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首位闖蕩好萊塢的華裔女星,事業成就比肩李小龍,卻因被封殺而遭世人完全遺忘

走不完的漫長黑夜,看不盡的世情冷暖

說起在好萊塢闖蕩的華人女星,很多人腦海里馬上馬上想起了鞏俐、章子怡等「謀女郎」的面孔,然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誰,反而很多人並步知曉。

她是第一個在好萊塢星光大道留下手印的華裔演員,演藝事業跨越了默片、有聲片、電視劇、舞台劇以及廣播劇,甚至被藝術家安迪 · 沃霍爾推崇為偶像,可以說民國時代女演員成就最大的當是她,可由於種種原因無辜被封殺而遭世人遺忘,以至於一生落寞無依,抑鬱而終。

她的名字是 Anna May Wong,中文名:黃柳霜。

01/從洗衣工女兒到好萊塢傳奇

1905 年 1 月 3 日,黃柳霜出生在洛杉磯唐人街的花街,在家裡的 8 個孩子中排行老二,她的父親黃善興,在唐人街開了一家洗衣鋪來維持一家人的生計。

早期的好萊塢電影往往會特地到唐人街取外景,所以 9 歲的黃柳霜在家裡幫父親洗完衣服之餘,便會前往街頭的拍片現場湊熱鬧。14 歲那年,她第一次在電影《紅燈籠》里上鏡,從此開始以一名典型東方小美女的童星身份活躍在電影圈。

1921 年,黃柳霜在電影《人生》中首次搭檔當時的好萊塢大牌男星 Lon Chaney Srt,正是這部電影里所她展現出來的表演天賦,為她贏得了好萊塢首部彩色電影《海逝》的出演機會。

《海逝》里楚楚動人的黃柳霜,被當時默片時期的大明星道格拉斯. 范朋克相中,在 17 歲時她便出演了《月宮寶盒》(又名《巴格達竊賊》)。

▲ 《月宮寶盒》中的黃柳霜

這個穿著比基尼奴隸裝,有著一種貓一樣楚楚可憐又性感的角色,讓世界第一次見識到了東方式的銷魂性感,也讓黃柳霜從此聲名大噪。

20 歲不到的黃柳霜,已經參加了十幾部好萊塢大片的拍攝,她的美麗與演技全世界都有目共睹,但只是因為她是華人,所以沒能得到一次出演女主角的機會。

當時美國社會存在著強烈的種族偏見,連電影里出現的華人男性形象多為強盜毒販之流,而女性則不是妓女就是女奴。作為第一個在好萊塢打拚的華人女星,黃柳霜一個人承擔著難以想像的巨大壓力。

如果堅持要在好萊塢佔一席之地,就只能屈服於按西方人的腦海里關於華人女性的刻板印象:一個著裝暴露艷麗、取悅白人男性的性感奴隸。

黃柳霜選擇了離開好萊塢,獨自一人前往歐洲發展。

在歐洲旅居的 3 年時間裡,黃柳霜除了學會了英國上層社會的口音外,還能說流利的德語和法語,且略通義大利語和希伯來語。她在德國拍了電影《歌》,隨後在 1929 年主演了代表作《唐人家繁華夢》。

聰明的她在這些作品裡開始嘗試用不一樣的方式去展現中華文化,用髮型、衣著、肢體動作和語言等重塑了人們關於東方情調的現代女性的想像。

▲ 她收集了大量的中國旗袍,在電影中多次使用。

隨著美國人對中國的態度有所改善,3 年後黃柳霜重回了好萊塢。

隨後黃柳霜出演了百老匯的《On the Spot》(譯為《閃光》),第一次嘗試舞台劇的大獲成功,連《紐約時報》都稱她為「不可思議的純情玉女」

02/成為東方女性的時尚範本

電影及舞台劇的成功,好萊塢及歐洲的盛名,讓黃柳霜很快被喻為中國最美麗的女演員,成為全球雜誌爭相邀約的封面女郎,她的行為打扮,也變成時尚的象徵,成為時尚女郎模仿的範本

