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動力表情包——西伯利亞哈士奇(Siberian Husky)

哈士奇——

官方名稱:西伯利亞哈士奇(Siberian Husky)

江湖上人送綽號:跑調歌神,表情包之王,無敵撒手沒,艾博索魯特·二貨。

「雪橇三傻」組合出道以來,二哈同學雖前不如大哥阿拉斯加高大威猛,後不及三弟薩摩顏值高會賣萌,但是依然憑藉一身奇淫技巧俘獲了眾多人類的芳心,讓其飼主一邊哭著抱怨家被拆了、車被啃了、狼嚎被鄰居報警了,一邊鏟屎鏟得不亦樂乎。

Why?Why?Why????

今天的走近科……,不,今天的《One Week,a dog》,就帶你走進神秘的二哈世界。我們將從物種起源、動物行為、動物心理等角度,全面分析二哈作為一枚狗,是如何達到「我虐人類千百遍,人類待我如初戀」的至高境界的。

俗語有云,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狗也不例外。

要談論哈士奇,就不得不提一提它的故鄉:

話說有這樣一個地方——那是地球上有人類居住的最冷的地域之一(局部零下71.2℃),溫差近一百攝氏度,冬季能持續5個月之久,期間萬物幾乎一直為夜色所籠罩;而到了短暫的夏季,白晝又長達數百小時——這裡,就是北極。在這片幾乎全部被冰雪覆蓋的神奇土地上,居住著這樣一群生物:

在與嚴酷環境抗爭的漫長歲月中,它們歷練出了一種別樣的高貴氣質。

而就在同樣的地方,還有一種的動物,它們摒棄了祖先的冷峻,試圖用嘻哈的精神,以自己獨有的Freestyle戰天鬥地。

這,就是今天的我們今天的主角:

西伯利亞哈士奇——

同樣都是站在雪地里,是不是畫風和前面的幾位明顯不同?

看到這裡,相信已經有犀利的同學猜到了哈士奇為人所青睞的主要原因了:

所謂物以稀為貴,北極圈裡高冷的生物實在太多,人類需要一個逗比,來調劑他們嚴苛環境下無聊的生活。

正是這的奇妙際遇,讓二哈走進了人類的世界 。

才怪( ̄▽ ̄)~*……

下面插播一段正經的科普:

西伯利亞哈士奇最早的祖先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當時,中亞的大批移民移居到極地,也就是現在的西伯利亞盡頭討生活,其中一支名為楚科奇人的族群※(即後來的古夜叉國原住民,光聽名字就知道戰鬥力爆表了),發明了能夠在雪地快速穿行的交通運載工具:西伯利亞雪橇。

而跟隨他們同行的狗狗,經過和北極狼群的交配和繁育(彪悍的民族馴養剽悍的狗狗……),慢慢形成了北方地區特有的犬種:西伯利亞楚科奇犬。由於這種犬耐寒,熱愛工作,且耐力極佳,除了被訓練來看家護院和參與狩獵外,也慢慢地被用於拉駝雪橇,這就是最早的西伯利亞雪橇犬了。

1909年,一個在俄羅斯從事皮毛貿易的商人William Goosak從楚科奇的部落帶走了一群楚科奇犬,來到了美國的阿拉斯加。當時,阿拉斯加的諾姆鎮正在舉行一年一度的狗拉雪橇比賽,其獎金之豐厚,讓全世界的賭徒都趨之若鶩,Goosak自然也不例外。

比賽開始前,沒有人看好毛皮商人帶來的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狗崽子,因此Goosak的參賽隊伍賠率出奇的高,達到了其他雪橇隊的十幾倍。然而接下來的五天里,這群不起眼的小狗,居然在跑錯路線的情況下,仍然取得了第三名的驚人成績。

