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天闢地的電子音,永不熄滅的創作魂——VOCALOID十年談
前言
初音未來迎來了自己的十周年,作為一個普通的VOCALOID(V家)聽眾,我想藉此時機把自己積攢的一些感想分享給大家。必須說明,這並不是一篇嚴肅的論說文,裡面有太多主觀臆斷的私貨內容,而我自己既不會作曲也不會調教,只是單純從欣賞者的角度來談,希望自己的感悟能起到一些拋磚引玉的效果。如果此前對V家一知半解或一竅不通的朋友在看過後能夠對此產生更多興趣,我的目標也就達到了。最後,我的閱歷尚淺,無論對V家還是一般歌曲都有太多淺嘗輒止的地方,文中如有不當之處,歡迎各位討論指正。
本文首發於復旦沸點漫畫社九研微信公眾號(acgn009)和本人微博 @辛味辛味辛,歡迎大家移步圍觀~
大概在2016年2月,有一張名為「VOCALOIDの最期」(VOCALOID的臨終期)的圖在V家圈內流行開來:
那時正是V家最凋敝的時候,P主(創作者)青黃不接,受人關注的新曲數量銳減,不少人都在感嘆,2007年勃興的V家,終於也要走向過氣和消亡了。然而,誰都沒有想到,從2016年到現在,V家煥發了第二春,新P主經過沉澱後開始大量產出,甚至不少已經隱退或轉行的老P主都開始回歸。著名P主DECO*27在2016年底採訪時表示現在的V家「與2009年左右的感覺相近」[1]。而在十周年到來之際,V家的生命力依然蓬勃,這對於每個V家愛好者來說都是好事。
VOCALOID是什麼?根據網上的說法,VOCALOID(日文:ボーカロイド,簡稱ボカロ)是YAMAHA開發的歌聲合成器技術以及基於此項技術的應用程序,英文詞來源於「vocal(歌唱)+-oid(類似…的)」。在配音演員輸入基礎聲音數據生成「音源庫」後,用戶可以直接使用它來生成歌曲。簡單說來,用戶購買VOCALOID軟體後,可以利用音源庫製作出人聲,直接完成歌曲。
VOCALOID早在2004年就已經發行,此前也有諸如Meiko、Kaito等不少音源庫,然而直到2007年8月31日,CRYPTON公司基於VOCALOID程序開發的採集自日本聲優藤田咲的「初音未來」(初音ミク)音源庫發售,VOCALOID才正式為大眾所熟知。從日本視頻網站niconico開始,初音未來的綠色雙馬尾虛擬歌姬形象掀起了全方位的VOCALOID創作熱潮,至今不衰,初音未來也成為史上第一位廣為人知的虛擬偶像。
傳說的開始:2007年9月ika的投稿《把你mikumiku掉》(みくみくにしてあげる?),這首歌被V家粉絲們譽為「黨歌」。
可能有人會問,V家曲和一般歌曲的差別不就在於人聲是調出來的嗎?這樣說似乎並沒有錯,很多愛好者在購買VOCALOID軟體後會選擇調一些經典歌曲來試手。但是,VOCALOID帶來的全新的音樂嘗試絕不是簡單的「調教人聲」能概括的,下面我將會嘗試分析V家歌曲的特質。
尖銳:VOCALOID的特質
一直以來,V家曲都在給我不同於一般流行歌曲的聽覺刺激,這種刺激並不只是所謂「機械」的調聲帶來的感受,而更是一種深層的藝術特質,我將其稱之為「尖銳」。
「尖銳」和兩個方面緊密相關,一個是技術的革新,一個是純粹的個人化創作。
首先,VOCALOID技術的出現大大拓寬了創作者的思路,許多V家歌曲達到了常人難以企及的音域和語速,配合機械人聲的濃厚的電子編曲會讓許多初聽V家的人難以適應。然而,「難以適應」恰恰反映了VOCALOID技術可以給音樂帶來怎樣的新元素,「技術——曲風——內容」在一條邏輯鏈上相互影響,而技術的革新是這一切的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講,VOCALOID第一次真正實現了人聲的全機械化處理,這或許在整個音樂發展史上都是能記下一筆的。如果說VOCALOID技術對音樂有著獨特意義,那麼通過技術革命帶來藝術革新也是理所當然了。
