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正統觀(以布哈林版《中國歷史地圖》為例)

迷上各類動態板歷史地圖已經快三年了,覽遍B站和youtube上各家編纂的中國歷史地圖,享受著可以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內,上下五千年,縱橫九萬里,盡皆觀覽遍的快感,實在是閑暇時間的一大樂事!

地圖圈的門派諸多,作品也是層出不窮,然而我重複觀看次數最多乃至不惜單曲循環的,還是布哈林版 (Link:【歷史地圖】中國歷史地圖 第二版)。該版本超群於其他版本的地方在於:1)背景音樂的選取,播放時點的設置以及與地圖變幻的配合程度,簡直是渾然天成,妙到毫巔!很多圈友都說,「布哈林版決勝在BGM!」此言不假。背景音樂絕對是成倍的增加了觀賞體驗的舒適感; 2)運用了遊戲迷霧的展現方式,將中原文明探索不到的地方設置為迷霧,增加了中國人的主體意識,讓觀者更像是深入其中而非絕對的上帝視角;3)顏色的運用,特別是正紅色代表正統,觸動了很多人的神經,增加了彈幕撕逼的劇烈程度,因此受到了更為廣泛的關注。

這三點,每一點都夠寫一篇文章,今次作為本人在知乎的第一篇,只選取第三點正統論作為切入點吧。

用顏色代表作者對一個政權的態度,是布哈林版的首創,而用正紅色代表「正統」,除了需要創新思維外,更多的是需要勇氣。用此模式,作者無疑是在兜售自己對歷代王朝中孰王孰寇的觀點,而在歷史圈中,正統問題恰恰是最敏感的(雖然在圈外人看來,哪家是正統沒什麼意義)。

「正統觀念」,是中國歷代統治者和知識分子都熱衷的玩意兒,直到今天仍然如此。有趣的是,今天的正統爭論和現代民族國家理論融合了以後,形成了中國特色的正統觀,這就是海峽兩岸的嘴仗(「世界只有一個中國,PRC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ZF,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就是典型的正統觀:PRC是正統,你ROC說不好聽點兒就是寇)。

不談今事,單就古代的正統爭論來說,我把布哈林版地圖中的正統設置分為以下三類:1. 幾乎無爭議的;2.有爭議但為漢族內部問題的;3. 有爭議且為漢族和其他民族問題的。

第一類:幾乎無爭議的

秦朝以後在中原漢地大一統的漢族政權,全被作者賦於了正紅色(秦,漢,西晉,隋,唐,北宋,明),這個是符合二十四史基本精神的,也是符合中國絕大多數人的史觀的,因此爭議較少。

可能出現爭議的是變紅的時間問題。

比如,在戰國時期是非正統色

直到公元前221年滅了六國才給正統

西晉即便在已經篡了魏 (公元265年)以後仍不是正統

直到滅了東吳以後(公元280年),才給了正統色

但是代秦的,卻在鴻門宴的時候,就已經給了正統紅 (前208年)

同理,隋末六十四路煙塵的時候,就急忙把正統色給了(公元618年):

的確,這個未免給人一種作者有雙標的感覺,似乎是在天下未定的時候,就把正統欽定給了劉邦和李淵,而對秦晉二朝,卻要等他滅了最後一個諸侯國(齊和吳)以後才可憐巴巴的給了一個正紅。這個大概反映了作者對漢唐的格外情感,以及對秦和晉(尤其是西晉)不太友好的態度。

不過,總體來說,這些朝代的爭論是不大的,即便在時間點上有雙標,但畢竟也就差個十幾年,在歷史的長河中,應該可以忽略不計了。

第二類:有爭議但為漢族內部問題的

2.1 王莽

布哈林給了王莽正統地位

這個是有悖於傳統歷史敘述的,王莽傳是被編在《漢書》里的「列傳」而非「本紀」,顯然是作為漢朝的歷史人物(且非君主序列)被記錄在案傳之後世。有趣的是,猶如前文所述,作者偏愛劉漢政權,卻又承認新朝的地位,因此在公元8年給了王莽正統以後,在公元23年就把正統給了小小一片幾乎還看不到的劉玄。

