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波蘭翼騎兵的拿來主義

「這種舉世無雙的騎兵的莊嚴和與美麗是不需累述的;對他們的裝備……的描述,是很無謂的。這樣做只是褻瀆他們的偉大。因為他們是一支獨特的騎兵,在親眼見到以前你是無論如何都想像不出他們的魅力與光彩壯麗。」

——義大利外交官眼中的翼騎兵

▲聖彼得堡冬宮博物館收藏的17世紀德國紐倫堡製作的阿尼梅半身甲

在歐洲歷史上,波蘭曾經是數一數二的大國、強國,16世紀時的波蘭-立陶宛聯邦雄踞波羅的海和黑海之間遼闊的平原之上。波蘭翼騎兵(Polish winged hussars)則是波蘭-立陶宛聯邦軍事輝煌的象徵。從波羅的海濱的城鎮,到黑海沿岸的大草原,從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宮到維也納的卡倫貝格山,翼騎兵以手中的長槍,將波蘭-立陶宛聯邦打造成歐洲第二大國。無論俄國射擊軍、土耳其禁衛軍、烏克蘭哥薩克騎兵、日耳曼僱傭兵,乃至瑞典人的長槍步兵方陣,都曾經敗在人數遠少於他們的波蘭翼騎兵手下。

▲波蘭克拉科夫國立博物館中展示陳列的波蘭翼騎兵盔甲

確實,這些翼騎兵「騎乘高頭大馬,身著閃亮盔甲,手擎碩長槍矛,背插滑稽羽毛」,走哪都搶眼。在電影《火與劍》、《1612》、《塔拉斯布爾巴》,還有《維也納之戰》中,翼騎兵都是影片中最亮麗的戰爭主角,儼然成為了17世紀波蘭武裝力量的代表。

▲《奧爾沙之戰》中描繪1514年在這場戰鬥中驃騎兵的衝鋒情形

然而,若是將翼騎兵身上的這些行頭一件件掰開了揉碎了細細琢磨並追根溯源,就會發現,他們的武器盔甲大多不是波蘭自主產權,而是天南海北匯聚一身。甚至就連翼騎兵本身也是從個外來貨。

波蘭克拉科夫國立博物館的澤戈爾斯克博士認為,波蘭翼騎兵的祖先是來自塞爾維亞—匈牙利的驃騎兵。這些驃騎兵在當時的波蘭文獻中被記錄為「Racowie」,即塞爾維亞人之意。他們頭戴「大禮帽」,帽子下可隱藏金屬件防護頭部,身不貫甲,只著華美外套,綴滿編織物與繩帶;武器裝備五花八門,騎矛、弓箭、馬刀、凸緣鐵杖樣樣有;形狀怪異不對稱的巴爾幹盾和他們的衣帽一樣,也都是其招牌標誌。

▲立陶宛騎兵(在Osprey的《波蘭翼騎兵1576-1755》一書中對這幅立陶宛騎兵畫像不著盔甲的解釋是「零度以下的寒冬讓披掛甲胄變成了一件不現實的事」,但是同一畫冊中的匈牙利人和波蘭人也都是身不介胄,並且如果真是所謂「零度以下的寒冬」,畫中騎兵不可能不戴手套。因此畫作所描繪的季節不會是寒冬,所謂天氣寒冷故而不能披掛的這種解釋就很可疑了)

儘管有證據顯示,這種不穿著盔甲的驃騎兵在十六世紀早期受到奧斯曼西帕希騎兵的影響,開始裝備了鏈甲衫、頭盔、盾牌和長矛,從而佔據了波蘭騎兵總數的56%。但根據十五世紀中期的一本名為《萬國騎士盔甲圖繪。囊括歐亞非騎術》(《Illustrations de Diversarum gentium armatura equestris. Ubi fere Europae, Asiae atque Africae equitandi》)的書上所顯示,當時中東歐地區的匈牙利、波蘭和立陶宛三國輕騎兵的形象仍然與《奧爾沙之戰》中的驃騎兵區別不大。

