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菰蒲深處》 汪曾祺

「霜落邗溝積水清,寒星無數傍船明。菰蒲深處疑無地,忽有人家笑語聲。」(秦觀《秋日》)


汪曾祺先生會吃,更會寫吃,他寫吃不可不謂是一絕;無論是粗筆勾勒還是細筆描摹,甚至於小食的簡單羅列,都讓人垂涎三尺。你若有興緻讀讀《人間有味》,更好似翻遍了全國各地的大廚菜譜(還是彩繪版),雖只是在精神世界裡大快朵頤,胃裡並無油水進賬,但滿足感卻是分毫不減。

他寫吃是手到擒來的。民以食為天,吃是日常生活的重頭戲,也是他的小說里必不可少的部分,以《菰蒲深處》中的一處描寫為例:

賣紫蘿蔔的(紫蘿蔔是比荸薺略大的扁圓形的蘿蔔,外皮呈深藍紫色,極甜脆),賣風菱的(風菱是很大的兩角的菱角,殼極硬),賣山裡紅的,賣熟藕(藕孔里塞了糯米煮熟)的。

——汪曾祺《大淖紀事》

紫蘿蔔、風菱、山裡紅、熟藕……想來不過是水鄉最為常見的零食,讀時卻覺兩頰清風習習,好像真的吃到了那爽脆的蘿蔔,還在回味那甘甜之後微辣的感覺。

山楂北方有不少,買來熬山楂醬,加冰糖,酸酸甜甜的,很開胃。市面上做成山楂卷、山楂片、山楂糕,很適合放包里當零嘴吃。(果丹皮也有拿山楂做的,一卷一卷,小孩子愛吃的)菱角只在好多年前嘗過一次,當時覺得那胖胖肚子尖尖角的形狀很有趣,但味道已經忘得差不多了,大概不如「菱角」這兩個字本身來得清脆驚艷。糯米藕現在也能在商場里尋到了,只不過做得太甜,一次只能吃一點點。紫蘿蔔是我沒有吃過的,所以潛意識裡覺得它最好吃。

其他對吃的描寫處處可見:

賣各種小吃的都來了:賣牛肉高粱酒的,賣回鹵豆腐乾的,賣五香花生米的、芝麻灌香糖的,賣豆腐腦的,賣煮荸薺的,還有賣河鮮——賣紫皮鮮菱角和新剝雞頭米的……到處是「氣死風」的四角玻璃燈,到處是白蒙蒙的熱氣、香噴噴的茴香八角氣味。

——汪曾祺《歲寒三友》

還有

還有賣梨膏糖的。梨膏糖是糖稀、白砂糖,加一點從藥店里買來的梨膏熬製成的,有一點梨香。一塊有半個火柴盒大,一分厚,一塊一塊在一方木板上排列著。

——汪曾祺《王四海的黃昏》

一直執著地覺得,愛吃而又會吃的人,無論何時,對生活都還是有期待的吧。


汪老在《菰蒲深處》的序里寫道:「我希望我的小說能起一點微薄的作用。『再使風俗淳』,這是一些表現傳統文化,被稱為『尋根』文學的作者的普遍用心,我想。」

他做到了。

那些文字傳達著遙遠水鄉的訊息,能讓讀書的人從物慾橫流的現實世界中抽身出來,走到模糊的故人往事中去,走到原始的市井喧鬧中去。

他擅長短句【我稱之為「列錦式的描寫」】:

縣城真熱鬧:官鹽店,稅務局,肉鋪里掛著成邊的豬,一個驢子在磨芝麻,滿街都是小磨香油的香味,布店,賣茉莉粉、梳頭油的什麼齋,賣絨花的,賣絲線的,打把式賣膏藥的,吹糖人的,耍蛇的,……他什麼都想看看。

——汪曾祺《受戒》

身懷絕技的手藝人在書頁上耍起來了,那場面活活的,你能聞到脂粉的香氣、小磨香油的香氣、風和泥土的香氣;你能看到,女孩子小心地把絨花別在發間,吹糖人的老人周圍滿是跳著的小孩兒,肉鋪漢子把刀磨得發亮,驢子在地上打了個滾。你置身於縣城當中,什麼都想看看。

你還想試試銅蜻蜓是不是真的能夠撐住老母雞的嘴,看看明子畫的鳳仙花怎麼可以亂孱;還想問問燒了戒疤為何要喝蘑菇湯,嘗嘗趙大娘腌的咸蘿蔔乾;還想看看獅子龍燈高蹺抬閣,撿著熏過五毒的黃煙畫一筆虎。靳彝甫、王淡人、八千歲、陳小手、侉奶奶、王四海、陳泥鰍、高大頭……你聽過了他們的故事,但還想再聽一次。

《受戒》中提到的《芥子園》畫譜圖


《菰蒲深處》里寫到的愛情都是輕輕的,如一片潔白的羽毛,那樣神聖,不容褻瀆。

那大概就是,好久好久以前,女孩子心裡最最嚮往的愛情吧。

(最經典的《受戒》 小英子與明子)

划了一氣,小英子說:「你不要當方丈!」

「好,不當。」

「你也不要當沙彌尾!」

「好,不當。」

又划了一氣,看見那一片蘆花盪子了。

小英子忽然把槳放下,走到船尾,趴在明子耳朵旁邊,小聲地說:

「我給你當老婆,你要不要?」

明子的眼睛鼓得大大的。

「你說話呀!」

明子說:「嗯。」

「什麼叫『嗯』呀!要不要,要不要?」

明子大聲地說:「要!」

「你喊什麼!」

明子小小聲說:「要——!」

「快點劃!」

小英子跳到中艙,兩隻槳飛快地划起來,划進了蘆花盪。

《大淖紀事》里巧雲與十一子:

十一子能進一點食,能說話了。巧雲問他:

「他們打你,你只要說不再進我家的門,就不打你了,你就不會吃這樣大的苦了。你為什麼不說?」

「你要我說么?」

「不要。」

「我知道你不要。」

「你值么?」

「我值。」

「十一子,你真好;我喜歡你!你快點好。」

「你親我一下,我就好得快。」

「好,親你!」

合卷,微笑。心動的感覺很明顯。


圖書館借的《菰蒲深處》。看上去也很老了。

如此二三事,再使風俗淳。


推薦閱讀:

Drink me | 最近在喝的酒和在看的書
好東西要大家分享:薦讀汪曾祺
如何理解汪曾祺「我認為中國不具備產生卡夫卡的<變形記>那樣的作品的條件」?
如何理解汪曾祺的《歲寒三友》?
為什麼說汪曾祺是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

TAG:汪曾祺 | 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