個人化創作則是「尖銳」特質的根本核心。VOCALOID帶來了極度開放的個人音樂創作空間,經常出現投稿作品的作詞、作曲、人聲調教、繪畫、PV製作等全是一個人包辦的情況(或者至少包辦了寫歌和調教)。這樣的「一體機」P主以個人興趣和熱情為動力,沒有商業方面的顧慮,沒有流水線歌曲的濫調,因此許多作品無論是編曲風格還是所涉內容都是一般流行歌曲中極為少見的。
在我看來,把尖銳特質展現得最明顯的,恰恰是早期的V家作品,新技術的誕生吸引了一大批個體創作者,為V家創作奠定了某種基調。東京大學曾經在2016年下半年開設了「VOCALOID音樂論」的課程[2],講師是東大畢業的P主鮎川ぱて,他把這門課上成了某種社會科學的入門課,首堂課舉例的曲目是wowaka的《里表lovers》(裏表ラバーズ)。這首歌投稿於2009年8月,在2010年3月達成百萬播放量,成為V家「傳說曲」之一,至今播放量已有550多萬。這首歌疾速的節奏和電音是現實歌手難以駕馭的,歌曲內容更被認為是「小黃曲」;但在鮎川ぱて的分析中,它被解讀為某種具有福柯味道的反戀愛曲。的確,《里表lovers》留給人的想像空間絕不僅限於性,它的全方位的尖銳感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外延,直接反映的可能是P主wowaka的內心狀態。類似曲目在V家早期屢見不鮮。
wowaka名曲《里表lovers》的PV截圖。「一圖流」是許多早期V家作品的PV風格。
這裡需要做一些區分。所謂的V家「尖銳」特質涵蓋了曲風、內容等諸多要素,但不能只用這些特定要素來理解「尖銳」,換言之,這是前者包含後者的關係。
就曲風角度而言,wowaka、ハチ(hachi)等人的作品都有非常濃烈的中毒性電音曲風,他們也正是V家前期最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P主,是最好的詮釋V家尖銳特質的例子。但是,如果認為他們就是尖銳感本身,那麼尖銳可能就被誤解為某種特定的曲風。其實除了這些「毒性強烈」的歌曲之外,V家依然有許多輕電子歌曲、抒情曲,這些歌曲在各方面都更加柔和與貼近主流,但不能說它們就缺乏尖銳特質,因為它們都展現出十分自由的個人化創作和表達,因此同樣有著和主流市場音樂不同的氣質。
P主doriko被譽為「miku抒情曲之神」。可見V家歌曲可以涵蓋任何風格。截圖來自doriko的名曲《雖然歌聲無形》(歌には形がないけれど)。
就歌曲內容而言,道理是相似的。V家曲所涉及的範圍之廣超出我們想像,許多歌曲對歷史問題、社會問題、哲學問題等等都表達了獨到的思考,雖然這些問題每一個都不可能只用一首歌說清楚,但這樣的嘗試至少說明我們有能力通過音樂來觸及這些問題。
「陽炎Project」與第五世代動畫
還有P主或同人社團嘗試用VOCALOID歌曲來創造系列故事,還獲得了不錯的商業回報(如陽炎系列)。這些都是V家多元的個人化創作帶來的結果,許多P主把自己的觀點、感悟或故事帶到歌曲中,用許多首歌曲建構起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世界。
匹諾曹P(ピノキオピー)的投稿《Slow Motion》(すろぉもぉしょん),誰能想到一場小感冒能被寫成這麼有哲學意味的曲子?
這裡順便說說我對歌詞內容的看法。我認為歌詞並不一定需要某種「深度」,簡單直白的歌曲同樣具有動人心弦的力量。就V家曲而言,例如ジミーサムP(JimmyThumbP)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抒情P主,他的《from Y
to Y》是很直白的失戀曲,但就是好聽。所以,常被人詬病的「口水歌」從來不只是歌詞的問題,或許和整首歌曲「氣質」有關。
V家曲的歌詞展現出了豐富多樣性。有簡單易懂的歌詞,也有讓人不太好把握的歌詞,還有「拒絕理解」的歌詞。V家第一名曲《千本櫻》(千本桜)其實就屬於不太好把握的一類,除了華麗的PV和編曲外,《千本櫻》的歌詞也耐人尋味,現在百科詞條里對歌詞的解釋是「歌頌了大正時代日本的清新風氣與大正天皇的嚴明」,然而,曲作者黒うさP事實上並未對此曲多做解釋。如果我們細細品味曲中的意象,會發現里充滿了借古諷今、反思日本國家道路的意味,擁有廣闊的解釋空間。《千本櫻》在各方面都堪稱優秀,曾於2015年登上日本紅白歌會舞台,由國民級演歌歌手小林幸子獻唱,知名度達到頂峰。[3]
《千本櫻》在2016年2月達到1000萬播放量,成為V家有史以來第三首神話曲。圖片pixiv id:55225468
所謂「拒絕理解」的歌曲也很有意思。例如日向電工的名曲《馬口鐵之舞》(ブリキノダンス)使用了許多繞口宗教名詞和各種接龍把戲,但我們很難從全曲提煉出作者想要表達什麼。在我看來,與其給這首曲子加上「宗教批判」等帽子,不如就將其作為一種為了歌曲效果而做的文字遊戲,畢竟全曲「毒性」驚人。當然,如果有人認為自己從這首歌里讀出了什麼也很正常,畢竟理解是因人而異的。
《馬口鐵之舞》PV截圖
說得有點遠了。總之,VOCALOID的曲風和歌曲內容都擁有無限可能性,「尖銳」是其整體的特質,和技術革新、個人化創作息息相關,在早期許多歌曲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改變與傳承:作為音樂平台的VOCALOID
說完曲子,讓我們把視線轉回VOCALOID平台,或者說圈子。「圈子」這個詞很有意思,它強調的不是某種技術工具或舞台,而是裡面的人,包括人際關係。日本人似乎特別擅長搞亞文化和小圈子,VOCALOID自然不會例外,十年的V家圈也發生了許多故事,有指責抄襲的,有戴人綠帽的,有馬甲代筆的,不一而足。細數這些是是非非,V家還是走過了有喜有憂的十年,整個圈子也在悄然發生改變。
現在不少人對V家的印象是,這個圈子越來越成了一個「原創音樂平台」,或者說得更難聽一點,成了許多P主走向主流的「跳板」。相比早期V家自成一派的繁榮,全盛期(大概2013年)之後的V家明顯新曲乏力,許多老牌P主都逐漸隱退或轉行,顯現出凋零跡象。
此外還有一個現象是,後期的V家投稿已經很難只靠歌曲火起來,經常需要畫師、PV乃至唱見(翻唱)的多方合力,甚至作曲和人聲調教都是不同人協力完成,最後精雕細琢成一部在各方面都很「完善」的作品。合作涉及到金錢、人際和版權等問題,也催生了商業曲的大量出現,這些作品顯然比許多早期「一圖流」投稿來得成熟,但可能會缺少純個人製作的獨特性和尖銳感。從「小作坊」變成「商業化流水線」,並惹上了許多是非,這大概是很多人對V家圈子的失望之處。
KEMU VOXX是P主kemu主導的V家同人社團,投稿風格華麗,同時,kemu還以其他名義在進行音樂活動。kemu和社團內的suzumu因個人問題和作品代筆問題引發過不小波瀾。圖為社團最新投稿《敬啟 我的分身》(拝啓ドッペルゲンガー)。