▲巴托雷改革後的翼騎兵形象代表——《斯德哥爾摩長卷》中的翼騎兵。長卷里有多種帶翅膀的騎兵。這種鎧甲化的已經很接近電影中常見的17世紀中期的波蘭翼騎兵形象了。

1576年被成功選舉為波蘭國王的特蘭西瓦尼亞大公——匈牙利人巴托雷·斯特凡,對波蘭驃騎兵發展還有十六世紀波蘭國運都起到決定性影響。在他的改革下,波蘭的驃騎兵摒棄了盾牌,轉而穿上匈牙利式樣的金屬半身板甲。這樣的騎兵到1600年時,占波蘭騎兵總數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作為一名善戰的統帥,他屢次率軍大敗伊凡雷帝的俄軍,確保了波蘭在立沃尼亞戰爭中的勝利。到1586年他去世時,巴托雷的十年統治就足以使他成為波蘭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君主之一,而且在他去世很久之後,波蘭國內對他的個人崇拜仍然佔主導地位。

▲波蘭軍博館中收藏的這一時期的翼騎兵鎧甲

華沙波蘭軍博館中有一套全副武裝的波蘭翼騎兵模型,完全可以被視為十七世紀中後期波蘭翼騎兵的範例。其武器裝備包括一頂契斯卡格盔(Szyszak)、一套阿尼梅甲(Anime)、一副護臂(Karwasz)、一桿騎矛(Kopia)、一把馬刀(Szabla)、一柄透甲劍(Koncerz)還有一對手槍。上面幾張電影中翼騎兵形象的重要設計參照原型也是出自於這個模型。

▲電影《1612》中的翼騎兵

現在就讓我們以它為標本,剖析探索波蘭翼騎兵身上除了手槍之外的冷兵器,看看它們都是源自何方。

首先我們從「頭」看起,模型的那頂頭盔叫做契斯卡格盔,以配有兩塊護頰、一條龍蝦尾式樣護頸,還有附加護面為特徵。它的原型是奧斯曼土耳其的希沙克盔(Schischak),德語稱作Zischagge。希沙克盔最早可能出現於十五世紀末至十六世紀初,匈牙利、波蘭、俄羅斯都有仿製和自己的改進版本。在克拉科夫國立博物館裡,還有收藏德國紐倫堡所製作的一頂高仿土耳其希沙克盔。不過,紐倫堡製作的那頂頭盔並不是用於戰爭,而是在比武競技或是巡遊表演中扮演土耳其人。17世紀英國內戰時,克倫威爾鐵騎軍所使用的三條鍋(three-barred pot)也是其變形。

▲電影《1612》中的翼騎兵

說完頭盔,再往下看,翼騎兵身上的阿尼梅甲起源自義大利,其可能是受到了古羅馬鎧甲的啟示,原本為海軍中使用。由於改甲類似龍蝦殼式可活動的結構適應於翼騎兵馬上動作,所以在波蘭大受歡迎,成為翼騎兵最具代表性的鎧甲樣式。

▲電影《塔拉斯·布爾巴》中的翼騎兵

在十七世紀前二十五年,西方的騎兵已經開始拋棄鋼臂鎧,而波蘭人卻用起了東方式的護臂。其實在肉搏戰中前臂的防護是至關重要的,這部分裝甲也使得士兵獲取保護,使其在格鬥中不用擔心肢體折損而又增加了反應優勢。臂鎧於16世紀就已在波蘭的韃靼人間使用,但直到大約1630年代之後,它才出現在描繪翼騎兵的畫像中。這些護臂的波蘭名字,Karwasz,得自於匈牙利術語Karwos,類似於土耳其、波斯還有莫卧爾印度的同類。在同時期,與波蘭翼騎兵武裝程度相當的英國的火繩槍騎兵,他們只有握韁的左手有臂鎧保護。

