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源流:甲骨文中的「夏」

前幾天某個知乎live中答主稱:甲骨文中沒有「夏」字,甲骨卜辭也沒有關於任何夏朝的記錄,好像在網路上,這種說法也流傳甚廣。

其實,甲骨文中是有「夏」字的,字形如下:

從字形來看,商代的【夏】字,從【日】從【卩】(跪坐的人),突出頭部和眼部,可視作【頁】字。【頁】從【??】從【兒】,其實也可視作從【首】從【卩】。

最開始這個古文字隸定為【日頁】,左右或上下結構皆可:

當然,這個字是不是【夏】字,早期學者有不同的看法,但今天已經普遍認可為【夏】字,引用學者季旭昇在《說文新證》中的綜述和構形分析結論:

我也認為應該是【夏】,因為字形承續、演變能夠與西周、東周的古文字很好的契合,可謂字理清晰,傳承有序。

那麼,從甲骨文來看,【夏】的造字意圖可以說是非常清楚:

以「人在烈日下」之形,表示「炎熱的夏天」之意。之所以突出【眼】,可能意思是夏天的光照很強烈。

後來,周代古文字「夏」有簡省:「日」字被省去。也有增繁和訛變:【卩】字下有加部件【夊「止」,或者加上兩個「止」的「舛」部(如:「舞、桀」所從)。也有加上部件「雙手」的字形。。。。。等等,非常多的異體,以及六國地域變體文字、訛變走形的傳抄古文字。

之所以古文字【夏】出現這麼多字形(不算六國文字),是因為古文字不是特別規範,省筆、加筆導致一字多形非常普遍,而且形義相近的義符是可以通用,導致一字多構也非常普遍:

  • 在古文字中,表示整個【人體】的字形如:【人、卩、女、兒(側視人形)、大】、【頁、首、見】等,它們在當做義符使用,是可以通用的。

如下古文字字例:【人、卩、女、大】做部件時候通用不分。

所以,古文字【夏】的上部,說是從【首】、從【頁】,甚至從【見】都可以。

如下圖:古文字【夏】下面的「跪坐人形」的字形,相比古文字【見】多了表示【毛髮】的兩筆。

這正是上文所說的「見、頁」用作義符時通用的表現。

  • 在表示【人體】的部件上,加「止、手」或者不加「止、手」都是等價的,是繁、簡體的關係。這就好比:小孩子畫人形的簡筆畫有時候,有時候畫手腳,可以不畫手腳。古文字有一定的規範,但其實仍有圖畫的遺留。

古文字【夏】加腳、加手的的繁體,

另如:古文字【執(執)】中右邊的【人形】,就有加「止」和不加「止」的繁簡兩種字形:

【夏】字幾種異體的演變,非常符合上述規律:

【夏】的古今文字演變脈絡如下圖(引自《字源》):

東漢許慎對【夏】的解釋是:

《說文》:「夏,中國之人也。從夊、從頁、從??。??,兩手;夊,兩足也。

可見許慎看到的篆文【夏】字,是【夏】的繁體:「頁、??(雙手)、止」三部分構成。

漢代隸楷階段,才固定為從【首(頁)】從【夊「止」】的「夏」。「夏」上部其實是【首(頁)】的楷化訛省。同時也省去【??(雙手)】部。特別省去是【日】部,更加抽象化,字理也就變得隱晦不明。

所以有人臆測【夏】字是斷手斷腳的人形,還留了幾滴血,是一種刑法【桀】,故而就跟「夏桀」聯繫了起來,遂下結論:「小篆的夏字掩蓋了或者說遺忘了一件殘暴而血腥的歷史事實——商湯誅夏桀」(見:破譯甲骨文字之六十九:夏_一個理科學者的思考_新浪博客)。

我已經算民科,這種解讀更民科。漢字造字是依據事物的常見態、典型態,不會用一個故事、歷史事件曲折造字。

凡是不縱向比較字形承續、演變,不搞清楚古文字的構形規律,以看圖說話的方式,牽強附會的扯一大堆幺蛾子方式解讀漢字,基本上是胡說八道。這個學者就是沒有搞清楚古文字【夏】有繁簡之別,偏旁通用,將添加手和腳的繁體字形,當做「斷手斷腳」。

所以,綜上分析,這個甲骨文字是「夏」應該是比較可靠的,造字本義是「炎熱的夏天」,許慎訓【夏】的本義為「中國之人」,應該是後起義。

雖然學者在甲骨文中有【夏】字,但也發現,甲骨文【夏】字並沒有表示【夏朝、夏人】的意思。有【夏】字的卜辭,疑似都是表示貞人的人名,如以下幾片甲骨的釋文:

現存美國哈佛大學美術博物館(Harvard Art Museu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有一件 商代的青銅提梁卣,上面的銘文為【文夏父丁卣】:

【文、夏】兩個字抽象程度較低,也比較大,可能是族徽字或者表明姓氏、身份的古文字,【父丁】則是人名,上古殷周人名很多都用干支字,可能是用生日那天的干支字用起名。如商王名字大多是干支字:大甲、盤庚、帝辛等等。這與出土文物也非常符合,出土青銅器上銘文的大部分男子人名都是干支字。

如比較有名的,央視《國寶檔案》曾經介紹過的周代【父丁提梁卣】,《國寶檔案》 20110927 父丁提梁卣和父乙角_國寶檔案(紀錄片)_視頻_央視網

【父:相當於後世的「甫」,在家庭中有一定地位的成年男子】

【丁:在金文中就是一個「圓點」,可能表示「木楔釘」,表干支為借用。甲骨文因為刀刻無法畫圓,寫成「口」形,故「丁、釘」為古今字。】

這件青銅器底部還有三個符號:

疑似一個合文,隸定做:

左邊的兩個符號應該是【熙】的初文,

《說文》:「巸,廣??也。從??巳聲。戺,古文巸從戸。」《說文》:「熙,燥也。從火巸聲。」王筠《說文句讀》:「言曬之使燥。」

第三個符號「從手持鞭」,也就是「牧、攻」的右半部分:

這件提梁卣的銘文是【文夏】還是【夏文】,代表什麼意思,底部銘文為何字何意?由於是盜墓流轉到國外的文物,出土地不詳,目前還沒有更多的信息可供解讀。或者我暫時沒有看到相關論文。

我們知道,目前沒有發現商代甲骨文卜辭、銘文中有任何有關夏朝記載。正因如此,這是主張夏朝存在一個非常大BUG。這就好比清代文獻中竟然沒有記載明代信息,是多麼的不符常理。

但是,這並不代表「甲骨文無夏朝信息記載」已成定讞,這個問題並不是那麼簡單,其實仍然有疑似一鱗半爪的信息,篇幅有限,留待另文再論。

-------------------------

參考資料:

  1. 【夏】:漢語多功能字庫 Multi-function Chinese。
  2. 季旭昇:說文新證(福建人民出版社),頁:480。
  3. 李學勤主編:《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頁:485。
  4. 劉釗:古文字構形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頁:41。
  5. 【執】:漢語多功能字庫 Multi-function Chinese Character Database

推薦閱讀:

巫神殷商(一)——祖先與神明
「司母戊鼎」更名「後母戊鼎」,古文字學界有哪些觀點?
牧野之戰商朝倉促集齊70萬大軍,那朝歌城有上百萬人口?可能嗎。?
商代帝王為什麼以天干為名?
為什麼很多歷史學家對商周歷史情有獨鍾,並評價其為中國最令人沉醉的一段歷史?

TAG:先秦历史 | 古文字古汉字 | 商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