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甲剋星、忠勇猛將之選:鞭鐧略述

在《魏書-爾朱榮傳》中曾經記載這樣一段往事:在南北朝時代,以「功過曹操、禍比董卓」而留名青史的北魏梟雄爾朱榮,在鎮壓著名的葛榮民變的一次作戰中,面對人數號稱百萬的葛榮民軍,手中只有7000步騎。這老兄認為「人馬逼戰,刀不如棒」。於是命令手下軍士「馬上各齎神棒一枚,置於馬側。至於戰時,不聽斬級,以棒棒之而已,慮廢騰遂也。」結果「陳擒葛榮,餘眾悉降」,創造了又一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

在作戰中北魏軍隊所使用的「神棒」,雖然史籍中並沒有描述它的材質,形製為何,但從「一枚」、「置於馬側」的描述來看,應該是一種方便攜帶的短棍。這是短棍被成建制列裝中國古代軍隊,且用於實戰的最早記載。幾百年之後,這一短兵器將演化出兩種形制不同的兵器重新走上戰場,這兩種兵器就是「十八般兵器」里排名第八位和第九位的「鞭」和「鐧」。

▲鞭

▲鐧

談論起中國傳統冷兵器,我們聽的最多的一個名詞,就是「十八般兵器」。在這「十八般兵器」裡頭知名度最高的就是排名靠前的「刀劍槍棍」,即使對古代軍事和武術並不了解的門外漢也知道這四種兵器。相比之下,鞭和鐧這兩種兵器對於廣大公眾而言可以說是既陌生又熟悉的存在。說陌生,是因為無論是在反映古代戰爭還是動作類的影片里,這兩種兵器的上鏡率都不怎麼高。說熟悉,是因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隨處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從外觀上看,鞭和鐧這兩種兵器有一定的形似性,它們都是單手即可持用的短柄武器,多以銅或鐵製成,長度大都介於60—80cm之間,重量視使用者力量大小而定。兩者間的區別在於,鐧的手柄以外部分一般為四棱/六棱/八稜體或無節的圓柱體,而鞭的鞭身則大多是寶塔狀、竹節狀的圓形或方形柱體。

▲鞭

▲鐧

▲圓柱形鐧

現在保存在博物館裡的鞭鐧類兵器中,此類打擊兵器進入史書記載的最早年代約相當於唐末——五代十國初期,最初它們僅僅是軍將自用的副武器。那位發出「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這一豪言壯語的後晉成德軍節度使安重榮,就因擅長使用大鐵鞭而被稱之為「鐵鞭郎君」。

▲安重榮記功碑

到了兩宋期間,由於冶煉技術的突破和擴展,東亞大陸上的各個主要勢力的精銳步騎都裝備了金屬製作的札甲。刀劍等銳器在近戰格鬥中,很難對全身鐵甲防護狀態下的士兵造成傷害,因而這一時期鞭、鐧、骨朵等打擊兵器極為盛行。

▲骨朵

鞭和鐧在實戰中的用法,主要是格擋和砸擊兩招,可以磕蹦刀劍的刃部,同時它們的殺傷力也十分可觀,即使隔著盔甲也能將人活活砸死。北宋將領呼延贊,就曾經「具裝執鞬馳騎,揮鐵鞭、棗槊,以顯示自己的勇武。現收藏於福建博物院的李綱鐧 是兩宋鞭鐧類兵器的代表作,其全長96.5厘米鐧身長74.1厘米,重約3600克,鐧柄上刻「「靖康年李綱鐧」。靖康元年為公元1126年,就是在這一年,金兵大舉南侵,攻破宋都汴梁,掠走徽、欽二帝,也激起了中原軍民奮起抗金的浪潮。李綱作為主戰的代表,身為文臣佩戴此鐧,彰顯了他抗金的決心。

▲李綱畫像

▲李綱鐧

到了明清兩朝,軍中依然沿用鞭鐧這一類武器,而流傳至今最為完整的鞭鐧遺物最多的也是這一時期。明清之際的通俗演義小說里,多有以鞭和鐧為兵器的武將,他們均是以忠誠度極高,秉持公正的形象出現,比如《三國演義》中的黃蓋,《水滸傳》里的雙鞭呼延灼,《說唐》里的使雙鐧的秦瓊和使單鞭的尉遲恭,等等。

▲秦瓊畫像

▲尉遲恭畫像

其中秦叔寶和尉遲老黑這兩位在書里更是被皇帝賜予「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的打王金鞭和金鐧,足見這一時期鞭鐧這兩種兵器已被賦予了特殊的含義,成為主持公道的象徵。在正史里,明末名將賀世賢在抵抗後金進攻遼東重鎮瀋陽的作戰中,「揮鐵鞭馳突圍中,擊殺數人」,最後寡不敵眾而戰死疆場。南明江北四鎮主將之一的黃得功,「每戰,飲酒數斗,酒酣氣益厲。喜持鐵鞭戰,鞭漬血沾手腕,以水濡之,久乃得脫,軍中呼為黃闖子」。二人均是號稱萬人敵的虎將。

▲黃得功畫像

存世的明代鞭鐧類兵器遺物中,最具特色的是一對「趙府」款銅鎏金龍首嵌銀絲鐵鐧。其長87cm,外形似短劍,而截面是極為規矩的方形,一端略粗,頭略細,是明代實戰鐵鐧。鎏金龍首銅柄,龍首正好張開銜鐧。柄外為木質,手感舒適,柄端為鎏金銅飾。鐵鐧身嵌刻纏枝花卉紋,內嵌銀絲。

此外,明代還有一種將冷兵器與火器結合在一起的兵器,叫「雷火鐧」,以鐵鐧為原形,長三尺二寸,木柄。前端五寸空心,可裝火藥和三枚鉛子,下面錐有火眼。既可用來砸擊敵人,還能像火銃一樣射擊敵人。

▲雷火鐧

到了清代,在八旗健銳營和漢軍綠營中,鞭鐧都是制式武器,並且被《皇朝禮器圖式》一書所收錄。

此後,隨著冷兵器時代的結束,鞭鐧與刀劍長矛等冷兵器一道告別了戰場。由於這兩種兵器勢大力沉,要求使用者具備很強的力量,所以在今天的武術運動中,已經很少有武人以它們為習練器械。在某些收藏網站和博物館裡,仍能看到古代遺留下來的鞭鐧實物,通過觀察它們,我們彷彿還能依稀感受到那暗淡的刀光劍影和遠去的鼓角爭鳴。

本文為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何俊宏。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冷兵器的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冷兵器研究所(lbqyjs)


推薦閱讀:

推廣環太平洋文明圈文化概念,重塑中華民族自我意識
話說:如果在解放戰爭後期北京談判的時候,國民黨最終同意了和談協議結果會怎麼樣??
詳細中國歷史地圖版本3-謀害、陰謀、短命
就是他,被司馬遷稱為「戰國最危險」的兩人之一!
現在那些合法擁有民國時期別墅公館的是些什麼人?如何獲得的?祖傳的?

TAG:冷兵器 | 中国历史 | 冷兵器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