據說每一個剪過齊劉海妹妹頭的女孩兒都要感謝黃柳霜,因為她就是這個髮型的創始者。

個頭高大,大嘴大眼的她剪了齊刷刷的娃娃頭後,眉眼更顯精緻細膩,而眼神里的風情與憂傷亦難以掩飾。

黃柳霜除了髮型的創新外,在穿著打扮上也很有創意。

這個好萊塢第一旗袍美女,有時會耳朵上戴著一個嫩玉米,然後就去參加某個在倫敦舉辦的聚會;有時也會披一塊像鋼琴罩似的布就出門,連路人都不禁為之感到驚駭;有時她還會女扮男裝,以一身帥氣的紳士服上雜誌封面。

大概只有真正的美女,才敢這麼放肆地折騰自己而不怕落俗。

雜誌封面實際成品圖

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好萊塢,抽香煙開汽車的黃柳霜,就這樣以一種美好又另類的形象,活成了全世界的封面女郎

03/種族歧視與民族主義里夾縫求生

都以為像黃柳霜這樣的大明星,名利皆收,香車寶馬的生活肯定愜意無比的,最起碼也是受人尊重的,但事實卻非如此。在她光鮮的外表背後,藏著常人難以忍受的苦楚。

作為第三代在美國長大的華裔,從小到大她都深深感受到了種族歧視深深的敵意。

地方性住房和工作待遇方面的歧視限制了她、她的家庭和朋友的社會機會;電影法規禁止她在銀幕上與西方人接吻,因此她只能一直出演配角;當時美國和加州的法律都不允許華人與白人結合,因此她無法與所愛的人結婚……

在這種備受歧視的處境下,黃柳霜依然取得了矚目的成就,但有時她也會拍案而起,或讓滿腔怒火在心中燃燒……

從歐洲回到好萊塢之後,黃柳霜以第二女主角出演了電影《大飯店》,但因為她是華裔,電影海報中既沒放她照片也沒她名字。

不僅於此,在根據賽珍珠作品改編的電影《大地》中,她鍾情的兩個主要角色落選,明明沒有人比她更適合片里的中國女性,最終卻被白人搶走,連被拒絕的理由都是「因為你是華裔,不能與片中的白人男主角演對手戲」。

連「中國人」都不能由華裔自己來演,這還有什麼話好說?

▲ 扮演其中一位中國女性的白人演員 Rina 也憑此片獲得了奧斯卡獎

作為當時的一位好萊塢明星,黃柳霜不斷努力地去改觀世界對於華裔女性的刻板印象,用她的新作品,用她的美貌和優雅的形象。

然而一個人的力量始終有限,她曾幾度因默默忍受歧視、無法發泄而病倒……

美國沒有她的根,連華人對她也滿是指責。

《大地》落選之後,受挫的她遠渡重洋回國來完成自己的尋根之旅。回國後,她受到了影后胡蝶、京劇大師梅蘭芳、顧維鈞大使、林語堂博士等社會名流的熱烈歡迎。

面對國內媒體採訪時,她誠實地承認自己演過許多有爭議的角色,但她坦言,「那些角色即使我不演,也會有別的白人來演,與其讓他們演,還不如我演。」原本都在指責她的媒體,也開始對她變得友好起來。

但 1936 年柳霜造訪香港時,一個憤怒的示威者對著她吼叫,說她是「給中國抹黑的傀儡」。聽到這樣的責難時,據說黃柳霜當時就臉漲得通紅,眼噙淚水。

沒有人知道她曾為此怎樣掙扎過,他們只是粗暴激烈地將一頂「騷浪賤的戲子」帽子生生扣在她的身上。

稍有名氣後的黃柳霜在挑選劇本時,她總會盡量避免那些可以辱華的劇本,或者與導演商議修改內容,實在不行就拒絕出演。

她在舞台劇表演謝幕時也說:「無論我飾演的角色有多麼的壞,都不代表中國人的全體,希望大家不要誤會。」

……

04/一個全心付出卻被祖國拒絕的女人

傷情的黃柳霜失落地回到了美國,雖然不被當時國人們理解,但至少還是有些人給予了她遙遠的理解之光。所以緊接著抗日戰爭爆發後,身在美國的她亦心急如焚。

黃柳霜盡自己所能的去支援遙遠的祖國 —— 參演愛國影片,慰問美國和加拿大的盟國士兵,在電影界的宴會、慈善機構的集會上多次發表演說,呼籲美國民眾積極支持中國抗戰,將自己在中國買的珠寶首飾拿出來義賣,所得義款全部在 1939 年匯回中國支持抗戰……