我理解但不完全贊同這種不滿。在我看來,所謂「商業化」讓V家圈子變質實際上是個偽命題,因為VOCALOID本來就是建立在YAMAHA、CRYPTON等公司的技術基礎上,是由官方主導建立起來的音樂平台。許多P主會為官方的CD或演唱會作曲就是例證,V家不存在「商業化」導致變質的問題,因為其本身就是商業的產物。
但更重要的理由在於,我認為這樣的轉變就算存在,也不完全是壞事。ハチ(hachi)是V家最著名的P主之一,他的投稿擁有極為鮮明的個人色彩,無論是作曲、編曲、調教還是繪畫都有著屬於他的獨特的尖銳感。然而,hachi在2012年後就逐漸淡出V家圈,轉而以本名米津玄師在主流音樂界出道了,期間的V家投稿只有2013年10月的《Donut Hole》(ドーナツホール)。米津出道後唱了一些自己之前的投稿曲,但更多是在寫新歌唱新歌,曲風也在悄然發生改變。
hachi早期V家投稿《分分合合的羅剎與骸骨》(結ンデ開イテ羅剎ト骸)的PV截圖,這首歌的PV全部採用鼠繪。
如果說《ゴーゴー幽霊船》還能聽出hachi早期的奇幻風格的話,那麼他此後專輯的曲風則逐漸順應了主流音樂的審美,無論是《Eine Kleine》(アイネクライネ)含情脈脈的告白,還是《Unbelievers》(アンビリーバーズ)深夜裡一束光芒的昂揚,都沒有了他早期放浪形骸的特質。米津玄師的轉變無疑是成功的,專輯《Bremen》獲得了2015年日本唱片大賞最佳專輯獎,他近期還在不斷為動畫、電影寫歌,走在了主流音樂的最前沿。
米津玄師2015年專輯《Bremen》收錄曲《Metronome》(メトロノーム)的PV截圖,可以明顯看出風格的轉變。
真正的才華是不會因為立場和風格的轉變就消失的。對於米津玄師而言,他早期V家曲的獨特風格背後可能有更深層的東西,例如成長期的苦悶、隔絕和無助(米津在某次訪談中對自己的早年有所涉及[4])。V家給了他發現、表達和治癒自我的通道,他用hachi的名義在這個平台上盡情潑灑才華,並逐漸找回了自我。當米津選擇出道後,他選擇了相對平和的風格,這既是大眾接受的必然要求,也是他內心轉變的投射。經歷了痛苦後重生的米津玄師的才華在主流音樂界得到了最大的認可,反過來也是對他早期一切的肯定。換句話說,以米津玄師為代表的一批出道音樂人,是通過VOCALOID走向主流音樂界的新力量。
米津玄師
現在的V家圈迎來了第二次上升期,許多優秀的新生P主競相出現,但不少人被指責為用VOCALOID作為自身音樂事業的跳板,我對此不以為然。不少P主本身就以音樂人的身份參與了商業音樂製作,如果能有優秀P主不斷反哺主流音樂界,正好說明有才華的人願意選擇VOCALOID作為平台,認可這個平台的聽眾資源(聽眾即市場),那麼VOCALOID作為音樂平台的價值就能被充分展現。
而VOCALOID的尖銳感是否會逐漸消失呢?我樂觀地認為不會,一切V家引以為傲的特質都只是脫離了最初的爆發期,內化為更加平穩的表達。優秀的P主會處理好商業投稿和個人投稿的平衡點,每當我們聽曲識人,發現TA的歌還是我們熟悉的樣子,那麼V家的一切就從未離我們遠去。相反,如果我們太刻意去追求某種「尖銳」元素,它反而可能變成一種標籤化的存在,例如被大家吐槽的吵鬧的「炸廁所」曲風曾經十分流行,但如果缺少個人風格作為凝核,某些這類曲子也就徒有「尖銳」之表了。
