是衰落中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沃倫通過請客吃飯,「說服」了總管耶路撒冷的帕夏(pasha,奧斯曼的一種官位,類似於總督),獲得了在聖殿山開掘的許可。搞笑的是,沃倫請奧斯曼人吃的大餐,是用當地的一種大蜥蜴的肉做的,而這種大蜥蜴的英文就是warren……

然而,當地的耶路撒冷市民們,非常反感他的考古團隊直接在聖殿山的遺迹上隨意打洞(畢竟這裡現在是岩石清真寺和阿克薩清真寺的所在),他們認為這是一種褻瀆神明,並進行了旗幟鮮明地反對。

沃倫並不想激怒當地民眾,因此他只能另闢蹊徑,曲線救國。

他在聖殿山附近租了一小塊地皮,並通過在地表打洞的方式,穿透岩石開鑿了二十七口豎井。然後,悄摸摸地挖起了通向聖殿山的隧道。嗯,你們不允許我在地上明著搞,那就躲地底下暗著來好啦……

然鵝,還是有些機智的聖城市民發現了動靜,他們向帕夏打小報告,說沃倫是只可惡的鼴鼠……

得到彙報的帕夏親自來到現場,他好奇地想下到地底,檢查一下沃倫到底在搞什麼鬼。沒辦法,沃倫只能安排人員放了一隻吊籃,讓這位奧斯曼高官坐在裡面,一點點往地下降。沒想到剛剛降到豎井底部,這位官老爺就被黑黢黢的地道嚇尿了,他不敢繼續往裡走,高叫著要求上來。

重見天日的帕夏老爺,非但沒有阻止沃倫偷偷挖洞的行為,還為他們的膽量打call。

不過說實在的,沃倫他們的考古工作,的確需要相當大的勇氣。且不說那130英尺深的幽深地下,只能靠一點蠟燭和油燈的火光照明,頭頂上隨時都有可能坍塌,碎石不住地往下掉,一不小心就會葬身地底。

但高風險帶來的是高回報。沃倫的考古獲得了巨大的成果,他挖掘出了一大批猶大國王希西家(Hezekiah)時代的精美陶器碎片(諷刺的是,當時就是因為希西家炫富,才誘惑了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入侵)。這個發現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它證明了那個傳說中的舊約時代,是真實存在的。

緊接著,沃倫又挖到了一座巨大的古代城牆地下遺迹,這其實是大衛王時期的舊城,這座古城牆一直綿延到地下山脈的邊緣。由此便確定了古代耶路撒冷的城市範圍。沃倫還通過城牆的構造,找到了當年希律城的城門,後來被命名為「沃倫門」。

再之後,沃倫還挖出了43個當年的地下儲水池。此外,他還通過這些儲水池,發現了古代猶大國的地下水系統,它們被命名為「沃倫豎井(Warren』s Shaft)」。而這些古老的豎井其實並不都是人工的,很多都是由石灰岩的自然岩溶所形成。

沃倫考古發掘出的聖殿山地下城遺迹,震驚了整個西方。無數維多利亞時期的闊老爺和闊太太都不遠千里,飛往耶路撒冷並下到地底,只為親眼目睹《聖經》中所描寫的那個古老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當這些西方人看到猶太人聚集在西牆,也就是著名的哭牆那裡祈禱哭泣時,他們都哄然大笑。但沃倫卻很同情這些毫無地位的猶太人。

此時的沃倫已經名聲大噪了,他成為了當時全球最著名的考古學家之一,而接下來的一件兇殺案,將徹底轉折他的命運,並將他的生涯引導到另外一個全然不同的方向。

04

1870年時,沃倫因為身體不佳,回到英國養病,並在後來又去到南非工作了一段時間(這段經歷也關係到他後來的人生,眠眠後面再說)。1880年,他接到了一項非常意外的任務。

在耶路撒冷南邊的西奈半島,有一支由考古學家愛德華·亨利·帕爾默教授(Professor Edward Henry Palmer)領銜的考古隊,在沙漠深處遭到了全員謀殺。為了查清兇手,英國方面決定派出對當地十分熟悉的沃倫前往進行調查。