悲劇的是,她做的這些並沒有人領情,大眾對她的看法依舊是丟人現眼。但她依然將大量時間和精力投入援華事業,支持「二戰」 期間的中美聯盟。

當時被稱為德國艷后的女星瑪琳 · 黛德麗(Marlene Dietrich),跟黃柳霜一樣在歐洲前線做同樣支援同盟軍的工作。瑪琳 · 黛德麗的這些付出最後也惠及了她自己的演藝事業,只有在黃柳霜這裡卻對其事業毫無助益。

或許是相似的經歷讓惺惺相惜的兩人在出演《上海快車》時擦出了火花,兩個美艷尤物戲裡戲外的感情也令外界八卦了一把。

1942 年宋美齡訪美,在美國國會發表了演講宣傳中國抗日,引起了美國各界的巨大轟動。

後來宋美齡前往好萊塢發表抗日演講,邀請了眾多明星參加,當時好萊塢只有黃柳霜一個華裔女星,但宋美齡特意表示絕對不見黃柳霜,唯獨不見黃柳霜。

不見她的理由是 —— 她過於騷浪賤侮辱了中國人的形象;以及她一個洗衣女工出身的女星,代表的是只有洗衣店、餐館老闆、黑幫和苦力組成的舊中國人形象。

她一心想報效祖國,最後卻是以宋美齡為代表的「祖國」將她拒之門外,連最後一絲念想竟也被殘忍拒絕了。

所以後來在「冷戰」時期,黃柳霜開始將把自己與中國分割開來,用華裔美國人身份生活著,直至 1961 年孤獨一人在洛杉磯因病去世。

05/閃光燈後孤獨一人的身影

從小到大潛移默化的傳統教育,使得黃柳霜本質上還是一個十分戀家的人,但實際上她在家裡的地位一直很尷尬:她靠拍電影所得養著全家人,然而她的家庭卻以她為恥

成名後的她仍與家人住在一起。當年每周 150 美元的高薪,令她一下子成為家庭的經濟來源。作為家裡的老二,除了她全家 8 個兄弟姐妹都接受了高等教育,而費用全是她一個人承擔的。

▲ 1928 年 黃柳霜(右)與姐姐 LuLu 在柏林

事實上,姐姐 LuLu 曾在 20 世紀 90 年代接受採訪時說道,她的家庭以柳霜為恥。與黃家以前交往甚密的鄺麗莎(Lisa See)在描述自己的家庭時也同樣證明了這一點。

在黃柳霜剛涉足電影行業時,謹循古訓「好男不當兵,好女不唱戲」的父親就曾告誡她不要做明星夢;而母親深信流傳在中國人中的一種說法:「攝影機會把人的靈魂擄去」,認為想要去拍電影的她會失去自己的靈魂。

她問父親,「什麼是靈魂?」父親回答說,「靈魂是一個人的精神,失了靈魂就只剩下一個空架子,沒有想法,沒有喜怒。」

她沒有靈魂嗎?她有,只不過世人不屑一顧就算了,還偏要踩痛她。

▲這樣一個笑起來如陽光般燦爛的黃柳霜,怎麼會沒有靈魂呢?