作者對王莽的偏愛可能與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關於王莽穿越者的說法有關,王莽「篡位者」的罵名慢慢被剝去,更多的人開始注意王莽究竟幹了什麼,而不再是以什麼名義乾的。

2.2 三國

但是,在三國這段,作者強烈的擁劉情緒又讓他/她在對曹魏和王莽的態度上有了雙標。在傳統敘事中(非演義),「魏晉南北朝」的說法說明「魏」是正統(否則應該說「蜀晉南北朝」或者「吳晉南北朝」了)。然而,布哈林卻在曹魏剛剛篡漢的時候就把正統色給了尚未稱帝的劉備

後來,劉備孫權先後稱帝,三國正式鼎立,此刻正紅色還在蜀漢那裡

看到這段三國演義史觀,我是比較驚訝的。這一段在圈內爭議也最大。本人看來,三國鼎立的時候,從正面看,三國都是想統一中國的,並無一家在名義上只求偏安不求統一,因此三家都可以算正統,且由於魏的政權直接得之於上一個正統王朝(漢),因此曹魏上正紅色比較妥當。

2.3 五代十國

原文中,五代十國時期的正統色分別給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所謂中央政權(在此僅展示後梁)(題外話:視頻中五代十國這一段用的背景音樂是任東霖的《換心》,悲愴的旋律和圖中突然碎掉的大唐遙相呼應,不得不驚嘆於作者渲染氣氛的能力,可以藉助背景音樂把一個歷史地圖集營造齣電影的即時感):

梁唐晉漢周,五代為正統,這個是歐陽修所著《新五代史》的觀點(不偽粱)。但這個說法在當時就有爭議,甚至有人提出南唐政權應為正統。

第三類:有爭議且為漢族和其他民族問題的。

這一類是所遇撕逼最多,撕逼程度最高(拉黑),撕逼後果最惡劣(舉報封號)的一類爭議。撕逼的焦點在於,如何看待少數民族政權。

3.1 南北朝

雖然兩晉實在表現太差,但依然是正統紅色,這個沒有爭議;

雖然劉宋篡了東晉來路不正,但是畢竟仿西晉篡曹魏故事,因此給劉宋正統,仍無爭議;

但是,北魏建立了且完全統一了北方,這時難道還是南方為正統嗎?

布哈林的答案是,Yes

南北朝,顧名思義,就是南北兩個朝廷,為啥強行給南方紅色呢?

好,就算是因為北魏是「外族」吧,那人家打了漢化補丁以後(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改革),為啥還不是正紅?

一直到北魏分裂為西魏東魏,又分別被北周和北齊所取代,正統仍然在南方的朝廷那裡

到最後,甚至隋朝已經取代了北周(隋朝可是漢族政權啊),南陳的顏色還是耀眼的正統紅

到此,我懷疑布哈林是南方人了。

其實,到南北朝的中後期,北方已經漢化的一塌糊塗了,嚴格意義上已經不算是民族問題了。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中國歷史的這一次南北大分裂,持續將近三百年(要是從東漢末年孫家立三世算起,已經超過了三百年),使得南方北方的差異開始變得不可調和。如今南北方無論是人的性格,行為方式,乃至鄉音土語等方面有如此鴻溝,禍端始於東晉南北朝。

從結果上看,這一次大分裂是由北方統一南方而告結束的,結束南北分裂,功莫大焉,難道還配不上一個正統紅?因此似乎北方為正統似乎更為合理,個人觀點,不喜勿撕。

3.2 遼和金

宋史,遼史和金史都是二十四史的正式內容,當然,正統色給了宋。沒辦法,畢竟契丹現在都沒了,女真的後代滿族也不敢怎麼吱聲。

3.3 元和清

這個是最敏感的部分,所以放在了最後說。

首先明確立場的是,布哈林是把統一了全國之後的元朝和清朝算成了中國的正統王朝的,也就是說,作者是反對「元清非中國論」的。體現在了妥妥的正紅色上。

其實,「元清」是不是中國歷史,已經不是歷史研究問題,而是政治問題。無論是今天符合政治正確的「元清是中國的」,還是曾經甚囂塵上的「元清非中國」思潮,背後都是有其他目的的。

