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義:開篇

1837年:一個法語單詞「féminisme」,被一位法國哲學家Charles Fourier創造出來;

1872年:單詞「féminisme」和「féminist」,第一次在法國和荷蘭社會中被人所熟知;

1852年:牛津英語詞典中第一次出現了「feminist」;1895年首次出現」feminism「;

19世紀90年代,在英國被人熟知;

1910年,被美國人所熟知。

而中國,是在五四運動之後

英文單詞的「faminine」,漢語翻譯的意思是有女性氣質的、陰柔的……而現在我們在英文中對「女性主義」、「女權主義」的指稱則是「feminism」。所以現在的feminism與faminine的意思已經毫不沾邊,它恰恰要否定的就是男權文化所賦予的「女人味」、「女性氣質」等一系列的特徵。所以,feminism具有很強的反傳統所指的傾向。

但是要細談feminism,實在是非常複雜,因為這樣一個詞包含了:

1)各種爭取女性政治、社會權利的女權運動;

2)在法律、文化等各個領域內進行批判與建構的理論研究;

3)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能看到的各種雜七雜八的女性的微小抗爭;

4)甚至在現代化社會中很多女性開始有了「女性」、「女權」等等的自我意識

……

只是大多數人對於「女權」的理解奠定在西方女性主義理論的基礎之上,以及包括西方社會,尤其是美國幾次女權運動的興起。卻很少有人梳理歷史,探究這樣的理論背後的具體內涵。

而這些工作,也是本專欄「女性主義」這一板塊想要做的。

首先,想要說的是,有關「女性」和「女權」,完全就是漢語該如何翻譯的問題。「五四」之後 ,西方的女性主義才被逐漸傳入中國,當時將feminism譯為「女權主義」,這個詞可能太多的人聽起來很刺耳,因為一牽扯到「權力」問題,就會產生或輕或重的壓迫感,同時也可能來源於:當今男權主義文化佔主導地位(這一點無可否認),對於男權主義進行顛覆的恐懼。所以在漢語當中,「女性」要比「女權」顯得更加平和;另外,各種女性主義運動已經不僅僅是簡單地搖旗吶喊,而是想要試圖結構人類舊有的整個文化知識體系,建立新的體系。而目前的學術界也更多的採用「女性」而非「女權」,所以這也體現著中國語境下,性別研究的特殊性。所以這個板塊的feminism我就用「女性主義」來指稱(當然你可以不認同,覺得「女權主義」更好,我不反對,這種東西莫衷一是)。

何為女性主義?

1、政治內涵

這種內涵是希望女性能夠擁有和男性一樣的社會經濟地位和政治權利,所以女性主義在這裡就變成了一種意識形態(這個詞很中性,不要歪想)。所以女性應該意識到實際生活中面臨的不平等,並採取政治行動;

2、理論內涵

女性主義在理論層面更傾向於是一種視角,是從顛覆之前男性視角認識人類和世界的方式,而強調兩性平等和女性的價值觀、學說和方法論。但是這種理論視角更加能夠指導實際的政治實踐。

可以說,女性主義更多是一種視角,而並非或者說還沒有形成一個獨立的學科和理論體系,只是更多地為政治運動做指引。既然如此,社會學為什麼要關注這樣的一個視角?

如果我們回想一下,凡是能在歷史上留名的社會學者,幾乎都是男性。這是否也就意味著,整個社會學體系的構建都是從男性的視角出發,同時研究問題的取向也更多考慮的是男性的利益?既然有了一種新的研究視角,那麼女性研究者、女性研究對象,很可能關注的問題就有所不同。

鑒於此,有關女性主義,歷史上爆發的女性主義運動是一塊內容,相關的理論成果是另一塊內容,還有現在我們周圍四處蔓延的「男女平等」觀念究竟應該如何看待?希望向大家一一介紹。

這裡先把歷史上的三次女性主義運動浪潮做一個簡要概括,下一期會詳細介紹。

19世紀-20世紀早期:女性主義運動聚焦於女性的投票權;

20世紀60年代:聚焦於女性的社會平等權利,也稱作女性自由運動;

20世紀90年代:聚焦於第二次女性主義運動尚未解決的問題,比如對女性的性、異性戀的挑戰。

最後,提前說一下,如果有讀者看到有關女性主義、跨性別研究就覺得心裡不舒服、深深地不以為然的話,我覺得用上次政治社會學課上老師說過的一句話來概括特別好:你心裡在恐懼著一種東西,這種東西說明白的話就是——現有社會的既得利益者對既定男權文化被顛覆而產生的恐慌,因為那將是太多人權力的被剝奪。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激進女權主義和自由女權主義關於性工作的論戰?
在性別平權主義的背景下,「女士優先」是否有意義?
如何看待女權主義者稱「擁有子宮是女性的優勢、負責人類繁衍的重大課題,男性和國家都應順從女性」的言論?
女權是權利還是權力?

TAG:女性主义 | 女性主义理论 |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