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的知識付費,正在慢慢毀掉你的人生。
01-24
我不看好當前知識付費的商業模式,除非你認為199元就可以改變你的人生。當前以「知識超市」作為定位的各位大咖們,走的都是以互聯網手段消除中間成本的路線,把邊際成本做到近乎為零,就能夠以最低的價格輻射最多的受眾,實現「躺著就能夠把錢掙著了」的「睡後收入」。然而這種做法並不是以用戶為中心的,在我看來不外乎就是高舉IP的大旗割韭菜而已,它有著如下三個極其致命的缺點:1、過份高估了人類的自律。又或者說,其實他也不在乎你是否自律,畢竟這只是199元的東西,你一年在天貓京東買回來但一次也沒用過的東西難道還少了嗎?
然而知識和普通商品不一樣。
普通商品買了就能用,關鍵只在於好用or不好用的區別罷了;可知識是個擁有「時間律」屬性的東西,這也意味著並不是你買了就能立刻產生效應,而是你必須付出時間去吸收、研磨以及練習。但人類天生就是懶惰懈怠、不思進取、不求上進的生物,假如沒有任何外力的驅動,即使一開始憑著一腔熱血往前沖了幾天,隨後也一定(請注意我的措辭詞,是一定)會慢下來。因此,大多數知識付費機構(包括培訓機構)都是營銷導向型的,藉助推廣手段和大IP把用戶吸引進來,至於後續用戶是否能夠真的有所收穫,他們也實在無能為力。2、錯誤判斷了學習的動機。大多數人並不能夠從工作中感受到樂趣,工作只是他們賺錢的手段而已;同樣的道理,絕大多數人也並不真的認為學習是一種享受,而是想通過學習去解決某個問題而已。要麼,是為了提高自己的職場競爭力,升任CEO,迎娶白富美;要麼,是為了在朋友圈炫耀自己是個愛學習的好孩子;要麼,是為了緩解「小學同學身家千萬,自己卻還整天流離浪蕩」的焦慮。假如這些問題能夠通過其他手段解決,許多人的選擇不會是學習。舉個簡單的例子:公司說只要你拿到某培訓機構的結業證就提拔你為總經理,恰好培訓機構負責人是你發小,這結業證你無論如何都能夠拿到,請問:這個時候有多少人會真的認認真真去學習每一堂課的內容?所以學習知識並不是我們的目的,滿足某個需求,解決某個問題才是我們真正的目的。
可當前碎片化的知識付費體系,能解決你多少的問題?儘管問題的本質是一樣的,但問題的表象總是多種多樣的,可普通人最大的問題就是無法透過現象看本質,自然也就只能空舞知識的大刀卻始終無法下手,這個也就涉及到知識超市的第三個致命缺陷。3、嚴重扭曲了知識的定義。至今人類世界對於知識都還沒有一個清晰且明確的概念,一般來說,我們都是從噪音中提取數據,從數據中確立信息,從信息中提煉知識,從知識中升華智慧,因此我們可以認為知識是人類在實踐過程中經過總結歸納,並認為真實正確,可以指導解決實踐問題的經驗、觀點等信息。所以我們可以發現,知識最關鍵的地方並不在於它儲藏的位置是在你的大腦還是互聯網上,這些都不重要,關鍵在於它是否能夠指導你解決實踐中的問題,假如能,那麼它叫知識,假如不能,那麼它就純粹只是信息罷了。從這個角度出發,當前的「知識超市」更多只是在賣給你信息而已,又或者說他們在兜售的其實是一種「道理」。你可能會幻想自己一口氣訂閱了好幾個專欄之後,就能化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左通黑暗,右曉光明般的牛X人物,可現實的情況是,你頂多也只能夠成為知識面略廣可然並卵的普通人罷了,否則知乎上的知識那麼多,也沒見這幾年培養了多少個諸葛亮出來啊?所以,任何不能指導解決實踐問題的知識,都不能稱之為知識,至少不是屬於你的知識。因此在我看來,「知識付費」其實應該叫「信息付費」,又或者最正確的叫法,是「服務付費」。知識應該是免費的,在互聯網如此發達的今天,大多數知識都可以免費搜索到了。可要是你懶得去搜索,又或者搜索不到,又或者搜索了之後你感覺一臉懵逼不知道應該如何應用到實際工作中,這個時候就輪到「服務」出馬了。幫你搜索知識叫服務;幫你解讀知識叫服務;在知識的基礎上添加我的獨特觀點叫服務;
幫助你指出工作中與該知識相關的問題叫服務;幫助你把知識更好地應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也叫服務。所以知識本身並無價,服務才有價,定價的標準有兩個:1、以成本為導向,我付出了多少時間、精力和資源來形成服務,就在這個成本的基礎上添加合理利潤定價。2、以價值為導向,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我能幫你掙100萬,那麼就算我收你99萬也不算過份,對嗎?但無論如何,價格和價值總是在某種程度上趨於一致的,不可能一套正宗的降龍十八掌會因為你的骨骼精奇就五塊錢賣你了,再怎麼互聯網化也不行,你能用五塊錢買到的永遠只會是降龍十巴掌。這也就是為什麼,丹牛的每日一答是以成本為導向的,定價只有區區249元,而且只要你來門徒俱樂部打卡就每天都能免費收聽,因為它是碎片化的,頂多只能起到開闊思路和熏陶思維的作用,並不會對實際工作有太多影響;而外貿大牛的MBA則是以價值為導向的,定價去到3160元,就是因為它的每一節都能夠對實際工作起到指導解決的作用。最後,我們畢竟身處在知識付費的浪潮中,完全避開根本就不現實,這個時候我們該怎麼辦?我的建議是:1、知識付費並非就是不好,不好的其實是碎片化,在形成自己的底層知識體系之前,慎重攝取碎片化的知識。
2、用碎片時間學習碎片知識是最扯淡的事情,5分鐘時間拿來搓一盤爐石都夠嗆,更何況拿來學習?效果最大化的做法,應該是5分鐘聽音頻,5分鐘整理筆記,20分鐘寫課後思考與心得,一定要拿出整塊的時間。3、明確自己學習的目的,到底是為了增廣見聞,還是為了提升技能,還是為了開闊思維;以及明確學習的動機,清楚學習之後是為了解決一個什麼樣的問題,帶來什麼樣的收益。為了治療焦慮而學習最不可取,什麼「你可以不學,但你的競爭對手正在學」這種其實就是誘導焦慮的手段。4、適當引進外力的約束,讓「他律」替代「自律」起作用,就好像假如我自己去健身房,可能去啊去的就不去了;可假如能夠有三五個小夥伴互相監督,反而能夠堅持下去。5、不要被大V割了韭菜,一個做銷售逆天般強大的人,不代表他就懂得如何傳道授業解惑,不代表他就懂得如何把自己的知識複製給別人。6、在生活和工作中認認真真地找一位老師,比給100個大V每人付199元要強。以上。微博:daniel李智銳微信公眾號:丹牛歡迎勾搭。
推薦閱讀: