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高帥富才用得起的兵器:商代青銅矛
銅是人類最早發現使用的金屬之一。自然界中存在一定數量的自然銅,所謂自然銅,便是銅元素在天然狀態下的集合體。這個名詞在理解時要與「非自然銅」做對比,簡單說,就是普通的銅礦無論是孔雀石也好,黃銅礦也好,你都要經過冶煉,才能得到純銅(即紅銅)。而自然銅就直接是一大塊夾雜了其他物質的天然紅銅,埋在土裡,發現了就是你的,不需要冶煉便能使用。
▲中國地質博物館藏自然銅標本
原始人在野外進行採集活動時,可能無意間發現了這種特殊的材料。銅與人類當時認識到的大多數材料都不一樣,有著良好的延展性和韌性,原始人通過捶打的方式,把紅銅加工成各種器皿和裝飾品。
銅作為一種新的材料,有很多優勢,比如便於加工,可以重複使用等等,但它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太軟了。銅的硬度遠不如石頭,而眾所周知,在原始社會,材料最大的意義就是用來做工具或者武器,沒了硬度,就很尷尬了。
也許是有意,也許是無意,某次原始人在融化紅銅時候,把另一種金屬——錫也丟了進去,然後奇蹟產生了,紅銅加上錫後,硬度提高了很多,原始人一看那個叫高興啊,先別急,還有高興的事呢!原始人又試了試,這種加上錫的銅,熔點也低了,原本需要加五把柴才能燒化的紅銅,現在加三把柴就化了!銅和錫的合金,便是青銅。
合金是一種很神奇的東西,大部分合金的硬度都高於其組成材料,比如銅是軟的,錫是軟的,但青銅就是硬的。青銅是人類最早發明的合金,硬度高於純銅,更適合製造工具。現代意義上的青銅包括銅錫合金、銅鉛合金、銅鋁合金等多種合金,古代的大部分青銅器都由錫青銅(銅錫合金)鑄成。
人類發明青銅後,製造出了很多青銅武器和工具,中國最早的青銅矛頭髮現於青海,為新石器時代晚期產物。
商代出土了不少青銅製成的矛頭,但石制的矛頭和骨質的矛頭並未被淘汰,仍然廣泛裝備於基層士兵。
▲鄭州博物館藏商代石矛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生產力落後,會煉銅的人就那麼多,一天就能煉那麼多銅,產量跟不上用量;二是中國原本就是個缺銅的國家,銅在中國格外昂貴,一般人也用不起。因此商代的貴族可以拎著拉風的青銅矛出去顯擺,普通的士兵你就老老實實用你的石矛吧。
在商代早期,這種區分格外鮮明,除了少數貴族之外,軍隊使用的矛基本都是矛頭呈柳葉型的石矛和骨矛,青銅矛的裝備量很小。當時的青銅矛矛頭形狀受石矛影響,亦為柳葉形。這種柳葉造型的矛頭一直被使用到商代中期。
人類製造武器的時候思維會有一個慣性,拿矛來說,之前用石矛的時候矛頭是柳葉形的,現在有銅了仍然造成柳葉形的,但形狀可以繼承,裝柄方式就必須改變了。
之前大家用石矛的時候,矛頭一般是直接捆綁在木柄上的,這樣其實並不是很牢固,但無所謂,石頭才幾個錢,矛頭掉了我再裝一個就是了,另外石矛頭本身就容易損壞,沒等脫落,可能就不能用了。
青銅矛頭就不一樣了,因為比較結實,青銅矛能用很久,按原來的安裝方式,沒用壞肯定就掉了。青銅那麼貴,就算是貴族,也不能把錢扔了打水漂玩,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
為了能夠牢固的安裝在木柄上,青銅矛在結構上產生了改變,鑄出了骰。骰就是矛葉下面的圓筒,多呈圓錐狀,是矛頭和木柄的連接部位。
有骰的矛可以直接套在木柄上,比捆綁的矛要方便安裝,但光有骰也不夠,人們很快就發現,在使用的過程中,套在木柄上的矛頭很容易因為各種原因而脫落。
那麼就來解決脫落的問題吧,當時的人們經過研究,想出了兩個辦法,一是用釘子把矛頭釘在木柄上,二是用繩子把矛頭和木柄捆紮起來。
這兩種辦法都需要對矛頭做出一定程度的改進,打釘子你得留釘孔,捆繩子的話,需要再矛骰的兩邊各鑄出來一個勾狀物(或者是圓環),這個勾狀物或圓環被稱為耳,耳是用來穿繫繩索用的,因為矛骰本身是圓錐形的,外表光滑,如果直接捆繩子的話,無處借力,即便你用繩子把矛頭和木柄捆在一起,但還是容易脫離。
▲國家博物館藏商代雙耳矛
一般來說,一件矛頭不需要在設有釘孔的同時鑄出耳,因為無論是釘釘子也好,捆繩子也好,選擇其中一項,已經足以保證矛頭的牢固了,如果你非要兩項都辦,除了增加成本之外,別的意義也不大。
柳葉矛的耳位於骹的末端,多為封閉的半圓環形,也有部分矛的耳為條勾狀。大部分帶耳青銅矛的骹部兩側各有一耳,個別樣本僅一側有耳。▲湖北博物館藏商代雙耳矛
現存最早的有耳柳葉矛矛出土於湖北黃陂盤龍城商代遺址,一共三件,這幾件矛頭同時也是現存最早的商代青銅矛。