此時的沃倫,又搖身一變成了新晉偵探,他不負眾望,僅僅用了一周時間,就抓住了兇手:幾個出沒於沙漠間,以打劫為生的貝都因人(Bedouin)。沃倫將他們繩之以法,並將考古隊的遺體送回了英國。

英國政府這下樂了,沒想到沃倫這小子還有名偵探的潛質啊……剛好這時候倫敦警察廳前廳長埃德蒙·亨德森(Edmund Henderson)辭職不幹了,議會於是欽定新任倫敦警察廳廳長,就由你沃倫來當。

1885年沃倫新官上任入主蘇格蘭場,倒也乾的不錯,把維多利亞時期倫敦的各種鬼魅魍魎治得服服帖帖。然而名偵探沃倫並不知道,僅僅三年之後,他一生最大的敵人即將出現了……

1888年8月31日一大清早,沃倫局長就接到了緊急報案:一樁非常非常殘忍的命案發生在他的轄區之內。

報案的是一名叫做查爾斯·克羅斯(Charles Cross)的馬車夫,他在凌晨3:40分路過倫敦東部白教堂區(Whitechapel)的巴克街時,發現路邊有一具女屍,她的下半身裸露著,圍裙被掀起覆蓋在上半身。克羅斯嚇尿了,立刻報告了附近夜巡的警員喬納斯·米森(Jonas Mizen)。

米森立刻找到另外兩名警員,對屍體進行了檢查。這名女子的喉嚨被自左向右切開了兩次,臉部有嚴重的毆打痕迹,腹部更是被刀割開了很多次,其中包括一個相當巨大的鋸齒狀切口(大約20厘米長),這導致她的腸子都流了出來……

除了死狀極其可怖之外,令人感到詭異的是,腹部這麼深重的傷口,屍體上卻並未有多少出血量。由此可以判斷出,兇手是用極其嫻熟的刀法,瞬間割喉殺死了這個可憐的女人。並在她死亡之後的五分鐘之內,又對屍體進行了殘暴的摧殘。人死亡之後再受傷,就不會像生前那樣大量出血了。

接到報案的沃倫大為震驚,他立刻安排警員進行調查,並查到了死者的身份:43歲的瑪麗·安·尼古拉斯(Mary Ann Nichols),原本是一名機械師的妻子,由於被拋棄後轉而淪為了妓女。因為付不起過夜的四便士,加上酗酒如命,只能在8月30日夜裡流落街頭。

毫無頭緒的調查工作還在進行當中,沒想到一周之後的9月8日,又一樁命案發生了,地點也在白教堂地區,一名叫做安妮·查普曼(Annie Chapman)的47歲妓女被害了。屍體的慘狀和尼古拉斯如出一轍,甚至更慘:同樣是頸部被兩刀切開,腹部也被數刀切割開,還摘除了子宮和大部分的膀胱。

更重要的是,兇手的手法極其老練,切割器官如同解剖手術一樣精確。但是通過傷口判斷出兇器的長度是15-20厘米,這又顯然超出了手術刀的尺寸。

就在沃倫廳長焦頭爛額之際,更加前所未有的事情發生了。9月27日,倫敦的中央新聞社(Central News Agency)收到了一封用紅色墨水書寫的信件,在信中他以「親愛的老闆(Dear Boss)」開頭,自稱自己就是殺死妓女的兇手,並囂張地宣布還將殺死更多的妓女們。

這封信的落款,在此後的一百多年都將成為倫敦乃至全世界的噩夢,至今依然是犯罪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名字:開膛手傑克(Jack the Ripper)。想必你們已經猜到了……

我們那可憐的沃倫廳長並不知道,他所面對的敵人究竟有多麼可怕,以至於今後無數連環殺手都在不斷模仿他的手法,比如……寄出挑釁式的死亡預告,還有,收集屍體的一部分作為戰利品。

