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謝謝你們對同性戀的理解

題圖是為LGBT群體發聲的蔡依林

住我家樓上的阿姨是我爸的同事,做了十幾年鄰居,兩家人關係很好,她女兒跟我還是高中同學。

有一回我跟阿姨聊天,我問阿姨,怎麼看待同性戀這回事?

她說我們地方電視台里,曾經有一個很優秀的小哥,因為地方小,所以他是同性戀的事,其實台里都知道,領導也不過問。

但後來有人寫了舉報信,說傷風敗俗,要求台里辭退他,台里頂不住壓力,只好辭退了小哥。

阿姨說這事的時候,並不是講大道理的口氣,而是像媽媽們聊日常八卦一樣憤憤不平。

她說同性戀有什麼礙著別人的了?又不危害社會,也沒有道理辭退。

我問她,那如果你女兒有一天說她是同性戀呢?

她說她理解也支持同性戀,但是不能接受她女兒是同性戀。

不是為了要傳宗接代,而是因為社會上有太多歧視,她不想讓女兒受苦。

這個問題我也問過我爸,他也是一樣的態度,我們那兒不是什麼城市,只是小城鎮,有那些秉持著偏見頑固不化的人,也有我們家長這樣理解包容的人。

家長對於同性戀人群的理解,並不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自己子女不是同性戀,所以才說理解同性戀。

而是他們能接受不同的性取向,他們可能沒有到以科學的層面去探討同性戀的程度,但他們懂這是天生的,不是人格缺陷,是個人自由,並且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甚至產生一種保護欲。

但他們作為長輩,比我們更了解老一輩人對於固守傳統禮教的堅持,認為傳宗接代是天經地義,同性戀傷風敗俗,對不起父母,是心理疾病。所以他們不忍讓自己的子女承受這種傷害。

不排除有一些家長對同性戀抱有偏見,他們從根本上就認為同性戀是疾病,是可以「治癒」的。

但也有一些家長比我們想像得要開明,他們在面對孩子出櫃時,表現出的絕望和悲傷,不是因為「你讓我覺得噁心」,而是因為「我不忍你遭受這些歧視。」

他們並不覺得同性戀是病,他們也能接納同性戀的群體,只是他們是父母,本能驅使他們要保護孩子,免受輿論的傷害。

但是他們也很無助,他們的經驗不足以幫孩子解決問題,不知道孩子要怎麼去處理同性戀在人生道路上異於常人的部分。

所以他們才會說

「你這個能結婚的嗎?」

「孩子,你以後怎麼辦?老了怎麼辦?」

「你七大姑八大姨那邊我來解釋,但是你工作會不會遭排擠?」

他們不再是那個無所不能的父母了,所有的眼淚,都是因為不忍心孩子受委屈,不甘心自己幫不上忙。

我為我們的父母驕傲,他們只是普通的父母,不是性學家、社會學家,他們看到朋友圈危言聳聽的文章有時還會相信,他們不懂什麼基因、心理的理論,但他們依然理解同性戀群體,並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他們。

雖然接受自己的子女是同性戀很難,但是並不阻礙他們為同性戀群體發聲,這已經邁出一大步了。

可能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要在網路上掀起議論,或者要搞浩浩蕩蕩的遊行才是為同性戀發聲。

像那位阿姨一樣,在日常的八卦中,義憤填膺地說一句「我不覺得這傷風敗俗,同性戀又不礙著別人,也不危害社會。」這是阿姨為同性戀發聲的方式。

不接受自己的子女是同性戀,是因為深知輿論環境對同性戀的偏見,但為同性戀群體發聲,就是在努力減少社會的偏見。

我們的父母不是同性戀,也不需要為自己的子女抗爭,他們可能接受傳統禮教的熏陶比我們更深,但他們仍然在為同性戀群體發聲。

因為在他們眼中,那不是一群特殊的人,而是一個個需要被保護的孩子。

為人父母,保護孩子是天性,保護自己孩子的方式是讓他們迴避傷害,保護其他孩子的方式,是成為讓他們能不用迴避的環境。

他們對同性戀的理解,就是在保護千千萬萬的在堅持自我、在和偏見抗爭、在維護自己的權利的孩子。

擴展閱讀:

再碰到「人人都是同性戀,種族不就滅亡了?」「生物的本能就是繁衍」這種質疑,可以這麼懟回去。

人類基因庫也不差我一個啊。

關於評論里@齊格勒小姐姐 說的同性戀群體對種群的正面影響,和「同性戀是病」,以及同性戀是後天還是先天的一些相關探討,在這裡走腎還是走心,跟性取向無關 - 知乎專欄

求理解≠宣揚 同性戀永遠不可能成為主流,人類也不可能因此滅絕。

首發於:電波發射基站

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我來提醒你,不要將悲傷遺忘
未出櫃的gay,如何應對家裡的逼婚?
同性戀可以有後代么?生物學家的回答是:Yes!
當被問到你喜歡什麼樣的,你怎麼回答?

TAG:心理学 | 同性恋 | 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