最後還要提一點,那就是VOCALOID技術的不斷更新。2010年,「初音未來Append」發售;2013年,初音未來英文版和VOCALOID3同時面世;2014年,我們更迎來了VOCALOID4,每一次音源庫的更新,都為VOCALOID調教提供了更為強大的機能。此外,鏡音雙子、GUMI、巡音流歌、IA等其他音源庫為VOCALOID提供了更廣泛的選擇,而歌聲合成工具UTAU的誕生更是讓音源製作向所有人開放。技術的更新讓現在的V家調教足以達到接近人聲的水準,導致的結果是許多V家曲在各方面都和一般歌曲並無二致,這似乎也成了V家尖銳特質「消退」的原因之一。有朋友對我提出的「尖銳」的猜測是,早期初音的聲音本身偏尖偏高,客觀上促使P主們往這個方向作曲,而等到GUMI、IA等音源面世後,這樣的曲子也就逐漸少了,這不失為一個很好的思考方向。[5]
換個角度想,技術的不斷更新本身不就是VOCALOID官方性、商業性的又一證明嗎?所以,只要P主們持續產出優質的曲子,只要還有人樂意去聽V家,那麼一切就都是向前的,作為音樂平台的VOCALOID就還是那個帶給我們最初的驚喜和感動的VOCALOID。
對VOCALOID未來的期待:良性循環的創作平台
未來的V家會變成什麼樣?我們希望未來的V家變成什麼樣?在經歷過2015年前後的低潮期之後,V家現在的第二春顯得如此珍貴,對於每一個熱愛這個圈子的人而言,未來都是值得去期許和奮鬥的。
前文提到了現在多方合力製作新曲已經成為趨勢,而許多堅持個人創作的P主,也會在PV等其他方面多下功夫,讓如今V家曲的「觀感」全方位提升。此外還有唱見的助力,優秀的翻唱進一步提高了曲子的傳播度,而一線唱見本身也能夠自成品牌,他們或親手寫V曲,或選擇出道,或藉機玩自己的音樂,V家和主流音樂界的界限開始逐漸模糊。同樣,我不認為這是壞事,封閉的圈子難以獲得足夠的發展,只有多方合力、各界貫通,V家才能有源源不斷的發展驅力。
所以,我心目中的V家圈,應該是一個面向所有熱愛音樂、想製作音樂的人的平台。你可以在裡面盡情發揮個人鬼才,也可以就將其作為面向主流的跳板;你可以選擇關注特定P主的曲子,可以扒周刊,也可以沉迷於唱見,甚至單純喜歡初音未來或其他V家角色的設定和創作……
對初音「公主殿下」的稱呼來自ryo的名曲《world is mine》(ワールドイズマイン),國內很多粉絲還因此自稱「騎士團」。和關注V曲的人群不同,他們更多地是喜歡初音的人設、周邊等等,雖然前者常對他們嗤之以鼻,但其實大家只是在喜歡或消費V家的不同側面,都能推動V家的發展。
V家就是這樣一個開放、多元的平台,這裡不僅有音樂,還有歌姬計劃遊戲,有演唱會和相關全息技術,甚至各種同人畫作和cosplay等等,這裡容得下任何與之有關聯的人。官方和商業的力量自然也是其中一部分,官方的大型活動將會一直是粉絲們的盛大節日。
由官方發起的MAGICAL MIRAI2016演唱會現場,視頻在B站av6277800。
最初吸引我們愛上V家的一切將會伴隨始終。雖然圈子擴大了,雖然大家想法不一了,但V家相對的低門檻和高自由度會持續帶來新奇和不受約束的東西,V家的尖銳特質不會消失。在V家曲的創作上,我們仍然有相當大的發揮空間,例如我個人很喜歡的匹諾曹P(ピノキオピー)在V家創作中大量加入自己的聲音,嘗試把人聲和VOCALOID的聲音放在同一視角上看待,帶來了很不錯的效果。[6]
匹諾曹P(ピノキオピー)的投稿《我們都是意義不明的存在》(ぼくらはみんな意味不明),人聲+vocaloid更加襯托出曲子的存在主義哲學意味。
V家就是這樣一個大樂園與大試驗場。來者不拒,去者不留,只有流動的圈子才富有創造性和生命力,才能為更多人所知,並不斷產生新的藝術成就。
在砂之星球上繼續前行