Goosak因此一夜暴富,他的雪橇犬們也名聲大噪~

因為這種雪橇犬獨特而嘶啞的嚎叫聲,Husky這個名字便以訛傳訛最終被眾人熟知。1930年,AKC正式將西伯利亞哈士奇(Siberian Husky)收入純種犬名錄,算是確定了哈士奇的官方名稱。

總之,哈士奇就這樣憑藉著狗拉雪橇的絕技,一舉衝破西方世界的大門,登上了雪橇冠軍犬的寶座。在進入美國短短20多年之後,就被收入AKC純種犬的名單,從此開始在美國推廣,並且走向了全世界。

經過了多年的繁育和改良,哈士奇已經和金色尋回犬以及拉布拉多一起,被並稱為三大無攻擊性犬種,廣為人們所接受。

作為一個哈士奇的主人,看到這裡你也許會開始思考一個問題:我家這個成天無聊地狼嚎唱歌/亂撕手紙/猛啃牆皮/打呼放屁/擠眉弄眼的貨,真的是你說的那種哈士奇嗎……

就好像我的一個朋友,聽我推薦看了《南極大冒險》以後毅然決然的入了一枚哈士奇。不到三年的時間,傢具換了個遍,車後面的真皮座椅都拆了。因為李螞蚱(其狗的名字,藝術家的審美我等凡人不是很懂)時不時會站在客廳當中對月長嘯,這哥們還患上了精神衰弱;好容易吃藥快好了,又因為放任螞蚱在院子里對月長嘯騷擾到鄰居,被警察數次慰問,差點抑鬱。

出去旅遊,當晚溜出房間咬死農家樂老闆的雞,第二天衝進馬場撒歡被馬踢飛,第三天下車噓噓完忽跳就跳進河裡,害得我這兄弟又多花一筆錢租了個竹筏去追,最後一天夥同剛認識的另外兩隻哈士奇去攆人家牧場里的羊,差點替狗給牧民伯伯下跪。

……Why?

這裡我們就不得不再次強調一下哈士奇的血統了。

哈士奇作為狼的亞種,有著比其他犬更強烈的領袖意識(聽老大的吩咐),獨特的團隊意識和理解力(喜歡群居,呼朋喚友,遇事兒愛自己瞎捉摸)以及超凡的運動能力(專業的雪橇犬一天可以跑5個馬拉松的距離,還能連著跑好幾天而不用休息。)

所以哈士奇的基本需求也就比較好闡述了:

一位嚴厲的領導、一群同伴、每天一場馬拉松;

我沒有在開玩笑~

滿足不了第一條——哈士奇=不聽話的表情包;

滿足不了第二條——哈士奇=跑調歌神;

滿足不了第三條——哈士奇=撒手沒;

滿足不了其中任意兩條——你會得到一個極品二貨;

滿足不了全部三條——你可能也需要提防鄰居們報警了(~ ̄▽ ̄)~

所以,並不是哈士奇真的很二,只是因為它們為了你改變了幾千年來的習慣,偶爾忍不住想要淘氣。

作為一個主人,也許你做不到最好,但是可以盡量努力;如果你實在做不來,我覺得你家的二哈也會選擇半夜高歌一曲,而後原諒你。

至於你是否原諒你家那個闖禍不斷的二哈,容我給你再講一個真實的事件再做決定也不遲?

話說那是1925年的冬天,美國阿拉斯加諾姆鎮忽然爆發了大規模白喉——這是一種急性的呼吸道傳染病,嚴重的會並發心肌炎、造成神經系統麻痹甚至致人死亡。而當時唯一的治療方法就是給病人注射抗毒素血清。

