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金庸《天龍八部》小說前面的印章是瞎蓋的?其實學問大著哩
金庸的十幾部武俠小說出版後,風靡華人世界,其中的《天龍八部》更是以接近150萬字的容量講述了一個龐大的武俠世界,中國的篆刻作為典型的中國文化,在小說的紙質單行本里也每每出現,一般讀者認為,這些印章只不過是為了美化裝幀設計,並沒有更多的含義,其實不然。今天我們就把這些印章拿出來說說:
《天龍八部》因為文字含量多,因此一般是五卷本,因此共用了五方中國傳統篆刻作品,各有來歷。
第一方印章是這一方:
(《天龍八部》卷一印章:明代蘇宣刻「流風回雪」)
"流風回雪「四字出自三國曹植的《洛神賦》,原意是寓意在風的吹拂中飄著雪花,形容女子婀娜多姿。當然除了形容小說中山洞中玉像之美外還用來形容」凌波微步「的搖曳多姿之美。段譽以皇家子弟不學武功而行走江湖,多經磨難而最終不死,藉助的大多的玄妙的」凌波微步「,每逢要命時刻,每逢需要泡妞(多次背著美女逃命)發威逃跑時,都是這種神奇的武功救了他,在第一卷中突顯這種武功如何精妙之際,為後來虛竹出場後,原來凌波微步只是無數逍遙派武功中的一門罷了。
(《天龍八部》插圖)
」流風回雪「這方印是明代五代篆刻流派宗師蘇宣的一方作品,有的版本印刷時校對不負責,把作者印成蘇宜,是錯誤的,蘇宣是典型的文人篆刻家,他性格平和(像段譽),一派儒雅,反映到他的印風上,也大致是平和的,跟他的老師文彭以及師兄何震是有很大區別的。流風回雪四字,盡顯蘇宣的文彩風流,當然,也與段譽的文彩風流是相互照應的。
第二方印章是這一方:
(《天龍八部》第二部印章,清鞠履厚刻」虎嘯風生,龍騰雲萃「)
「虎嘯風生,龍騰雲萃」,出現在第二部當然是合適的,一是喬峰當時還是「喬」峰,還是賓士天下,萬里之外取人項上人頭的「北喬峰」,是江湖一頂一的武林高手,所謂虎嘯風生,龍騰雲萃當然不止指喬一人,可能還指北喬峰、南慕容以及段譽與喬峰的相遇結拜,故事大幕布緩緩拉開,重要人物漸次登場。場面越來越大,我第一次看《天龍八部》時,很為突然轉去寫喬峰而納悶,即到後來才明白,這是《水滸傳》的人物出場形式,每一個人都是主人公,而喬峰是頂頂重要的一位。這一集中的喬峰還英氣如龍似虎,還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聚賢庄大戰時的豪氣……
刻這方印的是清人鞠履厚,當然,要擱當時,也是響噹噹的人物,是「雲間派」的大師,但放到整個篆刻史,地位則要低得多,畢竟這樣的作品,寬邊細朱,文字用小篆繆篆結合的工藝味較明顯的字法,再加上用刀的拘謹於線條塑造上的工藝化明顯,使印文的壯闊雄渾無法得以盡情表過,這是「雲間派」整個派別無法擺脫的「明人習氣」,也是這個派別結殼的問題所在。其實但從意氣縱橫這個角度出發,選一方將軍印似乎更雄壯,就算選何震的「笑談間氣吐霓虹」也更為恰當,但卻在風雲際會這一方面似乎就弱些。
第三方印章是這一方:
(《天龍八部》第三部印章趙之謙刻「如今是雲散雪消花殘月闕」)
「如今是雲散雪消花殘月闕」這句話出自《荊釵記》,是其中的一句曲文,是悼亡的名句。這一方印章出現在第三部,當然也是跟故事情節相關的,在這一部中,喬峰變成了「蕭峰」,原來蓋世英雄變成了萬人唾棄的民族公敵,這個時候的蕭峰因證人死的精光而身世成謎,報仇全無線索,是謂雲散雪消;風雨之夜的一招「亢龍有悔」,又使他親手殺死了他親密愛人阿朱,是謂花殘月闕。蕭峰的世界在這一部中崩塌了。城闕依舊,桃花依舊,只是人面全非,塞上草原的牛羊之約,換成了阿朱跌落小橋的一抹慘笑……