早期有耳矛的骹和柄的截面均為圓形,兩者之間極易產生共軸旋轉,所謂共軸旋轉是什麼意思,看看矛的結構就知道了,矛的木柄截面是圓的,骰的截面也是圓的,兩個圓的圓心又重合,因此在外力的作用下,矛頭一不小心就會產生轉動,而這種轉動是不利於使用的。為了避免共軸旋轉帶來的偏移,後期的有耳矛的骹部截面均為菱形或橢圓形。
武器在發展的過程中,會受到地域因素的影響。以商代的柳葉矛為例,帶耳的柳葉矛最早出土的地點在南方,同時南方出土的柳葉矛也多帶有耳。無耳矛則恰恰相反,最早出土地點位於北方,同時北方出土的柳葉矛也多為無耳矛。
北方出土的無耳柳葉矛多數帶有釘孔,其釘孔位置多在骹的正反兩面(即矛葉所處水平面的兩面)。這些帶有釘孔的無耳柳葉矛在裝柄時需要用鉚釘將矛頭和木柄傳接在一起,鉚釘的存在除了加固矛頭,使之無法前脫之外,還解決了矛頭和矛柄之間共軸旋轉的問題。
在商代,北方地區是草原民族的活動區域,南方則是其他少數民族的居住地,殷商王朝的核心統治區為中原地區。中原地區處於南北之間,因此無論是有耳柳葉矛還是無耳柳葉矛都有一定數量的出土。中原地區出土的商代青銅矛中最古老者為商代中期後段產物,在形制和工藝上都明顯落後於北方和南方的同時期產品。
由於殷商地區的早期柳葉矛明顯落後於同時期其他地區產物,因此學者認為,矛不屬於商朝軍隊的傳統兵器,而是從其他地區傳入中原地區的。
商代中早期的柳葉矛不需要收鋒,由側刃直接前聚成鋒,外形尖利,這樣的矛頭雖然擁有良好的穿刺性能,但強度不足,容易折斷。使用這樣的長矛去跟人打架,雖然很容易把人戳死,但萬一沒戳中的話,對方拿盾牌一擋,啪嗒,矛頭折了,那個場面不僅是尷尬,而且有可能會要命的。
商代中晚期,雙耳柳葉矛的形制開始發生變化,雖然依舊不收鋒,但葉部相比中期的矛變寬了很多,呈等腰三角形。這種葉部呈等腰三角形的雙耳矛是現存商代青銅矛中最常見的一種,寬大的矛頭不易折斷,但副作用是穿刺性能有所下降。
▲上海博物館藏商代三角形矛頭
折倒是不會折了,但是原來一下就能戳死人的矛,現在得兩下(或者是用更大的力),這樣也不成啊!沒辦法就再改吧,商末時期,雙耳三角葉矛在保留寬葉特點的同時,前端改為收鋒,矛頭整體上呈圭首狀,圭首狀的矛頭既不易折斷,又有良好的穿刺能力。
▲山東博物館藏商代圭首矛頭
無耳矛的發展歷程與有耳矛相似,但沒有經歷等腰三角形矛頭這個狀態,而是由柳葉形矛頭直接變為圭形矛頭。
商末還出現了一種亞腰尖葉型矛頭,大部分亞腰矛的矛葉基部左右兩側都設有孔。孔的用處與雙耳矛的耳相同,為穿繫繩索所用,從部分實物來看,亞腰矛的銎孔可能較淺。雙孔式亞腰矛頭的總體出土數量僅次於三角形雙耳矛,多出土於中小型墓葬。1969~1977年,中國對殷墟西區的小型墓葬群進行了發掘,獲取青銅長矛70件,其中雙孔式亞腰矛佔了大約三分之二的比例。
▲故宮藏商代亞腰形銅矛
殷商軍隊以步兵為主,主要的格鬥武器是戈,大多數墓地中陪葬的戈的數目都遠多於矛。但在總數上,矛的數量卻大於戈,目前青銅矛的存世數量為970件,青銅戈存世數量約為800件。
▲故宮藏銅骰玉矛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殷墟西北崗的侯家莊商王墓中出土了大量矛頭,該墓一次性便出土了731件青銅長矛,而戈僅出土72件,學者認為這些長矛是商王親衛隊使用過的兵器。
1953年,安陽大司空村出土長矛十根,與以往不同,這次出土的長矛結構相對完整。這點是非常罕見的,大家都知道,矛柄可以用木棍做,也可以做成複合的,但即便是複合矛柄,其組成材料無非還是木頭和竹子之類的東西,而這些東西都是極易腐朽的,大部分商代的青銅矛出土時都沒有矛柄。而大司空村出土的這批長矛是個例外,它們的矛柄雖然已經腐朽,但還是在墓坑中留下了痕迹。這是商代矛柄唯一的出土記錄,根據人們的測量,這批長矛的矛柄長1.4米左右。
本文為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滾滾。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冷兵器的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冷兵器研究所(lbqyjs)
推薦閱讀:
※商朝古墓里的軍事大發現!中國擁有騎兵竟然比斯基泰人還早?
※本來面目何人識——戟曾經是個謎
※漢字源流:甲骨文中的「夏」
※巫神殷商(一)——祖先與神明
※「司母戊鼎」更名「後母戊鼎」,古文字學界有哪些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