諾姆鎮地處偏遠,醫院規模也不大,壓根沒有多少這種高級東西,如此大規模的疾病爆發,只能從外地急調藥品,而距離諾姆鎮最近的血清存放地有1000多公里……

糟糕的是,這年冬天,阿拉斯加遭遇了嚴重的雪災,地上交通近乎癱瘓,雖然飛機還能冒險一試,唯一的飛行員卻剛好回家休假去了。

鎮長無奈之下,急中生智,想出了狗拉雪橇運送藥品的方案。人,都是百里挑一的雪橇高手,狗,自然也是百里挑一的……西伯利亞哈士奇了~

相關人員推測,這樣惡劣的天氣情況下,想要安全的完成運送任務,可能需要25天左右,但是血清的保存期卻只有6天。

別無他法,只有一搏。

政府制定了分段接力運送的方案,務求每一隊哈士奇都能全力奔跑,儘可能的縮短時間,至於能否成功,誰也不知道。

一場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拯救任務,就這樣交給了一群二哈……

著名的挪威雪橇高手Leonhard Seppala被委任傳送這場生命接力中最危險的一棒,他和他的領頭犬Togo、Fritz為了接收疫苗,冒著隨時掉進冰湖殞命的危險,兩次穿越浮冰區,將疫苗安全地交給了下一個雪橇手。

倒數第二棒的雪橇手Kassen曾是Seppala比賽時的同伴,他在回程途中遭遇了暴風雪,惡劣的天氣甚至讓他無法看清距離自己最近的哈士奇在哪裡,全程都只能依靠領頭犬帶路。而領頭犬Balto也不負所托,一路用鼻子緊貼地面,循著氣味將Kassen帶到了最後一個接力點。

歷盡艱難的雪橇隊到達接力站時已經是凌晨三點,由於接到了暴雪的通知,以為任務中止的最後一棒雪橇手Rohn並沒有整理隊伍,而是在接力點睡著了。為了不在整備上浪費時間,Kassen沒有停留,選擇了繼續前進。

就這樣,Balto和它的夥伴們沒有休息,就再次踏上了征途。載滿救命藥品的雪橇終於在第五天的白天,出現在了諾姆鎮街頭。

所有血清都完好無損,幾個小時之後,血清解凍,被證實可以使用。

諾姆鎮的病情急重的孩子們優先得到了治療。

(雪橇隊到達諾姆鎮,領頭犬就是Balto)

兩個星期之後,第二批血清以同樣的方式,被同一批哈士奇雪橇隊送到了諾姆鎮。

小鎮終於得救了。

總統為了表彰雪橇手和他們的狗狗們,特別頒發了嘉獎信,美國國會正式認可了他們的努力;孩子們的感謝信也塞滿了雪橇手們的信箱。

有幾隻哈士奇因為凍傷和疲勞,不幸去世,而人們並沒有忘記這些英勇的狗狗——

南極探險家Roald Amundsen為Togo頒發了一枚金質獎章;Balto的塑像則被放於紐約中央公園,用以銘記這些哈士奇的英勇事迹:

(紐約中央公園的Balto 像)

(Togo和小主人在一起,看這犀利的眼神,不愧是金牌狗主……)

號稱地球終極大賽跑的艾迪塔羅德狗拉雪橇比賽(Iditaarod Trail Sled Dog Race),由Willow出發直至諾姆鎮。在這場全程長達1868公里的比賽中,始終陪伴著雪橇手的,就只有16條雪橇狗。哈士奇作為雪橇狗中的霸主,自然是出鏡最多的存在。

(地球終極大賽跑——艾迪塔羅德狗拉雪橇比賽)

雖然最近幾年受到全球變暖的影響,比賽的出發地點會因為積雪不足而變來變去,並不是一直在Willow,但是終點一直都在諾姆,這個被哈士奇雪橇隊拯救的小鎮。

就好像金庸筆下的老頑童周伯通,縱然身懷絕技,位列天下五絕,依然愛熱鬧,沒正經,不知道的人都以為他是個蛇精病而已。

只有武林危亡之時,蒼生有難之際,方顯英雄真容。

這,就是西伯利亞哈士奇。

推薦閱讀:

求哈士奇蠢萌的壁紙或者頭像 (#^.^#)?
如何評價國服第一開發師 李贛?

TAG:哈士奇 | 宠物犬 | 宠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