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末日植物」偷偷滲入人類生活,卧底眾多領域即將佔領全世界!

如果世界末日到來,高溫、乾旱還有疫情席捲全球,那人類要依賴什麼作物苟延殘喘?

《星際穿越》給出了答案:玉米。

不僅僅是在未來,現在的我們都已經離不開玉米。

圖:在《星際穿越》中,玉米是人類僅剩的糧食作物

作為數一數二的高產糧食作物,目前世界每年產量高達10億噸以上,比起號稱「養活世界一半人口」的水稻不知高了多少。

也許被我們吃進嘴裡的玉米不多,但是玉米其實早已在我們生活中根深蒂固。

我們吃的糖,用的塑料,服的葯都離不開玉米。

玉米的世界地位早已難以撼動,儘管它一開始只活躍在美洲大陸。

當時美洲的許多部落和王國,都給玉米冠以「父親」和「神」的美稱。

直到1492年哥倫布的來到美洲大陸,從這裡帶走了玉米,玉米才開始開枝散葉。

耐熱、耐旱的特性使它被更多國家接受。

不到200年,玉米憑藉高產易植的特性,擊敗了小麥、土豆、水稻,一舉成為了世界糧食霸主。

即使玉米已經稱王稱霸,在植物學家眼裡,玉米仍是一個出身不明的植物。

在20世紀30年代,關於玉米的前世今生就有著兩種流派:「單祖派」和「雜交派」。

「單祖派」認為儘管類蜀黍和玉米差異很大,但終歸是和玉米最近緣的野生植物,玉米必然是由它馴化而來。

而「雜交派」則認為,類蜀黍和玉米是兄弟,他們都是由某種野生植物和磨擦草屬植物發生雜交後的產物。

類蜀黍:原產於墨西哥,與玉蜀黍(即玉米)有親緣關係。類蜀黍叢生,生長出多束包在外殼中的能結果的花穗,花絲從上端掛出花序外,類似玉米穗,因而被稱為類蜀黍。

雜交派領袖曼格爾斯多夫和單祖派領袖比德爾因此發生了激烈交鋒。

但比德爾發覺玉米太難研究,轉而研究果蠅。

這一研究為他贏得了1958年的諾貝爾獎,但也因此對玉米的研究鬆懈,再也爭不過曼格爾斯多夫。

圖:曼格爾斯多夫(左)和比德爾(右)

雜交派還沒興旺多久,單祖派就有人將玉米和類蜀黍花序結構進行了細緻的解剖和比較,證明類蜀黍和玉米本是同一物。

哪知不久後,曼格爾斯多夫的學生通過將竹狀類蜀黍和摩擦草雜交,成功得到了類似幾千年前的原始玉米果穗。

這一番攻城奪寨後,雜交派徹底壓過了單祖派。

經過十一年努力,雜交派的說法總算是得到了學界認可。

圖:摩擦草(左)和類蜀黍(右)