1950 年開始,有一定積蓄的黃柳霜基本上很少再拍電影了,最多參與一下電視節目的製作。一方面是落選心愛劇本《大地》帶給她的灰心和失落,另一方面也正是考慮到她家人的看法。

她息影后近 30 年的時間裡,好萊塢再無第二個像她一樣耀眼的華人女演員。

06/終其一生也沒能找到幸福

中國男人嫌我是戲子,白人又不能與華人通婚。」,黃柳霜曾一語道破自己愛情困境的本質。

當她剛剛在好萊塢嶄露頭角的時候,她的父親曾為了讓她對電影死心,想讓她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傳統早早嫁人相夫教子。但已經見識過唐人街外花花世界的黃柳霜,堅決拒絕了父親的要求。

她並非不願意嫁給華人,實際上她也憧憬過有一個堅實的肩膀能令她依靠,當時在美國的華人分為兩類 —— 唐人街的傳統移民和留美定居的精英華人。

前者大多老實本分,就算黃柳霜願意跟著他們一起節儉度日,他們也不敢冒險去娶一個在外拋頭露面還出演過妓女角色的電影明星;而那些在白人上流社會取得話語權的精英華人們,往往也看不上黃柳霜這種出身低微毫無背景的女人。

所以,她思來想去,對她來說最好的愛情歸宿還是白人男性。

後來,如她所願,她跟一位白人戀愛了,對方是年長她年長將近四十歲的製片人米奇. 尼蘭(Michey Neilan)。

米奇並不是個可以託付終身的人,作為圈內著名的花花公子,他整日沉迷於酒池肉林,在各種聲色場所一擲千金。情竇初開的黃柳霜哪經得住這個情場老手的追求,她很快墜入愛河,甚至計劃著要前往另一個州跟他結婚。

但米奇很快就厭倦了,他乾脆利落地離開了她,連離開的借口都直接搬運的加州法律:華裔女子不能與白人通婚。

經此一次的黃柳霜很是受傷,她對婚姻的期待值,甚至對愛情的期待值都變得很差,只斷斷續續傳過幾段似是而非的緋聞,譬如和德國艷后 Dietrich 之間。

唯一仍然被人們記得的,是她和 BBC 記者 Eric Maschwitz 的一段情思。那首廣為傳唱的情歌《These Foolish Things 》便是 Eric 在 1936 年為她而寫。

「A cigarette that bears a lipstick"s traces

( 留有唇印的香煙)

An airline ticket to romantic places

(浪漫的旅行機票)

And still my heart has wings

( 如果我的心有翅膀)

These foolish things remind me of you……

( 就讓這些傻事帶我到你的方向)」

黃柳霜的一生僅僅活了 56 年便早早凋零,事業、家庭和情感上的傷害,讓她開始藉助酒精排憂,最終也死於酗酒而得的肝硬化,葬於洛杉磯母親墓旁,墓石上沒刻上一個字。

她的身上集中體現了那個時代華裔女性的種種苦難,而她始終保持優雅的做派活著。曾有學者在親自採訪她後,對她的幽默和深刻大為稱讚,甚至說道,「單是她面對苛刻批評的力量和勇氣,就足以令人稱羨。」

有人曾說,柳霜的名字本身就帶著濃厚的悲劇色彩:楊柳惟有在春光明媚之下才會抽芽飄揚,可惜她是經過霜打的楊柳,無論自身如何努力都難熬那個結滿寒霜的隆冬。

隨著歲月的流失,已經很少有人知道民國時期曾有過這樣一位巨星。但我們應該記住一個柔弱的女子,用了怎樣的心態來承受這一切並為之抗爭,她並不該就此被遺忘。

作者:汪汪

(除特別註明外,圖片均來自 @lagom in Instagram 及 @stringfurniture in Instagram)

- 發布不久的「最美有物」,獲得了小米金米獎 + 豌豆莢設計獎 + 魅族魅斯卡。

iPhone:http://itunes.apple.com/cn/app/zui-mei-you-wu/id1063023787?l=en&mt=8

Android: 各應用商店搜索「最美有物」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一部分老外熱衷於中國妹子?
世界美妝史上的女掌門人
如何追求一個剛失戀的女孩?
35歲,你的身體越來越差 | 女性版
ACG次元社:呵呵你以為? 減肥瘦身瘦身是自己的事, 他人監督是沒用的!

TAG:传奇人物 | 女性 | 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