▲電影《維也納之戰》中的翼騎兵

說完了盔甲,再說進攻性武器。翼騎兵的招牌武器是他們的空心騎矛,相信對波蘭翼騎兵有所了解的朋友對此都知曉一二。這是種長13至14.5英尺(3.9米至4.4米)之間的空心木矛會在擊中目標時破裂,對於無甲目標殺傷大。然而它最大的作用並不在於殺傷人員,而是讓翼騎兵撕破敵方陣形。這件武器和翼騎兵一樣,來源於匈牙利和巴爾幹。

▲波蘭克拉科夫國立博物館收藏的十七世紀翼騎兵頭盔。很有愛的心形耳洞,這種設計有利於戰場上聽清號令。

當騎矛折斷而敵陣未破時,翼騎兵會選擇撤退,獲取新的騎矛,重整隊形再來一次衝擊。一旦騎矛用完,而翼騎兵又需要再發動新的衝擊,那麼馬鞍墊旁懸掛著的透甲劍就有了用武之地了,翼騎兵會將劍柄抵在膝蓋上將其作為一根短矛策馬衝刺。這種劍被認為是源自於西方,其德文名為Panzerstecher,意為裝甲撕裂者,這裡的所謂裝甲是指鏈甲。

▲華沙波蘭軍博館中全副武裝的波蘭翼騎兵模型

十六世紀初,雖然波蘭國內有過形似直劍的馬刀,但波蘭騎士的武器還是劍,馬刀只有波蘭境內的韃靼人使用。但在巴托雷統治時期,馬刀迅速成為波蘭人的近身格鬥兵器,進而成為之後波蘭貴族必不可少的身份標誌,甚至是波蘭民族武器的象徵。巴托雷連同他自己一起帶入到波蘭的馬刀,是匈牙利版本。匈牙利馬刀直接來源於16世紀所使用的土耳其式樣,有著開放式刀柄,很長的直刀鐔,和很長的榫舌,一條榫舌平行於握把,另一條則朝向劍身。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收藏的十六世紀奧斯曼希沙克盔

▲同樣是收藏與美國大都會的一頂1575年的法國契斯卡格盔

▲英國王室兵工廠收藏的火繩槍騎兵(Harquebusier)頭盔,就是「三條鍋」,因其形似鍋,帽檐下的三根用於護面的豎鐵條而得名。

▲製作於十九世紀,仿義大利1540年代風格的阿尼梅半身甲

結語:

波蘭翼騎兵身上的武器可以說完全都是舶來貨,幾乎都不是本民族原創,就連他們本身都是外國傳來後的本土國情產物。他們之所以成為那個時代波蘭武裝力量的代表,究其原因,除去那對拉風的翅膀,華麗的盔甲,還有就是實打實的勝仗。這些因素連同後世美術與文藝作品宣傳綜合在一起,使得翼騎兵成為波蘭,而非武器和兵種原產國的傳奇。使用外來武器並沒有使波蘭翼騎兵還有他們的祖國遭受「落後可恥」的詬病,相反正是由於翼騎兵使用這些武器,結合正確的戰術而取得的勝利與輝煌,才使得這些來自五湖四海,並不出名的武器為人重視與研究。這種好東西就拿來用的「拿來主義」放之四海古今而皆準。

本文為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HG。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冷兵器的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冷兵器研究所(lbqyjs)


推薦閱讀:

擊碎拿破崙霸業 世界第一輕騎兵哥薩克
在中世紀西歐,一個男爵的領土(即男爵領)通常有多大?各級貴族的領土大小又有沒有劃分標準?
騎手不依靠馬鐙可以在運動中射箭嗎?
古代騎兵衝鋒的時候,那些戰馬心裡在想些什麼?
古代騎兵大部分都是馬,還有部分地區有駱駝,為什麼沒有牛?

TAG:波兰历史 | 骑兵 | 中世纪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