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的日本中戰發展

回顧二戰中的日軍坦克,人們的大部分印象都是那些欺負沒有反裝甲能力的輕戰以及解放軍的第一輛坦克:功臣號。不過,日本在坦克上的投入並不有多差,在30年代,日本就已擁有了一線坦克的技術水平,並對柴油發動機進行了大量創新。在1940年,日軍的裝甲部隊規模也能在全球排到第5。在1941年12月到1942年1月的菲律賓和馬來亞戰役中,日軍坦克也為初期的勝利做出了很大貢獻。然而,日本終究是個島國,自1942年起日本就將工業優先權轉至戰艦和飛機的生產建造上。新型坦克的研發工作也由於優先度太低,屢次遭到妨礙。英美對日軍坦克的評估很低,畢竟大部分時候盟軍面對的是設計年份很早的坦克,而日軍最現代化的坦克則準備進行最後的本土決戰,但由於日本投降,這些坦克也就沒有參加戰鬥。

97功臣號

在北京的97改

(一)戰時發展:改進奇哈中型坦克

自1942年起,97中戰改(奇哈Chi-Ha)就已開始生產,三菱公司也開始對其進行改進。97中戰的最大裝甲厚度只有30mm,根據諾門坎戰役中的戰鬥表現,這點厚度在面對美國的37mm和蘇聯的45mm反坦克炮時極易被擊穿。所以1941年三菱開始改進,將前部裝甲增厚到50mm,但將前部的傾斜裝甲簡化為垂直裝甲,並使用了更多的焊接結構來降低鉚釘的危險。為了適應增加的重量,日本改進了100式發動機,輸出馬力由170提高到了240。該型坦克作為1式中戰(奇黑Chi-He)進入服役,但是其優先度太低,生產直到1943年才開始。該坦克是日本戰車師團的預備坦克,並沒有參加戰鬥。

1式中戰

1式裝備的47mm火炮

1式中戰

儘管日本陸軍對於97改和1式中戰上的47mm反坦克炮的表現很滿意,但它所面臨的大部分戰鬥都是攻擊敵軍步兵,因此其高速穿甲彈並不是特別實用。另外,47mm炮的高爆彈也比老式57mm炮的高爆彈輕,因此,日軍研發了一款適用於近距離支援步兵的主炮。在1942年,日軍建造了一輛安裝有短管的99式75mm火炮的97改,這就是2式炮戰車(霍伊Ho-I)。不同於自行火炮,該戰車的炮塔可以進行360度旋轉。日軍原計劃在每個戰車聯隊中組建一個新的火力支援中隊。然而,該項目優先度極低,所以生產一直到1944年才開始,一共建造了31輛2式中戰。由於生產的延期,一些2式中戰都是由1式中戰改造而來。3式炮戰車彌補了2式炮戰車的缺失,並在固定炮塔上安裝了一門火力更強的75mm野戰炮。

99式75mm火炮

2式炮戰車

3式炮戰車

早在1942年,日軍就啟動了3個工程項目,每個都是不同的中戰車,其主要區別在於安裝的主炮,分別為47mm,57mm和75mm。這些坦克要擁有一定的反坦克能力,所以他們將47mm炮升級至57mm,而另外兩個項目則逐漸合併成了一個安裝75mm火炮的項目。但是其研發時間過長,日軍十分擔心這兩輛坦克出現的太遲。同時,到了1943年,很明顯奇哈和其改進型難以擊敗當時的中型坦克。

美軍的M4謝爾曼

日本陸軍從駐德國的軍事武官那了解到盟軍已經研發出諸如謝爾曼之類的新型中型坦克。因此,日本陸軍於1943年提出了新型中戰車的指標,開展過渡方案。日軍對1式中戰的車體稍加改進,發動機不變,並將炮塔增大,在內部安置一門由75mm野戰炮改進而來的3式戰車炮,該炮倍徑38。儘管該設計在1943年就作為3式中戰(奇努Chi-Nu)進入服役,三菱的1式中戰一直生產到了1943年11月。直到1944年9月,3式中戰才開始生產,然而1945年美軍的轟炸對於日本的工業來說是一場災難。結果,3式中戰的生產數量遠遠低於計劃,直到戰爭結束一共只生產了144輛。它們都在日本本島,準備進行最後的決戰。這可能是戰時日本陸軍成規模建造的最有戰鬥力的坦克,但是並沒有參加戰鬥。

3式中戰,背後則是3式炮戰

值得一提的是,日軍曾計劃升級3式中戰。由於日軍的4式中戰和5式中戰研發過於緩慢,所以日本陸軍決定將5式戰車炮裝上3式中戰,同時使用焊接來增強車體強度,並增加額外的裝甲防護。日軍有兩個提議,一個是直接把4式中戰的炮塔安上去,另一個則是只換裝主炮。在1945年3月19日,使用4式中戰炮塔的3式中戰伊良湖靶場進行了射擊試驗,日本陸軍認為對試驗結果十分滿意,但由於日本投降而沒有繼續。

3式中戰改

3式坦克生產線

生產中的3式中戰

(二)新型中型坦克

很明顯,3式中戰已經發掘完了97中戰底盤的所有潛力,要想再進行升級只能設計一款新底盤。早在1942年,日軍就開始設計4式中戰(奇托Chi-To)的前身。最初,4式中戰只有50mm的裝甲,全重20噸,但炮塔為電力驅動。1943年2月,日軍計劃將其前部裝甲增厚至75mm,同時三菱也為其研發了一款新型柴油發動機,之後將主炮升級至75mm。4式中戰模仿了97中戰的總體布局,只是更大了點,同時安裝了一台400馬力發動機。4式中戰裝備一門新型的4式75mm火炮,該型火炮衍生自88式75mm防空高炮,倍徑56,初速為每秒821米,前部關鍵位置的裝甲防護達到了75mm。該設計的鑄造裝甲部件基本上是焊接的。這可能是當時生產的最複雜的日軍坦克。日軍計劃在三菱重工的兩個工廠展開生產,月產量預計達到25輛。 然而,到戰爭結束時只有兩輛坦克與6輛底盤完工。

88式75mm高炮

4式中戰

5式中戰(奇利Chi-Ri)比起4式中戰更重,更長,更大,但前部裝甲仍為75mm。最初日軍計劃為其裝備自動輸彈機的5式75mm炮,但最終計劃是在炮塔內安置一門88mm炮,在車體前部安裝一門一式37mm炮。其裝備的88炮衍生自99式88mm高炮,也就是從國軍手中繳獲的SK c30 88高炮,該型高炮之後被日軍進行了複製生產。該坦克預計使用550馬力的寶馬航空發動機。在1945年5月,日軍完成了一輛沒有安裝主炮的原型車,但是之後日軍選擇集中研發更實際的4式中戰,隨即終止了該計劃。

5式75mm戰車炮

99式88mm高炮

5式中戰


推薦閱讀:

中世紀原配與小三撕逼大戰之謎
你為什麼會讀不懂易經?(續)
單立人講史——豐臣家的人們(一)

TAG:坦克 | 历史 | 第二次世界大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