在檢查了信件之後,沃倫認為這只是某個無聊記者的惡作劇,當然了,他也注意到信件中提到的一個細節——「我切下了女士們的耳朵」。幾天之後,他就將意識到,這完全是開膛手傑克的一個殺人預告。

05

9月30日的凌晨1點,另一名叫做路易的馬車夫在白教堂地區的貝納爾街(Berner Street)發現了一具女屍。這是一名叫做伊麗莎白·史泰德(Elizabeth Stride)的44歲瑞典籍妓女,她的死因也是割喉,但並未遭到開膛。

接到報警的沃倫立刻安排大量警員前往調查,沒想到僅僅四十五分鐘之後,46歲的妓女凱瑟琳·艾道斯(Catherine Eddowes)被發現橫屍在主教廣場(Mitre Square)上。手法依然是被割喉剖腹,腸子甩出體腔之外,部分子宮和腎臟被切除。

除此之外,法醫還發現,艾道斯耳朵的一部分被割掉了……

這一次,不僅倫敦警察廳震驚了,整個倫敦都陷入了無盡的恐慌之中,於是人人自危,市民夜晚不敢外出。沒想到就在這恐懼的氣氛之中,中央新聞社又收了一張署名為「調皮的傑克(Saucy Jacky)」的明信片。

明信片中明確提到,最近將有兩名妓女會死於非命,並且在兇殺案之前就被寄出且蓋上了郵戳。這張明信片的筆跡,也和第一封信幾乎完全一致。

這次的死亡預告甚至驚動了維多利亞女王,她惱怒地責備倫敦警察廳辦案不力,顯然作為大領導的沃倫難咎其職,而他堅持認定這些書信都是一個騙局,根本不是兇手本人所寫。

可沃倫畢竟是半道出家,就算頂著聖殿山考古專家的光環,也無助於他解決這一起世紀謎案。再加上倫敦警察廳內部的人事鬥爭,沃倫已經有些不堪重負了。

10月15日,一封寄給白教堂警戒委員會(Whitechapel Vigilance Committee)的信,再度引起世人的注意。這次的信里還附著半顆腎臟,並以黑色墨水書寫。寫信者自稱「來自地獄(From Hell)」,在信中他聲明這顆腎臟是來自「某個女人」(被認為就是艾道斯的),剩下的半顆被他煎熟吃掉了。

這封信的筆跡似乎更加狂野,而且也沒有落款,因此人們都以「來自地獄」來稱呼此信。2001年約翰尼德普的同名電影《來自地獄》,便是取材自開膛手傑克的案子。

這封信被公開之後,市民再也按捺不住了,他們紛紛責備沃倫辦案無能,有人罵他沒有給提供線索者足夠的報酬,但實際上他並沒有財政大權;有人罵他沒有安排足夠的警員,事實上所有能派出的人手都派出了;還有人罵他親自參與破案工作不夠,甚至還有人罵他辦案不帶警犬……

最終,巨大的壓力齊齊湧來,終於擊潰了沃倫,他選擇在11月初引咎辭職,離開了失意之地倫敦警察廳,重新回到了部隊里。

就在沃倫辭職後不久的11月9號,最後一名死者被發現了:25歲的年輕妓女瑪莉·珍尼·凱莉(Mary Jane Kelly)被房東發現慘死於多塞街(Dorset Street)出租屋的床上:全身赤裸,頸部有明顯的勒痕,胸腹部被切割開並取走了心臟,耳鼻和乳房也被割掉,可能被兇手用房間內的壁爐烤熟吃掉了……

此案過後,開膛手傑克竟然奇蹟般地消失了。雖然倫敦依然發生了很多類似的兇殺案,但是論殺人手法之乾淨利落,沒有一例可以與這五件案子相比。

沃倫的繼任者們調用了更多的警力,但限於當時粗陋的偵破手段,始終無法破案,他們也同樣受到了包括維多利亞女王在內的英國各界人士一致批評。最終在1892年,英國警方宣布停止繼續偵辦白教堂連環殺人案。

