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巡的興起與消亡
01-24
現在總有一派觀點認為,戰巡是技術妥協的產物。以及這個艦種被後來的所謂快速戰列艦取代了。本文將就這個問題,梳理一下戰巡的這個艦種的流水賬,以使一些不常為人所道的觀點明晰。首先戰巡是英國人搞出來的艦種,所以英國人,尤其是漁民勛爵是最有發言權的。人家是怎麼說的呢?「perfectly fit to be in line of battle with the battle fleet and could more correctly be described as battleships which,thank to their speed,can drive anything afloat off the seas.」這是費舍爾在1906年說的話。高速是特點,而這個特點又無比的適應戰列線(line of battle)以至於這東西比我們原來造的東西更加應該稱之為「戰列艦(battleships)」其次,速度就是防護:當時英國人自己也有過關於裝巡的底子裝甲過薄的言論,然而費舍爾表示,只要你擺個30°的角度,他們防護就和戰列齊平了。「If hit at an angle of 30 degree,the belt would have considerably more resistance,more like battleship.」而由於有超越時代的航速,這些戰艦「would almost never be hit at right angles.」所以僅僅依靠紙面數據來斷定戰巡「防護不行」是不客觀的,進而衍生出的「裝甲是被犧牲掉的屬性」也是站不住腳的。因為人家本來就不需要和戰列艦一樣的裝甲(你總不能說主動防護佔主流的現代戰艦防禦不如鐵甲艦啊)。人家實現防護的手段,首先是人家可以利用超高的航速擺角度(上文提到的),其次是人家可以隨意的進行戰場機動,從而使己方一直牢牢地佔據優勢陣位(戰列線航速快5節,30分鐘一個T頭)。最後人家還可以隨意的進出戰場,相當於永遠佔據了風帆時代的「上風優勢」。當然還有一點,英國人想太美了,這裡也就不提了。最最最後,日德蘭海戰之後,DNC也做了不少調查,看看我們損失這麼大,是不是設計有問題啊?結果人家的結論是「……concluded that the losses had been due,not to inadequate armour,but to suicidal magazine practices intended to make for faster fire.」
然後是人家的用法,主要分為兩點:
一、制海作戰(福克蘭海戰):戰巡的制海艦作用可以說顛覆了當時制海作戰,因為任何可以用於制海作戰的船(最高也就是裝巡),在戰巡面前完全沒有還手之力。導致的結果就是——誰的戰巡多,誰就更加的能夠使用制海權。二、艦隊作戰(日德蘭):日德蘭英軍的戰巡幾乎完美的現場直播了公海艦隊的動向,導致後者兩次一頭扎進大艦隊的T里。同時在公海艦隊逃逸的時候,戰巡分隊以23節高速前出攔截,也體現了戰巡在艦隊機動中無與倫比的優勢。
接下來就談談,為啥這個艦種會消亡:首先這和裁軍條約肯定是離不開干係的,因為主力艦噸位的限定,直接讓戰巡脫離了制海作戰——全世界就這麼幾條戰巡了,主力艦隊還不夠用,哪有多餘的兵力給你去制海?所以就在這一時代,制海艦的任務又落回了輕巡(包括A巡和B巡)的頭上。然後就是大艦隊的偵查/前衛力量。這一點來講,只有英美兩國有發言權,因為這是條約規定的海軍兩巨頭。條約時代,英國人剩下了世界上最大最快最新最好的幾條戰巡,在別的國家開工建造更大更新的戰巡之前,英國人的前衛力量獨步海洋,那麼在有限的預算下,沒必要開工新的戰巡。美國人的想法則是,到了1936年條約解禁的時候,世界局勢很明朗,我跟英國人打不起來,現階段的假想敵只有日本一家,日本的前衛艦隊只有4艘老掉牙的猴版獅,只能開26節,那我新的前衛艦隊開27就夠了(南達、北卡)。而在整個條約時代,各個海洋強國都攝於英國戰巡的淫威之下的時候,苦於自己不能建造戰巡目光只能投向不佔用主力艦噸位的航母,讓航母來代替戰巡的偵查作用。同時研究一些奇思妙想的戰法——比如美國海軍的一切局勢轉返航。這種思路的結果,也在一個方面導致了1930年代海航的迅猛發展,以至於到了1936年解禁條約的時候,航母已經可以完全勝任這一項工作了。甚至僅僅幾年之後,海軍航空兵的發展可以讓戰列艦的主力地位變得可有可無了,更遑論戰巡。所以回到最初的問題,所謂的「快速戰列」取代了戰巡么?只能說繼承了一部分戰巡的作用(前衛力量),但是這些快速戰列艦的快速,還是相對於一戰那些老王八殼的「快速」。而不是相對於時代的「快速」,這些船的最終宿命還是回到戰列線上,而不是像戰巡那樣自己組成一個分艦隊活躍在戰場上。
其實「快速戰列艦」這個稱謂,從當時能開25節的QE就有了。然而哪怕QE出現了,世界各國,包括擁有QE的英國,都沒有停止對戰巡的發展。這也是快速戰列艦沒有取代戰巡的一個佐證。假設這個世界上不存在海軍航空兵,那麼一個35節的快速前衛/偵查艦隊還是能完美的對各國的所謂「快速戰列艦」形成正如日德蘭一樣的偵查優勢,其結果還是戰場的單向透明,而這些27/30節的新艦一頭撞進擁有35節高速分隊的艦隊的T頭。所以說,真正讓戰巡消亡的,無非兩點原因:1、海軍條約的簽訂讓戰巡不在適合制海作戰。 2、條約的限定和海航的發展,讓戰巡不再是主力艦隊最好的偵查力量。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