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衛生間的啟發:搞定馬桶分離,再談乾濕分離
關於衛生間,網上有大量文章在談乾濕分離,妍醬覺得這些文章可能搞錯了主次順序,如果你家只有一個衛生間,首先要搞定的是馬桶分離,也就是功能上的獨立,然後才是乾濕分離!
為什麼這麼說?
衛生間像城市交通,也存在早晚高峰。
早晨,家人會集中使用台盆和馬桶
晚上,家人會集中使用洗浴區和馬桶
瞧見沒,早晚的交集在馬桶上!(不要在這兒糾結是否人人都有睡前洗澡的習慣,這是大趨勢,以前沒習慣那是受到條件約束)
可是來看國內大量衛生間的布局 ↓↓
這樣的。
還有這樣。
洗臉刷牙、洗澡、上廁所,三大功能集中在一個空間。如果是獨自一人居住,這種布局當然無礙,哪怕是二人世界,一旦早晚使用高峰,遇到有人在用馬桶,另一人如果趕時間只能捏著鼻子洗澡或洗臉刷牙,更別提三口之家或者三代同堂了。
不少人意識到,家裡只有一個衛生間會遇到上述問題,大多採取的措施是把洗臉盆獨立出來,這種做法相比全部集中在一個空間,當然有了進步,但並未解決晚高峰問題,常發生的尷尬:正享受沐浴的放鬆,外面狂敲門「我要用馬桶」……
有沒有解決辦法?
來看日本衛生間的布局,也許是個啟發。
這是大家最常提到的衛生間三分離做法,即洗澡間、洗漱間、馬桶間分開。
哪怕是一室戶,馬桶間也是獨立的。妍醬與日本設計師一起設計國內住宅案例時,他很驚詫為何中國家庭要兩個衛生間。
除了開發商都這樣設計的,業主沒有選擇權,我覺得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作為使用者並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在衛生間這件事上,其實要的就是功能分開又串聯。
在三分離的基礎上,日本衍生出了四分離的布局,即洗澡間、家務間、洗漱間、馬桶間。馬桶間單獨進入,家務間、洗漱間、洗澡間彼此獨立,又在一條完全打通的動線上。
在追求人性化(懶)的這條路上真是沒有盡頭,日本四分離案例中,更牛的是把洗澡間、洗漱間、家務間和廚房結合成一條環線:洗漱間更衣-進入洗浴間-洗澡換下的衣服拿到家務間清洗;廚房可以進入家務間,主人看著鍋里還能兼顧洗衣機工作,或者煲湯時,可以在家務間熨衣服、折衣服,甚至做些手工等。
如果去日本旅行,尤其是住過日本民宿會發現,他們的馬桶間並非只有馬桶,非常迷你的空間(就是一個人360°自由轉身大小),有馬桶、衛洗麗、紙巾架、洗手池、擦手毛巾,把如廁後一系列動作想得清清楚楚。
紙巾架必須是兩個,防止用完廁所沒紙喊救命。
紙巾架上裝隔板,畢竟大多數人蹲馬桶時玩手機看書,得解放雙手提褲子。
紙巾架裝在前面而不是馬桶後面。一個團隊花了10萬美元研究人們到底是從前面拉廁紙還是從背後拉廁紙,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四分之三的人都是從前面拉!
洗手怎麼解決?日本人有兩種解決方案。
帶洗手盆馬桶,髒水沖廁所,環保又節能。這種做法,在高鐵廁所里也有。
或者在馬桶間裝mini洗手台盆。
看這個螺螄殼裡兼顧收納功能,備用紙巾、廁所清潔劑都在這個空間找到位置。
更震驚的是,馬桶蹲久了腳麻站不起來,尤其是家裡有老人同住,連借力扶手都想到了!
看到這兒也許你會傷感,哎,衛生間布局限制,馬桶動不了啊!
別被思路困住,技術一直在進步,完全沒問題!
找靠譜工人來解決,購買設備時在能力範圍內選最好的,別省錢!
關於馬桶的裝修小TIPS
以下建議來自對馬桶特別有研究的@e燃e爆 給我留言
(看到大家都對住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就放心了)
1.一定要留插頭(以便裝智能馬桶蓋,甚至可能以後電子產品越來越多,要用充電器等)
2.考慮自己的身高來選擇馬桶坐高(我家的就太矮了)
3.馬桶別省錢,釉面有光澤,表面光滑順潔,不容易掛臟,據說越重質量越好
4.什麼大小水的按鍵最容易壞,還是直接用沖水把手的,而且現在新的設計也很省水
5.旁邊要有能隨手夠到的備用捲紙
6.捲紙器不要憑想像按位置,要坐下來試(我家就太靠後了)
7.推薦雙捲紙器帶隔板,因為要放手機
推薦閱讀:
※裝修哪些可以海淘?
※餐廳小該怎麼設計?
※裝修最不可忽視的環節——水電改造
※餐廳該怎麼布置設計才能在家吃飯更有味道?
※如何避免在卧室聽到衛生間的下水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