於是,開膛手傑克就這樣成為了犯罪史的傳說,沒有捉拿成功也成為了沃倫一生的遺憾。關於開膛手傑克的真實身份有很多猜測,這裡眠眠就不繼續寫了,有機會以後另開專文再討論……我們繼續說離開蘇格蘭場之後的沃倫,還有其他的使命等著他。

06

離開倫敦的沃倫,重返軍隊並被提拔為中將,此後他將迎來自己的下一個身份:軍事家

但是在真正指揮打仗之前,他還在其他領域露了一手,他接手了皇家軍事學院的帆船俱樂部,並成為賽艇隊的總指揮兼技術指導。這傢俱樂部後來演變成了皇家工程師遊艇俱樂部(Royal Engineer Yacht Club),直到今天還在世界各地參加各種比賽。

1899年,第二次布爾戰爭(Second Boer War)爆發了,交戰的雙方是英國和由布爾人建立的兩個非洲國家:德蘭士瓦共和國(Transvaal Republic)和奧蘭治自由邦(Orange Free State)。這兩個國家都屬於後來的南非共和國。

所謂布爾人(Boer),是指在西方殖民南非之後,生活在那裡的荷蘭,法國與德國白人移民後裔,所形成的混合民族。當然主要是荷蘭人,布爾就是荷蘭語里農民的意思。

1884年,德蘭士瓦共和國的勘探專家在瓦爾河流域,發現了史上規模最大的威特沃特斯蘭德金礦(Witwatersrand,簡稱Rand,也就是南非貨幣Rand的名字得來)。他們隨後在這座金礦上建立了一個新的城市,也就是今天的約翰內斯堡(Johannesburg)

發了財的德蘭士瓦共和國一下子經濟開始騰飛,並且有點不把英國人放在眼裡了,兩國開始摩擦不斷。

1890年,德蘭士瓦政府宣布定居在約翰內斯堡的外國僑民,不但要繳納全額的賦稅,並且不許當公務員也沒有選舉權,除非加入該國籍。新政立刻遭到了英國的強烈反對,因為當地的僑民有很多是英國人。而且,德蘭士瓦同英屬南非殖民地之間長期的貿易戰和關稅鬥爭,英國人已經按捺不住了。

再加上後來德皇威廉二世的摻和,英國人決定和布爾人正式開打。

開戰之後,沃倫加入了英國駐南非陸軍第五旅,並跟隨著英軍總司令,曾經鎮壓過愛爾蘭起義的雷德弗斯·布勒(Redvers Buller)上將一起,參與指揮了援救萊迪史密斯(Ladysmith)的戰役。

然而這場戰役最終成為了英國軍隊的噩夢。

擁有兩萬多士兵,40多門大炮的英軍,居然敗給了僅有3500名布爾人組成的民兵團,死傷慘重。這是因為英軍統帥布勒戰術失誤,各支部隊之間的配合也缺乏默契。雖然已是年滿60歲的老沃倫在萊迪史密斯戰役中也沒有發揮出什麼突出作用,但他的指揮能力和作戰熱情還是值得稱道的。

1900年後,沃倫回到了英國,他的身份又轉變成了作家,他撰寫了一些關於耶路撒冷考古學的著作,並書寫了關於自己傳奇一生的自傳。除了寫書,他還憑藉著自己豐富的測繪工程師經驗,參與了關於國際邊界的確定,比如南非和辛巴威的邊界線,以及美國和加拿大的邊界線。

因此至今,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和美國的明尼蘇達州,都有一座以沃倫之名命名的沃倫市。除此之外,英國、澳大利亞、辛巴威,也有很多以沃倫命名的城市。而眠眠曾經念書的學校,地鐵站名就叫沃倫街。

這些,大概都是為了紀念查爾斯·沃倫這位神奇的工程師,以及後來的多面手吧……

=THE END=

歡迎關注個人公眾號:眠眠冰室(mian013),專註於冷知識和黑歷史的科普向解讀。


推薦閱讀:

TAG:历史 | 犯罪 | 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