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動用什麼手段找到宜居星球的?
上期我們說了天文學家是如何搜索系外行星的?但大家心知肚明:找到類地行星——地球的兄弟,才是我們的菜!
畢竟,太陽系外行星不等於就是類地行星,就像太陽系內八大行星,長得並非都像地球一樣。粗略來分,行星既有類地行星(地球兄弟,固態岩質行星),又有類木行星(木星兄弟,氣態巨行星),還有類海行星(海王星兄弟,氣態冷行星)。其實,天文學家拚命要找的是類地行星。
不管是尋找外星生命,還是搜索適合人類宜居的星球,目標都鎖定在類地行星的朋友圈裡。
但這還遠遠不夠,類地行星的朋友圈範圍太廣,數量太大,跟大海撈針似的——所以必須縮小搜索範圍。
這個範圍叫宜居帶,也有叫適居帶、生命帶、綠帶、古迪洛克帶的。前三個名稱好理解,可「古迪洛克帶」名字怪怪的,為啥叫這名?其實是英文Goldilocks的音譯,是指歐美常見的一種花卉,名叫金鳳花,而「金鳳花姑娘」是美國傳統童話的角色,這位姑娘喜歡不冷不熱的粥,不硬不軟的椅子,總之是喜歡「剛剛好」的東西。所以呢,天文學家就拿來比喻:地球生命所處的環境,恰巧是剛剛好的環境——簡單來說就是:有規律地繞著恆星跑,不遠也不近,不冷也不熱,剛剛好,好到能夠存在液態水的環境。
當然,這是以地球生命環境為藍本的,至於那些科幻類、宗教類、玄幻類所指的生命形態,科學共同體——準確來說是太空生物學家,尚不認可,更不研究。
我們說的宜居帶,英文名叫Circumstellar Habitable Zone,簡稱CHZ,直譯為「環繞恆星適宜居住的地帶」。這就意味著宜居帶實際上是一個三維的殼,而不是二維的帶。一般規律是這樣的——對於低質量、暗弱的恆星,宜居帶較小且靠近恆星;對於較大質量、明亮的恆星,宜居帶到恆星的距離就相對遠些。
▲太陽系宜居帶與開普勒22系統宜居帶的對比圖以太陽係為例,宜居帶的範圍0.84AU~1.7AU,1AU就是1個天文單位,一個日地距離,約1.5億公里。事實上,三顆類地行星:金星、地球、火星都處在太陽都宜居帶里。只要給予正確的環境,其中任意一顆或者所有三顆行星都可能孕育出生命。
太空生物學家根據這種模型,從已發現的類地行星中,進一步遴選處在宜居帶的行星,搜索範圍極大縮小了。但這還不夠,距離找到能夠孕育生命的類地行星,還差一大截。
除了①剛剛好的宜居帶這個主因外,還有一些因素是必須的:②行星必須足夠大,大到能夠保持內部熱能的程度,形成可調節氣候變化的板塊構造活動。
③行星必須產生全球性的磁場,這樣才能形成足夠的大氣,既保證液態水在行星表面存在,又保護生命免受太空致命輻射的危害。而要想形成全球性的磁場,行星至少要有中等速度的自轉。
▲這是天文學家在銀河系圈定的宜居帶,根據太陽系宜居帶的「剛剛好原則」畫出的一個環狀宜居帶,以綠色表示。
距離銀河系中心太遠,不會有足夠的重元素,能夠讓類地行星形成、誕生生命、進化出智慧文明。
離銀河系中心太近,輻射太強或者引力效應太大,都會導致生命無法誕生。
實際觀測發現與理論推導,數值相差太大!要麼觀測能力不行,要麼理論模型有問題。
更重要的是,我們還沒發現一顆宜居帶上的地球兄弟,存在生命的有力證據!
問題來了,科學家又是如何知道的「動輒數光年之遙的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我們下期再說。
推薦閱讀:
※為什麼普遍認為外星智慧都是邪惡的?而不是高尚的?
※人類關於地外生命開過的最大的腦洞是什麼(合理的,有完整推斷過程的,不是信口開河的那種)?
※「人類社會學」真的能推廣到「宇宙社會學」嗎?
※有沒有原恆星質量小到幾乎不能進入主星序的?
※如何看待新聞"宇航員曝驚人真相:月球是空心的有外星人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