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要聽話?聽誰的話?

文:魚鮮支

我們生活在一個奇異的國度。在這個國度里,所有的小孩被分為兩類,並打上標籤:「聽話」和「不聽話」。

聽話的小孩得到父母的疼愛、老師的表揚、親戚鄰里的誇讚以及一個孩子所需要的全部肯定和溫暖。而不聽話的小孩則遭到厭憎、嫌棄,被判定為沒有出息、沒有希望。

所以,這個標籤對於每個小孩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聽話」是對Ta最高的褒獎;「不聽話」則是對Ta殘忍的宣判。

為什麼中國父母特別執著於讓孩子「聽話」呢?這可能是中國式順從教育造成的集體無意識

換句話說,這些父母本身就是「聽話」教育的受害者,可他們對兒時所受的傷害並不自知。於是,為人父母之後,他們就自然而然、不假思索地再將這種傷害加諸孩子,形成了代際間的惡性循環。

直至今天,這種扭曲的教育仍然非常普遍,幾乎是中國家庭教育的常態。


崇尚「聽話」教育的父母既是這種教育的受害者,又是這種教育的力行者。假如幫助他們剖析內心世界,就會發現他們其實包括兩大類:

一類是在教育方面無知、無能的父母

教育的本質,無非是引導孩子成長成為一個完整的人:明辨是非,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發掘興趣,明白自己喜歡什麼、想做什麼;學習知識和技能,決定自己能做什麼、擅長做什麼……總之,「自我」才是教育的主體,「發現自我」、「建立自我」才是教育的目標。

然而,「聽話」的教育卻根本不允許「自我」的存在,唯一的要求就是聽父母的話,最佳的品質就是服從和馴順。

這樣的教育實施起來,當然容易多了:比起和孩子一起探討規則、讓孩子真心認可規則、主動遵守規則,直接命令Ta做什麼、不準做什麼當然更輕鬆。孩子心中的對錯、喜好、願望有什麼重要的呢?只消給Ta穿上「聽話」的鼻環、拴上「聽話」的繩子,從此牽哪兒走哪兒,走上父母喜歡的「金光大道」就好。

可以說,讓孩子「聽話」是這世上最懶惰的教育,是無知、無能的父母所倚賴的教育。


而另一類「聽話」教育的擁躉,則是因兒時創傷造成心理病態的父母

在他們小的時候,他們的父母就是糟糕的教育者,強迫他們聽話服從,傷害他們的自尊,蔑視他們的人格,用暴力強制他們,用感情脅迫他們,所以他們缺乏安全感,從未獲得過父母「無條件」的愛。

於是,他們就形成了錯誤的觀念:只有聽話服從,才能獲得愛。而為了獲得愛,他們甘願和父母結成一種「病態共生」的關係,放棄自主權,接受父母的控制,並且把這種「控制與被控制」理解為「愛與被愛」。即使受到了父母的傷害,他們也無法察覺,反而在內心不斷美化父母的形象。

所以,長大後,他們就會成為自己父母的翻版,再用這種病態的方式去「愛」自己的孩子。


每當父母要孩子「聽話」,總會擺出一條讓人無法拒絕的理由:「我是為了你好」。認真分析上述兩種父母,我們會發現:他們根本不懂得什麼是為孩子好,他們甚至不承認孩子的個體價值。

可悲的是,無論怎樣為「聽話」教育貼金,孩子所受的傷害都是真真切切、無法掩蓋的。他們缺愛,缺安全感,缺少恰當的情感教育。而面對父母的控制,他們只有兩個選擇:要麼成為順從者,要麼成為反叛者。

成為順從者,意味著失去「建立自我」的機會,缺乏自主意識,缺乏獨立人格,與父母「病態共生」。他們長大後或者成為怯懦、卑微的人,缺乏主見,依賴權威,甚至變成終身無法斷奶的巨嬰;或者模仿父母,成為另一個控制者,思維偏執,脾氣乖戾,繼續傷害下一代。

相同之處在於,他們都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容易陷入空虛、迷茫,容易被洗腦、被煽動。他們對自己的認識完全依賴於別人的評價,在重大選擇的關口總是傾向於隨大流,而不是遵從內心。其中的一些人,會在某天「一夜之間」醒來,痛苦地發現自己過著另一個人的生活。

而成為反叛者,則意味著為「建立自我」與父母對抗。可惜,通過激烈對抗建立起來的「自我」,常常是扭曲的。他們會為反叛而反叛,完全與父母的要求背道而馳,以致犯下嚴重的錯誤。這種成長的代價太過高昂,有些孩子甚至會走上無法回頭的路。


總之,父母讓孩子「聽話」,就是給樹苗壓上一塊石板。在石板的重壓之下,樹苗不是蔫兒了,就是長歪了。既然如此,那為什麼要壓上石板呢?為什麼不讓孩子長得筆直、挺拔,長進風裡、雲里呢?

徹底改變中國式的順從教育,需要我們每個人都理直氣壯地問一句:我為什麼要聽話?聽誰的話?

這一問,既是為兒時的自己,也是為明天的孩子。


更多文章,請關注魚鮮支的微信公眾號:觀念的牢籠(guanniandelaolong)


推薦閱讀:

今天重陽節,我們欠幫我們帶孩子的老人一聲感謝!
合理的懲罰才有效
囧!給孩子報班有這麼強的趨勢嗎......
心理學小知識:起床氣
女留學生騙光父親320萬消失:心全掏了,還是將女兒養成了白眼狼!

TAG:教育 | 家庭教育 | 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