這方「如今是雲散雪消花殘月闕」在印譜中是「趙派」宗師趙之謙的作品,有的版本寫為趙子謙,也是錯誤的。創作這方印時,趙之謙得到消息,他的妻子女兒在一個月內相繼離世,那一刻他萬念成灰,因此創作了這方印,初次見到這方印時,就覺得奇怪,因為這方印的氣息並不統一,「如今是雲散雪消」相對氣息綿弱,而「花殘月闕」似乎相對剛硬些,浙派味稍重了些,而且這四個字的線條也相對粗壯了些。起初我以為是趙之謙此時的心事難平,致使作品有此表現,後來讀傅栻的印跋,方知這方印和另一方白文印趙之謙只是寫了篆稿,而由他的學生錢少蓋(錢式,浙派大家錢松的兒子)代刀的,刻完前面七字,錢式就去世了,後面的四個字是由汪述庵完成因此氣息並不統一。
第四方印章是這一方:
(《天龍八部》第四部印章清黃易刻「得自在禪」)
《天龍八部》進入第四部之後,由一局棋引入虛竹,逍遙派有了新傳人,但虛竹的人生卻大改觀,一個小和尚,在身不由己的情況下犯各種戒,進入了他自己的人生思想困境,他深刻理解了「有求皆苦,無求乃樂」的人生境界,甚至而後終於走上了一個派別掌門,並因為印娶西夏公主而漸漸有了自己的愛情生活。是謂「得自在禪」虛竹從此走入了自己的人生至境。
黃易是浙派僅稍晚於丁敬的大師,談浙派必談「丁黃」,其中的黃,即指黃易。「得自在禪」,是黃易的傑出作品,取漢白文印的印式,而其中的在字左上一筆與土字分離,使整方印不限於板結,具疏密樂趣。而得字與禪字的白文小方格又形成對角呼應,線條則是浙派獨有的碎切而成,古樸天成的線條與疏密有致的章法構成了這方精絕的浙派佳作。
第五方印章是這一方:
(《天龍八部》中的印章漢烙馬印「靈丘騎馬」)
《天龍八部》第五卷開篇第一章的回目是「燕雲十八飛騎,奔騰如虎風煙舉」,所謂的燕雲十八騎是蕭峰的屬下,來自遼國,原著寫到這一節時,是這樣的:「但聽得蹄聲如雷,十餘騎馬疾風般卷上山來。馬上乘客一色都是玄色薄氈大氅,裡面玄色布衣,但見人似虎,馬如龍,人既矯捷,馬亦雄駿,每一匹馬都是高頭長腿,通體黑毛……」顯然,金庸是在這燕雲十八騎上下了大功夫的,在小說中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
烙馬印一般是朱文印,因為白文印因為印面突出部分較多,對馬的灼傷也更多。而這方烙馬印中的「靈丘」指現在的山西大同市,漢代屬代郡,在北宋時則屬於燕雲十六州的蔚州,也即當時的遼國。用一方烙馬印,來顯示宋人無力恢復的靈丘地區。宋代,國力孱弱,燕雲地區的歸屬始終是南北方民族融合的焦點地區,這方印對於天龍八部整部小說中的統一的民族觀表現是有立體價值的。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推薦閱讀:
※五嶽和五經的對應關係是什麼?
※淺談金庸之倚天時代江湖格局的形成(上)
※郭靖黃蓉:在最好的年紀,遇見你|讀金庸
※金庸小說里的印章:《俠客行》
※若袁承志回到中原,聯合天地會、韋小寶、神尼、能否殺掉康熙?推翻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