現在可以考證到的「元清非中國」的源頭,是日本人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研究成果」。用膝蓋想也知道他們的動機是什麼:既然元清非中國仍可以入主中原,我大日本帝國為何不可?——更何況還有三十年代成立偽滿洲國的現實需要,日本人更需要把清朝和中國歷史割裂開。

可是,從另一方面想,堅持元清是中國歷史的人,背後當然也有自己的算盤:道理很簡單,如果元朝不是中國的,那麼西藏是中國的合法性在哪裡?如果清朝不是中國的,那麼台灣是中國的合法性又在哪裡?因此,站在中國人的角度,即便是為了現實利益,也會堅持元清的正統性,所以地圖集的作者們採用了正紅來標註二朝。

詭譎之處在於,在滿足政治正確的同時,作者似乎又在力所能及之處表達對這兩個少數民族大一統王朝的抵觸。且看元朝,在攻佔南宋首都杭州之後(1276年),居然仍然是非正統顏色:

要知道,這時候元朝已經建號「大元」,都城也到了元大都,起碼在名義上已經正統王朝了(因為滅掉了南宋的首都),但是正統色還是給了已經在地圖上幾乎看不到的南宋小朝廷。直到1279年崖山海戰,作者才不得已將正統色交給了大元,並在右下角配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思想傾向可見一斑。

而且,正常來講,元朝正統停止的時間應該在1368年朱元璋北伐攻佔北京,可是作者在1351年元末大起義剛剛星火燎原(準確說還沒燎原)的時候,就讓大元的正統伺服器過期了,強行的讓人家元朝的正統國祚少了17年,並且強行將正紅給了紅巾軍

作者對清朝也是如法炮製,本來1644年大清入關以後,正統應該給人家才對,但是紅色還在南明那裡

等到二十年後,清朝的吳三桂帶兵跑到雲南絞死了南明小朝廷的永曆皇帝,南明都沒了,正統還不給大清,寧肯給了在台灣的鄭成功

一直等到三藩都平了,康熙又拿下了台灣(1683年),作者才羞答答的把正紅給了清,此時距離清兵入關已經過去了39年

對元朝和清朝的處理,此作者一直在政治正確與自身立場之間打擦邊球,跳鋼絲舞,卻難免陷入自相矛盾之中:既然給了人家正統,為何不能與漢民族王朝立場相同?既然不認同元清入關,那麼既然南北朝時期北朝都能適中未判定為正統,為何元清和北魏又不能立場相同?

最後說下對這個問題的個人觀點:

從起源來講,元朝的起源是金朝統治區的蒙古部落,清朝起源於明朝統治區的滿洲(努爾哈赤的爺爺是明朝公務員編製序列里的)。

從稱號來講,元清二朝的帝王都用中原王朝的國號,廟號,謚號。

從外人來看,馬可波羅自認為他去的地方是「中國」而不是「蒙古殖民地」;清朝和俄羅斯簽訂的條約直接就叫《中俄尼布楚條約》(而非「清俄尼布楚條約」)。

小結:

正統觀念到底是不是封建糟粕?在我看來,它存在了幾千年,而古人又不比我們智商低,既然能幾千年維護這個觀念,一定有他們的道理。也許,正統觀念是中國各個階層維護社會穩定的最大公約數:

從統治者看,正統觀念能夠控制百姓思想,延長自身統治;

從知識分子來看,正統觀念的最終解釋權似乎又在他們手裡,所以這是他們跟統治者博弈的必要武器;

從普通老百姓來看,歷史經驗告訴他們,凡是正統無爭議的時代都是相對穩定的時候(暫時做穩奴隸的時代),而沒有正統的時代都是亂世(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所以,認了正統以後可以做「太平犬」而非「離亂人」,這個觀念深入人心,一直到今天(穩定壓倒一切嘛)。

就連如今對岸那個苟延殘喘的割據政權,也還在石頭上刻上了「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呢!


推薦閱讀:

金國的資源自給之路:冶鐵篇
為什麼清朝救了中國,反而一大堆人黑清朝?
清朝武官七品和八品的補子為什麼是一樣的犀牛紋?
清代甲胄結構中的大小「荷包」是什麼鬼?

TAG:历史地图 | 清朝 | 元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