這場歷時80年的爭論,成為了學界津津樂道的故事。

玉米給人們太多爭執,恐怕只有「玉米是美洲原產的作物」這一件事,是學界唯一的科學共識。

當然,如果把中國的學者也算上,連玉米的起源地都不是科學共識了。

圖:圖為扶桑國,中國學者認為「扶桑」即是玉米

玉米的有趣不僅僅在物種起源話題上,在實際運用中也時常綻放異彩。

它已經滲透到我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首先,玉米是糧食界的跨界之王。

作為糧食,最稀鬆平常的必然是清蒸、爆炒、燒烤,或是當做零食。

圖:成都玉米燒烤(右)和其他玉米燒烤對比圖

其中當做零食的大多是膨化玉米。

當玉米水分閃蒸、顆粒破裂,再加以調味變形,便是可口的玉米脆片或是爆米花。

這種零食不僅人吃,動物也吃(目的當然都是為了變胖)。

這主要是因為生玉米不利於牛羊馬鹿們消化,膨化玉米更利用吸收。

在美國,用玉米作為飼料已經非常普遍。

玉米主要結構是麩皮、胚乳、胚芽和根冠四部分,胚乳富含澱粉,胚芽富含油脂。

它有著70~75%的澱粉含量,通過深加工手段可以提取澱粉。

玉米澱粉非常多用途,木糖醇便可以通過澱粉加工而來。

或稱異構糖、人造蜂蜜,若蔗糖甜度為1,則其甜度為1.5。

圖:木糖醇結晶

玉米澱粉還可以製作出上千種食品添加劑,運用到食品的各個角落去。

它可以在飲料中用作懸浮劑,預糊化後用於速食麵。

或者酵母發酵後,製成6%的低度酒液,蒸發製成白酒。

又或者將澱粉糖化,加工成糖果。

又或者經過酵母發酵做成酵母泥,清洗一下當做麵包用的酵母。

又或者經過醋酸發酵,拌翻淋醋成為玉米醋。

又或者將玉米澱粉轉化提取檸檬酸,或是製成果葡糖漿,兩者在一起製成各種各樣可口的飲料。

玉米澱粉用於提高啤酒的風味穩定性也極為合適。

釀酒一般用大麥芽、啤酒花、酵母和水釀製,有時為了降低成本也會加入未發芽的大麥、大米和玉米等代替麥芽。

這些釀製啤酒的輔料也可以用玉米替代,不僅各項指標達標,味道、口感都會更好。

丹麥產世界名牌「嘉士伯」啤酒就是用玉米糝生產的。

圖:「嘉士伯」啤酒

玉米深加工成澱粉時,會產生多餘的胚芽油。

胚芽油是一種含油量極高的可食用油,油含量是大豆油含量的2倍。

因其營養價值高,而且易被人體吸收,其消化率高達97%以上,稱為「益壽油」也不為過。

圖:玉米油

玉米還能改善現存的環境污染問題。

玉米深加工過程中還會產生5%的富含蛋白質的廢料——玉米黃粉。

玉米黃粉中有著30%的玉米醇溶蛋白,它的氨基酸組成獨特,富含疏水氨基酸,使其容易成膜。

因此玉米醇溶蛋白被視作新型食品包裝的優質材料。

圖:玉米醇溶蛋白的熒光顯微鏡圖像(左)和SEM圖像(右)

利用玉米醇溶蛋白做成的食品包裝帶就有著可食、方便、環保的特點。

玉米醇溶蛋白製作的口香糖不僅好吃,也不會再有20%的膠質無法降解。

玉米醇溶蛋白還可以用作食品保鮮,無論肉品、水果或乾果,只要在表面塗抹成膜,便能延長保鮮期。

圖:這一塊的應用受限於耗損率、價格問題,還無法大量投入實用中

玉米用以製作酒精燃料,也有利於緩解大氣污染。

在我國,燃料乙醇的生產就主要以玉米為原料。

但這也存在一個有趣的話題,「養人還是喂車」:一公頃玉米可以養活5個窮人,製成燃料卻只夠一輛車使用。

當然其實用玉米秸稈制燃料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向,例如沼氣池。

除此以外,玉米秸稈也是很好的造紙材料。

原本用以造紙的木材因為近年大量的使用已經抓襟見肘。

玉米秸稈運用於造紙,能夠緩解我國造紙資源嚴峻的形勢。

玉米中的玉米纖維也是在紡織材料上的優選,用玉米纖維製作的服裝等都可以通過掩埋降解。

它的拉伸程度、彎曲強度、彈性等壁紙一般的紡織材料都毫不遜色。

而且因為同樣富有疏水性能,它更適宜製作針織內衣。

玉米同樣滲透進了醫學領域。

一種從葡萄糖中得到的聚乳酸纖維也是極好的纖維,可以是運用在醫用縫合上。

利用玉米生產的醫藥,一樣出彩。

例如用玉米做成藥劑的緩釋劑,可以保護藥效。

還可以用於抗菌素的製作,青黴素、紅霉素、氯黴素和金黴素皆有玉米的功勞。

玉米還可以製作抗壞血酸片劑(維生素C)和麻醉劑,玉米油製成的亞油酸是優質的降血壓葯。

除此以外,玉米穗軸還可製造除草劑和殺蟲劑。

生活的每一個方面玉米都能插上一手,玉米的利用早已經滲透進生活的每一部分。

也許未來有一天,我們一早起來,拉開玉米做的窗帘,讓陽光照在用書桌上玉米製成的紙張上。

吃下一片玉米做的維生素C,配一口玉米釀的飲料,撕開玉米做的塑料袋,吃下那塊玉米發酵的麵包,喂寵物豬吃一把玉米做的飼料,然後開著燒玉米乙醇的車上班。

從此,這世上再也沒有一根玉米不能解決的事情。


推薦閱讀:

最清晰的玉米產業鏈圖景,玉米行業入門必看
你吃過最好吃的關於玉米的做法是什麼?國內國外都行。
普通的糯玉米(還有其他非甜玉米)為什麼會在北方佔據統治地位?明明甜玉米要好吃的多……
如何看待章子怡對轉基因和電影的看法?
電飯煲煮好的玉米,沒開過蓋,一周後居然沒變質,這是什麼道理?

TAG:玉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