2017年7月21日,時隔約3年零9個月之後,米津玄師再次以hachi的名義投稿了V家作品《砂之星球》(砂の惑星),這次投稿是他受官方之邀,為初音未來十周年演唱會「Magical Mirai 2017」(マジカルミライ2017)所作的主題曲。和一般意義上的演唱會主題曲不同,《砂之星球》的主題和旋律都不是能讓人一下high起來的風格;相反,hachi彷彿回到了原點,用一首充滿他早期風格的作品致敬十周年。PV中的初音未來領著十幾人在寸草不生的沙漠中前行,她身後戴著面具的人們彷彿就是開闢了V家天地的P主們[7],是他們在這片荒原中的耕耘,讓一切有了一點不同。如此特別的十周年禮物,恐怕帶給我們的不只是狂歡,更多的是對V家本身的思考,而《砂之星球》僅用了6天就達到百萬播放成為傳說曲,一舉打破了塵封六年的最速傳說記錄,我想,聽眾們多少領會到了hachi的所思所想。
「砂之星球」,十年V家最好的寓言。
現在的V家是一顆「砂之星球」嗎?在PV中,最後身著公式服的初音未來手捧蘋果,手植的蘋果樹終於結出了果實,沙漠中迎來了一點生機;但要把沙漠完全變成綠洲,似乎還遙遙無期。
站在十周年的節點上,我們不能忽視現在的V家存在的不少問題。略提一點,作為VOCALOID文化發源地和大本營的日本niconico網站近年來缺少進步,直接導致了兩三年前的V家退潮,而現在的回暖其實借了不少老P主之力。這樣可能導致的後果是,有聽眾根基的老P主很容易獲得高點擊量和曝光率,但新人和良曲被埋沒的壓力也增大,最後變成虛假繁榮的「粉絲經濟」,類似的事情早已屢見不鮮。如何保持新鮮血液的持續輸入,如何把優秀作者和作品的上升渠道徹底打通,這是各方都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2015年7月開始投稿的ナユタン星人(外星人P)應該算是新生代P主的典範,他以辨識度極高的電波系曲風、畫風迅速成名。截圖來自他的作品《Alien Alien》(エイリアンエイリアン)。
VOCALOID技術是開創性的,從這個意義上說,這的確是一片人跡未至的沙漠,一個十年顯然不足以將其開墾完畢。雖然初音未來已獲得了世界級知名度,雖然一些V家名曲開始為人熟知,但沙漠里的行進還看不到盡頭。在十周年到來之際,大家點蠟燭吃蛋糕,敘敘一路上的快樂,然後繼續撥開沙塵,邁出步伐,VOCALOID永遠處於進行時。
只是希望,無論過了多少個十年,V家創作者和聽眾們都能保持在砂之星球上前行的熱情和勇氣。我們撒下的種子,總有開花結果的一天。
所以,
「もう少しだけ友達でいようぜ今回は。」
「這次就讓我們再做一會兒朋友吧。」
(感謝停機坪、Shirob、Kristal、野菜、Hayate等小夥伴為本文提供的幫助!)
[1] http://transitionelements.lofter.com/post/1d0db97b_d19eb21.
我下文的不少材料都來自微博網友@-停機坪- 的文章翻譯,在此表示感謝![2] http://transitionelements.lofter.com/post/1d0db97b_e076b7f.
現在網上能找到的只有第一回授課的資料,不過作為對這門課的整體把握而言已經足夠。[3] 雖然在我看來,在紅白舞台上的《千本櫻》單純成為了某種「青少年亞文化」的代表性符號(例如背景板上飄過的無數彈幕),通過小林幸子的演唱來展現主流文化對其認同的姿態,而抽離了歌曲本身的內涵。
[4] 貼吧上有網友的翻譯版本:http://tieba.baidu.com/p/4352979610
.
[5] 感謝Shirob的寶貴觀點!
[6] 關於匹諾曹P的創作談,這裡有一篇專訪:http://transitionelements.lofter.com/post/1d0db97b_d19eb21
.[7] 也有解讀認為是hachi此前投稿的V家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